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2)
2023(10516)
2022(9025)
2021(8531)
2020(7485)
2019(17404)
2018(17500)
2017(33841)
2016(17963)
2015(20375)
2014(20526)
2013(20054)
2012(18415)
2011(16390)
2010(16266)
2009(15258)
2008(15243)
2007(13528)
2006(11247)
2005(9863)
作者
(50939)
(42954)
(42889)
(41022)
(27350)
(20789)
(19778)
(16900)
(16212)
(15156)
(14594)
(14335)
(13500)
(13405)
(13277)
(13246)
(13227)
(12796)
(12452)
(12334)
(10586)
(10513)
(10377)
(9830)
(9754)
(9744)
(9445)
(9421)
(8697)
(8456)
学科
(77666)
经济(77582)
管理(55742)
(54585)
(47240)
企业(47240)
方法(43051)
数学(38136)
数学方法(37670)
(23427)
(18486)
(16808)
财务(16764)
财务管理(16732)
中国(16391)
企业财务(15779)
(15609)
业经(15455)
(13550)
贸易(13549)
(13424)
理论(13372)
(13151)
地方(12318)
农业(12217)
(11736)
技术(10529)
(10337)
金融(10334)
(10332)
机构
大学(263643)
学院(261490)
(108229)
经济(106101)
管理(105818)
理学(92416)
理学院(91499)
管理学(89782)
管理学院(89297)
研究(78516)
中国(59994)
(53288)
(50639)
科学(48128)
财经(41533)
(40277)
业大(38530)
中心(38383)
(38291)
(37814)
(37097)
研究所(34870)
经济学(34044)
北京(32818)
农业(31870)
(31863)
师范(31445)
财经大学(31234)
经济学院(30932)
(29515)
基金
项目(178161)
科学(140940)
基金(131730)
研究(127637)
(114044)
国家(113145)
科学基金(98761)
社会(81302)
社会科(77218)
社会科学(77194)
基金项目(70189)
(68990)
自然(65751)
自然科(64287)
自然科学(64269)
自然科学基金(63165)
教育(60417)
(58143)
资助(54619)
编号(51310)
成果(40563)
(40343)
重点(39907)
(37045)
(36447)
教育部(35153)
科研(35146)
大学(34823)
创新(34633)
人文(34019)
期刊
(108935)
经济(108935)
研究(68787)
(43159)
中国(40988)
学报(39353)
管理(38504)
科学(36046)
(34705)
大学(30367)
学学(28895)
技术(25283)
农业(23302)
教育(22323)
财经(21059)
(20996)
金融(20996)
(17951)
业经(17635)
经济研究(17439)
问题(14977)
统计(13822)
财会(13672)
技术经济(13455)
理论(12896)
(12702)
(12472)
(12299)
商业(11886)
实践(11696)
共检索到361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本艳  向古月  周先平  
我国公司法第106条规定公司特别决议的形成必须经出席股东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才具有效力,当公司某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3后,如果该大股东不投赞成票就相当于否决了特别决议事项,从而获得了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事项的"否决权"。本文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运用精确断点回归设计法进行拟随机实验,在有效控制大股东持股比例等混淆因素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大股东"否决权"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3的临界值后,在特定多数规则的外生冲击之下,大股东的"否决权"使得代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宋力  陈光  
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是对较为稀缺的控制权资源和原来上市公司的股权配置状况进行重新安排的行为。对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看该控制权转移行为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公司价值并降低了代理成本。本文拟通过分析控制权转移前后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私有部分和共享部分比例的变化,构建控股股东"边际代理比率",并以此作出从代理成本角度对公司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宋力  韩亮亮  
本文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08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计量代理成本,采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反映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旭辉  黄雷  
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2010年具有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分析发现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均是影响股权代理成本的重要因素,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负相关;次大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与股权代理成本正相关;大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制衡度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通过分析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权性质对于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代理成本显著较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在国有企业中,无论使用营业管理费用率还是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代理成本负相关,而非国有企业仅在以资产周转率为代理变量时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从二元股权结构向全流通市场过渡期间,有效调控大股东出售解禁股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是保证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本研究认为在中国现行制度环境下上市公司内部人、政府与投资者间所形成双重代理问题(twin agency problems)决定大股东出售解禁股行为,其本质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侵占。通过收集上市公司大股东出售解禁股情况的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指出股改对价方案对投资者补偿不足而形成巨大的流通权溢价空间,并且如果公司中双重代理成本越大,大股东出售解禁股激励就越强,出售水平也越高。给定上市公司的股改对价水平,较低的双重代理成本降低大股东出售解禁股的动力,从而降低投资者未来从公司获得收益的风险。本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保  张金贵  朱允露  
