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9)
- 2023(4845)
- 2022(4132)
- 2021(3861)
- 2020(3112)
- 2019(6718)
- 2018(6582)
- 2017(12081)
- 2016(6402)
- 2015(6669)
- 2014(6022)
- 2013(5619)
- 2012(4712)
- 2011(3819)
- 2010(4377)
- 2009(4433)
- 2008(3795)
- 2007(3090)
- 2006(2626)
- 2005(2448)
- 学科
- 济(19291)
- 经济(19265)
- 管理(18912)
- 业(18190)
- 企(16977)
- 企业(16977)
- 审计(12106)
- 方法(9562)
- 财(9163)
- 数学(7799)
- 数学方法(7720)
- 务(7404)
- 财务(7392)
- 财务管理(7327)
- 企业财务(7060)
- 各类(5857)
- 中国(5724)
- 制(5365)
- 农(5139)
- 业经(4920)
- 体(3773)
- 贸(3667)
- 贸易(3656)
- 易(3560)
- 农业(3321)
- 技术(3283)
- 融(3244)
- 金融(3243)
- 学(3232)
- 体制(3220)
- 机构
- 学院(78146)
- 大学(74356)
- 管理(29662)
- 济(27817)
- 经济(27173)
- 理学(25800)
- 理学院(25606)
- 管理学(25147)
- 管理学院(25018)
- 研究(20387)
- 中国(17197)
- 财(16943)
- 京(15402)
- 财经(13520)
- 经(12284)
- 科学(11675)
- 江(11366)
- 财经大学(10179)
- 中心(10073)
- 所(9730)
- 州(9613)
- 商学(9168)
- 商学院(9069)
- 范(8810)
- 业大(8794)
- 农(8733)
- 北京(8711)
- 师范(8706)
- 技术(8320)
- 经济学(8035)
- 基金
- 项目(50386)
- 科学(39999)
- 研究(38614)
- 基金(36407)
- 家(30905)
- 国家(30639)
- 科学基金(27317)
- 社会(24398)
- 社会科(23209)
- 社会科学(23201)
- 省(20363)
- 基金项目(19026)
- 教育(18453)
- 自然(17621)
- 自然科(17209)
- 自然科学(17205)
- 编号(17201)
- 自然科学基金(16892)
- 划(16525)
- 资助(14628)
- 成果(13598)
- 项目编号(11539)
- 重点(11326)
- 课题(11234)
- 创(11119)
- 部(10729)
- 性(10688)
- 创新(10335)
- 年(10267)
- 科研(10092)
共检索到116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亚梅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利益冲突是一个世界性公司治理难题。大股东在特定状态下会成为企业剩余控制者而选择与审计师进行合谋,购买审计意见。文章在对股权结构与外部审计监督相关的中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大股东"隧道挖掘"下的审计合谋的博弈过程、演化历程进行剖析,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分别提出了审计合谋的规制策略。
关键词:
隧道挖掘 审计合谋 代理冲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覃家琦
法律赋予公司法人以独立地位,独立于投资者即股东和债权人,法人财产与投资者财产相分离,从而公司法人的价值也应该独立于股东和债权人价值。但传统公司价值的MM模型、FCF模型、NPV模型、EVA模型都只考虑股东和债权人的价值。本文基于法人独立的视角所提出的公司价值修正模型能满足公司法人与投资者的财产分离原则,反映留存收益的持续投资和持续获利所导致的公司增长,区分公司法人折现率和股东折现率,并体现股东和公司法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可通过该修正模型加以解释。
关键词:
法人独立 公司价值分离 隧道挖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华平 张磊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了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筹集充足的资金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家看准了风险较小的资本市场。然而,不完善的中国资本市场为公司包装上市、为大股东隧道挖掘掏空上市公司提供了便利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亮 姚益龙
文章详细探讨了我国特有股权结构下的大股东行为,指出大股东具有转移上市公司资产满足自身利益的动力,从而侵害了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降低了公司价值,表现为"隧道效应"。文章还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列举了大股东种种的"隧道挖空"行为,最后为减少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利益侵害,文章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隧道效应 挖空 所有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艳霞
终极股东的隧道挖掘是公司治理中的热点话题,借鉴已有成果和国外实践经验,提出引入第三方利益主体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通过分析利益与权力间的互动关系,证明第三方利益主体有能力也有动力约束终极股东的不良行为,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机构投资者。
关键词:
第三方利益主体 公司治理结构 权力平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云霞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股权集中现象普遍存在于诸多上市公司组织结构中,然而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监管层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控股股东具备的自身优势进一步导致上市公司内部存在大量控股股东关联交易"隧道挖掘"行为。为深入分析该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况,文章依托于实际案例,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性"隧道挖掘"行为实施动因、手段及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以经济后果为基础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期望对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关联交易 “隧道挖掘”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本文根据Johnson等(2000)提出的"隧道效应"理论,以我国沪深两市2001年—2003年所有实施了配股和增发的155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系统的方法研究了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融资后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一方面利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资格从中小股东手中融入巨额的资本,获取了大量可供其掠夺的控制性资源;另一方面,则凭借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资金占用的方式将上市公司所筹集的资金转移到自己的手中,以此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我国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并未能有效地阻止大股东的此种掠夺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传宪 何益闯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定向增发的现实情况,本文从大股东制衡的视角,以我国2008-2009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定向增发的隧道行为和大股东制衡机制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有更大的动机和能力利用定向增发进行隧道行为,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大股东联合控制力、大股东间的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定向增发的隧道行为。
