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9)
- 2023(18544)
- 2022(16121)
- 2021(15115)
- 2020(12825)
- 2019(29750)
- 2018(29549)
- 2017(57150)
- 2016(31248)
- 2015(35352)
- 2014(35326)
- 2013(34850)
- 2012(31969)
- 2011(28749)
- 2010(28648)
- 2009(26624)
- 2008(26668)
- 2007(23714)
- 2006(20540)
- 2005(18305)
- 学科
- 济(123487)
- 经济(123316)
- 管理(99667)
- 业(92907)
- 企(79967)
- 企业(79967)
- 方法(60124)
- 数学(52503)
- 数学方法(51838)
- 财(38776)
- 农(32655)
- 中国(30029)
- 业经(27692)
- 制(27364)
- 学(26169)
- 务(26078)
- 财务(25987)
- 财务管理(25931)
- 企业财务(24713)
- 地方(22954)
- 贸(21681)
- 贸易(21671)
- 农业(21226)
- 易(21034)
- 环境(20244)
- 理论(20195)
- 和(19639)
- 技术(19442)
- 银(19253)
- 银行(19195)
- 机构
- 大学(447130)
- 学院(445304)
- 管理(177760)
- 济(175923)
- 经济(171985)
- 理学(154224)
- 理学院(152563)
- 管理学(149851)
- 管理学院(149038)
- 研究(143013)
- 中国(107859)
- 京(94009)
- 科学(88842)
- 财(85276)
- 农(71912)
- 所(71764)
- 财经(67802)
- 业大(67042)
- 中心(66267)
- 江(65107)
- 研究所(65087)
- 经(61495)
- 北京(59009)
- 范(56542)
- 农业(56479)
- 师范(55965)
- 经济学(52672)
- 州(52479)
- 院(51886)
- 财经大学(50502)
- 基金
- 项目(302802)
- 科学(237892)
- 基金(220315)
- 研究(219340)
- 家(191618)
- 国家(190053)
- 科学基金(163830)
- 社会(137811)
- 社会科(130566)
- 社会科学(130529)
- 省(118590)
- 基金项目(117194)
- 自然(107937)
- 自然科(105388)
- 自然科学(105357)
- 自然科学基金(103467)
- 教育(101452)
- 划(99333)
- 资助(90986)
- 编号(89655)
- 成果(72608)
- 重点(67391)
- 部(66947)
- 创(62713)
- 发(62710)
- 课题(61067)
- 创新(58579)
- 科研(58454)
- 教育部(57530)
- 大学(56783)
- 期刊
- 济(189708)
- 经济(189708)
- 研究(126772)
- 中国(81872)
- 学报(71297)
- 财(69519)
- 农(64801)
- 管理(64418)
- 科学(64246)
- 大学(54209)
- 学学(51240)
- 教育(45300)
- 农业(44165)
- 技术(38750)
- 融(38358)
- 金融(38358)
- 财经(33392)
- 业经(31139)
- 经济研究(29599)
- 经(28360)
- 问题(24774)
- 业(23109)
- 版(21808)
- 理论(21538)
- 技术经济(21522)
- 图书(21123)
- 科技(20676)
- 财会(20546)
- 统计(20170)
- 实践(19625)
共检索到642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以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三一重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三一重工的公司治理绩效和控制性大股东的所有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度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一重工的最终控制大股东所持有的的所有权(现金流量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进行"隧道挖掘"的行为,起到了利益汇聚的激励效应,并且随着其所有权比例的上升,公司治理绩效随之提高。同时,三一重工的最终控制大股东虽然通过采用金字塔控股结构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用较少的所有权掌握大部分的控制权,但是两权分离并没有降低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即两权分离并未产生隧道挖掘的防御效应。但是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负债 大股东利益侵占 私有化 控制权转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亚莉 于丽娟 刘山湄
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一致。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与大股东减持幅度有关,在减持幅度较大时,大股东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在减持幅度较小时,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大股东减持幅度及控股股东减持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但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这种关系并不显著。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建议从会计监管的角度来规范和引导大股东减持幅度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减持行为,以降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分红监管政策对于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笔者以2004—2018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中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从样本总体以及区分监管政策类型、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等维度,实证检验了两权分离度对企业现金分红的影响及其间分红监管政策发挥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证实:两权分离度对企业现金分红有负向影响,但是半强制分红政策削弱了这种负向影响;区分所有制类型检验证实,半强制分红政策对国有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大;区分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检验证实,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之企业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大;实施差异化分红政策增强成长期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负向关系,削弱成熟期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下的企业代理理论,能够为改进监管政策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鹏 周黎安
本文从最终控制人的角度,根据2001-2004年中国A股市场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即所有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有负的“侵占效应”,现金流权则有正的“激励效应”;控制权的“侵占效应”强于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随着两者分离程度的增加,公司绩效将下降,并体现出递增的边际效应。本文进一步从资金占用的角度验证了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这两种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牟伟明
