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8)
2023(6814)
2022(6013)
2021(5530)
2020(4934)
2019(11514)
2018(11367)
2017(22368)
2016(12396)
2015(13971)
2014(14325)
2013(14475)
2012(13716)
2011(12421)
2010(12607)
2009(11715)
2008(11896)
2007(10927)
2006(9130)
2005(8286)
作者
(38236)
(32280)
(32039)
(30863)
(20489)
(15627)
(14799)
(12516)
(11946)
(11586)
(10980)
(10762)
(10288)
(10284)
(10270)
(10239)
(10101)
(9526)
(9379)
(9185)
(8073)
(7898)
(7880)
(7361)
(7283)
(7236)
(7222)
(7200)
(6642)
(6551)
学科
(52981)
经济(52925)
(33772)
管理(32986)
方法(27967)
(26610)
企业(26610)
数学(25062)
数学方法(24803)
(14430)
(14162)
(12605)
中国(12588)
地方(10131)
(10115)
贸易(10114)
(9914)
(9826)
业经(9601)
农业(9302)
(9184)
财务(9166)
财务管理(9141)
企业财务(8700)
(8433)
银行(8398)
(8179)
金融(8177)
(7950)
(7920)
机构
大学(186157)
学院(183968)
(75348)
经济(73699)
管理(68496)
研究(63965)
理学(59323)
理学院(58585)
管理学(57424)
管理学院(57067)
中国(47188)
科学(41404)
(39138)
(36991)
(34816)
(34119)
研究所(31248)
业大(30609)
中心(29604)
农业(29565)
财经(28005)
(27813)
(25417)
北京(24469)
(24093)
经济学(23833)
师范(23813)
(22486)
(22118)
经济学院(21745)
基金
项目(122878)
科学(95498)
基金(89222)
研究(85811)
(79265)
国家(78649)
科学基金(65759)
社会(53603)
社会科(50812)
社会科学(50793)
(47965)
基金项目(47346)
自然(43815)
自然科(42789)
自然科学(42771)
自然科学基金(42035)
(40959)
教育(39973)
资助(37363)
编号(34139)
重点(28206)
成果(28188)
(27825)
(26211)
(25022)
科研(24340)
课题(23655)
计划(23652)
创新(23494)
教育部(23332)
期刊
(78304)
经济(78304)
研究(50973)
学报(34066)
中国(33411)
(32661)
科学(29502)
(28169)
大学(24707)
学学(23449)
管理(22617)
农业(21658)
教育(17186)
(16215)
金融(16215)
技术(14963)
财经(14136)
经济研究(12998)
业经(12320)
(12220)
(12096)
问题(11013)
(10204)
统计(9591)
技术经济(9525)
(8961)
理论(8929)
(8575)
商业(8550)
科技(8305)
共检索到265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紫宇  陈健波  郭东强  李昌荣  卢翠香  
[目的]揭示大花序桉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花序桉群体资源的保存和育种潜力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1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大花序桉4个主要分布地区进行变异检测,分析位点多态性和群体多样性,计算地区间的分化系数和遗传相似性以及地区间和地区内的分子方差分量,基于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4个SSR标记共检测到249个等位片段,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18个等位片段。基于所有标记,大花序桉各地区的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为1.785 4,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510 0,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788 2,表明遗传多样性较高。地区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71 6,分子方差分析(AMOVA)中群体间方差分量仅为6.8%,表明遗传分化水平中等、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非加权分组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将大花序桉4个主要分布地区划分为北部和南部2大类。[结论]种质资源保存要优先考虑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大花序桉遗传多样性较高,进一步选育的潜力较大。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昌荣  
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是优良的实木用材树种,其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和关联基因组位点的研究对理解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挖掘分子育种的基因组资源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建立了基于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的材性预测模型,开展了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参数分析与种源/家系选择,挖掘了与生长和材性关联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的大花序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NIR预测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琴  曾秀丽  廖明安  潘光堂  扎西  龚君华  次仁卓嘎  
应用SRAP标记对西藏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6对引物从5个自然居群79个单株中共检测到396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57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0.15%,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Ηsp)平均为0.2521;居群水平上的Ppl为31.82%,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o)为0.0694~0.3428,平均值(Ηpop)为0.1307。上述遗传参数表明,大花黄牡丹具有丰富的物种遗传多样性,5个居群中自然居群C的遗传多样性最高(Ppl=82.32%,Ho=0.3428)。据AMOVA分析结果,总的变异中有41.58%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雒新艳  王晨  戴思兰  李宝琴  刘倩倩  朱珺  卢洁  
【目的】大菊品种数量众多,形态繁杂。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瓣类大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菊花品种分类和品种演化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方法】选取涵盖大菊品种5个瓣类的150个品种,采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0对引物共检测到清晰可重复的22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20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96.0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485和0.5154;5个瓣类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都比较高,其中平瓣类最高(PPB=95.20%),桂瓣类(PPB=86.90%)和匙瓣类(PPB=89.52%)最低;瓣类类群间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方耀林  张燕  杨焱清  肖汉兵  
