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3)
- 2023(15152)
- 2022(13164)
- 2021(12353)
- 2020(10458)
- 2019(23943)
- 2018(23617)
- 2017(46344)
- 2016(25193)
- 2015(28042)
- 2014(27803)
- 2013(27271)
- 2012(25048)
- 2011(22442)
- 2010(22428)
- 2009(20761)
- 2008(20713)
- 2007(18415)
- 2006(16263)
- 2005(14766)
- 学科
- 济(99223)
- 经济(99076)
- 管理(81820)
- 业(76098)
- 企(66878)
- 企业(66878)
- 方法(45023)
- 数学(38577)
- 数学方法(38196)
- 财(32743)
- 农(24846)
- 中国(24722)
- 制(24353)
- 业经(22934)
- 务(22137)
- 财务(22066)
- 财务管理(22028)
- 学(21442)
- 企业财务(21116)
- 地方(18333)
- 体(17614)
- 贸(16897)
- 贸易(16885)
- 易(16404)
- 银(16330)
- 银行(16280)
- 理论(16166)
- 融(15983)
- 金融(15980)
- 农业(15943)
- 机构
- 大学(357859)
- 学院(354224)
- 济(143161)
- 管理(141361)
- 经济(140088)
- 理学(122489)
- 理学院(121154)
- 管理学(119245)
- 研究(118670)
- 管理学院(118589)
- 中国(89043)
- 京(76098)
- 科学(71202)
- 财(71033)
- 所(59313)
- 财经(56220)
- 农(53866)
- 研究所(53493)
- 中心(53089)
- 江(51337)
- 经(51131)
- 业大(50921)
- 北京(48114)
- 范(45051)
- 师范(44584)
- 院(43425)
- 经济学(43270)
- 财经大学(42144)
- 农业(41926)
- 州(41211)
- 基金
- 项目(240583)
- 科学(190271)
- 基金(176860)
- 研究(176095)
- 家(153695)
- 国家(152457)
- 科学基金(131823)
- 社会(112171)
- 社会科(106291)
- 社会科学(106264)
- 基金项目(94215)
- 省(92256)
- 自然(85978)
- 自然科(83976)
- 自然科学(83957)
- 自然科学基金(82495)
- 教育(80655)
- 划(77802)
- 资助(72591)
- 编号(70972)
- 成果(58357)
- 部(53989)
- 重点(53753)
- 创(50023)
- 发(49791)
- 课题(48424)
- 制(46968)
- 教育部(46743)
- 创新(46737)
- 国家社会(46160)
- 期刊
- 济(157190)
- 经济(157190)
- 研究(108037)
- 中国(66089)
- 财(57079)
- 学报(56061)
- 管理(54206)
- 科学(51153)
- 农(48789)
- 大学(43113)
- 学学(40698)
- 教育(36898)
- 农业(33485)
- 融(33441)
- 金融(33441)
- 技术(28493)
- 财经(28401)
- 经济研究(25501)
- 业经(24248)
- 经(24185)
- 问题(20191)
- 理论(17922)
- 业(17357)
- 科技(16602)
- 图书(16568)
- 版(16508)
- 技术经济(16440)
- 现代(16176)
- 实践(16159)
- 践(16159)
共检索到522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祥建 徐晋
大股东控制已经成为经济学界和财务学界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领域关于大股东控制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大股东控制存在的普遍性、大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模式、大股东控制的激励效应和堑壕效应,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并对主要发现和结论进行总结和评论。文献研究表明,股权集中的内在机制不仅在于大股东有动力和机会增加所有股东都可以获得的共享收益,而且大股东可以通过消耗公司资源来获得小股东无法分享的控制权隐性收益,并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最后,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益娟 罗正英
本文深入剖析股权集中所导致的大股东控制,以及大股东控制的激励效应和侵占效应对大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并在LLSV模型中纳入代表激励效应的现金流权变量和代表侵占效应的两权分离变量,数理模型及模拟仿真结果都表明,大股东控制具有激励和侵占的双重效应,随着现金流权比例的增加,大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都增加,两权分离度只能增加大股东自身价值,但低现金流权比例和高两权分离度所对应的大股东价值要显著低于高现金流权比例和低两权分离度对应的大股东价值。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激励效应 侵占效应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芳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在划分两类财务重述的基础上,研究大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大股东治理降低了公司第一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而提高了第二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公司的两权分离度越高,则发生第二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高。高管薪酬对公司财务重述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会显著提高财务重述的可能性,管理层行使股票期权与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正相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仁俊 高开娟
本文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实现过程中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监督或冲突作用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和不同成长性公司中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对管理层的作用显著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明显,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增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高新技术企业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第一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不明显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环境角度解答了我国股权激励效果不佳的困惑,为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启用管理层股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本文根据Johnson等(2000)提出的"隧道效应"理论,以我国沪深两市2001年—2003年所有实施了配股和增发的155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系统的方法研究了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融资后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一方面利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资格从中小股东手中融入巨额的资本,获取了大量可供其掠夺的控制性资源;另一方面,则凭借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资金占用的方式将上市公司所筹集的资金转移到自己的手中,以此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我国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并未能有效地阻止大股东的此种掠夺行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杰
