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1)
2023(4504)
2022(3784)
2021(3571)
2020(3104)
2019(7313)
2018(6935)
2017(14855)
2016(7871)
2015(8969)
2014(8936)
2013(9115)
2012(8449)
2011(7751)
2010(7579)
2009(7229)
2008(7217)
2007(6578)
2006(5770)
2005(5284)
作者
(21600)
(18103)
(18040)
(17238)
(12014)
(8682)
(8258)
(6956)
(6777)
(6692)
(6374)
(6171)
(5720)
(5718)
(5716)
(5694)
(5449)
(5422)
(5359)
(4974)
(4499)
(4418)
(4280)
(4204)
(4175)
(4061)
(4019)
(3774)
(3692)
(3527)
学科
(45561)
经济(45517)
(30341)
管理(27882)
方法(27590)
(26682)
企业(26682)
数学(26164)
数学方法(26095)
(14292)
(11102)
(10271)
财务(10261)
财务管理(10239)
企业财务(10004)
(9215)
(8424)
(8314)
贸易(8310)
中国(8226)
(8024)
(7704)
金融(7704)
市场(7680)
体制(7670)
业经(6651)
(6470)
银行(6463)
(6159)
地方(5652)
机构
大学(121041)
学院(118607)
(60972)
经济(60137)
管理(51707)
理学(45153)
理学院(44846)
管理学(44496)
管理学院(44266)
研究(34948)
(30426)
中国(30190)
财经(24931)
(23323)
(23003)
经济学(20645)
财经大学(19149)
经济学院(18915)
中心(16989)
(16426)
(16079)
商学(15887)
商学院(15764)
(15623)
金融(15370)
科学(15360)
北京(14793)
(14764)
经济管理(14138)
业大(13851)
基金
项目(74832)
科学(61374)
基金(59857)
研究(54002)
(50420)
国家(50093)
科学基金(45185)
社会(38299)
社会科(36737)
社会科学(36730)
基金项目(31174)
自然(29179)
自然科(28642)
自然科学(28638)
自然科学基金(28228)
资助(26573)
(25979)
教育(25437)
(22219)
编号(20059)
(19127)
教育部(17590)
人文(16934)
国家社会(16746)
重点(15915)
(15560)
成果(15537)
大学(15286)
(14932)
社科(14719)
期刊
(60274)
经济(60274)
研究(36754)
(25604)
管理(19472)
(18194)
金融(18194)
中国(17576)
财经(14384)
学报(13590)
科学(13391)
(12117)
大学(11368)
(11047)
学学(10945)
经济研究(10841)
理论(9649)
实践(8626)
(8626)
技术(8437)
业经(8329)
问题(8315)
(7946)
价格(7464)
统计(7219)
商业(6805)
技术经济(6792)
农业(6655)
国际(6536)
(6263)
共检索到176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瑞彬  李树辉  
在中国特殊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流通股股东与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大股东认购水平较低向流通股股东传递的是关于公司价值的负的信息,从而引发配股公告期股价向下调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隆斌  
本文基于股票价格的偏调整模型,估计了中国股市的价格调整系数,给出了股票价格信息揭示能力的直接证据。文章首先确定了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调整过程中的限幅间隔为13天。对沪、深两市的6只交易指数的实证结果显示,两市均需9天时间方能对新信息冲击实现充分调整。价格调整系数的研究体现了一种基于微观结构的方法、行为金融的视角,把价格形成原理和价格对信息的不完全反应特征相结合进而考察股票市场效率的研究思路,可对事件研究法作有益补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德仁   王振山  
在前面几讲中我们简单介绍了股票市场上的股票发行、上市、交易等基本问题.然而,对股票投资人和市场研究人士最具吸引力的问题却是股票价格及其变化趋势.股票投资人只有了解、并掌握了股票价格及其变化趋势,才能把握股票市场各种股票交易的兴衰和涨落,选择准确的投资对象和投资策略,从而保障其投资既安全又能获得更多利润;市场人士则需要通过股票价格及其变化趋势了解经济动态、分析国民经济和市场体系的运转情况,并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可见,股票价格问题是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剑  谈传生  
本文在现有理论和实证分析框架基础上,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31家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存在三次曲线关系:管理层持股在0%—0.1376%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管理层持股在0.1376%—0.7462%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上升;管理层持股超过0.7462%时,公司绩效再次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宏  刘勇  
本文利用Umlauf(1993) 方法和事件研究法, 研究了证券印花税变化对深市大盘指数以及单只股票的影响, 证明了印花税税率下调会提高股票价格指数水平, 得到一个显著的正收益率, 而上调会降低股票价格指数水平, 得到一个显著的负收益率这一结论。表明了印花税可以作为一种调控证券市场的宏观政策工具, 并且为这种政策调控提供了一定的数量指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寿福  
本文系统研究了大股东是否参与认购、大股东认购比例和认购方式等对定向增发折扣率的影响,发现:(1)大股东参与时的折扣率显著高于大股东不参与时的折扣率,定向增发折扣率与大股东认购比例呈正相关关系;(2)当大股东参与认购时,定向增发折扣率与大股东认购比例和其原有持股比例之差显著正相关;(3)大股东认购方式中包含资产认购时的折扣率显著高于其他认购方式。另外,定向增发折扣率的变化受相关政策的影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定向增发过程中大股东认购行为对增发价格的折价会产生重要影响,大股东主导下的定向增发可能是其利益输送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瑞君  
