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7)
2023(10721)
2022(9457)
2021(9002)
2020(7447)
2019(17366)
2018(17503)
2017(33345)
2016(18508)
2015(20829)
2014(21101)
2013(20578)
2012(18814)
2011(16852)
2010(16674)
2009(15103)
2008(14361)
2007(12362)
2006(10714)
2005(9192)
作者
(54123)
(44667)
(44447)
(42326)
(28410)
(21377)
(20233)
(17784)
(17108)
(15950)
(15432)
(14955)
(14229)
(14140)
(13850)
(13729)
(13495)
(13369)
(12754)
(12632)
(11286)
(10984)
(10756)
(10169)
(10030)
(9989)
(9987)
(9785)
(9014)
(8934)
学科
(67279)
经济(67193)
管理(51373)
(46898)
(39400)
企业(39400)
方法(31630)
数学(27079)
数学方法(26760)
(18220)
中国(17782)
(17389)
(17000)
业经(14989)
地方(14562)
(13337)
理论(13070)
农业(11899)
(11789)
(11181)
贸易(11176)
技术(10917)
教育(10912)
(10811)
环境(10779)
(10593)
财务(10523)
财务管理(10504)
(10334)
银行(10278)
机构
大学(255563)
学院(253965)
管理(101551)
(92977)
经济(90675)
理学(88292)
理学院(87247)
研究(85957)
管理学(85661)
管理学院(85209)
中国(61754)
科学(56448)
(55254)
(44896)
(43763)
(42341)
业大(41532)
研究所(40294)
中心(38419)
(36687)
农业(35488)
北京(34864)
(34456)
财经(34074)
师范(34058)
(31574)
(30999)
(29912)
技术(29278)
师范大学(27478)
基金
项目(180633)
科学(140185)
研究(131247)
基金(128683)
(113303)
国家(112352)
科学基金(95227)
社会(78996)
社会科(74598)
社会科学(74578)
(71729)
基金项目(69090)
自然(63637)
自然科(62100)
自然科学(62080)
自然科学基金(60918)
(60751)
教育(60272)
编号(54580)
资助(52888)
成果(44537)
重点(40381)
(38970)
(38049)
课题(37911)
(37556)
创新(34973)
科研(34805)
项目编号(33746)
计划(33565)
期刊
(100959)
经济(100959)
研究(72892)
中国(48548)
学报(45095)
(40489)
科学(39691)
管理(36607)
大学(33090)
教育(32392)
学学(31054)
(30976)
农业(28393)
技术(22223)
(18620)
金融(18620)
业经(17103)
财经(15577)
经济研究(15511)
图书(15266)
(14411)
科技(13492)
(13101)
理论(12988)
问题(12953)
(12410)
实践(12169)
(12169)
业大(12028)
技术经济(11449)
共检索到364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猛  马旭洲  王武  
通过大薸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45~9.41mg/L和0.44~1.53mg/L的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大薸均可正常生长。经过21d的生长,大薸鲜重达164.33~193.4g,干重达8.57~10.53g,大薸鲜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4%~1.19%/d,大薸干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6%~1.4%/d,大薸的分株速率为1.33%~3.62%/d。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去除量分别为69.20~318.60mg和15.60~66.00mg,大薸的N、P吸收量分别为35.20~2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如男  朱敏  孙欣欣  刘曼  程澄  
选择4种景观效果良好的水生植物水罂粟、黄菖蒲、三白草和黑藻,构建9种不同的水生植物组合,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且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均有一定的吸收,对氮的累积率最高可达53%,对磷的累积率最高可达42%;单种植物对氮、磷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13.79%~65.00%、18.64%~59.63%,复合植物对氮、磷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39.61%~72.59%、9.72%~59.89%;单种植物去氮能力依次为:黑藻>三白草>黄菖蒲>水罂粟,复合植物中,结构复杂的组合较结构简单的组合具有更强的去除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戢小梅  许林  谢焰锋  王湛昌  陈法志  陈卫东  罗智勇  
研究了黄菖蒲、石菖蒲、常绿水生鸢尾和黑三棱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两种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旨在为武汉地区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生态沟渠的构建和人工湿地的布置提供试验数据和技术支持。选取南湖排污口水体和林果所池塘水作为供试水体在室内模拟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试验,定期观测4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测定各供试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研究结果表明,黑三棱、黄菖蒲和常绿水生鸢尾在2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石菖蒲在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这4种植物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去除率不同,黑三棱对2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29%、44.59%,黄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足根  张萌  李雄清  卢龙  徐军  
