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1)
2023(2863)
2022(2344)
2021(2314)
2020(2033)
2019(4600)
2018(4589)
2017(9679)
2016(4926)
2015(5667)
2014(5395)
2013(5203)
2012(4755)
2011(4079)
2010(4098)
2009(4076)
2008(4420)
2007(4029)
2006(3636)
2005(3489)
作者
(13044)
(10925)
(10892)
(10198)
(7160)
(5217)
(5052)
(4110)
(4053)
(3991)
(3757)
(3605)
(3468)
(3428)
(3403)
(3386)
(3330)
(3193)
(3191)
(3179)
(2710)
(2622)
(2608)
(2574)
(2553)
(2497)
(2372)
(2230)
(2223)
(2157)
学科
(26705)
(26589)
企业(26589)
管理(25691)
(19706)
经济(19668)
(15079)
(14111)
财务(14101)
财务管理(14087)
企业财务(13796)
方法(12086)
数学(10536)
数学方法(10479)
(5960)
公司(5514)
业经(5428)
(4859)
体制(4540)
信息(4106)
理论(3362)
技术(3332)
(2888)
(2874)
人事(2828)
人事管理(2828)
(2792)
(2773)
(2737)
(2715)
机构
大学(74639)
学院(72282)
管理(34060)
理学(29226)
理学院(29050)
管理学(28833)
管理学院(28682)
(28543)
经济(28043)
(18736)
研究(17080)
中国(15943)
财经(15103)
(14576)
(13849)
财经大学(11625)
商学(10701)
商学院(10622)
(9627)
会计(9422)
中心(9261)
北京(9119)
(8222)
经济学(8215)
(8202)
金融(8019)
科学(7930)
经济管理(7745)
(7610)
经济学院(7491)
基金
项目(43826)
科学(35854)
基金(35052)
研究(32249)
(29390)
国家(29177)
科学基金(27046)
社会(21831)
社会科(20827)
社会科学(20823)
基金项目(18722)
自然(18128)
自然科(17779)
自然科学(17776)
自然科学基金(17552)
(14813)
资助(14689)
教育(14543)
编号(13703)
(12672)
成果(12055)
(10564)
项目编号(10368)
人文(9891)
教育部(9821)
国家社会(9352)
大学(8982)
(8975)
(8884)
重点(8868)
期刊
(27713)
经济(27713)
(20188)
研究(18873)
管理(12382)
中国(10509)
(9841)
金融(9841)
学报(9453)
财经(8656)
财会(8141)
图书(7508)
会计(7410)
科学(7277)
(7137)
大学(7097)
学学(6572)
情报(5716)
通讯(5519)
会通(5510)
理论(5392)
书馆(4960)
图书馆(4960)
实践(4928)
(4928)
(4727)
经济研究(4337)
技术(4211)
业经(3891)
(3697)
共检索到106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晨宇  武剑锋  
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股权质押公司,股权质押公司更可能发生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这说明,大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存在着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机会主义动机,导致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概率增加。但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约束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随着放松卖空限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概率显著降低。而且,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影响在低投资者保护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无政治关联企业中更为显著,且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隐藏坏消息的公司中。同时,这种影响随着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和质押期限的增加而增强,但公司经营违规概率在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并未显著增加。本文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具有规避控制权转移的市值管理动机,迫于大股东的市值管理需求,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研究,对于监管层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亮  
以2004—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违规倾向和违规稽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更强;相对于非信息披露违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更加明显。此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媒体报道数量更多,从而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抑制了公司的违规倾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亮  
以2004—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违规倾向和违规稽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更强;相对于非信息披露违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更加明显。此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媒体报道数量更多,从而提高了公司违规后被稽查的概率,抑制了公司的违规倾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常青  幸伟  
本文以2007—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临时公告为切入点,在区分公告消息性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发现,与不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将披露更多的好消息,而且好消息更可能在交易日披露,坏消息更可能在非交易日披露。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还发现,该现象只存在无投资者关注和非连续质押的样本中;只有在股价下跌临近平仓线时,控股股东才干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该行为能显著提升股价,化解股价下跌的危机,但与此同时,这也加剧了股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毛莹  王博阳  毛柳芳  
债务违约暴露的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效应,会对金融市场稳定产生较大的冲击。以2013—2019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在区分放松卖空管制和卖空交易不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放松卖空管制使公司积聚的"负面消息"得以释放,减缓了大股东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上升的影响;二是放松卖空管制后,市场上投机者对公司"负面信息"的过度挖掘放大了公司股价的波动,而融资交易和卖空交易规模的扩大会加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上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婷  闻岳春  袁鹏  
以2006—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质押程度和质押规模对公司价值有不同影响,但总效应为正,说明股权质押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在大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路径中,直接作用路径发挥了主要作用;在间接作用路径中,研发投资路径对公司价值有显著影响,但两权分离路径和市值管理路径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瑞君  徐鑫  王超恩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制层级越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3)在其他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不仅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也为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瑞君  徐鑫  王超恩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制层级越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3)在其他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不仅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也为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薇  成群蕊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切入点,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放松卖空管制能够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减少股票的错误定价,使得股票估值水平相对较低,股权质押融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股权质押可能向市场传递出一种"坏消息",引发卖空行为,导致股东的利益受损。两方面共同作用从而降低了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融资的意愿和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卖空机制可以作为一种来自外部的治理机制规制公司的融资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寿福  贺学会  陈晶萍  
择时动机是大股东决策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股权质押行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明的研究视角。文章以大股东决策中可能存在的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双重择时动机为考察对象,研究发现: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意愿和质押规模与股票错误定价显著正相关,即上市公司股价被高估会推动大股东股权质押;相对于信贷紧缩时期,大股东在信贷宽松时期更愿意进行股权质押,且质押规模更大;股票错误定价和信贷政策会同时影响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意愿和规模。文章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存在对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双重择时动机。文章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关于市场择时和股权质押的研究文献,而且有助于深化对大股东决策动机以及大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理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傅立立  陈震  吴风云  
基于200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供应链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越低,并且该效应在财务风险更大、第一大股东股权集中度更高以及市场化水平更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视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为一种“风险信号”进行了风险规避,大股东股权质押引致了公司的供应链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质押比例越高的公司,其短期和长期的偿付风险越高,供应商对股东质押行为的风险规避是对未来偿付风险的理性预期。本文的研究关注了一个新颖而重要的课题,即股东股权质押不仅仅是一种股东融资行为,而且可能衍生公司经营层面的供应链风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道高  
一、大股东违规原因分析1、大股东控股比例过高。公司虽然改制了,但"一股独大"仍是国有控股公司的普遍现象,这为大股东进行违规操作提供了先天的权力基础。一旦公司上市成功,大股东便堂而皇之地从上市公司套取资金、输送利益,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2、公司组织机构不独立。许多上市公司是母公司下属多个子公司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宇  
基于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数据,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股权质押公司,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更差。这说明,控制权转移威胁下的大股东存在着降低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掏空动机,使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更差。这种影响随着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增加而增强,但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发挥监督治理作用,随着放松卖空限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大股东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对股权质押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减弱。本文研究说明,大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于监管层和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申艳艳  蔡欣妮  姜禄彦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利益侵占行为,改善了股权质押后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降低了股权质押后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并且其他大股东相对力量越大时,该效应越大。此外,多个大股东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少面临分析师的降级调整,进一步为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监督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多个大股东公司治理效应领域文献的同时,也对构建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禄仕  陈婕  
文章分析了2010—201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与良好的外部监督能够有效抑制股权质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