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8)
- 2023(10914)
- 2022(9711)
- 2021(9139)
- 2020(7809)
- 2019(18117)
- 2018(17854)
- 2017(35943)
- 2016(19321)
- 2015(21822)
- 2014(21770)
- 2013(21766)
- 2012(20081)
- 2011(17956)
- 2010(18120)
- 2009(17140)
- 2008(15908)
- 2007(13666)
- 2006(11927)
- 2005(10461)
- 学科
- 济(78937)
- 经济(78845)
- 业(64790)
- 管理(62540)
- 企(57337)
- 企业(57337)
- 方法(42695)
- 数学(37697)
- 数学方法(37387)
- 财(25861)
- 务(19481)
- 财务(19423)
- 财务管理(19395)
- 企业财务(18663)
- 农(18287)
- 中国(17912)
- 业经(16912)
- 制(14920)
- 学(14746)
- 地方(14471)
- 贸(13568)
- 贸易(13561)
- 易(13128)
- 技术(12670)
- 融(12525)
- 金融(12524)
- 农业(12501)
- 理论(12466)
- 和(12140)
- 银(11834)
- 机构
- 大学(278221)
- 学院(275021)
- 管理(116666)
- 济(110381)
- 经济(108109)
- 理学(102067)
- 理学院(101074)
- 管理学(99603)
- 管理学院(99105)
- 研究(83936)
- 中国(64554)
- 京(57978)
- 财(52662)
- 科学(50447)
- 财经(43319)
- 所(40754)
- 经(39565)
- 业大(39342)
- 中心(38809)
- 农(38448)
- 江(38016)
- 研究所(36829)
- 北京(36626)
- 范(34149)
- 师范(33867)
- 经济学(33082)
- 财经大学(32722)
- 商学(31801)
- 州(31528)
- 商学院(31487)
- 基金
- 项目(189954)
- 科学(150197)
- 基金(140025)
- 研究(139384)
- 家(120084)
- 国家(119093)
- 科学基金(104333)
- 社会(88110)
- 社会科(83670)
- 社会科学(83649)
- 基金项目(75378)
- 省(72671)
- 自然(68978)
- 自然科(67405)
- 自然科学(67392)
- 自然科学基金(66208)
- 教育(64201)
- 划(61134)
- 资助(58743)
- 编号(56776)
- 成果(45585)
- 部(42935)
- 重点(41308)
- 创(39549)
- 发(38428)
- 课题(37593)
- 教育部(37587)
- 人文(37099)
- 创新(36730)
- 科研(36640)
- 期刊
- 济(113243)
- 经济(113243)
- 研究(80018)
- 中国(44078)
- 管理(42018)
- 财(41882)
- 学报(40760)
- 科学(37343)
- 农(33176)
- 大学(31513)
- 学学(29731)
- 融(28058)
- 金融(28058)
- 教育(26988)
- 农业(23079)
- 技术(22403)
- 财经(21459)
- 经(17967)
- 业经(17911)
- 经济研究(17851)
- 理论(15057)
- 问题(14753)
- 图书(13901)
- 实践(13868)
- 践(13868)
- 技术经济(13483)
- 财会(12824)
- 现代(12475)
- 科技(12473)
- 商业(11929)
共检索到388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晓红 戴静 曾江洪
大股东占款问题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顽症,中小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普遍的大股东占款现象。本文从大股东占款的角度对成长危机产生概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大股东占款对成长危机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占款金额越大的中小上市公司越容易产生成长危机,且大股东所欠应收帐款、与大股东有关的担保是造成成长危机持续发生的主要因素。并由此提出治理大股东占款现象的建议。
关键词:
大股东占款 成长危机 中小企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晓红
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制度,以1998年~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与大股东资源侵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处在配股前三年时,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减少;但当配股融资完成后,大股东的这种约束行为消失。这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配股前的资金支持行为与配股后的资金占用行为。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大股东控制 支持行为 侵占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侯晓红 李琦 罗炜
大股东占款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上年盈利能力水平不同,大股东的占款行为不同。当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的总资产利润率(CROA)小于-3.14%时,大股东占款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正相关,表现出大股东的资金掏空行为;当上市公司的CROA介于-3.14%~42.76%区间内时,大股东占款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负相关,表现出大股东的资金支持行为;当上市公司的CROA高于42.76%时,大股东占款随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增加,表现出大股东的资金...
