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1)
- 2023(15222)
- 2022(12947)
- 2021(11977)
- 2020(10281)
- 2019(23179)
- 2018(22878)
- 2017(44364)
- 2016(24297)
- 2015(26725)
- 2014(26167)
- 2013(26182)
- 2012(23726)
- 2011(21028)
- 2010(20726)
- 2009(19267)
- 2008(19271)
- 2007(16821)
- 2006(14765)
- 2005(13008)
- 学科
- 济(99900)
- 经济(99780)
- 业(97374)
- 企(88432)
- 企业(88432)
- 管理(84079)
- 方法(47617)
- 数学(38225)
- 数学方法(37896)
- 财(32374)
- 业经(31959)
- 农(30933)
- 务(24954)
- 财务(24895)
- 财务管理(24875)
- 企业财务(23690)
- 中国(22198)
- 农业(22094)
- 技术(20127)
- 制(18922)
- 学(18427)
- 和(17940)
- 贸(17733)
- 贸易(17727)
- 理论(17702)
- 易(17223)
- 地方(17136)
- 划(17049)
- 策(15913)
- 环境(14836)
- 机构
- 学院(347780)
- 大学(344244)
- 管理(143737)
- 济(138388)
- 经济(135694)
- 理学(125053)
- 理学院(123784)
- 管理学(121889)
- 管理学院(121283)
- 研究(109851)
- 中国(82878)
- 京(72718)
- 科学(70303)
- 农(64595)
- 财(63227)
- 业大(56747)
- 所(55643)
- 财经(51519)
- 农业(51274)
- 研究所(50838)
- 江(50078)
- 中心(49299)
- 经(47028)
- 北京(45204)
- 范(40659)
- 州(40377)
- 经济学(40288)
- 师范(40165)
- 院(39538)
- 商学(39336)
- 基金
- 项目(239833)
- 科学(188375)
- 基金(175085)
- 研究(170515)
- 家(153996)
- 国家(152645)
- 科学基金(131845)
- 社会(107633)
- 社会科(102080)
- 社会科学(102052)
- 省(94600)
- 基金项目(94153)
- 自然(88637)
- 自然科(86618)
- 自然科学(86593)
- 自然科学基金(85099)
- 划(78912)
- 教育(76599)
- 资助(71470)
- 编号(68509)
- 重点(53061)
- 成果(52799)
- 创(52250)
- 部(51775)
- 发(50431)
- 业(48326)
- 创新(48114)
- 科研(46418)
- 课题(45760)
- 计划(44227)
- 期刊
- 济(150196)
- 经济(150196)
- 研究(96026)
- 农(59075)
- 中国(58653)
- 学报(58484)
- 管理(55258)
- 科学(52578)
- 财(51422)
- 大学(43589)
- 学学(41819)
- 农业(40861)
- 教育(29594)
- 技术(29466)
- 融(27941)
- 金融(27941)
- 业经(27535)
- 财经(25411)
- 业(23431)
- 经济研究(23304)
- 经(21666)
- 问题(19754)
- 技术经济(18729)
- 科技(17880)
- 现代(16944)
- 版(16849)
- 商业(16602)
- 财会(16228)
- 理论(16009)
- 业大(15245)
共检索到493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松令 孔嘉欣 刘亭立
文章以2011-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大股东持股对僵尸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越低;从僵尸企业的形成路径来看,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会缓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抑制企业过度借贷的程度,进而预防企业成为僵尸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僵尸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境下,大股东倾向于采取支持措施,帮助企业扭转困境,降低企业僵尸化风险。
关键词:
僵尸企业 股权结构 大股东 产权性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新峰 李四海
企业捐赠背后的真实动机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基于代理理论,本文从企业内部个人收益角度探讨企业捐赠是否存在借他人资源谋个人私利的"慷他人之慨"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利用非国有产权企业样本考察了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其捐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非国有产权企业捐赠中存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表现为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少,企业捐赠意愿越强烈、捐赠水平越高。并且,董事长权力的增大加剧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捐赠行为代理冲突。同时本文通过国有企业与亏损企业捐赠行为的对比分析,对非国有企业捐赠行为代理冲突进行侧面论证。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我国当前制度背景下,代理人捐赠行为的个人收益可以从政治资源的获取与维护中得到体现。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就企业捐赠行为背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进行探讨,是对企业捐赠等社会责任领域文献的补充以及企业代理成本研究视域的拓展,同时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我国企业捐赠行为的现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燚
通过手工整理2010—2019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能源消耗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上市公司能源效率,探究企业大股东持股因素对其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降低其能源消耗强度,且这种影响在高两权分离度与国有企业中表现得相对较弱。该研究基于大股东持股的视角打开企业“暗箱”,揭示大股东行为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拓展了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从能源效率的视角丰富了大股东持股经济后果的经验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
通过手工整理2010—2019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能源消耗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上市公司能源效率,探究企业大股东持股因素对其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降低其能源消耗强度,且这种影响在高两权分离度与国有企业中表现得相对较弱。该研究基于大股东持股的视角打开企业“暗箱”,揭示大股东行为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拓展了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从能源效率的视角丰富了大股东持股经济后果的经验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勇 李秀
