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3)
- 2023(17618)
- 2022(14870)
- 2021(13797)
- 2020(11625)
- 2019(26340)
- 2018(26012)
- 2017(50491)
- 2016(27316)
- 2015(30487)
- 2014(29956)
- 2013(29602)
- 2012(26991)
- 2011(24553)
- 2010(24795)
- 2009(22837)
- 2008(22248)
- 2007(19483)
- 2006(17124)
- 2005(15073)
- 学科
- 济(124707)
- 经济(124589)
- 管理(82656)
- 业(77452)
- 企(65911)
- 企业(65911)
- 方法(53882)
- 数学(47399)
- 数学方法(46668)
- 中国(28574)
- 财(28346)
- 农(27948)
- 学(26401)
- 地方(25647)
- 业经(25532)
- 制(20487)
- 技术(20128)
- 贸(19159)
- 贸易(19146)
- 农业(19060)
- 理论(18758)
- 务(18534)
- 易(18504)
- 财务(18456)
- 财务管理(18431)
- 环境(18274)
- 企业财务(17557)
- 和(17529)
- 银(16339)
- 银行(16272)
- 机构
- 大学(392293)
- 学院(390647)
- 济(161283)
- 经济(157982)
- 管理(154396)
- 理学(134452)
- 理学院(132947)
- 研究(132301)
- 管理学(130372)
- 管理学院(129677)
- 中国(97159)
- 京(83115)
- 科学(82929)
- 财(71213)
- 所(66841)
- 农(65762)
- 业大(61148)
- 研究所(60982)
- 中心(58785)
- 财经(57647)
- 江(55939)
- 北京(52444)
- 经(52441)
- 农业(51729)
- 范(49081)
- 经济学(48925)
- 师范(48525)
- 院(48027)
- 州(45295)
- 经济学院(43807)
- 基金
- 项目(268354)
- 科学(210226)
- 基金(195195)
- 研究(189438)
- 家(172295)
- 国家(170916)
- 科学基金(146582)
- 社会(120415)
- 社会科(114321)
- 社会科学(114287)
- 省(104786)
- 基金项目(103298)
- 自然(97625)
- 自然科(95412)
- 自然科学(95386)
- 自然科学基金(93670)
- 划(88575)
- 教育(86661)
- 资助(81295)
- 编号(75346)
- 重点(60002)
- 成果(59507)
- 部(57964)
- 创(56705)
- 发(56701)
- 创新(53019)
- 课题(51788)
- 科研(51397)
- 计划(49638)
- 国家社会(49637)
- 期刊
- 济(175593)
- 经济(175593)
- 研究(114137)
- 中国(71808)
- 学报(66106)
- 科学(59085)
- 农(58581)
- 管理(58363)
- 财(54694)
- 大学(49534)
- 学学(47145)
- 农业(40068)
- 教育(38626)
- 技术(34324)
- 融(32221)
- 金融(32221)
- 经济研究(29743)
- 财经(28677)
- 业经(27330)
- 经(24535)
- 问题(22325)
- 业(21193)
- 技术经济(20870)
- 科技(19916)
- 统计(19326)
- 版(18407)
- 策(17972)
- 图书(17870)
- 理论(17841)
- 商业(17720)
共检索到567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茶芬 陈俊 郑柳
如何有效规制大股东股份减持是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2016年1月,证监会发布"减持规定",强制大股东披露减持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内部人交易"预披露"的重大创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计划具有显著信息含量,其市场反应是减持公告市场反应的4倍。减持计划新规全面降低了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能力,不过对控股股东的影响仅限于削弱了事先高位减持能力,事后的长短期获利能力并无显著改变。该规定也诱发了大股东更为偏爱预披露后的紧急减持以实现高位套利目标。本研究填补了"交易预披露"理论构想的实证空白,为政策效果评价进而完善我国大股东减持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全球市场加强内幕交易监管提供了政策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战篪 吴伟立
本文从加剧公司融资约束和促使管理者投资短视两方面检验了大股东减持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机理,研究结果发现:(1)在大股东减持的公司中,公司投资规模与投资机会的敏感性显著弱于没有减持的公司;(2)大股东减持抑制而不是提高了股价高估对公司投资规模的促进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仅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融资约束效应,不支持投资短视效应。这与已有研究关于大股东减持传递公司估值偏高和盈利前景不佳的信息,减持前存在较强的信息操纵行为相吻合。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内部人交易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视角,也有助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可
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一般都是公司经营、决策情况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相对于中小股东具有较大的信息优势,极易在减持本公司股票的过程中,对股票市场的秩序乃至动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监管部门为此而制定的大宗持股信息披露制度是关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及达到该比例后每增减一定比例(我国《证券法》规定的比例为5%)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可
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一般都是公司经营、决策情况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相对于中小股东具有较大的信息优势,极易在减持本公司股票的过程中,对股票市场的秩序乃至动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监管部门为此而制定的大宗持股信息披露制度是关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及达到该比例后每增减一定比例(我国《证券法》规定的比例为5%)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军 居佳欢
A股市场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监管实际上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监管部门和大股东为实现系统动态均衡而进行博弈的过程。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出发,围绕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主线,构建大股东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和大股东的演化稳定策略,得出复制动态相位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违规减持 监管 演化博弈 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振兴 屈文洲