本文基于2010-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单一大股东的控制权结构细分为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两类,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等方法,分析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和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等三类控制权结构的代理成本大小及其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单一控制性大股东的代理成本最低;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的代理成本居中;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的代理成本最高;国有性质对三类控制权结构影响代理成本效应均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勇  
文章选取2015—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代理成本、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代理成本在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之间显著负相关;代理成本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之间显著负相关;代理成本会显著增强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宁  
本文从大股东代理问题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控股股东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显著高于非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自然人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比国有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志国  张洋  丁钰洋  
通过选取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2003年1月至2015年6月的季度和半年度数据,基于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委托代理成本随着公司上市时间的变化是否存在一般性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委托代理成本随着公司上市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M"形时变特征,且不同的数据样本频率以及是否加入相应的控制变量对上述结果并没有产生影响,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成本存在具有内生性特征的时变规律。理论猜想认为:硬性上市条件约束、上市亢奋和针对窃取利益与维护职位的权衡会使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在上市后产生持续波动的内生性时变特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志鹏  高师师  
本文选取沪深A股市场2015-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股权集中度以及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质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股权集中度对两者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机制研究中引入第二类代理成本,研究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第二类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第二类代理成本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第二类代理成本为二者关系的中介机制。异质性研究中,先后按照市场行情、企业性质、高管持股情况、两职合一进行分组,结果表明当处于熊市、企业性质为非国有、高管持股比例越低、非两职合一时非控股大股东对审计质量的治理效果更突出。本文拓展了非控股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研究视角,并对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美英   汪洁   池昱洁   侯玉婷  
国有企业创新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2009—2021年沪深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考察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大股东持股能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且主要通过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提高创新数量和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民营和外资性质的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更显著,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行业竞争程度高、高管创新注意力低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研究丰富了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文献,为推动国有企业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赵月皎  刘洋  
股权制衡通过缓解双重代理成本、降低非效率投资,对企业研发起到促进作用,且该效果因制衡股东性质和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以2008—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索股权制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股权制衡缓解了公司第一类代理冲突,提高了董事会和高管决策效率,从而促进了研发投入。其中,制衡股东与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时,股权制衡对研发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当制衡股东类型为自然人、境内非国有法人和外资法人时,制衡效果更明显;当制衡股东为国有法人和银行证券基金时,制衡效果不显著。以上结论丰富了股权制衡类型和性质的文献,为公司提高治理效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丛颖  张楠楠  
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检验大股东行为对不同代理冲突的影响,分析其行为所产生的治理与掏空效应,并引入股权结构的交互项,检验股权结构对大股东行为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股东行为存在治理与掏空效应,其中现金股利的分配一方面能够降低股权代理冲突,另一方面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掏空。股权结构不是影响大股东行为的直接因素,而是对大股东治理和侵占效应存在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其中国有股股东对股权代理冲突的治理效应要高于非国有股股东,而对中小股东的侵占效应要低于非国有股股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有股股东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新蓉  杨璐  
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重点研究了大股东之间的博弈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成员持股比例比较接近,达到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时,能减小寻求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动机,可以避免一股独大,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