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2)
- 2023(3118)
- 2022(2660)
- 2021(2511)
- 2020(2026)
- 2019(4803)
- 2018(4761)
- 2017(7775)
- 2016(4576)
- 2015(5145)
- 2014(5546)
- 2013(5347)
- 2012(4970)
- 2011(4504)
- 2010(4661)
- 2009(4113)
- 2008(4357)
- 2007(4122)
- 2006(3558)
- 2005(3230)
- 学科
- 管理(12308)
- 济(11566)
- 经济(11545)
- 业(11001)
- 企(8722)
- 企业(8722)
- 农(5126)
- 财(5046)
- 中国(4434)
- 学(4297)
- 理论(4105)
- 制(3671)
- 教学(3666)
- 农业(3628)
- 业经(3596)
- 教育(3527)
- 务(3504)
- 财务(3487)
- 财务管理(3466)
- 方法(3300)
- 企业财务(3225)
- 地方(3143)
- 银(2833)
- 银行(2811)
- 和(2602)
- 行(2590)
- 贸(2505)
- 贸易(2501)
- 学法(2447)
- 教学法(2447)
- 机构
- 学院(63141)
- 大学(60072)
- 研究(22030)
- 管理(18404)
- 济(17760)
- 中国(17056)
- 经济(17043)
- 科学(15423)
- 农(14527)
- 理学(14486)
- 理学院(14234)
- 管理学(13821)
- 管理学院(13711)
- 京(13601)
- 所(12558)
- 江(12238)
- 农业(11465)
- 财(11405)
- 研究所(10977)
- 业大(10744)
- 中心(10613)
- 技术(10428)
- 州(10310)
- 省(10141)
- 范(9489)
- 师范(9331)
- 北京(9001)
- 职业(8253)
- 财经(7946)
- 院(7773)
共检索到107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娥 张志国 马力
在大花萱草繁育试验基础上,选取大花萱草基因类型,株型、绿期长短、花期早晚和花部特征等影响观赏价值的形态特征作为主要分类依据,提出了大花萱草品种的5级分类标准,并应用该标准对引进栽培的大花萱草品种进行了系统分类,以验证其实用性。
关键词:
大花萱草 品种分类 分类标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祝朋芳 张利欣 王亚斌 刘莉
为提高大花萱草品种间的杂交亲和性,以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us Hort)品种金娃娃、东方不败、红宝、奶油卷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杂交亲和性差的组合进行不同花柱处理。结果表明:大花萱草4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杂交障碍,常规授粉后5d,膨大蒴果普遍出现脱落现象,且品种间正反交亲和性差异较大,金娃娃与东方不败、红宝与金娃娃、红宝与东方不败正交亲和性均高于反交。花柱处理中,切割花柱处理的膨大率、坐果率和结籽率较对照低;2g·L-1氯化钠、5g·L-1硼酸和50g·L-1蔗糖处理的坐果率和结籽率较对照高,50g·L-1蔗糖涂抹柱头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
大花萱草 品种 杂交 亲和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娥 张志国
大花萱草(H em eroca llis hybrid a)移栽定植后,用不同浓度稀禾定、吡氟禾草灵进行了茎叶喷雾防除大花萱草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稀禾定和吡氟禾草灵能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对成株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很差;药后45 d,1 200~1 800 mL/hm212.5%稀禾定、1 050~1 575 mL/hm215%吡氟禾草灵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较好,对大花萱草植株安全无害。
关键词:
大花萱草 杂草防除 稀禾定 吡氟禾草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铁明 于晓英 冯爽英 印芳 向佐湘 彭尽晖
为了快速繁殖野生重瓣大花萱草 ,分别以心叶、带生长点的茎段及成熟叶等为外植体 ,在 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 2 ,4 - D和 6 - BA进行愈伤组织培养 ,结果表明 :在 MS+2 ,4 - D 2 mg/L +6 - BA 1mg/L的培养基上 ,心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为 32 .7% ;带生长点的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为 7.3% ;成熟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 ,几乎为 0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中 2 ,4 - D 2 m g/L +6 - BA 1mg/L的组合效果最好 .再生植株以球状体愈伤组织的分化苗效果最好
关键词:
野生重瓣大花萱草 愈伤组织 球状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铁明 于晓英 彭尽晖 吕长平 向佐湘
为了引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 ,合理开发野生花卉资源 ,对野生重瓣大花萱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野生重瓣大花萱草植株高大 (87.5 cm) ,叶片宽大肥厚 ,花葶高而粗 ,单株花葶数多 (3.8~ 4 .2 ) ,花葶上花蕾数多 (15 .5~ 16 .2个 /花葶 ) ,花高度重瓣 (平均 18.2瓣 ) ,花大(花径达 16 .1cm) ,花色鲜艳 ,是值得推广的优良露地花卉品种 .施肥试验表明 ,野生重瓣大花萱草需肥量较大 ,生长期至开花前每株追施花之宝 0 .2 5 kg,每隔 15 d施 1次 ,共 4次 ,能显著促进野生重瓣...
