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8)
2023(9993)
2022(8940)
2021(8586)
2020(7123)
2019(16554)
2018(16481)
2017(32216)
2016(17394)
2015(19423)
2014(19253)
2013(19147)
2012(17484)
2011(15684)
2010(15441)
2009(13910)
2008(13507)
2007(11578)
2006(9970)
2005(8721)
作者
(49019)
(40586)
(40249)
(38283)
(25916)
(19431)
(18199)
(16002)
(15469)
(14428)
(14026)
(13426)
(12728)
(12651)
(12469)
(12308)
(12120)
(12085)
(11569)
(11531)
(10107)
(9776)
(9730)
(9242)
(9056)
(8979)
(8970)
(8863)
(8058)
(7966)
学科
(67321)
经济(67239)
管理(53456)
(50946)
(44245)
企业(44245)
方法(34066)
数学(29367)
数学方法(29064)
(19086)
(16969)
中国(15808)
(15347)
业经(15005)
(13655)
财务(13596)
财务管理(13580)
企业财务(13034)
地方(12857)
理论(12080)
(11876)
农业(11559)
(11402)
(11050)
贸易(11045)
环境(11022)
技术(10801)
(10697)
(10076)
教育(9434)
机构
大学(246198)
学院(242561)
管理(102925)
(93758)
经济(91710)
理学(90446)
理学院(89507)
管理学(88089)
管理学院(87661)
研究(76874)
中国(55890)
(51956)
科学(47971)
(43138)
(37687)
业大(36094)
(35604)
财经(35482)
中心(34453)
研究所(34399)
北京(32959)
(32787)
(32397)
(31679)
师范(31427)
(27910)
农业(27774)
(27274)
商学(26958)
经济学(26830)
基金
项目(170300)
科学(134475)
基金(124949)
研究(124696)
(107996)
国家(107099)
科学基金(93227)
社会(77554)
社会科(73444)
社会科学(73425)
基金项目(67671)
(65281)
自然(62374)
自然科(60953)
自然科学(60940)
自然科学基金(59860)
教育(56998)
(55312)
编号(51506)
资助(51401)
成果(40969)
(37817)
重点(37080)
(35436)
(34689)
课题(33833)
创新(32873)
科研(32755)
教育部(32721)
项目编号(32545)
期刊
(98367)
经济(98367)
研究(71220)
中国(40553)
学报(37673)
管理(37233)
科学(34865)
(32668)
(31444)
大学(28635)
教育(26767)
学学(26763)
农业(22290)
技术(19896)
(18747)
金融(18747)
财经(16905)
业经(15957)
经济研究(15257)
图书(14555)
(14151)
理论(13330)
问题(12447)
科技(12385)
实践(12291)
(12291)
技术经济(11532)
现代(11034)
(11022)
情报(10802)
共检索到339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欣兰  徐琪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趋利避害的特征更加明显,在减持过程中存在更多信息操纵的嫌疑。大量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存在时机抉择能力,以获得更高的私有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利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针对上述问题对大股东减持的动因、时机抉择能力以及"隧道行为"下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动机主要包括业绩前景差、股票估值高、大股东掏空、公司流动性需求等,且大股东通常会选择在业绩变脸前、股票价格高位时进行减持,同时还会考虑信息披露时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而在行业间普遍存在,行业差异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稳定的解释力度。导致大股东减持行为出现行业差异的因素,包括行业前期减持水平、行业前期生命周期及行业前期现金股利水平,若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前期减持力度越大或其属于成熟性行业或衰退性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前期发放现金股利水平越高,那么当前大股东减持的力度越小。在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不十分健全、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监管部门在确定重点监管行业时,只有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振兴  屈文洲  
本文以主要股东限售解禁股份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的独特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发现:大股东限售解禁股份大宗交易减持具有显著的折价;折价水平与被减持股份是否具有"控制权收益"显著负相关,而与减持股东"套现动机"的强弱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限售股份存在市场择机,大宗交易减持会给竞价交易市场带来显著为负的财富效应,并且被减持股票后续窗口期的超常收益与大宗交易折价水平显著负相关。本文为第二类代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独特的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静  徐斌  王晓亮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2006~2012年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投机行为及其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投机行为对中小投资者存在导向性效应,大股东投机行为与中小股东投机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定向增发中存在严重的大股东发行时机选择现象,大股东通过操控中小股东的非理性情绪进行利益输送,且利益输送主要来源于中小股东非理性情绪推动的价格上涨而非增发股票发行价格折扣;大股东利益输送程度在牛市环境下远比熊市环境下严重,经营效益差的增发企业远比经营效益好的增发企业严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利平  张大勇  
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OLS与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大股东通过操纵重大信息披露在股份减持过程中的隧道行为。得出了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但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减持前披露"利好"消息、减持后披露"利空"消息的概率高;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较高;公司估值(托宾值)越高,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也越大;被减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总资产收益率(ROA)对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不存在显著影响等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育辉  吴世农  
本文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发现:被减持上市公司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而在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减持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减持前披露好消息,或将坏消息推迟至减持后披露;减持规模越大,大股东操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就越高;相比其他大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信息操控更严重,获得的减持收益也更高。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通过操控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来掏空中小股东利益的事实,为监管机构加强大股东行为的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大勇  傅利平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主持人的话:2015年7月8日,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市场非理性下跌,证监会发布第18号公告,规定自当日起的6个月内,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面对2016年1月8日即将到来的解禁期,市场普遍预期负面,并形成股市下跌压力。1月7日,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以期疏解减持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原本作为市场上正常的交易行为,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却一直是令A股市场困扰的问题。尤其是在A股从异常波动逐步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鸣茂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超  
大股东掏空是伴随着股权的相对集中而衍生出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是在现代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大股东掏空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对抑制大股东侵害行为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从大股东掏空的生成机制、手段、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及公司治理机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在回顾融资融券制度这一外部机制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探究这一新兴制度在抑制大股东掏空上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对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讨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可供改进之处,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舒家先  易苗苗  
基于近年来频发的个股崩盘现象,本文运用2013—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大股东减持前的业绩预告信息进行分析,探究业绩预告、大股东减持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针对不同市场环境和股份性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减持前公布积极业绩预告。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股价崩盘现象的发生率,在熊市和民营公司中作用更加明显,消极业绩预告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信息披露与股价反应的相关文献,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做出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国松  张飞  
由于我国创业板存在高超募资金、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的"三高"现象,使得创业板是名副其实的造富板。"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理论告诉我们要想把这些纸上财富变为现实,必须对所持股票进行减持变现。拥有亿万财产的大股东减持后即可享受财富盛宴,合法减持本身无可非议。但是面临着公司业绩变脸,成长性不足等问题时,具有先天信息优势的大股东便有了在股价高位变现的动机。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公告前后不仅股价波动明显,而且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股东减持对股价影响的差别很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静  
当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做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国内学者针对我国市场股权分置的特点,进行了很多关联交易方面的研究,为利益输送行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本文将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下一步应该深入展开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钰颖  林川  
本文以2008~2014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社会责任、现金股利对大股东减持倾向的影响,以及现金股利产生的中间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其大股东减持的倾向就越弱;相较于未分配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中出现大股东减持事件的概率会降低;而考虑现金股利的中间作用后,社会责任对大股东减持倾向的抑制作用加强,影响也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