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8)
- 2023(11189)
- 2022(9819)
- 2021(9273)
- 2020(7618)
- 2019(17956)
- 2018(17686)
- 2017(35508)
- 2016(18947)
- 2015(21153)
- 2014(21177)
- 2013(21070)
- 2012(19085)
- 2011(16992)
- 2010(16758)
- 2009(15280)
- 2008(14821)
- 2007(13025)
- 2006(11316)
- 2005(9898)
- 学科
- 济(80070)
- 经济(79985)
- 管理(56499)
- 业(55392)
- 企(46636)
- 企业(46636)
- 方法(40131)
- 数学(35531)
- 数学方法(35230)
- 财(21359)
- 农(19476)
- 中国(18962)
- 业经(16531)
- 学(16039)
- 地方(15541)
- 务(14453)
- 财务(14395)
- 财务管理(14379)
- 制(13978)
- 贸(13806)
- 贸易(13796)
- 企业财务(13734)
- 易(13347)
- 农业(13105)
- 理论(12146)
- 技术(11946)
- 融(11824)
- 金融(11823)
- 和(11740)
- 环境(11715)
- 机构
- 大学(271167)
- 学院(268421)
- 管理(112385)
- 济(111334)
- 经济(109092)
- 理学(98201)
- 理学院(97218)
- 管理学(95734)
- 管理学院(95254)
- 研究(86446)
- 中国(64581)
- 京(56692)
- 科学(51974)
- 财(51503)
- 所(42440)
- 财经(42222)
- 农(39360)
- 中心(38953)
- 业大(38845)
- 经(38571)
- 研究所(38536)
- 江(36883)
- 北京(35809)
- 经济学(33849)
- 范(33165)
- 师范(32888)
- 财经大学(31854)
- 院(31294)
- 经济学院(30804)
- 农业(30734)
- 基金
- 项目(186627)
- 科学(147654)
- 基金(137776)
- 研究(136333)
- 家(119187)
- 国家(118249)
- 科学基金(102902)
- 社会(86684)
- 社会科(82307)
- 社会科学(82286)
- 基金项目(73980)
- 省(71230)
- 自然(67816)
- 自然科(66295)
- 自然科学(66282)
- 自然科学基金(65109)
- 教育(61897)
- 划(59881)
- 资助(57073)
- 编号(55028)
- 成果(43409)
- 部(41809)
- 重点(40821)
- 创(38797)
- 发(38667)
- 课题(36454)
- 教育部(36367)
- 创新(36110)
- 人文(35800)
- 科研(35740)
- 期刊
- 济(117056)
- 经济(117056)
- 研究(80859)
- 中国(44741)
- 管理(41019)
- 学报(40697)
- 财(39388)
- 科学(38007)
- 农(34640)
- 大学(30968)
- 学学(29272)
- 教育(25296)
- 融(24531)
- 金融(24531)
- 农业(24299)
- 技术(21967)
- 财经(21087)
- 经济研究(19295)
- 业经(18686)
- 经(17867)
- 问题(15262)
- 理论(14906)
- 实践(13587)
- 践(13587)
- 技术经济(13572)
- 图书(13490)
- 科技(12540)
- 商业(12207)
- 现代(12190)
- 业(12145)
共检索到382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尤华 刘容
本文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年末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A股市场上大股东增持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持事件窗口内有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从短期内股价的波动特征来看,大股东具有较强的短期市场择时能力。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市场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规模大公司的市场效应强于规模较小的公司,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自然人大股东增持的市场效应大于法人大股东增持的市场效应。本文还发现,投资者对待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加理性。
关键词:
大股东增持 市场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裕琪 刁节文
本文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第一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发生增持和减持行为的股票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变量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在增持前后、减持前后的半年(120个交易日)内的超额收益率具有明显差异,说明第一大股东在二级市场的交易行为具有较明显的市场效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市场效应的主要因素,并且比较了这些因素对增持效应和减持效应的影响差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闻岳春 李峻屹
基于事件研究法构建超额收益率模型,定量地分析创业板大股东和高管增持股票对于股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板大股东和高管增持会在短期起到提振股价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公告日当天及后一天,并有一定的持续作用;不同的行业公司股价对于创业板大股东和高管增持的反应不同,信息技术行业对于增持行为的敏感度更高。从影响市场效应因素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公司规模对于市场效应有显著负向影响,而财务杠杆则是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对于创业板改进监管、完善信息披露以及健全激励机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松 温德尔 赵良玉 刘玉
2012年,中国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公司股票的事件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大股东增持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从动机看,非国有大股东的增持决策与公司前期股价的低估程度显著相关,而国有大股东的增持决策与公司前期股价表现之间的关系则较弱;从后果看,国有大股东增持后一年内股票超额报酬率的改善程度比非国有大股东增持后显著要低。这些结果表明,非国有大股东的增持是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化行为,而国有大股东的增持则可能是配合政府政策的短期行为。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国有大股东的这种非市场化增持行为在中央控制的国有企业中尤为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静 徐斌 王晓亮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2006~2012年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投机行为及其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投机行为对中小投资者存在导向性效应,大股东投机行为与中小股东投机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定向增发中存在严重的大股东发行时机选择现象,大股东通过操控中小股东的非理性情绪进行利益输送,且利益输送主要来源于中小股东非理性情绪推动的价格上涨而非增发股票发行价格折扣;大股东利益输送程度在牛市环境下远比熊市环境下严重,经营效益差的增发企业远比经营效益好的增发企业严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英兵 张晓丽