关键词:
大股东占款 盈利能力 掏空 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峰 邓立丽
大股东通过占款获得了私人利益并侵占了公司的整体利益,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试着从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实证分析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危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占款程度与公司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大股东占款行为对公司效率的危害性是长期的。清理大股东占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依靠行政手段是不能根除顽疾的,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关键词:
大股东 占款 技术效率 实证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连燕玲 贺小刚 张远飞 周兵
本文对危机冲击下的大股东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相对于正常经营期间的大股东可能会相机地采取支持性行为或掠夺性行为,在危机冲击下的大股东则具有强烈的管家意识而非掏空侵占,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其支持性的管家角色功能发挥的程度越高,绩效改善的程度越高;(2)相对国有大股东,家族大股东在危机冲击下承担着更为严重的经济和非经济性损失,从而使得他们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管家角色意识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3)处于低规范性制度环境下的企业大股东在危机冲击下面临更为严重的生存压力和潜在的投资损失,这同样迫使他们发挥出更高程度的管家角色意识以规避利益损失和改进经营业绩;(4)家族大股东委派的CE...
关键词:
危机冲击 大股东行为 管家角色 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颖 李晓东
本文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大股东占款的成因;剖析了大股东占款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和广大中小投资者造成的危害;提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寻求法律支持以加大清欠力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大股东 应收账款 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汪玉英
本文以2001-2003年非金融性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检验了这种影响的原因和作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显著正相关;(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当第一大股东是国家时,负相关系数更大,当第一大股东是境内社会法人时,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4)实证表明“过度投资”是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典型表现,这不仅符合“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推断,而且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融资约束”相反的“融资便利”来加以解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晓红
本文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对大股东资源侵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处在正常水平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当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低于预期水平,并且预期上市公司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为避免破产而带来的损失,大股东倾向于更多地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源;当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介于上述区间内时,为免于破产,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源侵占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下降而减少。
关键词:
大股东 上市公司业绩 资源侵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志霖 郑飞虎
在外部治理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股东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角色,对经理人员起到了监督作用。大股东持有的大量公司股份,一方面对激励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外部治理市场不能有效监督条件下,使大股东有机会通过内部控制、关联交易,剥削中小股东财富,导致公司绩效下滑。在两种不同力量作用下,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呈现一定关系。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关系加以研究,探寻适合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
大股东 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邬国梅
以中国上市企业为分析样本,通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考察企业中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结果显示,过度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密切相关,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相比而言,集团控股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高于非集团控股,自然人集团控股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高于国有集团控股。
关键词:
投资—现金流敏感度 融资约束 过度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琪 孙玲玲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投资者、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辨别哪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资金被占用提供了判断标准,为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股东占款 其它应收款 公司治理 流通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军 葛桓志 陈红
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利益侵占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构建了大股东利益侵占条件下的企业再融资选择模型,并以2000~2004年深沪两市符合证监会当期配股和增发条件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股东利益侵占是导致中国上市公司优先选择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企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和董事会独立性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正相关,而股东之间的权力制衡对企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不具有监督作用。
关键词:
再融资选择 大股东侵占 股权再融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莉 陈耿
一、引言2006年5月7口,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f《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简称"定向增发")做出了具体规定。定向增发融资门槛低、有利于引进特定的投资者、实施上较为简单,也能吸收大股东资产进而实现整体上市,因此在近几年成为我国资木市场股权洱融资的主流方式之一。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发行价格的高低不仅涉及增发对象的直接利益,还影响公司权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定向增发的定价格是否合理是定向增发融资的关键问题:我国h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以下简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茂平
控制权私人收益体现着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通过考察199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平均来说比较高,整体上有下降趋势;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西部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最高。并且研究结论得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法治环境的改善、加大股权的制衡度等可以降低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
关键词:
治理环境 控制权私人收益 主成分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