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7)
- 2023(3219)
- 2022(2563)
- 2021(2402)
- 2020(2051)
- 2019(4576)
- 2018(4520)
- 2017(8176)
- 2016(4497)
- 2015(4977)
- 2014(4734)
- 2013(4565)
- 2012(4321)
- 2011(3533)
- 2010(4155)
- 2009(3971)
- 2008(3804)
- 2007(3176)
- 2006(2775)
- 2005(2776)
- 学科
- 济(15343)
- 经济(15317)
- 业(14122)
- 企(13470)
- 企业(13470)
- 管理(13312)
- 审计(12094)
- 方法(8514)
- 财(8367)
- 数学(7049)
- 数学方法(7004)
- 务(6932)
- 财务(6927)
- 财务管理(6863)
- 企业财务(6740)
- 各类(5851)
- 制(4906)
- 学(4398)
- 中国(4188)
- 体(3593)
- 税(3290)
- 体制(3181)
- 业经(2989)
- 税收(2981)
- 收(2948)
- 农(2799)
- 土地(2751)
- 法(2576)
- 融(2563)
- 金融(2563)
- 机构
- 大学(59794)
- 学院(58920)
- 管理(22418)
- 济(21859)
- 经济(21342)
- 理学(19350)
- 理学院(19149)
- 研究(18877)
- 管理学(18848)
- 管理学院(18740)
- 中国(16948)
- 财(15097)
- 京(13343)
- 财经(11894)
- 科学(11287)
- 经(10937)
- 所(10060)
- 江(9463)
- 中心(9208)
- 财经大学(9122)
- 农(8530)
- 研究所(8355)
- 会计(8348)
- 北京(7865)
- 商学(7385)
- 商学院(7338)
- 省(7324)
- 州(7250)
- 业大(7168)
- 院(7076)
- 基金
- 项目(37586)
- 科学(30166)
- 基金(29150)
- 家(25959)
- 国家(25758)
- 研究(25751)
- 科学基金(22443)
- 社会(16671)
- 社会科(15921)
- 社会科学(15914)
- 自然(15856)
- 基金项目(15810)
- 自然科(15439)
- 自然科学(15436)
- 自然科学基金(15181)
- 省(13587)
- 划(11832)
- 资助(11805)
- 教育(11767)
- 编号(10107)
- 重点(8893)
- 部(8748)
- 成果(8490)
- 科研(8035)
- 性(7640)
- 教育部(7569)
- 创(7533)
- 人文(7327)
- 大学(7266)
- 创新(7129)
共检索到96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夏文贤
当股权相对集中时,随着大股东性质和持股比例不同,股东之间会出现“协同效应”或“剥夺效应”。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自愿选择设立审计委员会这一独特的视角,对大股东的行为动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联盟的持股比例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可能性正相关,当存在重要大股东时,此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比值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可能性负相关,当第二大股东为国家股时,此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这一结论为我国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同时存在“协同效应”和“剥夺效应”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朱启明 李兰梅
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内生于治理环境。本文通过分析股权特征对审计委员会监督效率的影响,认为当控股股东处于绝对控股或者控股股东身份为国有股性质时,无论在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选聘上,还是对审计委员会的需求都较低,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效率较差。而制衡的股权结构将有利于公司监督机制的选择。
关键词:
股权特征 审计委员会 监督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斌
审计委员会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物。从实证结果看,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未能得到证实。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发挥在于董事会的有效运作,而董事会的有效运作之根本在于改变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关键词:
治理结构 审计委员会 股权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兰
以2005~2007年在沪深两市交易所A股上市的36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收费影响以考察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实证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与审计收费负相关,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和活跃性与审计收费正相关,表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委员会降低外部审计控制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进而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卫红 徐欣
本文以2011~2013年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中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及配对公司为样本,经过统计分析,对审计委员会特征和获得的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设立时间及运作对企业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非标意见 独立性 配对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玮婷 魏紫洁 游士兵
以EVA回报率衡量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考察2001-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特征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EVA回报率呈正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这一效应同时通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资本成本两个中间桥梁作用于整体EVA回报率;(2)股权制衡度和EVA回报率成正相关关系,且这一效应同时通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资本成本两个中间桥梁作用于整体EVA回报率;(3)所有权性质对EVA回报率的影响不显著;(4)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提升企业的EVA回报率,但这一效应仅通过资本成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股权制衡 股权激励 EVA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红 李妍艳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质押融资,结合中小板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融资风险以及股权质押引发的公司治理等问题,本文从大股东特征的角度分析大股东股权性质、持股比例以及股权制衡度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影响,发现法人大股东较自然人大股东具有更高的股权质押率;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质押率之间成负相关性;股权制衡对大股东股权质押有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需要股权制衡率达到60%-70%以上才能发挥作用。
关键词:
股权特征 股权质押 中小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怒涛 葛桓志
利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1~2007年的资料,研究了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和股东制衡在年度财务会计报表披露过程中的有效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在报表披露过程中是有效的,独立董事规模和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降低财务会计报告被出示"非标"意见的可能性,并能促使报表更及时地披露,而股东制衡作用越大,财务会计报告被出示"非标"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报表披露的及时性也越差。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审计委员会 股东制衡 报表披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本文以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指出,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只是第一步,只有提高其效率才能对财务报告舞弊起到治理作用。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设立 财务报告舞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倪慧萍
通过检验我国新设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年度增量,发现这些公司的盈余管理虽在设立当年未被抑制,但在设立次年被显著地抑制了。对设立次年抑制效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会其他专门委员会对审计委员会有不同影响。本文研究为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以及公司治理国际趋同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支持。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俊瑞 余思佳 程子健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股权质押的风险水平也会影响审计收费,股权被质押的比例越高,审计收费越高;同时,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也会受到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程度的影响,股权质押的比例越高,公司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公司中。国有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审计师决策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在对非国有公司进行
关键词:
股权质押 风险 审计费用 审计意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俊瑞 余思佳 程子健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股权质押的风险水平也会影响审计收费,股权被质押的比例越高,审计收费越高;同时,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也会受到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程度的影响,股权质押的比例越高,公司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公司中。国有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审计师决策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在对非国有公司进行审计时,审计师会充分考虑股权质押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并将其纳入审计收费及审计意见的决策过程。
关键词:
股权质押 风险 审计费用 审计意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淑娥 王映美
现有研究表明,大股东会利用其控制权来"掏空"上市公司,从而荻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本文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大小做出计量,并从股权特征和董事会特征两个方面研究了其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对董事会控制度越高,越容易引发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股权制衡度对"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不能有效抑制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攫取;在大股东单位任职的董事比例越大,且董事长由大股东单位派出能够使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高企。笔者建议将股权制衡度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和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有收益 影响因素 掏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姜雪 雷倩华
本文以我国2016年审计报告改革为背景,以参与试点的A+H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和审计委员会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审计报告中沟通与"收入成本确认"以及"合并报告与披露"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才能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盈余产生足够的审慎,从而降低盈余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勤勉程度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说明新审计准则的良好实施需要审计委员会发挥作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应当完善审计配套指引,发挥审计委员会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孙凯
文章以2016—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主席行业专长、主席法律背景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独董比例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独董比例高的审计委员发挥了监督、审核职能;审计委员会主席具有法律背景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显著正相关,反映了具有法律背景的主席更有意愿沟通重大风险领域问题;审计委员会主席具有行业专长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显著负相关,表明主席具有行业专长对重大风险领域问题处理更加规范。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情况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文章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优化公司治理人才结构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