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8)
- 2023(8377)
- 2022(6559)
- 2021(5900)
- 2020(4895)
- 2019(10891)
- 2018(10878)
- 2017(21294)
- 2016(11831)
- 2015(13355)
- 2014(13474)
- 2013(12862)
- 2012(11416)
- 2011(9981)
- 2010(10165)
- 2009(9838)
- 2008(10234)
- 2007(9347)
- 2006(8470)
- 2005(8272)
- 学科
- 济(48015)
- 经济(47914)
- 管理(47856)
- 业(45683)
- 企(41794)
- 企业(41794)
- 财(22732)
- 方法(19046)
- 务(17235)
- 财务(17207)
- 财务管理(17181)
- 制(16938)
- 企业财务(16627)
- 数学(16283)
- 数学方法(16181)
- 中国(13450)
- 业经(13200)
- 体(12947)
- 农(12428)
- 体制(11111)
- 银(8848)
- 银行(8838)
- 融(8484)
- 金融(8482)
- 划(8318)
- 行(8307)
- 农业(7970)
- 策(7554)
- 技术(7476)
- 地方(7207)
- 机构
- 大学(169756)
- 学院(168863)
- 济(71530)
- 经济(70109)
- 管理(65978)
- 理学(56310)
- 理学院(55818)
- 管理学(55084)
- 管理学院(54771)
- 研究(53182)
- 中国(43244)
- 财(40902)
- 京(34935)
- 财经(31349)
- 经(28433)
- 科学(28431)
- 江(26119)
- 所(25884)
- 中心(24299)
- 财经大学(23433)
- 农(22605)
- 研究所(22506)
- 经济学(22479)
- 北京(21891)
- 业大(20710)
- 州(20441)
- 经济学院(20122)
- 商学(19748)
- 商学院(19569)
- 院(19214)
- 基金
- 项目(105469)
- 科学(84872)
- 基金(79118)
- 研究(78860)
- 家(67294)
- 国家(66749)
- 科学基金(59064)
- 社会(52941)
- 社会科(50260)
- 社会科学(50250)
- 基金项目(41689)
- 省(39956)
- 自然(37051)
- 教育(36809)
- 自然科(36228)
- 自然科学(36221)
- 自然科学基金(35635)
- 划(33266)
- 资助(31706)
- 编号(31471)
- 成果(26788)
- 制(26072)
- 部(24618)
- 重点(23678)
- 国家社会(22258)
- 创(22127)
- 教育部(22007)
- 性(21684)
- 课题(21564)
- 人文(21378)
共检索到262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世敬 王生年
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大股东控制以及多元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大股东控制度与公司业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业绩越好,这一关系在相对控股类型的上市公司中尤为突出。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多元化 公司业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玲
笔者以2004年~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的攫取私利动机对多元化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经营不一定有益或有损于公司价值,而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折价现象,在控股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时,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显著恶化了多元化公司价值。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两权分离 多元化经营 公司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建秀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第一大股东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两个层面的控制权组合界定为控制模式,考察在各种控制模式下,第一大股东为政府和自然人的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超强控制和完全竞争的控制模式,政府和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不存在差异;在第一大股东高股权低控制模式下,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而在第一大股东低股权高控制模式下,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控制模式 公司业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荔 施继攀 章卫东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程度与股权的性质有关,中央控股的上市公司非相关多元化程度显著低于地方控股和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地方控股的上市公司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与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无显著差异;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类型与公司业绩有关,上市公司相关多元化经营的程度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程度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股东性质 多元化类型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淳 刘思淼 陈玥
已有多元化经营经济后果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也是"多元"的,不同公司特征和不同影响链条下多元化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不同。本文以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分别从市场价值和公司绩效视角分析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影响并不显著,但按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分组回归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比例高时,能够有效约束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而使得多元化经营能够显著提高现金持有价值;而当大股东持股比例低时,严重的代理冲突会导致多元化经营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损失效率,从而导致现金持有价值的降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袁玲 刘嫦
基于控制权私人收益对财务决策行为影响的视角,将大股东控制、私有收益与多元化经营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下攫取私有收益的水平会对多元化经营程度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组分析发现,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攫取私有收益对多元化经营的影响越明显;而控股股东性质不同时,攫取私有收益对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并不存在差异。因此,要降低无效多元化经营,根本的是要降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友娣 许成 焦丽华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成群离职现象频现。以2008—2009年中国制造业新增ST公司为样本,按同行业原则选取19家健康公司为对照样本,揭示公司业绩变动的过程特征。研究发现:公司业绩下滑过程特征明显,路径清晰;高管成群离职现象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预警作用;激励不足影响高管内驱力释放是业绩下滑的潜在因素,"一股独大"是业绩下滑的机制因素。
关键词:
高管成群离职 一股独大 业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静 陈志斌
运用2003~2008年我国所有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大股东控制视角出发,重点关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实际控制人性质和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对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正相关,实际控制人为国有的比非国有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高;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实际控制人性质对公司现金持有量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洁 王宗军
文章以2001-200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4385个观测值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经营业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上升(Ⅰ)、下降(Ⅱ)、再上升(Ⅲ)、再下降(Ⅳ)四个阶段,并且,Ⅲ和Ⅳ两种相反趋势的分水岭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这个点。这个点的发现对于国有股减持和引入股权制衡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就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而言,引入股权制衡对提升经营业绩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公司业绩 股权制衡
[期刊] 预测
[作者]
叶勇 蓝辉旋 李明
股权结构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不同股权结构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运用股改前后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股改后在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下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控股股东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改后,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的转变对公司业绩影响不显著;与其他股权结构类型相比较,多个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业绩较高;控股股东为政府的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业绩 多个大股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培友 奚俊芳
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主要研究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分离,本文重点分析了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另一种形式即大股东控制,并具体分析了大股东实现其控制的几种主要形式。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控制杠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晓红
本文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对大股东资源侵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处在正常水平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低于预期水平,并且预期上市公司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为避免破产而带来的损失,大股东倾向于更多地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源;当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介于上述区间内时,为免于破产,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而减少。
关键词:
大股东 上市公司业绩 资源侵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位忠 林川
以2007—2010年间沪深A股的568家公司的2383个减持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公司业绩与大股东减持规模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之不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中大股东减持规模更小;而较之业绩较差的公司,业绩良好的公司中大股东减持规模也更小;进一步,现金股利分配倾向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会依赖于公司业绩,在分配与不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中,随着公司业绩的提升,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变化会明显不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丽
股份公司较好地克服了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难以满足大规模融资和大规模生产经营的缺陷,但也产生了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所引致的委托代理问题。由于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职业经理人未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绪松 兰向春
本文通过对2000年发生第一大股东变更的32家沪市上市公司1998~2002年五年间的公司业绩的比较研究发现,样本公司突出了主业经营,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公司价值,但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方面并没有实现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
大股东变更 公司业绩 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