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5)
- 2023(3980)
- 2022(3465)
- 2021(3120)
- 2020(2749)
- 2019(6037)
- 2018(6148)
- 2017(10942)
- 2016(6669)
- 2015(7395)
- 2014(7715)
- 2013(7255)
- 2012(6994)
- 2011(6397)
- 2010(6419)
- 2009(5832)
- 2008(5870)
- 2007(5310)
- 2006(4710)
- 2005(4291)
- 学科
- 济(20232)
- 经济(20191)
- 管理(15002)
- 业(12615)
- 企(9856)
- 企业(9856)
- 学(8842)
- 方法(7249)
- 农(6576)
- 中国(6544)
- 制(6429)
- 体(5881)
- 财(5783)
- 数学(5691)
- 数学方法(5568)
- 理论(5240)
- 融(4696)
- 金融(4689)
- 地方(4544)
- 教育(4477)
- 银(4475)
- 银行(4432)
- 行(4304)
- 业经(4294)
- 农业(4084)
- 体制(3518)
- 和(3509)
- 贸(3245)
- 贸易(3243)
- 易(3115)
- 机构
- 大学(93985)
- 学院(92828)
- 研究(39835)
- 济(30800)
- 经济(29930)
- 科学(28324)
- 管理(28161)
- 中国(27862)
- 农(26992)
- 理学(23504)
- 理学院(23130)
- 所(22971)
- 管理学(22440)
- 管理学院(22276)
- 京(21719)
- 农业(21635)
- 研究所(21291)
- 业大(19861)
- 中心(17155)
- 江(16038)
- 财(15673)
- 省(15022)
- 院(14785)
- 北京(13763)
- 农业大学(13752)
- 技术(13656)
- 室(13368)
- 范(12973)
- 师范(12630)
- 州(12324)
- 基金
- 项目(64768)
- 科学(47323)
- 基金(43526)
- 研究(42534)
- 家(42371)
- 国家(42009)
- 科学基金(32063)
- 省(26644)
- 划(23599)
- 社会(23594)
- 基金项目(22574)
- 自然(22351)
- 社会科(22095)
- 社会科学(22090)
- 自然科(21815)
- 自然科学(21800)
- 自然科学基金(21366)
- 教育(19704)
- 资助(18481)
- 编号(16702)
- 重点(15813)
- 计划(15245)
- 成果(15013)
- 科技(14920)
- 发(14379)
- 课题(13457)
- 部(13360)
- 创(13252)
- 科研(12880)
- 农(12582)
共检索到146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侯仕营 黄智慧 薛宝贵 杨志 曲江波
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选取英国、法国、丹麦和挪威4个不同群体的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L.,进行了1年生长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在3、6、9和12月龄,群体间体长和体重的差异均较大,在每一个生长时期各群体体长和体重的差异排序相同。4个群体的大菱鲆体长以线性速度生长,体重以指数形式生长。综合0~3月龄、0~12月龄的绝对增重率和3~6、6~9、9~12月龄的绝对增重率和瞬时增重率,在生长速度上依次为法国、英国、丹麦和挪威群体,在生长差异上丹麦和挪威及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差异较小,丹麦、挪威和英国、法国之间的差异较大。大菱鲆各群体在3、6、9和12月龄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2.84%...
