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6)
2023(12986)
2022(11497)
2021(10652)
2020(9063)
2019(20811)
2018(20638)
2017(40489)
2016(21938)
2015(24632)
2014(24519)
2013(24270)
2012(22141)
2011(19924)
2010(19777)
2009(18286)
2008(18109)
2007(15815)
2006(13875)
2005(12338)
作者
(62070)
(51490)
(51184)
(48777)
(32969)
(24671)
(23169)
(20036)
(19587)
(18480)
(17777)
(17312)
(16280)
(16204)
(15836)
(15818)
(15282)
(15254)
(14794)
(14682)
(12694)
(12628)
(12344)
(11678)
(11440)
(11431)
(11397)
(11318)
(10333)
(9985)
学科
(88498)
经济(88356)
管理(71489)
(66235)
(57048)
企业(57048)
方法(43667)
数学(38352)
数学方法(38009)
(28372)
(22040)
中国(21420)
(20889)
业经(19586)
(18654)
财务(18586)
财务管理(18545)
企业财务(17743)
(17118)
地方(16255)
(15007)
贸易(14999)
(14531)
农业(14472)
(14466)
(14228)
银行(14191)
(14037)
金融(14034)
理论(13927)
机构
大学(314375)
学院(310528)
管理(127331)
(125700)
经济(123029)
理学(110827)
理学院(109687)
管理学(108031)
管理学院(107457)
研究(98891)
中国(74561)
(65863)
(62838)
科学(58823)
财经(49945)
(48204)
(45414)
(45382)
中心(45010)
(44513)
业大(44512)
研究所(43437)
北京(41591)
(38691)
经济学(38408)
师范(38348)
财经大学(37403)
(36008)
(35935)
农业(35402)
基金
项目(213085)
科学(168794)
研究(157540)
基金(156930)
(134996)
国家(133922)
科学基金(116683)
社会(100431)
社会科(95300)
社会科学(95278)
基金项目(83661)
(81780)
自然(75740)
自然科(73958)
自然科学(73944)
自然科学基金(72650)
教育(72245)
(68749)
资助(64943)
编号(63805)
成果(52069)
(48088)
重点(46804)
(44430)
(43652)
课题(43171)
(42807)
教育部(42012)
创新(41441)
国家社会(41244)
期刊
(134191)
经济(134191)
研究(93730)
中国(56221)
(49998)
管理(46901)
学报(46685)
科学(42719)
(40684)
大学(36218)
学学(34115)
教育(32062)
(29717)
金融(29717)
农业(27614)
技术(25672)
财经(25270)
(21275)
经济研究(21085)
业经(20972)
问题(17506)
理论(16539)
实践(15074)
(15074)
图书(14928)
技术经济(14692)
科技(14373)
现代(13912)
(13707)
(13611)
共检索到449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秋  
基于两权分离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股东控制下的所有权特征和董事会特征与资金占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与其持股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由国有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更容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当上市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在大股东兼职时,强化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便利了其资金占用行为;但是目前,独立董事还不能有效抑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林斌  王彦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内控显著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现象,仅在低审计质量样本(事务所为非四大样本)中成立;在四大样本中,该结论并不成立。这说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在审计质量较低的环境下,内部控制所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完善内部控制,对于审计市场尚不太成熟、审计质量普遍不太高的我国证券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钟高  李菊娣  徐虹  
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关系信任"和"关系投资"的国家,内部控制在缓解代理冲突方面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以大股东资金占用作为代理冲突的替代变量,基于关系治理和规则治理的视角,实证检验关系投资、内部控制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的关系投资有助于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加入内部控制治理因素后,这种抑制作用因关系投资角色不同发生变化:供应商关系投资与内部控制存在替代效应,而客户关系投资与内部控制存在互补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关系投资与内部控制的互补效应在非政府控制企业和市场进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润辉  谢宗晓  刘孟佳  宋泾溧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以715家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造了中介模型,探讨大股东资金占用对内部控制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在大股东资金占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同时也验证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支持了"掏空论"。本文还分析了模型解释能力的变化,指出了在后续研究中寻找中介变量的必要性。该研究结论为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监管趋向和追责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曾泉  杜颖洁  
本文搜集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联系和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数据,明确区分了民营上市公司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政治联系是否有助于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研究结果表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抑制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且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层级越高,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抑制作用越强;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克敏  姬美光  李薇  
本文以2002-2006年非金融类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信息透明度与大股东资金占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条件下,公司信息透明度越差,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越严重。该研究结论表明,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将有助于改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二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可能性。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翁健英  
文章手工搜集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02年-2006年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掏空)→业绩困境→利用财务报表的盈余管理加以掩饰"的行为模式。研究发现:对于陷入经营困境的亏损公司而言,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上市公司越可能向上盈余管理、美化业绩。大股东资金占用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投资者、监管部门等将公司业绩恶化归咎于其非法的"掏空"行为,从而竭力延迟坏消息、进行盈余管理、虚增收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中胜  陈俊  
本文以深沪两市2000-2002年所有A股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的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及其附属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越严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说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不仅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还会降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高强  伍利娜  
本文对"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外部审计监督"(周中胜、陈汉文,2006,以下简称周文)一文进行了商榷,仍然从大股东占款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着手,通过改进审计质量和大股东资金占用这两个关键变量的度量方法,就代理成本对我国审计需求的影响进行了再检验,得出了与周文不同的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占款问题越严重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以发挥外部审计监督的治理作用,降低代理成本。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中胜  陈汉文  
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大股东往往通过各种方式如资金占用等来对上市公司进行掠夺。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外部监督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代理冲突。那么在我国新兴的市场中,审计能否在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从而抑制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呢?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从需求方来说,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的公司越没有动机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从供给方来说,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会考虑大股东的资金占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报告。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目前还不存在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但审计师能对大股东的资金占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上坤  董宣君  
文章研究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上市公司增发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往诸多文献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会侵害公司各利益相关方,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出于对未来可能受到的侵害的担忧,中小股东往往更不欢迎此类公司。这增加了投资银行面临的成本与风险,因此大股东资金占用严重的公司会面临更高的增发融资成本。采用1999年~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对上述命题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推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兴强  郭剑花  雷宇  
本文实证检验独立审计能否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起到抑制作用。鉴于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采用联系方程模型对内生性予以控制。本文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但是,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的公司,并不一定会选择高质量审计,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尚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琪  孙玲玲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投资者、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辨别哪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资金被占用提供了判断标准,为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黄忠煌  
资金占用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重要方式,已成为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本文从大股东融资约束视角出发,采用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数据,研究股权质押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分析不同股权质押情景下股权激励是否会降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一是大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二是股权激励降低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影响仅在高股权制衡组具有显著效应。为此,要完善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国泓  赵佳俪  杜兴强  
文章应用现代博弈理论构建了大股东与监管方之间的监管博弈模型,并通过构造双方的效用函数来分析博弈主体的行为选择。分析表明:当大股东资金占用监管着力于治本、清欠方式明确并有创新指导、监管频率较高、监管权限与监管对象的耦合度较高、处罚对象适切、处罚力度较强时,监管政策有助于激励大股东减少资金占用而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而现有监管政策对上述着力点的关注偏差,应是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尚未根治的原因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