水生植物组合净化法被认为比单一物种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更佳。以4种沉水-挺水植物先锋种的镶嵌组合方式开展了富营养化水体的氮磷净化动态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菖蒲-金鱼藻组合6d和18d分别能使V类水体的TN、NO_3~--N、TP、PO_4~(3-)-P的去除率达到44.15%、45.71%、40.80%、44.48%和86.27%、92.59%、90.99%、97.67%,水菖蒲-穗花狐尾藻组合分别为52.32%、57.89%、41.70%、45.75%和88.25%、95.06%、91.94%、98.63%,狭叶香蒲-金鱼藻组合分别为47.64%、49.68%、48.99%、52.8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雁  李永梅  张怀志  张维理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是污染水体生物治理的途径之一,选择5个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水生植物,通过静态水培试验,研究了各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以及对水体中N、P的去除效果,以期找出适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的优势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植物营养的条件下,5个水稻品种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有植物处理系统对水体中总磷(TP)、氨氮(NH4-N)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有植物处理系统TP的去除率为75.54%~88.54%,NH4-N的去除率为90.43%~96.82%;无植物对照TP的去除率为49.14%,NH4-N的去除率为88.13%。整个生育期,不同水稻品种对水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玉芝  秦伯强  高光  
以太湖梅梁湾"863示范工程"水草恢复区原位湖水以及该区渔网围隔上的附着生物为材料,通过室内静态培养试验,研究了附着生物对富营养化湖水的氮、磷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附着生物对水体中的氮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半个月内,附着生物对水体中总氮的累积去除率可达60%,在有附着生物的水体中总氮浓度从5 mg/L左右下降到2 mg/L左右;附着生物对水柱中氮的累积去除率和水柱中氮的浓度、附着生物的生物量以及附着生物作用时间密切相关。从培养过程中水体磷的浓度变化来说,培养初期,水体中磷的浓度比较高,附着生物对其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培养后期,水柱中磷的浓度比较低,附着生物不但不去除水中的磷,而且还向水柱中释放磷,这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  王小雪  李霞  潘红伟  孙海菁  
【目的】比较旱柳无性系的生长以及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以筛选出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效果较好的无性系。【方法】利用8个旱柳无性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静态培养试验,研究各无性系的形态特征、叶绿素相对含量指数、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对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结果】旱柳无性系在整个试验期间生长良好,无死亡现象。各无性系最终生物量、苗高和相对生长率有显著差异,其中,旱59和旱97整体表现最好。旱柳无性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吸收较好,地上部分营养元素浓度较高。旱柳各无性系对总氮、氨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7.17%96.94%、90.35%99.33%和66.66%88.19%,对总磷的去除效率为7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镜清  熊治廷  张维昊  邓绪伟  尚林源  付长营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选取武汉市东湖的春季优势种金鱼藻、伊乐藻和菹草,夏季优势种类金鱼藻、狐尾藻和苦草,在春夏两个季节分别对东湖重度富营养化水体磷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5种沉水植物在春夏季节生长良好,其中金鱼藻生物量增长率最高(春季为128.88%,夏季为58.33%)。5种沉水植物均能较好地吸收上覆水中的磷,其中金鱼藻在春夏两季对水体总磷的去除率均为最高(春季为91.75%,夏季为92.44%)。同时5种沉水植物还可抑止底泥中磷的释放,均使上覆水中各形态磷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结果表明,金鱼藻在春夏季节均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和净化水体磷的能力,且其耐污能力强,有可能成为以东湖为代表的重度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成晓云  裴觉民  赖伟  谭小苹  
研究了膜式氧合器 3种不同解吸方式 ,即 :O2 对流法、真空抽取法和酸吸收法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影响因素 ,并比较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氨氮初始浓度和pH是氨氮去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 pH >9时 ,O2 对流法和真空抽取法对氨氮去除效果比 p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卫小松  夏品华  袁果  刘燕  李振吉  
