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39)
- 2023(18708)
- 2022(15916)
- 2021(14810)
- 2020(12545)
- 2019(28733)
- 2018(28484)
- 2017(55102)
- 2016(29707)
- 2015(33274)
- 2014(32797)
- 2013(32417)
- 2012(29434)
- 2011(26179)
- 2010(26185)
- 2009(24429)
- 2008(24350)
- 2007(21555)
- 2006(19110)
- 2005(16962)
- 学科
- 济(120773)
- 经济(120543)
- 业(107747)
- 管理(103149)
- 企(96579)
- 企业(96579)
- 方法(55824)
- 数学(45564)
- 数学方法(44990)
- 财(39791)
- 农(36414)
- 业经(35419)
- 中国(29949)
- 务(28226)
- 财务(28148)
- 财务管理(28106)
- 制(27731)
- 企业财务(26696)
- 农业(24967)
- 学(22729)
- 理论(22438)
- 技术(22155)
- 和(22099)
- 地方(21297)
- 划(20728)
- 环境(20520)
- 体(19980)
- 贸(19511)
- 贸易(19500)
- 易(18948)
- 机构
- 学院(422125)
- 大学(420115)
- 管理(172137)
- 济(169424)
- 经济(165892)
- 理学(148683)
- 理学院(147149)
- 管理学(144704)
- 管理学院(143912)
- 研究(132076)
- 中国(102215)
- 京(88533)
- 财(83233)
- 科学(79916)
- 财经(66106)
- 农(65607)
- 所(64569)
- 江(62557)
- 业大(60758)
- 中心(60583)
- 经(60105)
- 研究所(58087)
- 北京(55464)
- 范(52752)
- 师范(52305)
- 农业(50974)
- 经济学(50830)
- 州(50065)
- 财经大学(49154)
- 院(48209)
- 基金
- 项目(283985)
- 科学(225507)
- 研究(210370)
- 基金(208068)
- 家(179123)
- 国家(177570)
- 科学基金(155243)
- 社会(134698)
- 社会科(127181)
- 社会科学(127145)
- 省(110525)
- 基金项目(110389)
- 自然(100523)
- 自然科(98193)
- 自然科学(98171)
- 教育(96730)
- 自然科学基金(96436)
- 划(91987)
- 编号(85936)
- 资助(85002)
- 成果(68730)
- 部(63074)
- 重点(62752)
- 创(60504)
- 发(59357)
- 课题(58038)
- 创新(55946)
- 制(55255)
- 国家社会(55093)
- 教育部(54820)
- 期刊
- 济(189627)
- 经济(189627)
- 研究(123290)
- 中国(79035)
- 财(68855)
- 管理(67460)
- 学报(61658)
- 农(60587)
- 科学(58510)
- 大学(48583)
- 学学(46016)
- 教育(43922)
- 农业(41552)
- 技术(38366)
- 融(37490)
- 金融(37490)
- 财经(33253)
- 业经(32846)
- 经济研究(28722)
- 经(28438)
- 问题(24528)
- 业(23155)
- 技术经济(21631)
- 财会(20364)
- 现代(20010)
- 版(19806)
- 理论(19704)
- 科技(19527)
- 商业(18782)
- 会计(18433)
共检索到618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晓华 林俊钦 高燕
本文以2010—2011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身份与企业履行生态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以及履行生态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生态社会责任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大股东所持股份为非流通股显著正相关,大股东的国有身份对履行生态社会责任不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对促进企业履行生态社会责任、推动和谐社会构建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股东 社会责任 生态社会责任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莲美 马超群
随着国际上零营运资本及负营运资本管理模式的日益盛行,压缩营运资本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和推崇,本文以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企业的筹集资金能力、竞争能力和流动负债结构优势是企业压缩营运资本的必要条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利辉 万吉琼
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2010年我国化工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我国化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然而增长具有两面性,只有能为公司持续创造价值的增长才是有利的。本文从财务管理视角分析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可持续增长状况。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邵君利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是否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以沪、深两市2002年—2004年的化学制品公司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樊纲、王小鲁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指数,分别考察了社会责任活动与企业价值、上市公司注册地市场化进程指数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企业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公司注册地市场化进程快慢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市场化进程 企业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游春晖
本文在环境保护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同时结合樊纲、王小鲁、朱恒鹏编制的2009年中国各地区市场化指数数据,以沪深两市2009年至2011年化学制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注册地市场化指数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意识逐年增加,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逐年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具有正面影响;上市公司所处地区市场化进程越快,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效果越强。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市场化进程 企业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进中
以2011年629家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验了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第二大股东身份会影响企业价值,这种影响依赖于家族企业执行控制权的方式,并且当其他大股东更具有竞争力的时候,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会显著增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益娟 张英丽
股权质押是在保持大股东控制权地位的情况下,通过质押股权实现稳妥和便捷地融通资金的有效融资方式。在拓展LLSV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大股东控制和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具有激励效应,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和大股东的直接持股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股权质押则具有侵占效应。双边随机边界的深入分析则表明,股权质押在不同股权结构中的表现不同: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利益输送行为更严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低,融资功能得以较好体现,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红军 吴世农
股权结构对大股东掏空行为及公司价值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大股东掏空主要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大股东制衡和掏空成本3个因素影响的假设,作者借鉴LLSV(2002)的研究,结合国情进行理论建模,证明了随着其他大股东的制衡能力的增强,第一大股东的掏空程度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形态,被掏空的企业的价值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形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差异越大,终极控制人对公司的掏空就越大。本文收集1998~2003年我国A股市场168家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其结果支持了本文模型的推论。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当处于很强或很弱的两端时,比处于中间水平更有利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多足鼎...
