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1)
2023(4791)
2022(3644)
2021(3449)
2020(2565)
2019(5801)
2018(5710)
2017(9661)
2016(5548)
2015(6539)
2014(6636)
2013(6434)
2012(6111)
2011(5798)
2010(6094)
2009(5460)
2008(5119)
2007(4994)
2006(4548)
2005(3720)
作者
(16124)
(13852)
(13449)
(12962)
(8496)
(6577)
(6065)
(5287)
(5199)
(5158)
(4701)
(4643)
(4524)
(4231)
(4196)
(4153)
(4113)
(3896)
(3787)
(3702)
(3656)
(3426)
(3405)
(3308)
(3248)
(3146)
(3126)
(3011)
(2957)
(2906)
学科
(23422)
(21527)
经济(21510)
农业(15888)
(12682)
地方(10447)
中国(9121)
业经(9072)
管理(8562)
农业经济(7245)
(6292)
教育(6196)
发展(5533)
(5524)
教学(5485)
(5478)
收入(5258)
建设(5122)
(4979)
理论(4970)
农村(4961)
土地(4845)
(4647)
工作(4339)
学法(3838)
教学法(3838)
方法(3807)
(3723)
企业(3723)
分配(3707)
机构
学院(76798)
大学(70957)
研究(27484)
(25571)
经济(24609)
管理(24026)
(21712)
中国(20623)
理学(19572)
理学院(19327)
管理学(18812)
管理学院(18684)
科学(16696)
农业(15450)
(15311)
(14627)
中心(13928)
业大(13918)
(13406)
(13360)
(13334)
师范(13311)
(11903)
研究所(11823)
技术(11608)
职业(11294)
(11277)
农业大学(10039)
师范大学(10019)
(9905)
基金
项目(49541)
研究(42378)
科学(37299)
基金(30765)
(25884)
国家(25469)
社会(24668)
(23731)
社会科(22688)
社会科学(22685)
科学基金(21110)
教育(20868)
编号(20423)
(17615)
成果(17147)
基金项目(16564)
课题(15820)
(13739)
(13713)
(12569)
重点(11462)
资助(11330)
(11023)
自然(10914)
规划(10860)
自然科(10599)
自然科学(10598)
发展(10534)
(10375)
自然科学基金(10363)
期刊
(41259)
经济(41259)
(28160)
中国(28042)
研究(23603)
教育(20820)
农业(18286)
学报(12965)
科学(11410)
业经(11013)
大学(10863)
学学(9910)
技术(9503)
(9068)
金融(9068)
农业经济(8124)
(7983)
农村(7946)
(7946)
职业(7724)
管理(7114)
(6617)
(6066)
农村经济(5401)
问题(5194)
图书(5124)
技术教育(5100)
职业技术(5100)
职业技术教育(5100)
社会(5039)
共检索到132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世居  高波  
陕西省大荔县雷北村在驻村工作队及第一书记的帮扶支持下,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以党建文化广场、村史馆、文化礼堂、乡村旅游及高效设施大棚冬枣管理为主要载体的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基地将活动场所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以学精神、找方法、强技能为出发点,采取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扶智扶志相融合,用党建带动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怡萱  
大学生村官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生力军,其工作能力强弱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致富的进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来适应岗位新要求,使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下大学生村官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村官若想尽可能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必须通过培训提升其岗位适应性,提高其驻村工作能力。各地在培训过程中对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应分析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建设必要性和当前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有赖于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精英的培育和支持。然而,目前农民人力资本匮乏成为了制约乡村振兴的严重桎梏,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乡村振兴主体空心化;乡村精英单向流动,留守农民资本低劣化;后继农民危机重重,增量资本来源虚无化。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制约的瓶颈,就必须基于职业教育和培训路径,培训留守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养乡村精英,以全面提升乡村发展的内生能力。为此,必须构建发达的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一培训体系,必须体现县域性和现代性特征;必须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中心,形成多层次的、网络化的、体现城乡融合和"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兆明  郑爱翔  刘轩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158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调研,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需求侧角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识强但主动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培训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还不完善、教育培训主体培育积极性高但教学资源和培训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仍需优化等主要瓶颈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与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激励并举机制,完善分类分层分模块的多样化培训内容体系,创新适应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等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红  
农民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体作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专项调研成果,分析了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型农民职业培训质量的提升,推动乡村人才和产业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动力、增活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吕晨钟  李佳容  冯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新型农民培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四川农民培训需求情况的调查,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农民培训需求的诸多因素,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对农民参与培训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彩晨  李朝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了解职成院校涉农培训情况,助推乡村振兴,对职成院校开展涉农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涉农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资源缺乏统筹、职业学校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师资严重不足、培训经费仍然不足、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等七个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加快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小强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主动承担起为乡村振兴输送优质人才的责任。其中,建设乡村振兴专题思政教学实践基地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设乡村振兴专题思政教学实践基地能够引导学生将人生抱负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实现思政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郭耿玉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强调以农民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优选策略。由此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精英,提升其人力资本作为重要功能。为实现目标,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分类设计培训方案,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能;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祥升  
乡村振兴是我国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但是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本文从美国农民培训体系的成功经验出发,分析了美国在立法、培训体系的建立、经费持续支持等领域的做法,并提出了我国在农民教育上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彩娟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是顺应社会进程、改造传统农业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势所趋,更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是对农民技能升华的职业认同、是生产方式向机械一体化转变、是精英型迈向大众化的广域式、是乡村需求非粗野性精准指导,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与传统农户分散经营的状态存在结构性矛盾。因此,可从强化制度优势,央地协同开展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建设平台优势,丰富职业农民培训的形式与内容;挖掘人才优势,供给优秀师资与扩展被培训对象;发挥网络优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广智慧农业;突显补偿优势,促进基层建设与城乡资源的互补等方面保障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高效运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倩  肖蒙蒙  魏丽萍  
文章基于青岛市六区市546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调研数据,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盲点",并解析其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破解"盲点"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盲点"表现为:培训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思想固化;培训方式设置单一、创新性不足;培训内容设置与市场脱节;培训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培训师资保障制度、培养机制尚未建立。为此,文章从政策层面、培训机构层面和农民层面提出破解对策,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持续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秀丽  
文章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基于搜寻匹配理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型,即"AAA+E"模型,"AAA"分别指代三个指标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Assessment system,缩写为A)、预就职岗位分析体系(Analysis system,缩写为A)和人职匹配拟合体系(Accordance system,缩写为A);"E"则代表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搜寻匹配模型建立的环境变量(Environment,缩写为E)。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职业岗位分析等,以实现现代农业、活力农村和职业农民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飞  刘佳佳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乡村振兴战略新使命、新挑战。人才振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引擎,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则是振兴人才的重要抓手。其主要涵盖了组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体系、时间体系、对象体系,是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人才根基、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需要继续强化基层党建、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内容层次、创新培训方式、增进可持续性、以农民利益为本,凝聚组织、体制、内容、方式、机能、保障,形成持久合力,让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造就高素质农民,推动乡村振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来源,如何发挥好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所需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是一项重大课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坚持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理念,针对广西乡村人才培训缺乏平台支撑、精准性不足、技术参差不齐等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农业科教融合平台,促进定制培训、精准帮扶,探索形成符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需求的培训模式。一是明确培训目标。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乡村振兴人才。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