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0)
2023(7059)
2022(6419)
2021(5957)
2020(5458)
2019(13212)
2018(13039)
2017(26141)
2016(14099)
2015(15961)
2014(16204)
2013(16444)
2012(15445)
2011(14126)
2010(14596)
2009(13632)
2008(13946)
2007(12721)
2006(11105)
2005(10047)
作者
(41902)
(35197)
(35187)
(33528)
(22321)
(17030)
(16164)
(13910)
(13131)
(12650)
(11824)
(11707)
(11247)
(11202)
(11010)
(10890)
(10849)
(10343)
(10320)
(10169)
(8825)
(8780)
(8732)
(8088)
(8042)
(7865)
(7853)
(7821)
(7193)
(6964)
学科
(68031)
经济(67968)
(42688)
管理(41726)
(36664)
企业(36664)
方法(33418)
数学(29459)
数学方法(29205)
(18008)
(15868)
中国(14821)
(13056)
(12687)
贸易(12681)
(12637)
地方(12538)
业经(12355)
(12240)
(12012)
财务(11990)
财务管理(11965)
企业财务(11461)
农业(10254)
(9889)
(9562)
理论(9402)
(9004)
金融(9002)
(8964)
机构
大学(212327)
学院(209334)
(89620)
经济(87794)
管理(81938)
研究(70701)
理学(70676)
理学院(69902)
管理学(68650)
管理学院(68259)
中国(53187)
(44413)
科学(42343)
(41934)
(36868)
(36802)
财经(33446)
研究所(33169)
中心(32117)
(31814)
业大(31210)
(30286)
农业(28917)
北京(28218)
经济学(27379)
(26433)
师范(26197)
(25196)
财经大学(24822)
经济学院(24815)
基金
项目(133661)
科学(105065)
基金(97829)
研究(96076)
(84990)
国家(84322)
科学基金(71983)
社会(60744)
社会科(57601)
社会科学(57579)
基金项目(52017)
(51492)
自然(47217)
自然科(46202)
自然科学(46184)
自然科学基金(45385)
教育(45217)
(43707)
资助(41163)
编号(38981)
成果(32436)
(30748)
重点(30081)
(27919)
(27336)
课题(26567)
教育部(26434)
科研(26098)
大学(25541)
创新(25520)
期刊
(97021)
经济(97021)
研究(60602)
中国(40035)
(34752)
学报(33336)
(32620)
科学(30286)
管理(29372)
大学(25022)
学学(23418)
农业(21201)
教育(20733)
(20086)
金融(20086)
技术(18094)
财经(17347)
经济研究(15428)
业经(15108)
(14788)
问题(13425)
(12203)
(11815)
技术经济(11413)
统计(11198)
理论(10545)
(10197)
国际(10195)
商业(10160)
(10053)
共检索到312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申尊焕  
公司治理文献对所有者与经营者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了广泛分析 ,但缺乏对大股东之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研究。利用博弈理论 ,本文对大股东合作与竞争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 :对于最大化自己收益的大股东而言 ,对长期收益和控制权潜在收益考虑得越多 ,则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也越大 ,而相互竞争或不合作的可能性越小。所以 ,对于上市公司和宏观管理机构而言 ,鼓励大股东进行真诚合作并防止他们通过合谋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辛清泉  周静  黄曼丽  
尽管中国是全球使用外资最多的国家,但关于外资大股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所扮演角色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使用2003-2012年476个持股比例5%以上的外资大股东数据,研究发现,外资大股东相比于内资民营大股东更可能在董事会中派驻董事,其所在公司也更可能聘请国际四大审计师。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外资大股东面临的信息问题更为严重时,上述治理机制得到了更多的强调。研究还表明,熟悉本土商业环境的回流外资大股东,其公司价值表现格外优秀。研究认为,回流外资大股东相比于真实外资大股东的信息优势和相比于民营大股东的身份优势可能有助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亮亮  
文章采用2002年以前在中国上市的能源、公用事业、工业、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行业695家上市公司2004年12月31日的观察值为样本,从行业竞争角度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持股性质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程度低的行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较弱,当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股股东时,公司绩效较高;在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当第一大股东是非国有股股东时,公司绩效较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龙建成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已有文献缺乏对大股东侵害成因和程度的研究。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本文模型指出实施监督职能但没有得到相应投资收益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原因,大股东的侵害包括以补偿监督成本为目的的第I类侵害、要求监督成本的支出取得合理投资回报为目的的第II类侵害和大股东利用公司内部信息以最大化其收益为目的的第III类侵害,且不同类型的侵害对大股东和公司的意义不同。为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害问题,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就应对大股东的第I类和第II类侵害进行补偿,并对第III类侵害进行惩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维安  王守志  王世权  
本文通过对股权竞争度与监事会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竞争度与监事会治理水平和监事会的独立性成正比,与监事会行为有效性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构建前几位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垄断竞争型股权结构,更有利于监事会治理绩效的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尊焕  郑秋亚  
本文提出了在"一股一票"投票原则下测定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的一般化模型。这一模型不但能够计算第一大股东对公司决策的控制程度,而且它表明随着有实际投票权大股东数量的增多,第一大股东对公司决策的控制程度也随之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柴聪  孙红梅  
