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4)
2023(12677)
2022(10862)
2021(10154)
2020(8835)
2019(20384)
2018(20389)
2017(39520)
2016(21303)
2015(24174)
2014(24141)
2013(23803)
2012(21748)
2011(19418)
2010(19354)
2009(17969)
2008(18235)
2007(16094)
2006(13644)
2005(12210)
作者
(59852)
(50298)
(50159)
(48021)
(31918)
(24163)
(23022)
(19612)
(19054)
(17866)
(17062)
(16900)
(15867)
(15749)
(15681)
(15635)
(15327)
(14936)
(14630)
(14409)
(12287)
(12202)
(12188)
(11420)
(11370)
(11321)
(11165)
(11087)
(10127)
(9865)
学科
(86877)
经济(86748)
管理(69733)
(65049)
(55977)
企业(55977)
方法(44284)
数学(39631)
数学方法(39168)
(29325)
(21921)
(21217)
中国(20183)
(19855)
财务(19798)
财务管理(19752)
企业财务(18841)
业经(18373)
(15506)
(15300)
贸易(15293)
(14901)
(14555)
银行(14527)
(14396)
地方(14247)
农业(14092)
(13872)
金融(13867)
(13631)
机构
大学(303832)
学院(302806)
(126506)
经济(123988)
管理(121268)
理学(104881)
理学院(103839)
管理学(102097)
管理学院(101522)
研究(94110)
中国(73837)
(63093)
(61972)
科学(55969)
财经(49818)
(47612)
(46507)
中心(45464)
(45140)
(45098)
业大(44037)
研究所(41639)
经济学(39402)
北京(38225)
农业(37471)
财经大学(37157)
(35963)
经济学院(35752)
师范(35565)
(35241)
基金
项目(203568)
科学(161565)
基金(150486)
研究(147548)
(130151)
国家(129093)
科学基金(112458)
社会(94926)
社会科(90138)
社会科学(90113)
基金项目(80035)
(79202)
自然(73722)
自然科(72009)
自然科学(71989)
自然科学基金(70736)
教育(69116)
(66640)
资助(61650)
编号(59562)
成果(47797)
(46300)
重点(45605)
(42876)
(41980)
(41172)
教育部(40289)
创新(40176)
课题(40080)
科研(39875)
期刊
(132479)
经济(132479)
研究(84589)
中国(56306)
(53808)
学报(44939)
管理(44363)
(41923)
科学(41479)
大学(34938)
学学(33235)
(29620)
金融(29620)
农业(27711)
技术(27362)
教育(26653)
财经(25290)
(21490)
业经(21066)
经济研究(21051)
问题(17812)
财会(16109)
理论(15248)
技术经济(15170)
统计(15151)
会计(14875)
(14844)
(14652)
(13850)
(13791)
共检索到438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小保  
为了解析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考虑到大股东与外部中小投资者可能选择不同的策略,应用信号博弈理论研究了企业资产注入的动机以及大股东与外部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度、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环境和资本市场效率都会影响到双方的博弈均衡结果。完善的资本市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实现资产注入信号传递分离均衡的必要条件,分离均衡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可以有效甄别企业的类型,并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而差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资本市场环境将可能产生资产注入信号传递出现混同均衡结果,使得资本市场无法真正区分企业的类型,进而影响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决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勇  朱学义  吴江龙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纷纷将其持有的未上市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中,资产注入已成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热点。文章首先从分拆上市的弊端、股权全流通的推动以及政策法规鼓励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制度背景,其次从达标需求、产业链整合、协同效应与利益输送四个方面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容  张璇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及资产注入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场收益的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玻纤(600176)公司控制性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程度,揭示大股东支持行为所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机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路  黄欣然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定向增发式资产注入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迅速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资产注入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初该公司的股价只有30元左右,在半年之后的2007年10月11日,其盘中价已突破300元,成为中国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从而成为上市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祥建  郭岚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和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成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热点现象,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大股东具有虚增注入资产价值的强烈动机。本文建立了一个模型将虚增注入资产价值与市场参与者的财富变化结合起来,分析了虚增注入资产价值的财富效应及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通过虚增注入资产价值可以获得中小股东无法得到的私人收益,降低了中小股东的财富;(2)大股东的收益随着注入资产价值虚增程度的增加而提升,中小股东的财富随着注入资产价值虚增程度的增加而降低;(3)虚增注入资产价值为大股东带来的边际收益将超过社会总财富的边际收益。因此,大股东通过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勇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行为作为研究视角,研究了资本市场中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支持"抑或是"掏空"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大股东注入的资产与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经营性资产具有比较高的关联度,有效地减少了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完善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价值链,提高了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蕾蕾  
