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1)
- 2023(11417)
- 2022(9594)
- 2021(8549)
- 2020(6820)
- 2019(15419)
- 2018(14814)
- 2017(27735)
- 2016(15366)
- 2015(16561)
- 2014(16188)
- 2013(16006)
- 2012(15092)
- 2011(13894)
- 2010(14022)
- 2009(12651)
- 2008(12315)
- 2007(10989)
- 2006(9857)
- 2005(9013)
- 学科
- 济(68682)
- 经济(68623)
- 业(39806)
- 管理(38416)
- 企(29397)
- 企业(29397)
- 方法(23575)
- 中国(21889)
- 地方(21315)
- 农(20644)
- 数学(20610)
- 数学方法(20444)
- 业经(16382)
- 学(15709)
- 农业(14361)
- 财(13938)
- 贸(13291)
- 贸易(13281)
- 易(12824)
- 地方经济(12026)
- 制(12000)
- 环境(11577)
- 融(11478)
- 金融(11477)
- 发(11453)
- 银(11449)
- 银行(11383)
- 行(11053)
- 产业(10951)
- 技术(10858)
- 机构
- 学院(221945)
- 大学(219460)
- 济(91210)
- 经济(89498)
- 研究(85410)
- 管理(78410)
- 理学(67724)
- 理学院(66781)
- 管理学(65545)
- 管理学院(65155)
- 中国(61998)
- 科学(56577)
- 农(51988)
- 京(47101)
- 所(46038)
- 研究所(42367)
- 农业(41361)
- 业大(40188)
- 财(38764)
- 中心(37023)
- 江(34590)
- 院(30903)
- 财经(30762)
- 范(29972)
- 北京(29488)
- 师范(29436)
- 省(28844)
- 经济学(27998)
- 经(27988)
- 州(27282)
- 基金
- 项目(153479)
- 科学(119515)
- 基金(110034)
- 研究(104143)
- 家(100159)
- 国家(99287)
- 科学基金(82952)
- 社会(67042)
- 社会科(63681)
- 社会科学(63666)
- 省(62593)
- 基金项目(58571)
- 自然(55093)
- 自然科(53846)
- 自然科学(53822)
- 划(52911)
- 自然科学基金(52893)
- 教育(46968)
- 资助(44166)
- 发(39672)
- 编号(39409)
- 重点(35867)
- 创(32536)
- 部(32396)
- 计划(31266)
- 成果(30639)
- 创新(30557)
- 发展(30507)
- 展(30022)
- 科研(29800)
- 期刊
- 济(103596)
- 经济(103596)
- 研究(63729)
- 中国(47624)
- 农(47576)
- 学报(46210)
- 科学(39560)
- 大学(33374)
- 农业(32605)
- 学学(32049)
- 管理(29068)
- 财(27412)
- 教育(23127)
- 融(21133)
- 金融(21133)
- 业经(19098)
- 技术(17416)
- 经济研究(17414)
- 业(16874)
- 财经(15184)
- 问题(14038)
- 经(13182)
- 业大(13061)
- 版(12142)
- 科技(12033)
- 商业(11314)
- 农业大学(11246)
- 技术经济(10682)
- 贸(10482)
- 资源(9980)
共检索到335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史秀清 王印庚 张正 廖梅杰 李彬 张述智 李华
为研究鱼类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肠道、受精卵、不同类型的饵料和水源中的菌群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以不同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可操作分类单元)作为分类依据,发现大菱鲆仔稚鱼的肠道菌群结构在开口摄食后不久已趋于稳定,其优势菌与受精卵所携带的细菌关联较大。并且在大菱鲆仔稚鱼不同的发育时期,这一菌群的结构非常稳固,几乎不受水和饵料中优势细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乳球菌属的Lactococcus piscium菌株一直是大菱鲆仔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秀清 张正 王印庚 于永翔 邓威 李华
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育苗生产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仔稚鱼的消化道、投喂饵料和养殖水源中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菌群结构分析和优势菌株的16S r DNa同源性比较,揭示其形成过程和演替规律。结果显示,在大菱鲆仔稚鱼5-36日龄的不同发育时期,消化道中的细菌数量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17-26日龄期间,仔稚鱼消化道可培养细菌数量级在105-106 cFu/g以上,并且与其他时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弧菌总量呈现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17日龄之前与之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至投喂颗粒饵料期,细菌总量和弧菌总量均稳定在104...
