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9)
2023(8384)
2022(7033)
2021(6739)
2020(5641)
2019(13099)
2018(12244)
2017(24127)
2016(12626)
2015(14549)
2014(13689)
2013(13827)
2012(12847)
2011(11609)
2010(11464)
2009(10764)
2008(10890)
2007(9253)
2006(8092)
2005(7435)
作者
(32694)
(27394)
(27339)
(25962)
(18003)
(13228)
(12468)
(10441)
(10438)
(9527)
(9369)
(9326)
(8792)
(8722)
(8586)
(8371)
(8152)
(7999)
(7931)
(7501)
(6682)
(6626)
(6519)
(6296)
(6211)
(6020)
(5987)
(5662)
(5337)
(5290)
学科
(61903)
经济(61829)
(44426)
管理(43468)
(38576)
企业(38576)
方法(33587)
数学(31059)
数学方法(30965)
(20902)
中国(17309)
(14806)
财务(14801)
财务管理(14775)
企业财务(14330)
(13942)
(12951)
贸易(12943)
(12709)
(12557)
业经(11307)
(9728)
(9455)
金融(9452)
农业(8873)
(8806)
银行(8804)
(8778)
技术(8406)
(8317)
机构
大学(187181)
学院(181604)
(91513)
经济(90415)
管理(75837)
理学(66426)
理学院(65839)
管理学(65359)
管理学院(65001)
研究(61269)
中国(50110)
(43885)
(38035)
财经(35816)
(33193)
经济学(30594)
科学(29788)
(28476)
经济学院(27836)
中心(27417)
财经大学(27383)
研究所(25416)
北京(24486)
商学(23037)
(22905)
商学院(22859)
(21675)
(21276)
经济管理(20419)
(20389)
基金
项目(120032)
科学(98528)
基金(95034)
研究(89770)
(82043)
国家(81063)
科学基金(71133)
社会(64315)
社会科(61319)
社会科学(61302)
基金项目(49209)
自然(43087)
自然科(42184)
自然科学(42174)
自然科学基金(41561)
教育(41033)
(40325)
资助(39539)
(35288)
编号(32798)
(30509)
国家社会(28916)
教育部(27708)
成果(27199)
重点(26545)
人文(26303)
中国(26115)
(25403)
(24374)
(24251)
期刊
(91116)
经济(91116)
研究(57684)
(36462)
中国(31735)
管理(28641)
科学(23769)
学报(22442)
(20023)
金融(20023)
财经(19176)
大学(18841)
(18425)
学学(17839)
经济研究(16632)
(16393)
(13339)
农业(12658)
技术(12556)
问题(12481)
世界(12232)
教育(12121)
国际(11879)
业经(11402)
技术经济(9487)
会计(9418)
统计(9372)
财会(9251)
(8506)
(8442)
共检索到268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立新  
本文以我国内地上市家族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强上市家族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构建以“寡头垄断型股权结构”为主导、积极发挥有能力又有监督意愿的大股东治理以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是提高现阶段我国内地上市家族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志霖  郑飞虎  
在外部治理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股东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角色,对经理人员起到了监督作用。大股东持有的大量公司股份,一方面对激励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外部治理市场不能有效监督条件下,使大股东有机会通过内部控制、关联交易,剥削中小股东财富,导致公司绩效下滑。在两种不同力量作用下,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呈现一定关系。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关系加以研究,探寻适合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毕艳杰  
本文将家族化水平、大股东监督与公司绩效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体系进行研究。建立了在不同的家族化管理水平下,大股东监督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模型,并以2004年深、沪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监督对公司绩效作用的强弱受到家族化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冉茂盛  李文洲  黄俊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作为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在改进民营企业融资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有文献着重研究政治关系对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但较少关注相应的效率问题。本文以我国2007~2009年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治关系对企业超额贷款形成以及大股东资金侵占的影响,从资金使用角度对政治关系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所有制歧视"的局面下,某些家族企业仍然获得了超额银行贷款,并且企业高管的政治背景强化了超额贷款的形成。但是,从家族企业债务融资的动机看,企业借助政治关联谋取超额贷款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发挥债务的治理效应,而是为了控制更多的资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晖  
家族企业中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是否更为严重?文章以我国家族类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研究样本,量化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非家族企业而言,家族企业中的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更为严重,而股权制衡对抑制大股东侵占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裴红卫  
国内外现有关于大股东掏空的研究,或孤立研究掏空问题,或虽结合支持研究但其背景依据不适合中国。为此,笔者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融资限制,借鉴性引入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分析思路,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提供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的经验证据,同时也验证了Friedman等(2003)关于掏空和支持是对称的观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林  
文章以2004—2014年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支持动机、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在"保配"、"保壳"等制度性驱动下会给予上市公司更多的利益支持,但这不过是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目的是未来掏空上市公司资源,这在家族控股企业中尤为普遍。机会主义支持引致的掏空行为因外部大股东的约束力量以及大股东的现金流权带来的利益协同效应而减弱。良好的法治水平在抑制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为从上市公司监管以及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层面加强法制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汪玉英  
本文以2001-2003年非金融性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检验了这种影响的原因和作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显著正相关;(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当第一大股东是国家时,负相关系数更大,当第一大股东是境内社会法人时,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4)实证表明“过度投资”是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典型表现,这不仅符合“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推断,而且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融资约束”相反的“融资便利”来加以解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连燕玲  贺小刚  张远飞  周兵  
本文对危机冲击下的大股东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相对于正常经营期间的大股东可能会相机地采取支持性行为或掠夺性行为,在危机冲击下的大股东则具有强烈的管家意识而非掏空侵占,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其支持性的管家角色功能发挥的程度越高,绩效改善的程度越高;(2)相对国有大股东,家族大股东在危机冲击下承担着更为严重的经济和非经济性损失,从而使得他们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管家角色意识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3)处于低规范性制度环境下的企业大股东在危机冲击下面临更为严重的生存压力和潜在的投资损失,这同样迫使他们发挥出更高程度的管家角色意识以规避利益损失和改进经营业绩;(4)家族大股东委派的CE...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荆新  廖冠民  毛世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红星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就大股东控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引入股权结构变量,对Basu(1997)模型、Ball和Shivakumar(2005)模型进行修正后,通过构建一个检验体系,对大股东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大股东控制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而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并不对控制人性质敏感。这一结果表明,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中,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具有显著影响,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中日益突出的代理问题,不管是在国有控股还是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大股东控制都具有显著的"壕沟防御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龚晓瑾  
通过研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对企业组织方式选择的影响后认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处于适度区间时,最有利于发挥其对高管的有效约束作用,使高管决策时风险规避程度下降,从而较少采用一体化的组织方式,而更多采用外包等非一体化组织方式来得到更多的专业化分工利益。最后,利用1999~2006年我国沪深30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与企业一体化程度呈"U型"关系,而且通过了统计的显著性检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进辉  万迪昉  蔡地  
论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06年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大股东持股及其相关的股权结构特征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1)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呈一种倒"N"型的曲线关系,即大股东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督作用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2)非国有大股东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督更有力;(3)次大股东的存在有利于发挥大股东的激励效应,抑制大股东的防御效应,特别是当大股东不处于控股地位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维安  王守志  王世权  
本文通过对股权竞争度与监事会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竞争度与监事会治理水平和监事会的独立性成正比,与监事会行为有效性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构建前几位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垄断竞争型股权结构,更有利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改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进中  
以2011年629家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验了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第二大股东身份会影响企业价值,这种影响依赖于家族企业执行控制权的方式,并且当其他大股东更具有竞争力的时候,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会显著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