以线粒体DNA控制区为分子标记,对汉水流域大鲵(Andriasdavidianus)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在获得的757bp的碱基序列中,有18个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部碱基数的2·38%;基因突变以转换为主,有一处插入或缺失;A、T、C、G四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8%、33·0%、20·9%、14·3%,且A+T的含量(64·8%)明显高于G+C的含量(35·2%)。28个样本检测到8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核苷酸变异在0·13%~1·74%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diversity)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diversity)指数分别为h=0·823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建忠  熊涛  张磊  李蔷薇  费晓云  石前  黎怀玲  兰俊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源及单株,为大花序桉良种繁育及中大径材培育提供优质遗传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11个大花序桉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胸径(DBH)、树高(H)、单株材积(V)、树干通直度(ST)和树干圆满度(SF)在种源间呈极显著差异;上述5个主要性状的种源遗传力(H2)为0.634 0.895,单株遗传力(H2)为0.136 0.342;以DBH、H、V、ST和SF 5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和1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振力  王广鹏  张树航  郭燕  张馨方  李颖  
对燕山板栗分布地区的11个县/区(群体)的127份资源花序相关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研究,为中国板栗资源描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板栗资源的保存、核心种质的构建和农艺学性状基因定位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对相关的15个性状系统调查后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燕山板栗资源花序相关性状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 55%和1. 99,其中两性花序数/总花序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4. 80,雄花序数/总花序数变异系数最小为7. 52,雄蕊长度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 08,两性花序数/总花序数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 89; 15个板栗花序表型性状中有9个性状在群体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以上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序形态表型性状内部间的相关性较明显,花序数量表型性状内部间的相关性较明显,但花序形态和花序数量表型性状间相关性略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5. 35%,两性花序数/果枝、花序长粗比、花序粗度、花序长度、两性花序数/总花序数、雄花序数/总花序数、雌花数/果枝、雄蕊长、轴序粗度比9个性状是造成燕山板栗花序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为标准,将127份资源分为5类群,并筛选出3份高雌花量的板栗资源;聚类分析将127份资源分为8个类群,花序相关表型性状变异相同的材料大多聚在一起,聚类结果和主成分划分类群基本一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萍  刘飞  李明红  张厅  赖谦  刘晓  熊元元  唐晓波  李春华  王云  
【目的】研究古蔺县野生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揭示其遗传分化特征。【方法】利用GBS技术对65份野生茶树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基于获得的高质量SNP,对参试野生茶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分化Fst变量、系统进化、PCA主成分以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65份野生茶树测序共获得74.48 G数据,540 633 846条高质量reads,通过比对获得769 893个高质量SN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284个,多态性位点比例(PPL)为57.33%,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0.4267~0.9147,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1514~0.5000,基因多样性指数(Nei)与期望杂合度(He)变化范围分别为0.0632~0.1328和0.0404~0.123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0312~0.1025,香农指数(Shi)为0.0576~0.1990,遗传分化指数Fst变化范围为-0.7042~0.4372;遗传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可将65份野生茶树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而PCA分析则可划分为4个亚群。【结论】65份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指数较低,亲缘关系较近,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本研究可为后续表型性状关联分析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窦新杰  常玉梅  唐然  孙效文  陶然  王楠  梁利群  张丽霞  
利用mt DNA COⅠ基因片段(有效长度635 bp)对来自达里湖(DL)、岗更湖(GG)、呼伦湖(HL)、黑龙江(HLJ)、松花江(SHJ)和乌苏里江(WSL)6个地理群体共72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从碱基组成来看,6个地理群体在COⅠ区段上的A+T含量(52.37%)明显高于G+C含量(47.67%),符合脊椎动物的碱基组成特点;从各项遗传参数来看,达里湖流域2个群体(DL和GG)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黑龙江流域4个群体(HL、HLJ、SHJ、WSL);6个群体共检测到20个单倍型,并共享1个单倍型,达里湖流域群体共享1个单倍型,黑龙江流域群体共享1个单倍型。虽然达里湖流域和黑...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卢万鸿  
