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6)
- 2023(9423)
- 2022(7878)
- 2021(7059)
- 2020(5892)
- 2019(13021)
- 2018(12460)
- 2017(23535)
- 2016(13022)
- 2015(14265)
- 2014(14375)
- 2013(13975)
- 2012(12858)
- 2011(11211)
- 2010(11424)
- 2009(10826)
- 2008(11618)
- 2007(10266)
- 2006(8818)
- 2005(8403)
- 学科
- 管理(48259)
- 济(45834)
- 经济(45744)
- 业(43240)
- 企(38825)
- 企业(38825)
- 财(22755)
- 方法(20141)
- 数学(17368)
- 数学方法(17196)
- 制(16907)
- 务(16729)
- 财务(16702)
- 财务管理(16670)
- 企业财务(15890)
- 中国(12115)
- 体(11535)
- 业经(11026)
- 农(10844)
- 银(10579)
- 银行(10567)
- 学(10390)
- 体制(9987)
- 融(9830)
- 金融(9828)
- 行(9724)
- 技术(7816)
- 划(7795)
- 理论(7289)
- 贸(7215)
- 机构
- 大学(184036)
- 学院(183534)
- 济(74642)
- 经济(72971)
- 管理(69175)
- 研究(59547)
- 理学(59294)
- 理学院(58669)
- 管理学(57752)
- 管理学院(57404)
- 中国(48647)
- 财(45715)
- 京(38003)
- 财经(34288)
- 科学(33874)
- 经(30955)
- 所(30254)
- 江(28702)
- 农(28176)
- 中心(27906)
- 研究所(26226)
- 财经大学(25441)
- 业大(24704)
- 经济学(23593)
- 北京(23587)
- 州(22431)
- 农业(21855)
- 院(21789)
- 经济学院(21195)
- 商学(20719)
- 基金
- 项目(118246)
- 科学(94167)
- 基金(88336)
- 研究(85940)
- 家(76912)
- 国家(76332)
- 科学基金(66357)
- 社会(56516)
- 社会科(53801)
- 社会科学(53789)
- 基金项目(46013)
- 省(45179)
- 自然(42775)
- 自然科(41836)
- 自然科学(41822)
- 自然科学基金(41147)
- 教育(40177)
- 划(38001)
- 资助(36118)
- 编号(33193)
- 成果(28643)
- 制(28109)
- 部(27429)
- 重点(26956)
- 性(25407)
- 创(24701)
- 国家社会(24151)
- 教育部(23977)
- 发(23543)
- 课题(23442)
共检索到284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义鹃 魏安盈
股权质押以其融资比例高、成本低、办理简便等优势成为大股东面临资金压力时的融资新选择。但近期多家公司高比例股权质押面临爆仓,大股东为避免爆仓是否会操纵信息影响会计稳健性,内部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在其中又会发挥什么作用?文章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会显著降低会计稳健性,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则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并缓和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文章拓展了现有的研究领域,同时对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及投资者进一步关注大股东股权质押和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会计稳健性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秋菊 孙芳城 蒋水全
目前,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主要是从静态视角探讨公司治理等因素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鲜有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关注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变化过程及背后的机制和原因,故以2004~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会计稳健性指数和Basu模型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控股股东"质押前"的会计稳健性水平最低,"质押期内"会计稳健性虽然高于"质押前"但仍然较低,"解押后"的会计稳健性明显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产权性质可以弱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且主要体现在"质押前"的阶段,股权集中度会在"质押前""质押期内"和"解押后"各阶段强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而股权制衡度会在"质押前"和"质押期内"弱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股权结构 会计稳健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富钰媛 苑泽明 李田
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内部控制产生负面影响,且程度随质押比重与频次的增加而愈发严重;相较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样本组,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内部控制的负向影响只存在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组。本文丰富了大股东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及内控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并从加强投资者保护的角度对如何降低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
大股东股权质押 内部控制 倾向匹配得分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本文以2011~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促进了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提升,且质押比例越高,会计稳健性的提升越明显;在财务风险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有更高的要求,在长期债权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较小。本文从债权人视角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对深入认识股权质押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红星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就大股东控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引入股权结构变量,对Basu(1997)模型、Ball和Shivakumar(2005)模型进行修正后,通过构建一个检验体系,对大股东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大股东控制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而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并不对控制人性质敏感。这一结果表明,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中,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具有显著影响,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中日益突出的代理问题,不管是在国有控股还是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大股东控制都具有显著的"壕沟防御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军梅
本文利用深、沪A股上市公司2011—2012年度相关财务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内部控制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进而研究这种稳健性的影响是来自于操控性应计项目还是非操控性应计项目。由于高管在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必然包含对个人利益得失的权衡,高管股权激励可能会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会计稳健性。因此,本文针对高管股权激励是否及如何影响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管 股权激励 内部控制 会计稳健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益娟 张英丽
