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7)
2023(6719)
2022(5652)
2021(5290)
2020(4457)
2019(10170)
2018(9757)
2017(18905)
2016(10536)
2015(11568)
2014(11415)
2013(11329)
2012(10214)
2011(8756)
2010(8802)
2009(8319)
2008(9044)
2007(8248)
2006(7369)
2005(6899)
作者
(29242)
(24224)
(23958)
(23037)
(15719)
(11653)
(11015)
(9273)
(9057)
(8782)
(8256)
(8204)
(7838)
(7819)
(7769)
(7318)
(7292)
(7158)
(7132)
(7032)
(6046)
(5975)
(5902)
(5679)
(5504)
(5367)
(5326)
(5295)
(5105)
(4849)
学科
管理(49056)
(44462)
(42736)
企业(42736)
(37778)
经济(37720)
(22030)
方法(21765)
数学(18556)
数学方法(18422)
(18221)
财务(18199)
财务管理(18164)
企业财务(17585)
(12274)
业经(9164)
(8472)
(8323)
(7942)
银行(7934)
中国(7774)
(7709)
体制(7438)
(7289)
人事(7287)
人事管理(7287)
(7246)
(6897)
技术(6883)
理论(6660)
机构
大学(146011)
学院(144479)
管理(62297)
(57042)
经济(55730)
理学(52409)
理学院(51908)
管理学(51321)
管理学院(51002)
研究(42774)
中国(36994)
(34165)
(29878)
财经(26158)
科学(24641)
(23949)
(21959)
(21198)
中心(21028)
(20841)
财经大学(19987)
业大(19073)
研究所(18722)
北京(18510)
商学(18112)
商学院(17950)
(17884)
经济学(17010)
农业(16159)
(15379)
基金
项目(92014)
科学(73633)
基金(69732)
研究(64868)
(60712)
国家(60247)
科学基金(53049)
社会(42949)
社会科(40898)
社会科学(40882)
基金项目(37082)
自然(35657)
自然科(34903)
自然科学(34894)
(34513)
自然科学基金(34348)
教育(30383)
(29373)
资助(28803)
编号(24246)
(21430)
重点(20508)
成果(19952)
(19268)
(18905)
教育部(18867)
人文(18392)
科研(18263)
创新(18101)
国家社会(17956)
期刊
(63345)
经济(63345)
研究(41379)
(33613)
中国(28847)
管理(27368)
学报(22566)
科学(21054)
(18509)
金融(18509)
大学(17731)
(17693)
学学(16893)
财经(14326)
(12128)
财会(11609)
农业(11459)
技术(11356)
教育(11202)
会计(10724)
经济研究(9712)
业经(8823)
(8235)
通讯(7975)
会通(7940)
(7758)
问题(7410)
技术经济(7031)
现代(6927)
理论(6502)
共检索到221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文静  
本文以2013—2020年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股东异质性、管理层权力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权力与公司治理效率间显著负相关;大股东异质性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差异化影响,国有性质大股东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抑制作用,而非国有性质大股东则会提升公司治理效率,股权制衡与公司治理效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发现大股东异质性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治理效率关系的调节作用呈现异质性,即非国有性质股东和高股权制衡显著削弱管理层权力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抑制作用,国有性质股东和低股权制衡显著增强管理层权力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明  付子俊  
本文选取2013~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任期异质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此外,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越高,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越明显,而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明  付子俊  
本文选取2013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任期异质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此外,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越高,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越明显,而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廷求  刘呼声  
大股东的存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司治理必须承认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股东治理的主要机制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这一问题对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立彬  陈成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为自然试验田,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中央领导人权力交接对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政治选举事件[-1,1]、[-5,5]、[-10,10]、[-20,20]、[-30,30]五个时间窗口内,股东财富分别实际蒸发了2.65%、3.96%、7.46%、11%和8%;进一步考察了管理层风险偏好特征在面临不确定性时对公司股东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风险偏好与股东财富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根据所有权性质进行分类,实证发现在政治选举事件中,相比国企,非国有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园园  梁相  史燕丽  
笔者从薪酬辩护理论的视角,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给高管薪酬激励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后,高管会将大股东掏空作为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加在职消费。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较大的情形下,辩护能力增强,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说明大股东掏空会成为高管薪酬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上市公司应注重优化股权结构,限制管理层权力的膨胀,才能促进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有效发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园园  梁相  史燕丽  
笔者从薪酬辩护理论的视角,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给高管薪酬激励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后,高管会将大股东掏空作为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加在职消费。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较大的情形下,辩护能力增强,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说明大股东掏空会成为高管薪酬卸责的借口,降低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上市公司应注重优化股权结构,限制管理层权力的膨胀,才能促进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有效发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丽萍  张军  
管理层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对调动管理层积极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过管理层也存在运用盈余管理操控公司业绩以提升自身薪酬水平的动机。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可能会产生利益侵占效应或利益趋同效应,有必要对大股东的存在及其在公司治理层面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此,可从大股东治理视角出发分析大股东控制程度对管理层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机制和内在机理,并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7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我国股权结构现状探究大股东控制程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普遍建立了与企业业绩相关联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制度,该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且在大股东控制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机制降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效果更加明显。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机制确实能够在公司治理方面产生积极效应,且伴随着大股东与企业利益的趋同,大股东会借助自身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增强薪酬激励机制对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作用,即大股东控制与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机制在约束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方面存在互补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中生  
大股东治理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主要特征。本文分析探讨了大股东的治理机制及其治理效应,并提出了优化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颖  
本文从全球公司治理的演变趋势入手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的论述基础上 ,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的治理效率 ,提出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符合公司治理进化方向的观点 ,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国有股减持的政策背景 ,就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转轨方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小萍  庄明明  
本文以2003~2015年的277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相比于存在单一大股东的公司,多个大股东并存的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违规倾向,并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强。多个大股东与公司违规行为间的正向关系在更好的外部治理环境下得到显著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显著地提高了高管超额薪酬,为多个大股东加剧公司代理冲突,降低公司治理效率提供了证据。本文的研究加强了对中国制度背景下非控制性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理解,为监管部门更有效地实施监管和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安排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非  
投资是拉动企业经济增长的动力,高效率的投资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现实中由于投资意愿偏误和决策失误等因素的影响,非效率投资问题广泛存在。文章选取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究大股东控制力、公司治理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质量越高,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大股东控制力越强,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大股东控制力会显著削弱公司治理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杰  
文章以200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大股东股权质押、管理层薪酬与在职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会提高管理层的薪酬水平,且大股东质押的比例越高,管理层越有可能领取高薪酬;大股东股权质押对管理层薪酬的影响受到管理层在职消费的负面调节作用;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更有可能提高管理层的薪酬水平来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莲琴  屈耀辉  傅元略  
以2002~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当局具有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的动机,而大股东具有显著的支付股利动机;大股东控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地监督过度自信管理当局制定的股利支付政策,促使其提升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和支付水平。这一研究将大股东治理与管理当局过度自信相结合,从理性与非理性的视角为"股利之谜"提供了新的诠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芳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在划分两类财务重述的基础上,研究大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大股东治理降低了公司第一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而提高了第二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公司的两权分离度越高,则发生第二类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高。高管薪酬对公司财务重述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会显著提高财务重述的可能性,管理层行使股票期权与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