由于两类代理问题的存在,企业成本费用与业务量之间的增减变动可能会呈现出粘性特征。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对比样本探讨所有权性质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存在费用粘性,相比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费用粘性程度更大,且费用粘性主要体现在管理费用粘性上。不同所有权性质的大股东控制对费用粘性是有差异的:民营企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利于抑制管理费用粘性,而国有企业的实证结果则相反。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提高股权制衡度都有利于抑制负面的管理费用粘性。应进一步优化国有股权结构,增强决策科学性;加强费用支出管理,控制相关费用过快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斌 翁恺宁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来阐明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首先论证了大股东存在的普遍性,并指出了控制权的共享收益与私人收益是股权结构集中化与大股东出现的主要动力;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指出尽管大股东有动力和能力来监督管理层,但是它们也会对小股东进行掠夺;最后明确了大股东的掠夺是中国最严峻的公司治理问题,因而大股东(股权集中)并不一定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
关键词:
激励薪酬 公司接管 控制权私人收益 掠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窦炜 刘星
通过构建一个大股东控制条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决策的模型,针对所有权集中条件下的企业不同控制权配置形态与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利用1999—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绝对控股条件下,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会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不断缓解,与所有权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而投资不足则与所有权比例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多个大股东共同控制条件下,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会根据多个大股东之间的监督或共谋而呈现出不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监督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将得到缓解,而投资不足加强;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共谋,形成股东联盟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将会加强,而投资不足缓解。
关键词:
所有权集中 控制权配置 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友雪 张波
文章以ST曙光的中小股东控制权争夺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股权相对分散的“大股东中心主义”治理模式下中小股东争夺控制权的原因、路径和障碍,并根据ST曙光的中小股东夺权案提出了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提供了一个中小股东控制权争夺的完整分析框架,丰富了中小股东治理的相关文献,也对有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继高 王春飞
公司治理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以往研究大多假定大股东与管理层利益一致,或将大股东定位为管理层的控制者,然而通过对国美电器的案例研究,我们发现国美电器中最为突出的委托代理问题为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控制权之争。对于处于相对控股地位的大股东黄光裕,其主要通过控制董事会来控制以陈晓为代表的管理层。但是,这种控制并非是稳定和有效的。管理层通过利用法律适用、引入外部投资者、内部人控制董事会等途径和方式来摆脱大股东的控制。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大股东相对控股的情形下,股权资本控制处于不稳定状态,社会资本控制成为控制权的组成部分,并对股权资本控制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而且,法律制度会对股权资本和社会资本影...
关键词:
国美电器 控制权之争 大股东 管理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丽 钟田丽
本文以2005-2013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实证研究了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交互作用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越能减弱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抑制其规避债务融资的行为;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却加重了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之间负相关的关系,增强其规避债务融资的行为;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对终极控制股东规避债务融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东华
本文基于伦理决策过程模型,构建了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并探索性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的四个阶段,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整合了道德强度、沉思、对话对伦理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的影响以及大股东特征、组织情境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利行为 伦理决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东华
本文基于伦理决策过程模型,构建了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并探索性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的四个阶段,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整合了道德强度、沉思、对话对伦理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的影响以及大股东特征、组织情境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利行为 伦理决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颖 刘星 林朝南
基于控制权收益①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权收益水平与资本配置规模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则增加等量控制权收益所需的资本配置规模就越大;(3)较固定资产投资而言,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收益的比例也较低;(4)上市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在形成控制权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本文采用2006年至2011年增发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控制权对公司选择增发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开增发有助于维护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优势和控制权结构稳定,而定向增发降低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优势、并减少了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优势越高时,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而且控制权较小的控股股东在控制权优势越高时更可能推动公司进行定向增发。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优势 增发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