关键词:
野生重瓣大花萱草 生物学特性 施肥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英 吴铁明 彭尽晖 吕长平 张宏志 丁江南
为了获得萱草清晰的 AFL P指纹图谱并进一步进行萱草种质资源的鉴别与分类研究 ,以大花萱草为试材 ,用改进后的 SDS法和 CTAB法 ,从萱草的幼叶、成熟叶、新根等部位提取 DNA.结果表明 ,用这两种方法均可从萱草的幼叶、成熟叶、新根中获得高分子量基因组 DNA和 AFL P指纹图谱 ,其中以幼叶的 DNA产量和品质最好 ,CTAB法提取的 DNA纯度较高且程序简单
关键词:
萱草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脱氧核糖核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光洪 胡绍庆 宣子灿 向其柏
桂花Osmanthusfragrans的栽培与品种分类,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从古到今,从外到内,均缺乏统一和沟通。从桂花品种间的进化关系入手,结合园林生产应用和传统的桂花品种分类,以类(division)、群(group)和品种(breed)3级分类为基础,选择出稳定的遗传性状及容易操作界定的形态特征作为桂花品种分类的依据,制定出分类标准,并应用在杭州市桂花品种调查与分类研究中。参14
关键词:
桂花 桂花品种 分类标准 应用 杭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家平 戴思兰
运用计算机对中国兰花37个品种和37个形态特征性状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R分析揭示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得出了中国兰花种级分类的特征性状和品种分类特征性状,同时证明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特征性状的独立性和稳定性.Q分析得出了中国兰花种级分类界线和类型分级界线,将37个兰花品种大致分为:兜瓣型、竹叶瓣型、多花型、素心瓣型和奇瓣型.最后在R分析和Q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建立“兰花品种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初步设想.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建立这一套系统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关键词:
中国兰花,数量分类,R分析,Q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英 吴铁明 彭尽晖 吕长平 张宏志 丁江南
为了快速准确地进行萱草种质鉴定 ,从 6 4对AFLP引物中随机选出了 3对引物组合 (即EcoRⅠAAC MseⅠCAT ,EcoRⅠACC MseⅠCAT ,EcoRⅠACC MseⅠCAG) ,构建了 5个萱草种质的指纹图谱 .3对引物在 5个萱草材料中 2 0 5个位点上扩增出了条带 ,其中多态性条带 12 8个 ,占扩增条带总数的 6 2 .9% ,5个萱草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并初步认为其中野生重瓣萱草可能来自于萱草H .fulva的自然突变
关键词:
萱草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DNA指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丽飞 刘云怡慧 李嘉峻 白云 孟缘 周蕴薇
【目的】为探究大苞萱草bHLH基因家族成员特性,基于对干旱胁迫下大苞萱草叶和根转录组测序结果,鉴定并分析大苞萱草bHLH基因家族成员。【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苞萱草bHLH转录因子家族基因进行系统发育、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保守结构域及基因表达等分析。【结果】共鉴定出55个大苞萱草bHLH家族基因并分为11个亚族;bHLH蛋白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总平均亲水性为负值,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大苞萱草bHLH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叶中有26个上调基因,26个下调基因,根中有32个上调基因,22个下调基因,差异基因HmbHLH50的表达量变化显著,可能与大苞萱草的抗旱能力相关。【结论】本研究为挖掘bHLH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入解析大苞萱草的抗旱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苞萱草 干旱胁迫 bHLH基因家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凤丽 钮友民 顾文琪
