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3)
- 2023(11295)
- 2022(9568)
- 2021(8875)
- 2020(7059)
- 2019(16528)
- 2018(16177)
- 2017(31864)
- 2016(16647)
- 2015(18389)
- 2014(18258)
- 2013(18037)
- 2012(17005)
- 2011(15205)
- 2010(15175)
- 2009(14034)
- 2008(13785)
- 2007(12116)
- 2006(10985)
- 2005(10049)
- 学科
- 济(79995)
- 经济(79917)
- 业(49893)
- 管理(48340)
- 企(39961)
- 企业(39961)
- 方法(29437)
- 数学(25510)
- 数学方法(25374)
- 地方(23652)
- 中国(22685)
- 农(21394)
- 财(20112)
- 业经(17935)
- 农业(15294)
- 制(13552)
- 地方经济(13452)
- 务(13212)
- 财务(13196)
- 财务管理(13180)
- 贸(13150)
- 贸易(13139)
- 融(12926)
- 金融(12924)
- 企业财务(12662)
- 易(12592)
- 学(12342)
- 银(11963)
- 银行(11944)
- 发(11787)
- 机构
- 学院(233943)
- 大学(232766)
- 济(101524)
- 经济(99542)
- 管理(90087)
- 研究(80601)
- 理学(77136)
- 理学院(76228)
- 管理学(75139)
- 管理学院(74702)
- 中国(62299)
- 京(49370)
- 财(48686)
- 科学(45418)
- 所(39352)
- 财经(38134)
- 中心(36900)
- 江(35435)
- 研究所(34998)
- 经(34637)
- 农(34066)
- 范(32484)
- 师范(32244)
- 北京(31534)
- 经济学(31044)
- 业大(29914)
- 院(29295)
- 州(29181)
- 财经大学(28269)
- 经济学院(27997)
- 基金
- 项目(150670)
- 科学(120795)
- 研究(114381)
- 基金(110052)
- 家(94116)
- 国家(93221)
- 科学基金(81346)
- 社会(75069)
- 社会科(71198)
- 社会科学(71183)
- 基金项目(58709)
- 省(58581)
- 教育(52305)
- 自然(50415)
- 自然科(49311)
- 自然科学(49301)
- 划(49027)
- 自然科学基金(48438)
- 编号(46602)
- 资助(43838)
- 成果(37579)
- 发(37348)
- 部(33741)
- 重点(33435)
- 课题(32126)
- 创(31743)
- 国家社会(31016)
- 发展(30719)
- 展(30199)
- 教育部(29744)
- 期刊
- 济(120353)
- 经济(120353)
- 研究(75318)
- 中国(49520)
- 财(38842)
- 管理(35114)
- 农(31804)
- 科学(30468)
- 学报(29999)
- 教育(27065)
- 融(25909)
- 金融(25909)
- 大学(23814)
- 学学(22148)
- 农业(21697)
- 业经(20884)
- 技术(19680)
- 经济研究(19648)
- 财经(19246)
- 经(16559)
- 问题(15955)
- 贸(12514)
- 商业(12003)
- 技术经济(11685)
- 业(11516)
- 国际(11347)
- 现代(11270)
- 世界(11243)
- 发(11173)
- 图书(10461)
共检索到364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征超 史光辉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9-2015年A股所有的上市公司,与以往研究不同,用延后一年所带来的效应实证分析了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交互作用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发行对象为大股东的定向增发显著导致过度投资;其次,投资者异质信念显著增强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敏感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征超 史光辉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9-2015年A股所有的上市公司,与以往研究不同,用延后一年所带来的效应实证分析了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交互作用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发行对象为大股东的定向增发显著导致过度投资;其次,投资者异质信念显著增强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敏感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德芳 张艺馨 温振华
本文选取2006~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几乎所有实施定向增发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大样本数据把大股东控制和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进行全面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一级市场中,当大股东参与认购时,其能够获取定向增发的折价水平就比较高,机会主义动机越强,折价水平越高,大股东控制作用比较明显;在二级市场中,投资者情绪与定向增发折价也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者情绪高低显著影响折价水平的大小;最后,本文也发现大股东控制作用也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牛市下大股东控制作用容易导致发生掏空行为,在熊市及震荡市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投资者情绪 定向增发折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近年来,基于异质信念的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前沿。本文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首次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越差;当发行对象为机构投资者时,异质信念对定向增发后股价的负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公司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变化也与投资者异质信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假说在公司股权再融资领域中的研究范畴。
关键词:
定向增发 投资者异质信念 长期市场表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支晓强 邓路
本文以2006—2012年在中国资本市场实施定向增发再融资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下考察了对定向增发折扣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均已验证:当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时,如果向机构投资者增发新股,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的市场折扣率负相关;如果发行对象为公司大股东,则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的市场折扣率正相关。进一步检验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宣告效应,同样支持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扩展了行为金融理论对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异象"解释的研究范畴。
关键词:
投资者异质信念 定向增发 市场折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路 廖明情
本文以2006-2011年在沪深两市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次在全流通背景下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向机构投资者增发新股;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规模负相关;当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时,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大股东越有动机利用资产认购新增股份。本文的研究拓展了行为金融理论在企业融资特别是增发融资方面的研究视野。
关键词:
投资者异质信念 定向增发 发行对象
[期刊] 预测
[作者]