股权质押是在保持大股东控制权地位的情况下,通过质押股权实现稳妥和便捷地融通资金的有效融资方式。在拓展LLSV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大股东控制和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具有激励效应,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和大股东的直接持股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股权质押则具有侵占效应。双边随机边界的深入分析则表明,股权质押在不同股权结构中的表现不同: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利益输送行为更严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低,融资功能得以较好体现,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经长 冯瑾 乔菲 朱冰
本文基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探讨了多个大股东的治理效应。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减少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是多个大股东影响会计稳健性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数量、持股比例均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在治理环境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多个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通过分析多个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为优化公司治理和改善公司信息环境提供了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红 张行 薛泽蓉
对2011—2016年我国A股4 788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进行分析,探讨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高比例的股权质押行为会显著降低公司绩效水平,而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削弱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负面作用,即内部控制起着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拓展了现有研究视角,对进一步规范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子健 陈效东
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沪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现金股利分配动机、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受监管部门股利政策驱动的影响,分配了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显著低于未分配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控制股东受到有效监督时,其"隧道挖掘"行为得到了抑制,股利支付水平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一旦控制股东失去约束,控制股东便能利用现金股利形式进行"隧道行为",且以降低会计盈余稳健性来掩盖其"掏空"真相,从而会计稳健性随着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上升而逐渐下降,因此,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
关键词:
控制股东 现金股利 会计稳健性 隧道挖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薇 成群蕊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切入点,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放松卖空管制能够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减少股票的错误定价,使得股票估值水平相对较低,股权质押融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股权质押可能向市场传递出一种"坏消息",引发卖空行为,导致股东的利益受损。两方面共同作用从而降低了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融资的意愿和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卖空机制可以作为一种来自外部的治理机制规制公司的融资行为。
关键词:
卖空 股权质押 产权性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琳 李培源 窦炜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20年的数据,分别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两个角度,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探求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这一宏观环境因素及股权集中度这一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通过增加代理成本使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在股权质押影响现金持有的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股权质押使现金持有量增加的趋势得到强化;同时,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起到调节作用,即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股权质押导致现金持有增加的趋势得到显著抑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宋文娟 袁建国
文章以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剩余控制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大股东控制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剩余控制权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会计剩余控制权越大,会计信息质量越差。大股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会计剩余控制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面影响,大股东控制程度越高,会计剩余控制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面影响越大。本文实证研究了大股东控制、会计剩余控制权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会计剩余控制权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会计剩余控制权越大,会计信息质量越差。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会计剩余控制权 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克勇 王慧
我国股权大都集中在大股东的手中,终极控制股东普遍采用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方式对底层公司实施控制并影响会计稳健性。基于Basu模型,采用2012-2017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终极控制股东产权性质、金字塔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终极控制股东为非国有的上市公司相比,终极控制股东为国有的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更高;金字塔层级增加导致会计稳健性降低;金字塔层级的增加对于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国有终极控制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更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海平 黄烁 龚启辉
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刺激上市公司的风险决策。以2003-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非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会驱动上市公司发起并购,尤其是关联并购、现金支付方式并购和匹配募资的并购;大股东股权质押驱动下的并购支付溢价更高,且并购后的业绩更差,计提商誉减值的概率更高;上述效应在上市公司面临融资约束、权力集中、大股东投票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和较弱的外部监督时更为明显。结果表明,基于掏空动机,大股东融资约束会驱动上市公司发起低质量的并购。
关键词:
掏空行为 股权质押 并购 并购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