关键词:
大菱鲆 群体 生长性能 比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吴涛 何力
为探讨不同地理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的多态性,建立区分中华鳖不同地理群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RFLP的方法扩增得到4个不同地理群(太湖鳖群体、沙鳖群体、台湾鳖群体和黄河鳖群体)中华鳖的pomc基因,比较4个地理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的同源性,构建遗传进化树,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用AccⅡ、BscBⅠ、AsuⅠ和TscⅠ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omc基因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4个不同地理群的中华鳖均能扩增出786 bp的pomc基因。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在遗传上台湾鳖和沙鳖亲缘关系较近,而太湖鳖与黄河鳖亲缘关系较近。用酶切分析pomc基因扩增产物,结果表明:用AccⅡ内切酶对4种中华鳖p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国强 林志华 董迎辉 柴雪良 陆荣茂 刘保忠
为了培育文蛤新品种,开展了不同地理群体文蛤(山东野生群体和江苏野生群体)的自繁和互交实验,获得了2个自繁群体和2个互交群体,运用方差分析对4个群体子一代的浮游幼虫和稚贝(1~12月龄)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受精卵的孵化率、胚胎发育和浮游幼虫生长无明显差异;2个月龄内稚贝各实验组生长发育差异不明显;3-12月龄稚贝生长性状主要表现为S♀×J♂>S♀×S♂>J♀×S♂>J♀×J♂,其中前3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与第四组合差异显著;互交组的杂种优势率范围在6%~168%。杂种优势在不同性状表现不同,活体重的杂种优势高于壳长、壳高和壳厚;同时各性状指标受季节性温度变化影...
关键词:
文蛤 种群 自繁 生长 杂种优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丁严冬 藏雪 张国松 汪亚媛 陈树桥 王佩佩 刘炜 周国勤 尹绍武
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4个不同地理群体的15项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射阳群体(SY)和太湖群体(DXS)的形态最接近,与当涂群体(DT)、建德群体(JD)趋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5个主成分,对不同群体间总变异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18.070%、16.717%、11.374%、9.504%、7.182%,累积贡献率为62.84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河川沙塘鳢群体在形态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体长、头长、眼后头长、体高和体厚这5个形态性状上。判别分析中采用8个不同的变量...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琴 赵峰 宋超 张涛 苗中博 庄平
为研究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凤鲚(Coilia mystus)群体的形态差异,分别采集江苏吕四(吕四群体)、上海崇明(崇明群体)、浙江舟山(舟山群体)和浙江温州(温州群体)近岸海域的凤鲚共160尾,测量获得了11个传统形态可量性状和19个框架结构数据,将其转化为29个形态比例指标,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分析表明:除吻长/体长以外,凤鲚4个群体其它性状比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超 杨琴 赵峰 张涛 胡丽娟 庄平
为探明相邻海域凤鲚(Coilia mystus)群体间的差异性,分别采集江苏吕四(吕四群体)、上海崇明(崇明群体)、浙江舟山(舟山群体)和浙江温州(温州群体)邻近海域的凤鲚共240尾。以凤鲚矢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耳石测量法和耳石框架法获得21个测量参数,通过公式转化为20个形态指标数据,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显示4个群体间14个形态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7个反映耳石形态特征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79%,结果显示不同群体耳石的整体形态相似,各群体间的耳石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局部的框架形态指标;利用贡献率最大的9个形态指标构建了4个群体的判别方程,温州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为96.7%,其次是崇明群体(66.7%)、吕四群体(60.0%)和舟山群体(58.3%);聚类分析表明崇明和舟山群体距离最近,其次为吕四群体,与温州群体距离最远。结果表明:崇明、舟山和吕四群体的矢耳石形态差异较小,而温州群体与这3个群体的差异最大,可单独确立为一个生态群体。可见,短距离洄游性凤鲚不同群体间耳石形态差异大小与不同群体间地理阻隔程度相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慧荣 江世贵 周发林 龚世园
利用RAPD技术对取自胶州湾(青岛)、台湾海峡(厦门)和北部湾(海南)3个天然群体的24尾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进行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使用的60个随机引物中,有28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200条,大小在200~2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135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67.50%)。青岛、厦门和海南黑鲷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068、0.0939和0.1206,相似系数为0.8932、0.9061和0.8794;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550、0.1318和0.1228,其中青岛和海南黑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青岛...