宋鑫 阮永平 郑凯
本文基于会计信息披露视角,考察了产权异质条件下大股东认购行为对定向增发折价的作用后果和机理。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大股东通过低价认购定向增发股份进行了自我利益输送;在原有定向增发价格形成机制下,无论是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还是真实盈余管理均会造成定向增发折价;真实盈余管理已经取代了应计盈余管理成为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负向真实盈余管理在民营企业大股东认购定向增发股份和高折价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宋鑫 阮永平 郑凯
本文基于会计信息披露视角,考察了产权异质条件下大股东认购行为对定向增发折价的作用后果和机理。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大股东通过低价认购定向增发股份进行了自我利益输送;在原有定向增发价格形成机制下,无论是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还是真实盈余管理均会造成定向增发折价;真实盈余管理已经取代了应计盈余管理成为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负向真实盈余管理在民营企业大股东认购定向增发股份和高折价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尔昂
本文以2007年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6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分析66家样本公司在定向增发新股前后的因子分析综合得分在1 353家A股上市公司中的排名变化情况,研究探讨了大股东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效率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控股大股东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并没有对公司业绩的改善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效率低下。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因子分析 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幸娟 严子淳 杨慧
在中国,基于大股东主导的股权结构,以及金融体系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完善,大股东们难免做出侵害外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因此大股东增持的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1年~2012年第三次大股东增持浪潮为背景,以254家存在大股东增持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大股东增持行为发生前后的绩效进行配对分析来对比公司绩效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增持后公司绩效未升反降,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收益也未有显著增加。而对于IRII指标高的上市公司则相反。进一步的验证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调节作用消除了大股东增持对公司价值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管理 大股东增持 公司绩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斌 俞静
本文以2006-2008年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对定向增发折扣的影响。由于定向增发股票锁定期的存在,增加了发行对象的持股风险,从而迫使他们按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投资,客观上抑制了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实证研究显示:定向增发折扣中不存在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定向增发折扣的一个重要因素,定向增发折扣随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乐观情绪的上升而得以推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简冠群 李秉祥
上市公司的市值受到企业内在价值与外部溢价的双重影响,市值管理情境下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利益动机及获利方式有待重新认识。聚焦市值管理的治理效应,以市值管理对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意愿的影响为切入点,引入内部资本配置效率,探讨两种认购方式中利益输送行为的存在性及市值管理理念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市值管理对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具有积极影响;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后存在更为严重的资金占用、更高程度的现金分红以及利用资产定价获利的倾向并导致边际资本配置效率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值管理能够制约上述利益输送行为,其治理效应随股权集中度的增加而增强,且民营企业市值管理的制度效率较国企更显著。研究结论通过揭示市值管理机制的效力路径为公司再融资决策及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宋鑫 阮永平 郑凯
基于定向增发行为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行为特点以及对定价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在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中,定价存在两次偏离,第一次是定向增发的定价显著负向偏离股票内在价值,第二次是发行后市场价格显著正向偏离定向增发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价格偏离的原因是大股东在定价增发之前进行了负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负向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在定价偏低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因此,应完善定向增发定价机制,防止大股东利用定价过程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宋鑫 阮永平 郑凯
基于定向增发行为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行为特点以及对定价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在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中,定价存在两次偏离,第一次是定向增发的定价显著负向偏离股票内在价值,第二次是发行后市场价格显著正向偏离定向增发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价格偏离的原因是大股东在定价增发之前进行了负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负向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在定价偏低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因此,应完善定向增发定价机制,防止大股东利用定价过程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宋鑫 阮永平 郑凯
基于定向增发行为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行为特点以及对定价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在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中,定价存在两次偏离,第一次是定向增发的定价显著负向偏离股票内在价值,第二次是发行后市场价格显著正向偏离定向增发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价格偏离的原因是大股东在定价增发之前进行了负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负向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在定价偏低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因此,应完善定向增发定价机制,防止大股东利用定价过程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