随着大量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步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其利益与二级市场股价开始联动,而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也随之发生嬗变。由原来的"隧道挖掘"行为,变为全流通后二级市场新的操纵行为。文章据此变化对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新的利益博弈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钢  谭晓雨  
本文首先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博弈的研究现状做了述评,描述了控股股东的普遍存在和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同中小股东、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隧道"理论)、控股股东同经营者合谋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博弈的同股不同权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博弈的主要特征包括表现、实现手段、后果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发展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个案做了案例分析,对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力量、完善股东大会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洪  章仁俊  
在一个简单的框架下,笔者运用进化博弈理论从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大股东与监管当局的博弈关系。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表明:监管当局的超额收益、正常收益、大股东的掏空金额、租金等初始条对博弈均衡的结果都将产生影响。借鉴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得出,不同的掏空金额会导致博弈双方出现多重均衡,但并非所有均衡点都具有安定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睿  李雪  
本文选择了2003-2012年为研究区间,以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产品市场竞争、大股东代理问题以及股票特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将导致股票特质性风险的攀升,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问题的加重又会进一步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同股票特质性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新蓉  杨璐  
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重点研究了大股东之间的博弈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成员持股比例比较接近,达到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时,能减小寻求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动机,可以避免一股独大,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治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维钢  谭晓雨  
本文对我国大股东控制权争夺博弈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了控制权争夺的若干主要方式,并阐明了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本文构建了大股东控制权争夺的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认为随着股东拥有的股份增加,企业经营者从公司内部进行控制的收益也在增强;股东趋向于提高本身拥有的股份份额,从而适度规避风险。应规范控制权争夺的法律与监管制度,使不良管理者得到替换,高效管理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相关利益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旦强  王冀宁  李曰凡  
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主要围绕对股东利益的保护而展开,特别是对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更是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而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与股东利益保护最为相关,它是各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理论界、实务界都极为关注的内容。一、文献回顾回顾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委托代理问题研究起源于对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的英、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因而早期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小保  
为了解析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考虑到大股东与外部中小投资者可能选择不同的策略,应用信号博弈理论研究了企业资产注入的动机以及大股东与外部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度、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环境和资本市场效率都会影响到双方的博弈均衡结果。完善的资本市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实现资产注入信号传递分离均衡的必要条件,分离均衡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可以有效甄别企业的类型,并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而差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资本市场环境将可能产生资产注入信号传递出现混同均衡结果,使得资本市场无法真正区分企业的类型,进而影响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决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仕华  李维安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采用的股票期权大多未能发挥激励作用的现象,现有研究主要从"最优契约观"和"管理者权力观"两个理论视角进行解释。但这两个理论均是基于"不存在控股股东的股权分散公司"的典型样例基础上构建,与我国资本市场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存在控股股东的高度集中型股权结构"的现实情况不相符。有鉴于此,本文从大股东行为角度解析此现象,认为,大股东在转移上市公司资源时,需要对作为上市公司资源的"守护者"高管进行"赎买",股票期权正是此一"合法性""赎买"工具,因而未能发挥激励高管的作用(大股东"赎买"观)。如果上述理论推断正确,那么应有如下两个假设:(1)大股东隧道行为与股票期权的激励强度负相关;(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