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5)
- 2023(7835)
- 2022(6210)
- 2021(5704)
- 2020(4886)
- 2019(10908)
- 2018(10886)
- 2017(20819)
- 2016(11409)
- 2015(12222)
- 2014(12016)
- 2013(11664)
- 2012(10356)
- 2011(8812)
- 2010(9249)
- 2009(9113)
- 2008(9782)
- 2007(8522)
- 2006(7883)
- 2005(7645)
- 学科
- 业(74091)
- 企(72172)
- 企业(72172)
- 管理(55662)
- 济(52244)
- 经济(52164)
- 财(25331)
- 业经(24838)
- 方法(22534)
- 务(20908)
- 财务(20904)
- 财务管理(20890)
- 企业财务(19950)
- 农(19282)
- 制(16600)
- 数学(15163)
- 数学方法(15114)
- 技术(14469)
- 体(14299)
- 农业(14164)
- 体制(13022)
- 策(12786)
- 企业经济(12268)
- 划(12211)
- 经营(11219)
- 理论(10740)
- 和(10642)
- 中国(10169)
- 技术管理(9946)
- 决策(8973)
- 机构
- 学院(163112)
- 大学(155921)
- 济(73229)
- 经济(72126)
- 管理(71234)
- 理学(60566)
- 理学院(60142)
- 管理学(59721)
- 管理学院(59391)
- 研究(46810)
- 中国(40806)
- 财(39767)
- 京(31692)
- 财经(30250)
- 经(27480)
- 江(25968)
- 农(23877)
- 科学(23246)
- 所(22316)
- 财经大学(22200)
- 商学(21966)
- 商学院(21778)
- 经济学(21348)
- 中心(21116)
- 州(20084)
- 北京(20002)
- 业大(19260)
- 经济学院(19235)
- 研究所(19149)
- 经济管理(19142)
- 基金
- 项目(96492)
- 科学(79133)
- 研究(75891)
- 基金(71968)
- 家(59775)
- 国家(59131)
- 科学基金(54212)
- 社会(51042)
- 社会科(48433)
- 社会科学(48417)
- 省(38463)
- 基金项目(37876)
- 教育(34370)
- 自然(33153)
- 自然科(32456)
- 自然科学(32449)
- 自然科学基金(31984)
- 编号(30487)
- 划(30045)
- 业(28282)
- 资助(28255)
- 创(24278)
- 成果(23943)
- 制(22492)
- 部(22166)
- 创新(21593)
- 国家社会(21136)
- 重点(20996)
- 性(20803)
- 发(20377)
共检索到255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傅家骥 周刚 雷家肃
股权主体多元化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大股东或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前提条件,大股东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以及对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激励 最优股权 监督水平 公司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济含 刘淑莲
基于国有企业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背景,深入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非国有股权比例,这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少而优"的并购,即降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但所选项目能够获得优质的并购绩效,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大股东参与国企公司治理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混改国企处于竞争性行业或属于地方国企时,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更加凸显。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利用市场化力量"混"股权、"合"治理以及实现国企价值创造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简冠群 高颖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优化社会责任行为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赋能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对不同动机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异质股东能否形成多元共治,不仅取决于股权融合视角下的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更取决于(超额)委派董事所形成的话语权。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降低国有企业履行自利型社会责任的可能性,促使其管理者或股东履行战略型社会责任。本研究不仅是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从决策层面建立健全国企治理机制的有益探索,而且对国有企业异质性股东参与治理和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钱怀安
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下,研究国有企业如何去杠杆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结构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去杠杆;相比于非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央企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对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作用更显著,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结构性去杠杆。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和提升国有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实现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汪茜 王淑贤
文章以中国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为背景,借鉴西方多个大股东的相关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选取两组五家具有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一组:西藏药业和锦州港;第二组:ST景谷、天科股份和中百集团)进行案例内纵向研究、组内跨案例对比和组间跨案例对比研究,探讨第二大股东进行制衡的路径。研究发现:第二大股东主要采取引入关系股东、争取董事会席位的制衡路径;无论第二大股东采取何种制衡路径,第二大股东自身会获得一定好处,但并不能保证公司整体效率;国有企业的民营参股股东进行制衡总体上没有违反效率原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怀霞 王明华
从公司治理理论出发 ,分析了治理问题的产生、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 ;揭示了目前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探讨了公司化改造的基本制约条件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蒋黔贵
公司制改革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进程,但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要从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定位合理和投资者信任的独立董事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发挥董事会作用以及建立健全董事、经理约束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关键词:
公司制 现代企业制度 治理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德成 杨宏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同义
谈谈股份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王同义(一)国有企业从80年代中期实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用现在的眼光看弊多利少,诸如行为短期化,缺乏内部约束机制,企业结构难以调整,政企不能分开等问题。群众为承包制,特别是那些亏损企业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叫做“肥了方丈穷了庙”...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郝联峰
公有股出路与国有企业改革郝联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企业体制改革,企业体制改革中比较看好的是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搞了几年,到如今关键时刻却徘徊不前了,内中有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公有股出路问题没解决。笔者试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谈谈公有股的出路问题。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慧敏 孙浩然 李琼
经验分析和理论证据表明委托代理问题会为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带来额外的成本,使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放缓。文章选取2014-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国有企业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委派董事均会提升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且该提升作用在过度负债企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实现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琼宇 罗依茹 胡志勇 许楚红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且上述作用只存在于地方国企和市场竞争类国企。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显著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及会计信息可比性领域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鼓励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以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新啸 窦笑晨
本文以2008~2018年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扩展的XLT-LEVM模型法(间接法)测度上市公司的杠杆操纵水平,考察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可以缓解政府干预、改善高管激励以及加强内部控制,从而对国企杠杆操纵现象产生治理作用,具体表现为国企表外负债和名股实债的规模下降,但股权制衡缺乏相应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治理作用在资金稀缺度较低、去杠杆压力较小、地方控制以及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经过治理的国有企业在信息质量和经营实践两个维度得到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股价信息含量和投资效率得到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颖 张超辉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非国有股东的介入对国有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以2008—2018年上市的961家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分组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和非国有股东是否参与内部治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并且这种区间效应只有在竞争性国企中才显著。此外,非国有股东未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它们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即非国有股东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倒"U"型关系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