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7)
- 2023(13809)
- 2022(11456)
- 2021(10586)
- 2020(9014)
- 2019(20367)
- 2018(19882)
- 2017(38982)
- 2016(20452)
- 2015(22297)
- 2014(22022)
- 2013(21708)
- 2012(19815)
- 2011(17296)
- 2010(18045)
- 2009(17399)
- 2008(17232)
- 2007(15942)
- 2006(14271)
- 2005(13191)
- 学科
- 业(98445)
- 企(90579)
- 企业(90579)
- 济(86509)
- 经济(86398)
- 管理(82503)
- 方法(37354)
- 财(36852)
- 业经(30198)
- 数学(28970)
- 务(28771)
- 财务(28742)
- 数学方法(28705)
- 财务管理(28704)
- 农(28188)
- 融(28176)
- 金融(28173)
- 企业财务(27484)
- 中国(26891)
- 银(26490)
- 银行(26485)
- 行(25509)
- 制(24344)
- 技术(20805)
- 农业(20305)
- 策(19178)
- 体(17211)
- 理论(16404)
- 地方(15828)
- 划(15664)
- 机构
- 学院(286499)
- 大学(279888)
- 济(128554)
- 经济(126158)
- 管理(120772)
- 理学(102660)
- 理学院(101841)
- 管理学(100777)
- 管理学院(100225)
- 研究(86230)
- 中国(78747)
- 财(67054)
- 京(57019)
- 财经(51645)
- 经(46943)
- 科学(44767)
- 江(44656)
- 中心(42553)
- 所(41234)
- 农(40046)
- 经济学(38802)
- 财经大学(38378)
- 北京(36098)
- 商学(35913)
- 研究所(35880)
- 州(35692)
- 商学院(35613)
- 经济学院(35003)
- 业大(34586)
- 经济管理(32001)
- 基金
- 项目(176360)
- 科学(142947)
- 研究(135752)
- 基金(131211)
- 家(110737)
- 国家(109385)
- 科学基金(97770)
- 社会(89962)
- 社会科(85668)
- 社会科学(85649)
- 省(69280)
- 基金项目(68838)
- 教育(61138)
- 自然(61014)
- 自然科(59751)
- 自然科学(59740)
- 自然科学基金(58816)
- 划(55818)
- 编号(54243)
- 资助(53451)
- 成果(44199)
- 创(43116)
- 部(40251)
- 创新(39263)
- 业(38831)
- 重点(38431)
- 发(38007)
- 制(37130)
- 国家社会(36998)
- 课题(36577)
- 期刊
- 济(148772)
- 经济(148772)
- 研究(90594)
- 财(59260)
- 中国(58073)
- 管理(53271)
- 融(47347)
- 金融(47347)
- 农(38617)
- 科学(33348)
- 学报(30990)
- 财经(27047)
- 技术(26383)
- 大学(26234)
- 业经(25683)
- 农业(25603)
- 学学(25038)
- 教育(24328)
- 经(23219)
- 经济研究(23164)
- 问题(18290)
- 财会(18006)
- 技术经济(17237)
- 业(16365)
- 会计(15927)
- 贸(15376)
- 现代(15268)
- 世界(14622)
- 国际(14350)
- 商业(13830)
共检索到453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野陶陶
本文以2009年~2012年342家创业板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性家族利益获取方式。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族控股股东更倾向于通过利益共享而非控制权私利方式获取利益;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家族控股股东通过发放现金股利获取利益的动机将受到抑制,会将现金用于企业未来的成长机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化成 李春玲 卢闯
本文从最终控制人的概念出发,以控股股东的经济性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以及集团控制性质作为控股股东的特征变量,分别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上述3个特征显著地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
关键词:
控股股东 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桂杰
股利政策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了股东、债权人和公司的利益。从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分析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控股股东持股状况、性质,上市公司自身特征(公司规模、盈利情况、现金持有量、成长性及负债情况),公司面临的外部股利分配政策、制度环境等,均对公司股利政策有不同影响。其中股利政策合理与否主要取决于控股股东意志受制度环境的约束程度,约束程度越高,股利政策合理性越高,反之,合理性越低,二者呈同向关系。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利政策 强制分红 投资者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靓倩 苗泽惠
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代理问题近期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非常严重。在家族上市公司中,我国家族控股股东和其他国家一样,也通过对投票权与现金流量权进行分离来侵害小股东的利益。宋献中和罗晓林(2003)对26家直接上市民营企业的描述性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接近50%,再考虑到其可能间接持股,所以多数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在公司中处于绝对控股地位。2001年开始,被媒体报道的家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赤 王利君
文章以深圳证券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短时间窗口的视角考察其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以及减持后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减持时进行了精准的时机选择;而市场认为大股东减持传递出公司估值偏高、业绩不佳的信号,对此表现出强烈的负面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减持过程中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非控股股东;低账面市值比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高账面市值比公司股东;高市盈率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低市盈率公司股东;绩差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绩优公司股东;小规模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大规模公司股东。基于此,从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大股东减持 时机选择 市场反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林亚清 黄寿峰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家族控制、金融发展对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发现,家族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显著低于非家族上市公司,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族上市公司面临着比非家族上市公司更高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地,在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中,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显著更高,而且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家族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并推动其现金股利的发放。