采用OLS和GARCH-M模型对深圳股票市场行业指数收益的市场风险和行业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风险与股票市场的整体波动相一致,但是,不同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同,投资者应根据市场波动的时段进行恰当的时机选择。另外,行业风险明显小于市场风险,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可能是同向的,也可能是反向的,这也为有效投资组合提供了保障。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彭志胜  宋福铁  
基于最新逐笔成交数据,在修正累积价格变化计算方法基础上,采用交易额作为交易规模划分标准,从累积价格上升(下降)以及重大事项(资产重组)公告前后多个角度,对交易额如何驱动股票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累积价格下降时发现支持隐蔽交易假说的证据外,所有结果直接支持小额交易假说;同时,结果还表明小规模交易在累积价格下降过程中起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投资者合理选择交易策略、监管者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克勤  倪庆东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股票市场联动的现象日益显著,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业逐步开放,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是否起到了缓解国际市场冲击的作用成为理论界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美国股票市场和汇率与我国股票价格之间的作用形式和程度,并对汇率是否起到缓解国际股票市场冲击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汇率变化在股票市场面临负向冲击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股票市场面临正向冲击时,起到的是加速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大勇  肖作平  
本文选用沪深A股中注册地在四川和辽宁两省的109家上市公司数据和东方财富网股吧发贴数据,对信息交流中"家乡偏误"的存在性、影响因素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证券信息交流中存在"家乡偏误"现象,股票论坛中投资者以更大的概率参与本地股票信息的交流;在有限注意作用下,公司基本面、业务本地化程度对信息交流"家乡偏误"产生影响,每股收益对本地交流比例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公司业务的本地化比例对本地交流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交流"家乡偏误"对股票价格有显著影响,信息交流的本地投资者比例越大,股票价格越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孟晖  沈中华  余怒涛  
利用深圳股票市场的数据,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因素,得出更高盈利能力、更高资产增长率和更大规模的公司更愿意分配股利,而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不愿意分配股利。无论是分配股利公司或不分配股利公司,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晓红  
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制度,以1998年~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与大股东资源侵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处在配股前三年时,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减少;但当配股融资完成后,大股东的这种约束行为消失。这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配股前的资金支持行为与配股后的资金占用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利红  刘国常  
本文以2007-2011年大股东减持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进行分组以后发现,对于私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当年的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而对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红  刘国常  
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发生减持的A股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大股东在减持和掏空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过程中,外部审计是否发挥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作用。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越严重,外部审计签发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就越低;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掏空越严重,外部审计签发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也越低。这一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的投资者保护较弱,在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为了最大化控制权私人收益,存在"购买"审计意见的可能,并且"购买"审计意见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减持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