尾叶桉是我国最重要的桉树改良树种之一,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尾叶桉优良种质资源。目前,我国的尾叶桉改良处于第三代改良阶段。尾叶桉第二代育种群体的构成材料是第一代育种群体中经高强度人工选择的自由授粉子代,第三代育种群体的构成材料同样经历高强度的人工选择,主要为尾叶桉前两个世代的自由授粉子代。因此,尾叶桉高世代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较之前的世代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世代间的遗传物质又存在很大的继承关系。所以,在计划推进尾叶桉进入下一个世代的改良、选择构成下一代群体的遗传材料之前,了解现有世代育种群体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坤  刘福利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梁洲瑞  马兴宇  
应用RAPD技术,对自然分布于山东半岛莱州湾、小石岛、俚岛、楮岛和汇泉湾的5个大叶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保护和移植修复提出了建议。实验用1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42条条带,多态条带3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2.86%。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5个种群99.68%的变异来源于种群内部,而0.32%的变异来源于种群间;Mantel测试表明5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性;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莱州湾种群,应该得到优先保护;遗传多样性较高的是俚岛种群和汇泉湾种群,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海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命  唐晟凯  刘燕山  谷先坤  刘小维  殷稼雯  张彤晴  潘建林  
为了解江苏省湖泊大银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基于PCR扩增与测序技术对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4个群体共160尾鱼的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60条Cyt b基因序列共发现25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一信息位点11个,简约信息位点14个。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3个单倍型,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78±0.014和0.0021± 0.0001,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模式。4个群体中,高邮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0.871±0.031),太湖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0.0029±0.0001)。洪泽湖群体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最低,分别为0.755±0.455和0.0013±0.0001。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银鱼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15.13%,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84.87%,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统计表明,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群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与太湖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应将太湖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作为不同的进化单元进行管理和保护。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均显示大银鱼经历了近期的群体扩张事件,推测扩张时间大约在10.3~4.1万年前,属于更新世晚期。虽然江苏省4个湖泊大银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但其资源量已经呈现出明显衰退迹象,应加强相应的渔业管理和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大银鱼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义   鲁翠云   郑先虎   那荣滨   唐富江  
为研究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从大银鱼基因组中筛选了18对多态微卫星引物,对2016—2020年采集的4个水系(8个水体)大银鱼共计281个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共得到172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数(N_a)为3~24,平均值为9.600;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039~4.595,平均值为2.384;期望杂合数(H_e)为0.035~0.804,平均值为0.50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4~0.775,平均值为0.469,其中10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3.389~5.38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3~0.479,8个水体的群体均处于中度多态水平(0.250.15)。为防止群体遗传衰退,建议将南方和北方作为不同群体进行保护,连环湖作为大银鱼的主要产地,应当进行重点保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利民  王四清  孟月娥  李艳敏  王慧娟  
以从日本引进的24个大花蕙兰品种为材料,检索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60年(1941-2001)的大花蕙兰品种(GREX)登录情况。结果表明,这些品种涉及13个原生种,不同的原生种在品种形成过程中参与的频次有很大差异,如美花兰(C.insigne)、碧玉兰(C.lowianum)、独占春(C.eburneum)和虎头兰(C.hookerianum)等在这些品种中的遗传贡献较大,其余如红柱兰(C.erythrostylum)、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等的遗传贡献则因品种而有较大差异。根据各原生种的遗传贡献进行不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知道引进的大花蕙兰品种对原生种的遗传多样性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萌  李友勇  孙雪梅  王家金  谢瑾  成浩  汪云刚  刘本英  
应用EST-SSR标记技术对云南省不同区域采集的39份古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3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21条多态性谱带,有效等位基因变异占比重的73.88%。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05~0.74,平均为0.469。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3,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0.81,均高于0.5。遗传相似系数0.41~0.91,平均值为0.65,显示云南大茶树的遗传基础相对比较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SSR聚类分析表明,大茶树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部分云南大茶树的亲缘关系,有助于今后野生大茶树的保护及利用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