关键词:
大菱鲆 苗种繁育 消化道菌群 细菌培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秀清 张正 王印庚 于永翔 邓威 李华
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育苗生产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仔稚鱼的消化道、投喂饵料和养殖水源中的可培养细菌进行了菌群结构分析和优势菌株的16S r DNA同源性比较,揭示其形成过程和演替规律。结果显示,在大菱鲆仔稚鱼5-36日龄的不同发育时期,消化道中的细菌数量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17-26日龄期间,仔稚鱼消化道可培养细菌数量级在105-106 CFU/g以上,并且与其他时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弧菌总量呈现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17日龄之前与之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至投喂颗粒饵料期,细菌总量和弧菌总量均稳定在104...
关键词:
大菱鲆 苗种繁育 消化道菌群 细菌培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增新 柳学周 史宝 徐永江 刘权
采用MiSeq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构建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工厂化人工育苗模式下仔稚幼鱼阶段6个不同发育时期18个样品的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共获得7462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类为42个菌门972个菌属。对肠道菌群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多样性变化分析显示,牙鲆初孵仔鱼的菌群组成多样性丰富,体内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钟俊生 楼宝 袁锦丰
对人工培育条件下鱼仔稚鱼的早期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鱼初孵仔鱼的平均体长1.95 mm(1.88~1.98 mm),在水温24.6~24.9℃,盐度26~30条件下初孵仔鱼至孵化后4日龄为卵黄囊仔鱼,5~14日龄为前弯曲期仔鱼,15~28日龄为弯曲期仔鱼,29~40日龄为后弯曲期仔鱼,41日龄开始进入稚鱼期。各鳍发育的体长范围在3.63~10.38 mm,进入稚鱼期完成了所有鳍的发育。鱼的早期发育中头背部不出现枕骨棘。自卵黄囊期后阶段开始到稚鱼期,在尾部中央侧面和腹缘具1个或数个星状的色素,是鱼早期发育阶段最重要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鉴别鱼仔稚鱼的特征。
关键词:
鮸鱼 仔稚鱼 形态发育 色素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茹文红 郑晓婷 段亚飞 董宏标 刘青松 张家松
采用Illumina MiSep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室内养殖条件下巴里坤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在无节幼虫期(S1)、后无节幼虫期(S2)、拟成虫期(S3)和成虫期(S4)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为各发育时期优势菌群,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随发育进行逐渐增加。2)在纲水平上,无节幼虫期优势菌群为α-变形菌纲,而后无节幼虫期、拟成虫期和成虫期为γ-变形菌纲。3)在属水平上,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随发育进行呈递增趋势,而微小杆菌属相对丰度处于波动状态。结果表明,巴里坤卤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营 王福强 邵占涛 王斌
在牙鲆稚鱼中投喂添加由单一鼠李糖乳杆菌P15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和黄霉素,在60d的投喂期内,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好氧性异养菌的总数、总弧菌数和乳酸菌的数量。结果表明,在投喂菌液和冻干菌粉后,养殖水体和牙鲆肠道的乳酸菌数均呈上升趋势,在30d后乳酸菌数量达到稳定并在肠道内定植。同时,由于乳酸菌的抑制作用,弧菌的数量下降,以肠道中的弧菌最明显。乳酸菌对养殖水体和牙鲆肠道的好氧性异养菌没任何影响。乳酸菌对养殖水体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与抗生素具有相近的效果,表明乳酸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取代抗生素应用在牙鲆的养殖中。
关键词:
乳酸菌 牙鲆 定植 肠道菌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扬 姚文 苏勇 朱伟云
试验选用3窝新生仔猪,每窝内随机分为两组:大豆苷元组和对照组,于7、9、11日龄每头仔猪分别饲喂1、2和3mg.mL-1大豆苷元脱脂乳溶液1mL或等体积脱脂乳;所有仔猪于21日龄断奶;于14、21、24和35日龄,每窝随机抽取大豆苷元组和对照组仔猪各一头称重,屠宰,称量脾脏和胸腺重;取胃底部、十二指肠前端、空肠前端用于组织形态学观察;测定空肠和回肠组织组胺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表明:大豆苷元显著增加断奶仔猪胃底腺盐酸细胞数量(P<0.05),但对胃底腺厚度和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大豆苷元既可以阻止断奶造成的胃底腺肥大细胞募集(P<0.05),又可以维持肥大细胞的平稳增加;此外大豆苷元还可以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垚 秦真东 陈嘉俊 杨敏璇 徐子正 杨友成 黎烽 詹凡玢 李亚男 李清清 林蠡 施斐
为探究抗菌素对草鱼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设置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添加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3组饲料,投喂草鱼2周后,通过肠道酶活检测、qRT-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对草鱼肠道免疫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降低了草鱼肠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提高丙二醛(MDA)的含量,导致草鱼肠道氧化应激。(2)氟苯尼考组中的TNF-α、IL-1β、IL-12、NF-κB-P65、MHC Ⅱ、sIgM等免疫因子和ZO-1、ZO-2、occludin、CLDN-1、JAM3等黏膜相关蛋白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恩诺沙星组的免疫因子TNF-α、IL-1β、IL-12、TLR4、MHC Ⅱ和黏膜相关基因ZO-2、occludin、CLDN-1、JAM3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3)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来揭示拌食投喂抗菌素对草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对草鱼肠道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对β多样性出现显著变化(P < 0.05),表明2种抗菌素对肠道菌群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改变群落多样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揭示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会导致草鱼肠道氧化应激、调控黏膜免疫应答,并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多样性。本研究为草鱼病害防控相关研究及草鱼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银 叶瑞兴 李英伦
