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3)
- 2023(6854)
- 2022(5566)
- 2021(4879)
- 2020(4078)
- 2019(8946)
- 2018(8587)
- 2017(16047)
- 2016(8894)
- 2015(9469)
- 2014(9179)
- 2013(9089)
- 2012(8165)
- 2011(7267)
- 2010(6968)
- 2009(6421)
- 2008(6255)
- 2007(5245)
- 2006(4431)
- 2005(3521)
- 学科
- 济(34940)
- 经济(34899)
- 管理(26288)
- 业(26168)
- 企(20962)
- 企业(20962)
- 方法(18309)
- 数学(16621)
- 数学方法(16503)
- 财(10211)
- 农(9692)
- 学(9414)
- 贸(8667)
- 贸易(8667)
- 易(8428)
- 中国(8095)
- 业经(8060)
- 务(6693)
- 财务(6690)
- 财务管理(6683)
- 农业(6661)
- 企业财务(6411)
- 技术(6004)
- 环境(5960)
- 地方(5406)
- 制(5396)
- 产业(5318)
- 划(4999)
- 银(4805)
- 银行(4750)
- 机构
- 大学(130555)
- 学院(129733)
- 济(50273)
- 经济(49457)
- 管理(48322)
- 研究(44662)
- 理学(43846)
- 理学院(43300)
- 管理学(42263)
- 管理学院(42081)
- 农(35654)
- 科学(33129)
- 中国(31569)
- 业大(29170)
- 农业(29001)
- 京(26372)
- 所(24465)
- 研究所(23111)
- 财(21039)
- 农业大学(20034)
- 中心(19673)
- 财经(17851)
- 江(17789)
- 经(16494)
- 院(15850)
- 北京(15696)
- 室(15452)
- 省(15416)
- 经济学(15370)
- 业(14834)
- 基金
- 项目(99247)
- 科学(76961)
- 基金(74136)
- 家(69440)
- 国家(68890)
- 研究(60017)
- 科学基金(57671)
- 自然(41494)
- 自然科(40623)
- 自然科学(40603)
- 基金项目(40173)
- 自然科学基金(39938)
- 社会(39872)
- 省(38975)
- 社会科(37937)
- 社会科学(37928)
- 划(33452)
- 资助(29359)
- 教育(26987)
- 重点(22597)
- 计划(22209)
- 创(21131)
- 部(20757)
- 编号(20575)
- 科研(20414)
- 发(20224)
- 科技(20207)
- 创新(19807)
- 业(19471)
- 大学(17302)
共检索到169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理想 陈亮 黄庆华 钟儒清 张立兰 张宏福
【目的】研究大肠酶对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测试猪饲料原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DMD)和酶水解物能值(EHGE)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大肠酶条件下非淀粉多糖(NSP)组分与DMD和体外总能消化率(GED)的关系,为完善体外模拟胃-小肠-大肠三步消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设4个处理,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模拟饲料原料胃和小肠消化后,分别使用对照组(去离子水)、纤维素酶、ViScozyME酶和仿生酶(由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组成)模拟大肠阶段的消化。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分别测定玉米、大豆粕、小麦麸、玉米DDGS、苜蓿草粉和大豆皮的DM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富丽 申丹 钟儒清 张顺芬 李滔 孙曙东 陈亮 张宏福
【目的】利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玉米—杂粕型饲粮的非淀粉多糖(NSP)酶谱,并分析优化的非淀粉多糖酶谱对饲粮养分消化率和育肥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为饲粮高效利用和精准饲养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一在育肥猪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果胶酶6种NSP酶,采用胃—小肠体外模拟法测定体外回肠干物质消化率(IVIDMD);取IVIDMD达到最大值时各NSP酶的添加水平为该NSP酶0编码水平,按照六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体外消化试验,建立IVIDMD与NSP酶添加量的六元二次回归方程,筛选出玉米—杂粕型饲粮最优NSP酶谱(OEC);利用胃—小肠—大肠体外模拟消化法分析测定添加OEC前后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能量消化率(IVGED)和体外消化能(IVDE),以验证OEC的效果。