萱草炭疽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其发病率为85%~95%,病情指数为28~43。病原菌系Colletotrichum liliacearum Ferr。病菌在患病组织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初次侵染,初侵染的潜育期为10~14d。病害发生期4~11月,其中5月下旬至6月及8月下旬至9月为发病盛期。病菌主要侵染叶片,其次侵染花茎。被害部初呈褪绿色条斑,后转变成枯黄色,发病严重时,导致全叶或花茎枯死。病害流行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发病的最适气温为24℃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湿度大,雨日长的年份发病重。受害程度与品种有关,大花萱草、重瓣萱草易感病,而普通萱草较为抗病。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0℃,10mi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印
本文探讨了星座图在棉花品种数量分类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星座图是一种清晰简洁而又有效的数量分类方法。应用星座图分类法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分类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
星座图 棉花 品种 数量分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关梦茜 董然
【目的】通过对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us ‘Stella de Oro’)在重金属Cd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探讨金娃娃萱草抗重金属Cd的能力,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多年生金娃娃萱草分株苗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以土壤中未施入Cd为对照,探讨土壤中不同Cd含量(0.3,1,20,100 mg/kg)和胁迫时间(30,60,90,120 d)处理后,金娃娃萱草株高、干质量、叶片光合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Cd含量小于1 mg/kg时可促进金娃娃萱草生长,Cd含量大于1 mg/kg时,植株高度和生物量呈下降趋势;金娃娃萱...
关键词:
金娃娃萱草 Cd胁迫 土壤修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颖 黄东梅 倪迪安 张志国 白露 范敏 刘翔 秦巧平
[目的]分离纯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萱草种质资源圃中疑似萱草叶枯病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筛选对分离病原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杀菌剂,为萱草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萱草种质资源圃中疑似萱草叶枯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进行回接试验验证。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并进行rDNA-ITS序列分析,采用MEGA 7.0软件中Neighbor-joining法构建其系统进化树,鉴定其分类地位。利用带毒平板法测定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从疑似萱草叶枯病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YK1,其菌落呈雪白色放射状,分子孢子为卵圆形或近椭圆形,呈麦穗状,孢子壁为黑色,内容物透明,孢子大小约为(3.63~7.27)μm×(3.63~7.27)μm,孢子壁约为1.82μm。PCR扩增获得YK1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在Limonomyces属菌种大类中YK1与秆褐霉菌(Limonomyces culmigenus)聚在同一分支上。3种低毒杀菌剂对YK1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YK1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有效中浓度(EC_(50))为0.114 7 mg/L。[结论]本次萱草叶枯病病原菌为秆褐霉菌(Limonomyces culmigenus),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杰 施妍
萱草又叫宜男草,也叫忘忧草,还被称作母亲草。在先秦语境中,萱草只有忘忧作用,象征着女性对意中男子的不忘之情。魏晋时期生成的“萱草宜男”话语,是人们利用“女歧生九子”的传说附会而成,其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味。魏晋文人士子撰写《宜男花赋》之类的文字,把宜男草比作理想的女性,并暗示其有促使夫妻好合、多生贵子的功效。妇女们则在迎合父权需求的同时,巧妙利用“萱草宜男”话语,使佩戴萱草花增加个人性魅力的行为正当化“。萱草宜男”话语的生成及其文化内涵,一方面凸显了父权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表明魏晋时期妇女并非一味地顺从父权的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她们有可能利用父权制的文化需求,使自己“非礼”的行为合礼化,以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存状态。
关键词:
魏晋时期 萱草 宜男话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