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9)
2023(9192)
2022(7842)
2021(7206)
2020(6040)
2019(13574)
2018(13426)
2017(25682)
2016(13605)
2015(14925)
2014(14667)
2013(14317)
2012(12887)
2011(11438)
2010(11766)
2009(11346)
2008(11623)
2007(10769)
2006(9464)
2005(8757)
作者
(36165)
(30189)
(29742)
(28513)
(19395)
(14185)
(13464)
(11370)
(11351)
(10919)
(10116)
(10111)
(9677)
(9648)
(9465)
(9189)
(8886)
(8825)
(8606)
(8564)
(7424)
(7217)
(7112)
(6949)
(6843)
(6747)
(6630)
(6614)
(5922)
(5807)
学科
管理(61296)
(56793)
(54076)
企业(54076)
(49791)
经济(49690)
(26401)
方法(21747)
(18318)
财务(18301)
财务管理(18267)
数学(18104)
数学方法(17974)
(17972)
企业财务(17652)
技术(16360)
业经(13541)
中国(13014)
(12846)
技术管理(12581)
体制(11314)
(10640)
(10104)
(10011)
银行(10006)
(9440)
(9228)
金融(9226)
理论(8836)
(8306)
机构
大学(191832)
学院(191103)
(80208)
管理(79946)
经济(78601)
理学(68856)
理学院(68259)
管理学(67567)
管理学院(67159)
研究(56692)
(46683)
中国(46560)
(38542)
财经(35426)
(32157)
科学(29596)
(29594)
中心(26876)
财经大学(26494)
(26388)
经济学(24756)
北京(24199)
商学(23710)
商学院(23490)
(22966)
研究所(22794)
经济学院(22126)
业大(21724)
(21037)
(20970)
基金
项目(122280)
科学(99752)
研究(93475)
基金(91715)
(77551)
国家(76892)
科学基金(68966)
社会(62660)
社会科(59516)
社会科学(59503)
基金项目(48623)
(47367)
教育(43722)
自然(43305)
自然科(42348)
自然科学(42338)
自然科学基金(41704)
(39276)
编号(36250)
资助(35802)
(31850)
成果(30584)
(30452)
创新(28720)
(28530)
重点(27146)
国家社会(26076)
教育部(25817)
课题(25413)
人文(25257)
期刊
(91277)
经济(91277)
研究(60347)
(43100)
中国(41324)
管理(35371)
科学(23228)
学报(22762)
(22121)
金融(22121)
教育(20561)
大学(19277)
财经(19134)
(18766)
学学(18184)
技术(16418)
(16196)
经济研究(14381)
业经(13668)
财会(12887)
会计(11966)
农业(11854)
问题(10986)
科技(10544)
技术经济(9820)
理论(8920)
现代(8900)
(8677)
通讯(8599)
会通(8577)
共检索到294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星  安灵  
本文着眼于公司价值的边际增量——投资绩效,从相对更短的价值链,研究了大股东控制、政府控制层级在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与效率,以深入探究所有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迷雾。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发现: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在公司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效率和终极所有权性质密不可分,大股东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市县级政府和非政府所属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产生了消极影响。具体而言:市县级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的投资绩效受到堑壕效应的消极影响,但利益趋同效应仅在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中有所显现;股权制衡对市县级政府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投资绩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玲  
笔者以2004年~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的攫取私利动机对多元化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经营不一定有益或有损于公司价值,而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折价现象,在控股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时,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显著恶化了多元化公司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培友  奚俊芳  
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主要研究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分离,本文重点分析了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另一种形式即大股东控制,并具体分析了大股东实现其控制的几种主要形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窦欢  陆正飞  
本文采用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上市公司存放在集团财务公司的关联存款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呈现U型关系,即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减少,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会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进一步考察发现,与关联存款占比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关联存款占现金比重高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显著更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立国  易茂安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对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实践差异的理论解释。在缺乏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外部法律,并且存在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托市"行为的基础上,较低的公司治理绩效和证券市场的表面繁荣可以共存。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方向不在于公司股权的分散化,而在于政府改变对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偏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颖  
本文从全球公司治理的演变趋势入手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的论述基础上 ,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的治理效率 ,提出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符合公司治理进化方向的观点 ,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国有股减持的政策背景 ,就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转轨方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龙  林琳  
我国上市最基本的代理问题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就以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为前提,通过考察大股东跨期最优条件下的投资行为与股利行为。发现随着投资者保护的增加或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会减少过度投资同时增加股利的发放。随着公司再融资次数和数量的增加,会刺激公司增加投资。该结论为已有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昭灶  李善民  
以2000年以前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关联资金往来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大股东控制的情况,在大股东控制下,容易出现大股东以资金占用等形式获取私有收益,从而损害公司经营绩效的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非  
投资是拉动企业经济增长的动力,高效率的投资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现实中由于投资意愿偏误和决策失误等因素的影响,非效率投资问题广泛存在。文章选取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究大股东控制力、公司治理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质量越高,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大股东控制力越强,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大股东控制力会显著削弱公司治理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世敬  王生年  
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大股东控制以及多元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大股东控制度与公司业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业绩越好,这一关系在相对控股类型的上市公司中尤为突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莲琴  屈耀辉  傅元略  
以2002~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当局具有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的动机,而大股东具有显著的支付股利动机;大股东控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地监督过度自信管理当局制定的股利支付政策,促使其提升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和支付水平。这一研究将大股东治理与管理当局过度自信相结合,从理性与非理性的视角为"股利之谜"提供了新的诠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威风  
本文依据国有控股公司"分级代理",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两类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差异,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这一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可以概括为:对于不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益娟  张英丽  
股权质押是在保持大股东控制权地位的情况下,通过质押股权实现稳妥和便捷地融通资金的有效融资方式。在拓展LLSV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大股东控制和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具有激励效应,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和大股东的直接持股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股权质押则具有侵占效应。双边随机边界的深入分析则表明,股权质押在不同股权结构中的表现不同: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利益输送行为更严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低,融资功能得以较好体现,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连阳  高亚超  杨亦民  
本文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77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变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股改前,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对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股改后,第一大股东控制力与公司绩效存在"N型"曲线关系,但是这种"N型"曲线关系在经营绩效和公司价值上表现不稳定;②股改前,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制力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不显著,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对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而与公司价值存在"N型"曲线关系。股改后,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制力与经营绩效存在显著"N型"曲线关系,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线性关系,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N型"曲线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芳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在划分两类财务重述的基础上,研究大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大股东治理降低了公司第一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而提高了第二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公司的两权分离度越高,则发生第二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高。高管薪酬对公司财务重述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会显著提高财务重述的可能性,管理层行使股票期权与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