关键词:
大股东制衡 定向增发 隧道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慧敏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在2009-2016年期间发生关联并购事件的上市企业为样本,从董事异质性与大股东隧道效应两个角度分析关联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股东隧道效应与关联并购绩效之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异质性与与关联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异质性具有削弱大股东隧道效应与关联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
董事异质性 大股东隧道效应 关联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麦琼丹 吴水亭
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阻碍了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该问题也日益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选取2014~2015年所有沪深A股上市的非金融行业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公司大股东隧道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多方面提出防范大股东隧道行为的建议。一、引言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阻碍了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Johnson等(2000)证明,1997年亚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俊秋
本文应用大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于大股东隧道挖掘行为以及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与其持股比例成显著的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能够抑制隧道挖掘行为和缓解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公司价值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成显著的U型关系,股权制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价值,但效果不显著。研究结果证明,投资者能够识别股权结构所代表的代理问题,并给代理问题较大的公司予以较低的定价。
关键词:
股权结构 隧道挖掘 公司价值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翔 邓可斌
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抑制隧道效应是我国证券市场实施引入外资股东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研究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从现金股利隧道效应角度实证检验引入外资股东是否能有效控制控股股东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实证结果证明:(1)外资直接持股能够对现金股利隧道效应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间接持股则没有明显作用;(2)直接持股外资大股东对现金股利隧道效应的抑制作用与其持股比例密切相关,当持股比例适度时,外资股东能够抑制第一大股东的掏空行为,降低第一大股东隧道效应。但当外资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成为第一大股东
关键词:
外资大股东 现金股利 隧道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丹 唐磊雯 陈海龙 吴金昀
本文以"隧道效应"理论为基础,以沪深两市2006年至2007年度实施配股和增发的全部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时盈余管理、融资完成后对所筹资金利用效率及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处于控股地位的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从中小投资者融入大量资金,为日后掠夺上市公司资源打下基础;同时,大股东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采取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方式对公司股权再融资过程中所筹集到的资金进行掠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上市公司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没有有效阻止大股东利益侵占的行为,以致中小股东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大股东对其盈余管理行为施加了更多的...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盈余管理 隧道效应 资金占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利平 张大勇
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OLS与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大股东通过操纵重大信息披露在股份减持过程中的隧道行为。得出了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但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减持前披露"利好"消息、减持后披露"利空"消息的概率高;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较高;公司估值(托宾值)越高,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也越大;被减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总资产收益率(ROA)对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不存在显著影响等结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永伟 李若山
近年来,为防止投资者利益受到侵害,我国证券监管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与手段,颁布了不少法律与条款。但不幸的是,由于对股权的会计属性认识不清,在大股东收购、掏空上市公司的过程中,无论是上市公司、银行还是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股权的质押行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未建立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股东的支撑行为与隧道行为——基于托普软件的案例研究
股权再融资与大股东控制的“隧道效应”——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再解释
大股东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上市公司大股东-管理者合谋的演化博弈分析
监督还是合谋:多个大股东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
盈余管理与控制性大股东的“隧道行为”——来自配股公司的证据
现金股利政策:控制权人挖掘利益侵占“隧道”的工具
大股东隧道行为对中小投资者信心及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问卷调查
股东关系、合谋与大股东利益输送——基于解禁股份交易的研究
大股东减持是否与财经媒体存在合谋?——基于20082014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