以2011—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收集与整理上市公司费用化环保投入与资本化环保投入,考察大股东持股对公司这两种类型环保投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会综合平衡合法性风险与自身利益诉求进行环保投入方式选择,表现为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费用化环保投入呈现上升趋势,以获得更强的合法性认同,但基于大股东自身利益诉求,公司资本化环保投入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权制衡度高、行业竞争激烈、高污染行业以及地区法制化进程快的企业中,大股东持股对公司资本化环保投入的负向影响会被弱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鼎纹 王红建 肖峻
本文基于我国资本市场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特征,探究机构大股东交叉持股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机构大股东交叉持股可以显著提高投资组合公司的产品市场势力,支持了“合谋效应”假说。异质性检验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合谋效应越强;相比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交叉持股的合谋效应更强。机制检验发现,机构大股东交叉持股还会通过向上操纵持股公司的生产成本以“合理化”产品价格上升。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机构大股东交叉持股的合谋效应会显著弱化《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本文揭示了机构大股东交叉持股的合谋效应,讨论了其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对市场监管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宏稳
商誉减值规避会透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损害投资者权益,因而考察商誉减值规避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以股权结构为切入点,探讨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商誉减值规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商誉减值规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与“监督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的理论预期一致。异质性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公司中更能抑制商誉减值规避;中国证监会2017年发布减值新规后,随着持股比例的提升,大股东更能约束企业商誉减值规避程度。本文发展了商誉减值和大股东持股的相关文献成果,对于加强商誉减值事项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包小忠
日本的企业,彼此之间持有对方的股票是非常普遍的,脱离开相互持股无法把握日本 企业的治理结构。相互持股创造出了大量的不行使投票权的“稳定股东”,而且在日本 企业股权法人化,经营者作为股东代言人的条件下,这些“稳定股东”实际上是由一个个的企业经营者来扮演的。从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角度,日本企业中的经营者已经成了虚拟大股东,在企业中最具发言权。
关键词:
日本企业 相互持股 稳定股东 虚拟大股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共荣 徐巍
文章基于2005—200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年度横截面的集合数据,采用DEA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大股东特征与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与企业的投资效率之间呈现出一种"N"型的曲线关系;第一大股东为国有属性的上市企业的投资效率要低于非国有属性的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现象更严重;第一大股东受制衡的程度与企业投资效率成正向相关,股权制衡能够抑制大股东利益主导下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大股东特征 投资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德军 孙金洲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排名在大股东变更前后是否发生显著变化为标准考察了大股东变更的绩效。结果发现,在我国大股东的变更并不能给公司带来业绩的长远发展,它仅在大股东变更的当年提升公司业绩。笔者将此现象归因于我国目前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制度。文章的意义在于指出当前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大股东变更 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洁 李志益
文章以2007—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大股东数量与企业盈余质量关系。结果表明:当企业存在多个大股东时,即数量较多时,企业盈余质量显著提高,这种提升效果在审计质量差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文章的发现有利于为从公司治理层面和资本市场层面提升企业盈余质量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大股东 盈余质量 审计质量 企业性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娅 李欣 赵淑鹏
文章利用2017—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析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在机构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机构持股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大股东股权质押会削弱机构持股对企业绩效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机构持股 大股东股权质押 企业绩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竹清
以2006-2010年的中国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境外大股东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结果发现:首先,境外大股东在来源地方面具有显著的地缘特征和经贸关系特征;其次,行业不同股价同步性呈现出较大差异,如采掘业、金融业的股价同步性很高,而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相对较小;再次,境外大股东持股与股价同步性呈显著负相关性;最后,来自非港澳台的直接境外大股东对股价同步性有更大的影响,而直接境外大股东是否为金融机构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境外大股东 股价同步性 股市开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超
本文以2008年和2009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股改前、后第一大股东持股及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数量影响特征。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间存在U型关系。股改完成后第一大股东所占比例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改善。股改完成前后,股权制衡度皆未对企业绩效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何实现股权制衡机制的有效发挥应该是未来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瑞君 徐鑫 王超恩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制层级越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3)在其他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不仅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也为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