本文以发生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74起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动机以及资产注入与大股东侵占之间的关系,并对资产注入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化,以及注入资产增值率与业绩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明  
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普遍以大股东持有的资产作为支付对价,有利于完善其产业链,避免同业竞争,但此过程中也暗藏利益输送风险,对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造成制约。为此,本文梳理大股东定向增发利益输送的几种主要方式,重点对上海永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增新股发行价格、注入资产质量、定增后利润分配政策以及定增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发掘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张洪辉  邹斌  
政府干预企业经营活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中的"支持"、"掏空"现象。研究发现,政府控股股东比民营控股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更强烈。当上市公司盈利时,政府控股股东通过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比民营控股股东更加强烈,从而导致盈利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资产注入之后业绩下降更多;而当政府控股上市公司被ST时,政府控股股东通过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支持"上市公司的动机和力度比民营控股股东更加强烈,从而导致ST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资产注入之后业绩增长更快。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力  李薇  
以2013年实施资产注入式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判别定向增发中大股东注入资产质量优劣的标准。通过理论分析确立资产质量优劣的识别指标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反映企业绩效的综合绩效指数,并依据该指数对样本公司资产注入前后进行排名,通过对研究样本名次的统计检验发现,注入资产为优质资产的样本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计算注入优质资产的研究样本识别指标值,确定溢价后的注入资产预期收益率等于6.22%,可以作为判别资产质量优劣的阈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勇  
近年来大股东纷纷将所属场外资产注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文章从产业链整合与利益侵占两个角度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及影响,并实证检验大股东资产注入的经济后果,发现: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在资产注入后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并持有1年以上将会遭受损失,该结果支持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利益侵占动机。另外,发现注入资产类型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注入相关资产的长期业绩好于注入非相关资产,支持相关资产注入的产业链整合动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维钢  谭晓雨  
本文对我国大股东控制权争夺博弈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了控制权争夺的若干主要方式,并阐明了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本文构建了大股东控制权争夺的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认为随着股东拥有的股份增加,企业经营者从公司内部进行控制的收益也在增强;股东趋向于提高本身拥有的股份份额,从而适度规避风险。应规范控制权争夺的法律与监管制度,使不良管理者得到替换,高效管理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相关利益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方媛  
一、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1932年Berle和Means正式提出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观点,由此引起了以股权分散的美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代理理论为基础的公司治理研究。随着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股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亚莉  于丽娟  刘山湄  
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一致。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与大股东减持幅度有关,在减持幅度较大时,大股东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在减持幅度较小时,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大股东减持幅度及控股股东减持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但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这种关系并不显著。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建议从会计监管的角度来规范和引导大股东减持幅度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减持行为,以降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顺林  翟进步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843家具有资产注入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资产评估结果公告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两个角度考察大股东是否操纵了所注入资产的评估价格。结果发现,所注入资产评估增值率越高,公告日市场反应越差。同时,对于采用成本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公司,则市场反应更好。并且,投资者更加相信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使用成本法评估的公司的资产评估结果。此外,大股东绝对控股的公司,所注入资产的评估增值率较低;当资产评估公司为"五大"时,资产的评估增值率较低。本文的结果表明,大股东在资产注入中有动机和能力操纵资产评估价格,而培育较大规模资产评估机构、提高评估公司的独立性,有助于减缓资产注入中的大股东操纵评估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