本文对大股东增持股票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进行了研究。以沪深两市2008年8月27日~2012年12月31日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通过集合竞价系统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作为样本,采用月度数据,通过对大股东增持时间、增持比例和增持价格三方面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在增持时普遍进行了市场时机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大股东增持择时能力的影响因素,证实大股东增持的择时能力受其持股性质、增持比例、公司近期的股票走势和未来成长性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征征 蔡报纯
本文选取2015年5月份以来发布增持公告的38家民营样本公司,以发布增持公告当天为事件日,以事件日前后5天为事件窗口。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经过市场回报率对比,得出结论:民营企业大股东增持可明显提高市场信心,对市场影响显著,增持公告发布日市场反映最强烈,之后随时间递减。分析民营企业大股东的增持行为和这一行为对市场信心的影响,对于民营上市公司自身发展以及监管部门规范市场行为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大股东增持 市场信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立泰 田娟 杨睿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中国上市公司的不同类型股东增持对股价及交易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论是首次增持还是再次增持,高管增持所引起的市场效应都显著小于控股股东、非控股法人股股东;控股股东与非控股法人股股东在首次增持时,产生了显著的负的异常收益率和正的异常交易量,再次增持时,则产生了显著的正的异常收益率和负的异常交易量。考虑到事件集聚性和风险要素变化的噪声影响,本文还进行了干扰排斥性检验,结果证实,上述结论是相对纯净的。
关键词:
股东类型 增持 市场效应 上市公司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今年6月,A股市场刮起一阵"兜底式增持"风。自从6月2日凯美特气和奋达科技两家公司大股东发出对员工增持进行"兜底"的承诺以来,短短十来天的时间,沪深两市有近3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发出了鼓励员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其中,仅6月6日一天,大股东承诺对员工增持"兜底"的公司就达到10家之多。所谓"兜底式增持",顾名思义,这种增持是有"兜底"的。从发起"兜底式增持"的30余家上市公司
关键词:
增持 承诺 投资者 二级市场 股票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今年6月,A股市场刮起一阵"兜底式增持"风。自从6月2日凯美特气和奋达科技两家公司大股东发出对员工增持进行"兜底"的承诺以来,短短十来天的时间,沪深两市有近3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发出了鼓励员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其中,仅6月6日一天,大股东承诺对员工增持"兜底"的公司就达到10家之多。所谓"兜底式增持",顾名思义,这种增持是有"兜底"的。从发起"兜底式增持"的30余家上市公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天亮
文章以中国证券市场上发生大股东增持股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增持股份后上市公司股价的短期波动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公告大股东增持股份向市场发出公司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导致公司股价短期上涨,具有正向的财富效应。增持规模、增持前公司的市帐比、公司规模、公司的资产质量等影响因素对股价的短期波动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大股东 增持 股票价格 累计超常回报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超 新夫 全怡
本文以在2008年8月27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发生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增持行为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控股股东增持行为的确能带来短期的累计超额回报,具有一定的支持效应,但长期市场业绩反而较差;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并不受股改进程、所持股份比例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控股股东 股份增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鸣茂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本文利用2007-2010年间沪深A股532家上市公司的2191个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非年报效应与大股东减持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大股东减持力度越高;而且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非年报效应,选择在中期报告或季度报告期间减持的大股东的减持力度更大;而考虑盈余管理对非年报效应的依赖性后,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而且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被明显放大了。而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大股东减持存在明显的"三季报效应",大股东会主动通过第三季度的盈余管理行为达到减持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主持人的话:2015年7月8日,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市场非理性下跌,证监会发布第18号公告,规定自当日起的6个月内,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面对2016年1月8日即将到来的解禁期,市场普遍预期负面,并形成股市下跌压力。1月7日,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以期疏解减持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原本作为市场上正常的交易行为,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却一直是令A股市场困扰的问题。尤其是在A股从异常波动逐步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