为探明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吸收与人工湿地脱氮除磷之间的关系,以威宁草海西海码头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全年监测了人工湿地氮、磷的去除效果,对4种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和体内氮、磷含量进行分析并测算4种湿地植物的氮磷吸收能力及去除贡献。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种类不同,其吸收氮、磷能力差异较大,菖蒲、水葱对氮、磷的吸收能力较高,茭白、美人蕉的吸收能力较弱(以吸收能力综合评分评定)。按全年衡算,湿地植物TN吸收量为13.08~104.18 g/(m2·a),植株TN吸收量占湿地氮去除量的0.31%~2.49%,地上部分吸收量占湿地氮去除量的0.2%~1.51%;TP吸收量为0.90~5.55g/(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超兰  陈秀娟  韦必帽  李志刚  刘帅  李勤峰  
通过在室内构建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了挺水和沉水培养模式下大水剑(Acorus Calamus)、太阳草(Tonina Fluviatilis)、水萝兰(Hygrophila difformis)3种水生植物体内氮磷含量及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氮累积量分别在68.43~279.31 mg和23.44~170.13 mg之间;地上部和地下部磷累积量分别在9.11~42.79 mg和10.81~28.71 mg之间。其中水萝兰体内氮磷累积总量最高,其次是太阳草,最低的是大水剑;挺水培养方式下氮磷积累量较沉水培养的高,但无显著差异。3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氮、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  许梦文  赵珍  蒋豫  蔡永久  唐晓岚  
分别于2014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对鄱阳湖蝶形水域的9个湖泊进行了采样,并对湖泊水质基础性指标TN、TP、NH_3-N、NO_3~--N、NO_2~--N、溶解性磷酸盐、TOC、COD_(Mn)和叶绿素a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据此同时运用单因素评价法、均值型指数综合评价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鄱阳湖蝶形水域的地表水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以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鄱阳湖蝶形水域的水质状况。结果显示:(1)鄱阳湖蝶形水域水质总体符合GB3838-2002III类水标准;(2)7月水质总体优于12月水质。12月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基本都高于7月,叶绿素a含量除中湖池12月值略低于7月外,其它点位12月值均高于7月。7月总氮值为0.6~1.3 mg/L,总磷值为0.02~0.15 mg/L,叶绿素a为2.2~6.7 mg/L;12月总氮值为0.6~2.0 mg/L,总磷值为0.04~0.19 mg/L,叶绿素a为3.8~34.7 mg/L;(3)7月和12月水质营养状态介于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水体主要污染物质为总氮和总磷。7月蚌湖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其它点位为中营养,12月除常湖、梅溪湖和大汊湖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其它点位均为轻度富营养;(4)位于南部的象湖、常湖、白沙湖和大汊湖水质整体较其它蝶形湖泊差,主要是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赣江和饶河的污染输入影响所致。基于以上调查测试结果提出保护和改善鄱阳湖水环境的可行性措施,以促进鄱阳湖蝶形水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及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国芝  吴慧芳  谭洪新  
氨氮是养殖水体主要的控制指标,自养硝化过程将水体中的氨氮经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是水体中氨氮最常见的一种转化途径,也是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常用的氨氮控制方式。根据国内外关于循环水养殖水体中自养硝化过程的研究报道,结合养殖水体特征,分析了利用固定膜式自养硝化过程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的优势和劣势、水产养殖过程中影响自养硝化效率的因素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自养硝化过程的建立进行重点介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饮江  易冕  王聪  董悦  刘晓培  文晓峰  李岩  
运用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选取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苦草(Vallisnerianatans)3种沉水植物,比较研究不同pH与镉浓度对它们生长及去除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均能耐受一定浓度范围的镉污染,并能不同程度地去除水体中的镉;在实验对照组中,金鱼藻与伊乐藻在pH为8.5、镉浓度为15μg/L的溶液中,去除镉的能力最强,苦草在pH为7.5、镉浓度为10μg/L的溶液中,去除镉的能力最强。在沉水植物活体中,伊乐藻对水体镉的抗性和去除率最大(达92%),金鱼藻次之(达9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丽虹  沈颂东  
测定了水葫芦对不同污染程度水体中总氮、总磷的清除作用和水葫芦的生长率。结果显示,水葫芦能够大量吸收N、P营养盐,对改善水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作用。试验期间水葫芦生长明显,其增重量随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