关键词:
黑鲷 遗传变异 RAP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世贵 杨慧荣 苏天凤 龚世园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tions among inter- and intra-population of three wild stocks(24 individuals) in Red Sea Bream from Jiaozhou Gulf(Qingdao), Taiwan Strait(Xiamen)and Beibu Gulf(Hainan). Under predetermined optimal reaction condit...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侯仕营 马爱军 王新安 黄智慧 薛宝贵 杨志 曲江波
利用12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4个引进地理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A)为2~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6.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7,各位点的杂合度观测值(Ho)为0.0000~0.5625,杂合度期望值(He)为0.3823~0.8416。各群体之间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由小到大依次为丹麦群体、英国群体、法国群体、挪威群体,运用SPSS软件对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其结果(H=4.438,df=3,P=0.218)表明,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群体间...
关键词:
大菱鲆 地理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于飞 张庆文 孔杰 栾生
选择2003~2004年进口的4个大菱鲆不同进口群体(英国、法国1、法国2、法国3),测定了其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高和尾柄长等7项形态性状。采用聚类、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大菱鲆的6项比例形态性状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法国1和法国2群体间形态最接近,而与英国群体、法国3群体的趋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两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61.069%,主成分2为34.343%,累计贡献率为95.412%。以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分别为46.7%~80.0%(P1)和51.7%~77.4%(P2),综合判别率为62...
关键词:
大菱鲆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阮晓红 罗坤 栾生 孔杰 许圣钰 陈荣坚 陈国良
为了对凡纳滨对虾7个引进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巢式交配和人工授精的方式,用2011年源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个凡纳滨对虾群体建立了130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合并)和7个自交组合。各家系的仔虾、幼虾经中间暂养和标记后混合,在河北黄骅(HBHH)和青岛鳌山(QDAS)两个养殖场养殖,测定了153日龄虾体质量性状。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评估不同群体和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3%~26%;UA5、UA4和SIN三个群体为亲本的153日龄虾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均较高,分别比群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雷明 白志毅 刘晓军 金参 殷浩 李家乐
采用温室大棚早繁技术,获得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选育群体、武义养殖群体、鄱阳湖、洞庭湖野生群体,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养殖群体的子代,对1龄和2龄蚌的生长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三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龄蚌外部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珍珠蚌5个群体的养殖性能由高到低为:池蝶蚌群体>选育群体>鄱阳湖群体>洞庭湖群体>养殖群体。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体质量相关程度由大到小为:壳长、壳宽和壳高。1龄时,影响珍珠蚌体质量的生长指标主要为壳长,2龄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董志国 李家乐 郑汉丰 谢楠 白志毅
于2003年5月21日至2004年12月23日,在浙江诸暨的养殖池塘比较研究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洞庭湖群体(DD)、鄱阳湖群体(PP)和太湖群体(TT)自交F1与其6个杂交F1(DP,PD,DT,TD,TP和PT)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19月龄的9个群体三角帆蚌壳长已趋于相对恒定,但早期各群体间壳长差异明显。壳宽性状从6月龄至19月龄,PP、PD和TD三者均无明显差异,但均优于其余6群体(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杨平 陈爱华 姚国兴 张雨 蔡永祥 王超 高波 张如国
从采自江苏如东(S)、广西北海(G)、日本本州(J)的3个不同地理群体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中选取红壳色个体组成亲贝群,并以5%的选择压力从中挑选最大壳长个体作为育种基础群,按照双列杂交的方式,建立9个交配组合,每组3个家系。实际获得6个交配组合(Gs、Gj、Sg、Sj、Gg、Ss),共18个家系,比较各家系的育种值,对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配合力的测定和杂交优势分析,筛选最优杂交组合。结果表明,早期存在母本效应,自13日龄之后,杂交组合(Gs、Gj、Sg和Sj)的壳长均大于自繁组合(Gg和Ss),且杂交优势越来越显著。杂交组的Kung育种值和综合评定值均大于自繁组,其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金强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高保全 陈萍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
关键词:
日本蟳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