关键词:
掏空 股权制衡 公司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海燕 张山 杨柳
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代,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化学制品行业作为高污染行业的一员,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其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文章以2013—2015年沪深两市化学制品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公司的上市地点与环境信息披露呈负相关关系、而股权性质及盈利能力等因素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影响不显著,未通过模型检验。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关键词:
化学制品行业 环境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报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晶慧 孙泽宇 齐保垒
新时代背景下探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动因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多个大股东并存这一特殊股权结构安排所引致的监督抑或合谋势必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迥异影响。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采用和讯网发布的社会责任评分来刻画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系统考察了多个大股东并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并存这一股权结构安排有效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强化监督意愿与增强监督能力是其中两条影响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多个大股东并存对具体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差异化影响,且通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而改善了公司未来财务绩效。本研究不仅拓展并丰富了多个大股东并存与企业社会责任各自领域的研究视角及相关文献,也为切实提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提供了基于优化股权机构的全新治理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丽娜
本文以沪深主板市场上2011-2014年非流通股交易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干预、大股东掠夺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大股东攫取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对公司价值的掏空行为,加之中小股东的法律诉讼和用脚投票导致的公司内耗,使得公司价值出现下降,即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会导致公司价值下降;政府干预约束了大股东的掠夺行为,进而提升了企业价值。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大股东掠夺 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新峰 李四海
企业捐赠背后的真实动机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基于代理理论,本文从企业内部个人收益角度探讨企业捐赠是否存在借他人资源谋个人私利的"慷他人之慨"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利用非国有产权企业样本考察了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其捐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非国有产权企业捐赠中存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表现为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少,企业捐赠意愿越强烈、捐赠水平越高。并且,董事长权力的增大加剧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捐赠行为代理冲突。同时本文通过国有企业与亏损企业捐赠行为的对比分析,对非国有企业捐赠行为代理冲突进行侧面论证。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我国当前制度背景下,代理人捐赠行为的个人收益可以从政治资源的获取与维护中得到体现。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就企业捐赠行为背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进行探讨,是对企业捐赠等社会责任领域文献的补充以及企业代理成本研究视域的拓展,同时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我国企业捐赠行为的现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
通过手工整理2010—2019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能源消耗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上市公司能源效率,探究企业大股东持股因素对其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降低其能源消耗强度,且这种影响在高两权分离度与国有企业中表现得相对较弱。该研究基于大股东持股的视角打开企业“暗箱”,揭示大股东行为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拓展了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从能源效率的视角丰富了大股东持股经济后果的经验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燚
通过手工整理2010—2019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能源消耗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上市公司能源效率,探究企业大股东持股因素对其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降低其能源消耗强度,且这种影响在高两权分离度与国有企业中表现得相对较弱。该研究基于大股东持股的视角打开企业“暗箱”,揭示大股东行为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拓展了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从能源效率的视角丰富了大股东持股经济后果的经验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勇 李秀
以2011—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收集与整理上市公司费用化环保投入与资本化环保投入,考察大股东持股对公司这两种类型环保投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会综合平衡合法性风险与自身利益诉求进行环保投入方式选择,表现为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费用化环保投入呈现上升趋势,以获得更强的合法性认同,但基于大股东自身利益诉求,公司资本化环保投入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权制衡度高、行业竞争激烈、高污染行业以及地区法制化进程快的企业中,大股东持股对公司资本化环保投入的负向影响会被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