【目的】研究“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回肠、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30日龄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为5个组,即: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2%,0.3%和0.5%“加味二术散” 的3个中药处理组(Ⅰ、Ⅱ、Ⅲ)以及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粘杆菌素的阳性对照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在饲养第1,2,3周无菌采集空白对照组、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仔猪回肠、盲肠内容物,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细菌菌群的结构变化。对DGGE图谱中的差异性和共性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对应的菌种进行鉴定。【结果】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银 叶瑞兴 李英伦
【目的】研究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回肠、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30日龄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为5个组,即:不做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3%和0.5%加味二术散的3个中药处理组(Ⅰ、Ⅱ、Ⅲ)以及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硫酸粘杆菌素的阳性对照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在饲养第1,2,3周无菌采集空白对照组、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仔猪回肠、盲肠内容物,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细菌菌群的结构变化。对DGGE图谱中的差异性和共性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对应的菌种进行鉴定。【结果】中药添加Ⅱ组和阳性对照组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运芳 李义 齐雪峰 马会明 张涌 赵献军
【目的】研究溶葡萄球菌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溶葡萄球菌素的食用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7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对照组,3个试验组分别提供溶葡萄球菌素含量为1μg/mL(低剂量)、5μg/mL(中剂量)和15μg/mL(高剂量)的饮水10mL/(只.d),于饮用第0(饮用前),1,3,7,14,21天以及停饮第3,7,14天采集小鼠新鲜粪便样品,采用PCR-DGGE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DGGE图谱显示,各组小鼠试验前后不同时间肠道内的优势菌种相似;经UPGMA聚类分析,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溶葡萄球菌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较小,高剂量溶葡萄球...
关键词:
溶葡萄球菌素 肠道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郝甜甜 张利民 李宝山 张德瑞 宋志东 孙永智 王际英
为了探讨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体成分、消化酶活力、血脂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在6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D0)、25(D25)、50(D50)、75(D75)、100(D100)和200(D200)mg/kg糖萜素,实验期64 d。结果显示:各组间全鱼与背肌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D100和D200组全鱼粗脂肪显著低于D0组(P<0.05),D75组背肌粗脂肪显著高于D0组(P<0.05),D200组背肌粗脂肪显著低于D0组(P<0.05);D25和D50组全鱼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D200组显著高于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昌 王喜亮 毕丁仁 肖运才 周祖涛 李筱雯
选取120头杜×长×白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对照组(基础日粮+2.5g/kg抗生素)、M1组(正对照组+150g/t抗生素)、M2组(正对照组+300g/t抗生素),试验期30d,研究枯草芽胞杆菌TL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肠道环境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生长性能方面,与正对照组相比,M1组在体质量(断奶后30d)、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方面分别提高7.81%(P<0.05)、17.14%(P<0.01)和33.10%(P<0.01),且M1组和M2组可以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血液指标方面,与正对照组相比,M1组血清GSH-Px、T-SOD分别提高9.0%(P<0.05)和32.78%(P<0.01),MDA降低43.71%(P<0.05),猪瘟抗体水平提高14.06(P<0.05)。肠道屏障方面,与正对照组相比,M1组可显著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与正、负对照组相比,M1组、M2组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由此得出,枯草芽胞杆菌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仔猪肠道环境及健康状况。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洪贵
以人工繁殖的倒刺鲃仔鱼为材料,观察了仔鱼发育过程,对各个发育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倒刺鲃仔鱼发育可分为卵黄囊仔鱼、晚期仔鱼、稚鱼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16±0.29)mm;水温(25±0.5)℃时,开口时间为2日龄,具有摄食能力的时间为5.15日龄;卵黄囊消失时间为7.79日龄,混合营养期为2.64 d;发育到9日龄时,尾鳍鳍条开始出现;到18.79日龄时,仔鱼各鳍鳍条全部形成,进入稚鱼期;发育到22日龄时,个别鱼体出现透明鳞片;仔鱼全长与日龄成直线相关,其回归方程为:LT=0.4801D+6.9620(R2=0.9870)。
关键词:
倒刺鲃 仔稚鱼 发育 形态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