关键词:
家族控制 金融发展 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清 张华 曲世友
现金股利政策常常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手段,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动机存在差异。本文选取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和现金股利发放负相关;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减弱利益侵占和现金股利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研究结论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考虑侵占成本的前提下,会提高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清泉 罗党论
在存在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大股东的利益输送通常会造成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进而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本文认为现金股利发放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是作为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此的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多少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不能对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转移现金进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尚不明显。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大股东 利益输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慧敏 叶静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额派现股利政策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本文结合创业板上市公司派现特点,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1~2013年的数据,寻找对现金股利政策产生显著制约的关键因素,即留存收益水平、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公司规模会显著地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派现水平,并提出了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现金股利政策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珂 崔宸瑜 谢德仁
本文基于2003-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在"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如何选择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时,上市公司更可能推出"高送转"的利润分配方案,回避或降低现金股利的倾向更高,这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偏好差异一致;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质押股份比例越高、质押股权面临的平仓风险越高时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股利政策选择方面的经济后果,并为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以及现金股利的不同偏好提供了增量证据。
关键词:
股权质押 “高送转” 现金股利 控股股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欧阳小明
文章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的统计观察,总结出创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特征。通过创业板上市公司现行股利政策的动因分析,提出创业板上市公司未来股利政策应该从影响公司发展因素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
创业板 上市公司 股利政策 动因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弘
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地位与并购融资决策的关系。从股东利益最大化角度开展的理论分析指出,定向增发会妨碍第一大股东通过并购攫取控制权私利,因此他会利用个人地位阻止定向增发的发生。但如果大股东相互制衡的状态在公司中已然存在,其他大股东则会推动定向增发的实施。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并购融资决策中,第一大股东地位越高,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的概率越小,而股权制衡度越高,这一概率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股东的存在会增强上市公司选择非定向增发的倾向性,但不会影响股权制衡的治理效果。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愿选择定向增发的并购融资方式,更有可能是出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春玲 王化成
本文介绍了控股股东的基本理论,并以许荣茂家族控股股东的资本运营为例,分析了家族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特点及运作条件,揭示了其对家族企业、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价值的影响,对如何加强资本市场监管、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和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立安 刘海明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这一特殊现象,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以及采用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对公司绩效、大股东侵占、贷款融资以及效率层面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能够降低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初步说明这一担保方式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整体的融资约束。当货币政策偏紧时,上市公司更多地为子公司担保,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相关决策中主要考虑了融资约束而非控股股东的私利。进一步地,在控制了自我选择的效应之后,为子公司担保能够提高公司绩效、降低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并且提高了公司的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