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5)
- 2023(11220)
- 2022(9583)
- 2021(9167)
- 2020(8088)
- 2019(18683)
- 2018(18632)
- 2017(36291)
- 2016(19713)
- 2015(22447)
- 2014(22505)
- 2013(22196)
- 2012(20585)
- 2011(18234)
- 2010(18110)
- 2009(16911)
- 2008(17047)
- 2007(15292)
- 2006(12880)
- 2005(11313)
- 学科
- 济(81150)
- 经济(81048)
- 管理(60283)
- 业(59261)
- 企(50600)
- 企业(50600)
- 方法(43942)
- 数学(39249)
- 数学方法(38716)
- 财(25495)
- 农(20346)
- 中国(18239)
- 务(18077)
- 财务(18026)
- 财务管理(17984)
- 企业财务(17174)
- 学(16196)
- 业经(16029)
- 制(15490)
- 贸(14825)
- 贸易(14821)
- 易(14418)
- 地方(13469)
- 农业(13215)
- 理论(12467)
- 和(11978)
- 银(11811)
- 银行(11782)
- 技术(11448)
- 融(11445)
- 机构
- 大学(282652)
- 学院(281116)
- 济(113624)
- 管理(111986)
- 经济(111257)
- 理学(96976)
- 理学院(95975)
- 管理学(94192)
- 管理学院(93659)
- 研究(86938)
- 中国(67902)
- 京(58126)
- 财(54522)
- 科学(53624)
- 农(46142)
- 财经(43858)
- 所(43581)
- 中心(42627)
- 业大(42103)
- 江(41646)
- 经(39911)
- 研究所(39318)
- 农业(36408)
- 北京(36015)
- 经济学(34939)
- 范(34583)
- 师范(34196)
- 州(32966)
- 财经大学(32883)
- 经济学院(31729)
- 基金
- 项目(188358)
- 科学(148370)
- 基金(138671)
- 研究(134483)
- 家(120477)
- 国家(119496)
- 科学基金(103583)
- 社会(85236)
- 社会科(80842)
- 社会科学(80814)
- 基金项目(73719)
- 省(72969)
- 自然(69123)
- 自然科(67577)
- 自然科学(67557)
- 自然科学基金(66363)
- 教育(63213)
- 划(61674)
- 资助(57991)
- 编号(54356)
- 成果(43574)
- 部(42429)
- 重点(41992)
- 创(38824)
- 发(38449)
- 科研(37093)
- 教育部(36710)
- 创新(36312)
- 大学(36174)
- 课题(36137)
共检索到403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龚凯颂 胡燕珊
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在上市公司中是较为普遍的。为了解决资金占用问题,证监会联合国资委于2003年8月颁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原则上应当以现金清偿。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可以探索金融创新的方式进行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基于国内外有关大股东侵占、债权人保护和债务融资关系的研究,结合中国实际,为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和债务融资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大股东侵占和债权人法律保护都能够影响债务融资的规模、期限结构以及融资成本。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债权人保护 债务融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爽
本文以电广传媒大股东以股票抵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为例,研究了在以股抵债方案设计中的定价问题、对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影响、对流通股股东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以股抵债目标的可信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以股抵债方案中,过高的定价损害了流通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方案中的保护性安排并未起到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作用。以股抵债目标也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以股抵债不仅不能改善公司治理,还可能成为大股东套现的合法途径。
关键词:
以股抵债 定价 利益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霞 王化成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控制性股东侵占外部人利益提供了动机和便利,这类公司存在更大的代理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机制是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通过拓展LLSV对债权人法律保护的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正在逐步加强。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状态衡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高低,实证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公司有更低的银行负债增长率、更高的利息支付成本,说明随着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加强,银行能够对控制性股东利用债务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总体偏低的银行长期负债率和高代理成本公司偏高的负债存量,也反映了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当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负债 大股东利益侵占 私有化 控制权转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雪媛 赵玮 张庆
2019年初,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得新、股票代码002450)因债务违约问题成为市场的焦点。拥有150多亿元库存现金账面余额的康得新竟然出现约15亿元债券实质性违约,引得市场一片哗然。随着事件的发展,背后的实情令人大跌眼镜,按照其母公司康得集团与北京银行签订的《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康得新包括贷款所取得的共计122亿余元货币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席彦群
一、引言大股东拥有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根源,有人把大股东掌握和运用公司控制权可以获得的收益分为两种:一是"控制权的共享收益",即由于大股东改善公司管理和监督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何源 白莹 杨平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负债融资会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产生代理关系,但由于二者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往往会出现冲突。文章利用静态博弈论的思想,基于股东与债权人目标函数的不同,探讨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成因;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缓和二者冲突及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利益冲突 静态博弈分析 负债融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卫秋
近年来,关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成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纵观这些文献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仅仅局限于冲突的双方,即仅仅局限于股权融资的主体,而将企业资金来源的另一重要渠道的债务主体———债权人几乎完全置于一边了。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中通常认为债务融资对企业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即利用债务融资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为此,本文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证明,即在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的条件下,债权人有可能保持沉默,坐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甚至与大股东合谋来共同侵占小股东的利益。笔者通过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合谋行...
关键词:
大股东 小股东 债权人 控制权升水 合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艳辉 闫雪 郭亚军
运用代理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阐述了控股股东与银行债权人之间利益博弈的机理。针对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特殊的经济和社会背景———独特的股权结构、过度的政府干预、较低的社会信任程度等,构建了控股股东与银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证明了均衡状态的存在,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各参数变量的政策含义,搭建了控股股东与银行债权人之间利益博弈的理论分析框架,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银行债权治理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德 赵彪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研究数据,探讨了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行为和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水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水平和上市公司的担保抵押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我国如何进一步提升证券投资基金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大股东 利益侵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雒敏
以2004~2006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债务融资及其结构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债务融资总体上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没有治理效果,但债务融资中的银行债务及短期借款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按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商业信用、银行债务与短期借款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更好的治理作用,而长期债务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不但没有起到治理作用,反而加剧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股权集中下大股东侵占及其对债务融资活动的影响是公司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在介绍了股权集中现象及实现方式以后,考察了债务融资中大股东的代理风险及衡量方法,综述了大股东代理风险对于债务融资规模、期限结构和融资成本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如何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
股权集中 大股东侵占 债务融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米建华 谢琳
文章从长期收益的角度研究现金认购类定向增发中大股东参与是发挥了支持效应还是侵占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认购比例与长期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大股东认购比例与折扣率之间在10%的水平下正相关;折扣率与长期收益率在10%的水平下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收益角度看,大股东没有发挥支持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侵占效应。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大股东 支持 侵占 长期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