本文以主要股东限售解禁股份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的独特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发现:大股东限售解禁股份大宗交易减持具有显著的折价;折价水平与被减持股份是否具有"控制权收益"显著负相关,而与减持股东"套现动机"的强弱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限售股份存在市场择机,大宗交易减持会给竞价交易市场带来显著为负的财富效应,并且被减持股票后续窗口期的超常收益与大宗交易折价水平显著负相关。本文为第二类代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独特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限售解禁股份 大宗交易 市场择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焯华 樊家秀
本文基于事件研究法对证监会公布的创业板涉嫌违规减持、内幕交易的案件进行研究,通过实际和预期收益率对比,列举了向日葵内幕交易案和掌趣科技涉嫌内幕交易停牌核查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研究方法对创业板公司内幕交易案件能够准确判断,运用累积异常收益率等指标,对判断创业板公司股东减持行为是否利用内部人信息优势违规操作有一定指示作用,对监管部门的监管方法制定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创业板 大股东减持 内幕交易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主持人的话:2015年7月8日,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市场非理性下跌,证监会发布第18号公告,规定自当日起的6个月内,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面对2016年1月8日即将到来的解禁期,市场普遍预期负面,并形成股市下跌压力。1月7日,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以期疏解减持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原本作为市场上正常的交易行为,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却一直是令A股市场困扰的问题。尤其是在A股从异常波动逐步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而在行业间普遍存在,行业差异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稳定的解释力度。导致大股东减持行为出现行业差异的因素,包括行业前期减持水平、行业前期生命周期及行业前期现金股利水平,若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前期减持力度越大或其属于成熟性行业或衰退性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前期发放现金股利水平越高,那么当前大股东减持的力度越小。在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不十分健全、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监管部门在确定重点监管行业时,只有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国松 张飞
由于我国创业板存在高超募资金、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的"三高"现象,使得创业板是名副其实的造富板。"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理论告诉我们要想把这些纸上财富变为现实,必须对所持股票进行减持变现。拥有亿万财产的大股东减持后即可享受财富盛宴,合法减持本身无可非议。但是面临着公司业绩变脸,成长性不足等问题时,具有先天信息优势的大股东便有了在股价高位变现的动机。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公告前后不仅股价波动明显,而且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股东减持对股价影响的差别很大。
关键词:
创业板 大股东减持 股价 市场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赖丹 蔡晓凤 罗翔
屡见不鲜的大股东减持行为,已成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2011-2018年间1 743家A股上市公司的3 330个大股东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债务期限与大股东减持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规模与股权集中度和高管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但两者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短期债务占比越大,债务期限越短,大股东减持规模越小。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治理结构和债务期限视角,就如何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以及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债务期限 大股东减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海静 汪祥耀 谭超
大股东利用"高送转"达到减持目的,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乱象"之一。本文以2010-2015年推出"高送转"方案并且发生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送转"对大股东减持规模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财务业绩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在发生大股东减持的全部上市公司中,相较于未"高送转"的公司,"高送转"公司大股东减持的比例更高;(2)"高送转"强度越大,大股东减持规模越大;(3)好的财务业绩状况可以抑制"高送转"与大股东减持规模之间的正向关系,相反的,差的财务业绩状况则会加剧二者的正向关
关键词:
高送转 大股东减持 财务业绩 盈余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裕琪 刁节文
本文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第一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发生增持和减持行为的股票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变量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在增持前后、减持前后的半年(120个交易日)内的超额收益率具有明显差异,说明第一大股东在二级市场的交易行为具有较明显的市场效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市场效应的主要因素,并且比较了这些因素对增持效应和减持效应的影响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燕 杨桐 郑甘甜 龙子午 杜为公
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是否减持了股份,以及大股东所持股份在全流通背景下体现出何种特征。实证检验结论发现,2008—2014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平均每年比上年减少0.3801%,共1186家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发生了减持。大股东减持的样本中,减持幅度最大达到55.5%。Z指数、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减持显著正相关。国有大股东、上市公司规模、资本积累率与大股东减持显著负相关,财务杠杆与大股东减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全流通 股权结构 大股东 减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