本文研究了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下的并购财富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发起的收购行为通常导致并购方及其关联企业的总利润减少,竞争对手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尽管收购活动对并购方而言没有创造价值,但并购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收购后控制性股东将偏袒他拥有现金流权相对较多的企业,而侵害其他企业小股东利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制定收购监管规则及小股东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控制权 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杰
本文研究了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下的并购财富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发起的收购行为通常会导致并购方及其关联企业的总利润减少,竞争对手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尽管收购活动对并购方而言没有创造价值,但并购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收购后控制性股东将偏袒他拥有现金流权相对较多的企业,而侵害其他企业小股东利益。另外,如果大股东在对手企业中的初始持股比例越高,其实施并购的动机越强。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制定收购监管规则及小股东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控制权 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吴少凡
本文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趋势———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进行了综述。文章分别从控股股东的所有权结构特征与小股东受侵害、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控股股东控制股利政策和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是未来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而且在我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理论 控股股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中生
大股东治理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主要特征。本文分析探讨了大股东的治理机制及其治理效应,并提出了优化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大股东治理 治理机制 治理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骏 张祥建
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领域关于大股东控制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大股东控制存在的普遍性、大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模式、大股东控制的激励效应和隧道效应,以及投资者保护问题等。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并对主要发现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和评论。文献研究表明,股权集中的内在机制在于大股东有动力和机会增加所有股东都可以获得的共享收益,而且大股东可以通过消耗公司资源来获得小股东无法分享的控制权隐性收益,并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高效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隧道行为,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豫湘 屈欢
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大股东扮演监督角色和侵占角色的情况下,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政策的影响;然后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财务数据对这一影响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要使股票期权有效发挥激励作用,这一激励政策最好在股权分散型公司实施,如果在股权集中型公司实施,则必须考虑大股东扮演的不同角色,从而采取不同对策。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大股东控制权 监督 侵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阳 黄国良
股票流动性是证券市场存在的前提,是市场活跃度的象征,探究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寻找提高股票流动性的方法十分重要。从高管股权激励与大股东控制的角度分析并验证二者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大股东控制程度越强,股票流动性越低;高管股权激励能够有效缓解大股东控制对股票流动性的抑制作用;高管股权激励与大股东控制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产权偏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立国 易茂安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对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实践差异的理论解释。在缺乏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外部法律,并且存在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托市"行为的基础上,较低的公司治理绩效和证券市场的表面繁荣可以共存。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方向不在于公司股权的分散化,而在于政府改变对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偏好。
关键词:
大股东 投资者保护 公司治理 证券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颖
本文从全球公司治理的演变趋势入手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的论述基础上 ,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的治理效率 ,提出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符合公司治理进化方向的观点 ,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国有股减持的政策背景 ,就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转轨方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非
投资是拉动企业经济增长的动力,高效率的投资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现实中由于投资意愿偏误和决策失误等因素的影响,非效率投资问题广泛存在。文章选取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究大股东控制力、公司治理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质量越高,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大股东控制力越强,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大股东控制力会显著削弱公司治理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力 公司治理 非效率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