试验二按照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6头健康、体重相近去势公猪(117.8±1.66 kg),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加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OEC;在试验开展第18天采用直肠擦拭法采集猪新鲜粪便,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及相对丰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1)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杂粕型饲粮OEC为:纤维素酶1 003 U·kg~(-1)、木聚糖酶18 076 U·kg~(-1)、β-葡聚糖酶1 377 U·kg~(-1)、β-甘露聚糖酶14 765 U·kg~(-1)、α-半乳糖苷酶337 U·kg~(-1)和果胶酶138 U·kg~(-1);(2)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OEC使IVDMD由73.44%显著提高到76.26%(P<0.01);(3)在门水平上,共筛选出了12个相对丰度大于0.1%的菌门,其中Bacteroidota(拟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Spirochaetota(螺旋体门)为优势菌门,三者之和在组内占比达96%以上;(4)在属水平上,饲粮中添加OEC显著增加norank_f_F082,norank_f_Bacteroidales_RF16_group,Bacteroides(拟杆菌属)和Roseburia(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峥 张日俊
阐述了谷物饲料中所含非淀粉多糖(NSP)的种类、主要成分、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消除NSP的抗营养作用及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几种可行办法如添加酶制剂、水处理和添加抗生素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凯 白国松 滕春然 马腾 钟儒清 陈亮 张宏福
【目的】利用单胃仿生消化系统测定小麦、稻谷及糙米原料的鸡酶水解物能值(EHGE),结合两种体内法(自由采食法(FF)和排空强饲法(TF))测定的小麦、稻谷及糙米原料的鸡代谢能值,建立基于酶水解物能值和原料化学成分的鸡代谢能值预测模型,为谷物原料鸡代谢能值快速预测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单胃仿生消化系统分别测定3种来源的小麦、稻谷及糙米共计9个样品的鸡酶水解物能值(EHGE),每个谷物样品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合前期通过自由采食法和排空强饲法测定的同批次原料的鸡表观代谢能值(AME)和真代谢能值(TME),利用线性回归建立基于化学成分及酶水解物能值的AME、TME预测模型。【结果】(1)在干物质基础下,3种来源的小麦原料酶水解物能值分别为14.46、14.63和14.80 MJ·kg~(-1);3种来源的稻谷原料酶水解物能值分别为12.52、13.59和13.40 MJ·kg~(-1);3种来源的糙米原料酶水解物能值分别为14.74、15.10和15.23 MJ·kg~(-1)。(2)粗灰分和中性洗涤纤维分别与FF法测定的AME和TME(AME_(FF),TME_(FF))和TF法测定的AME和TME(AME_(TF),TME_(TF))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EHGE与AME_(FF)、AME_(TF)、TME_(FF)、TME_(TF)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0.864、0.807和0.866。(3)相较于EHGE建立的代谢能预测模型,基于化学成分建立的预测模型有更高的决定系数(R ~2)、更低的残差标准差(RSD)。对于AME_(FF)和TME_(FF),Ash为最佳预测因子,预测模型为:AME_(FF)=16.728-0.842×Ash(R~2=0.809,RSD=0.826,P=0.001),TME_(FF)=16.812-0.842×Ash(R ~2=0.816,RSD=0.806,P=0.001);对于AME_(TF)和TME_(TF),NDF为最佳预测因子,预测模型分别为:AME_(TF)=16.106-0.157×NDF(R ~2=0.907,RSD=0.523,P<0.001),TME_(TF)=17.654-0.157×NDF(R ~2=0.903,RSD=0.534,P<0.001)。【结论】小麦、和糙米的EHGE高于稻谷EHGE,且三类谷物原料的EHGE与体内法测定的代谢能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本研究条件下,基于化学成分建立的谷物AME和TME预测模型优于基于EHGE建立的预测模型。
关键词:
鸡 代谢能 酶水解物能值 预测模型 谷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游翠红 李茜 王树启 李远友
为探讨酶制剂是否有助于提高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对石莼(Ulva pertusa)海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在总蛋白水平为32%、总脂肪水平为8%情况下配置6种饲料,其中两个对照组(未添加石莼为C1、添加15%石莼为C2)、4个实验组,饲养黄斑蓝子鱼幼鱼56 d,通过比较鱼的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的活性及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等,以确定酶制剂的效果及其适宜添加量。结果显示,4种实验饲料养殖的黄斑蓝子鱼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等方面均优于C2对照组,与C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4实验组的蛋白质效率除外)(P>0.05)。全鱼生化成分及胃、前肠、肝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志斌 廖启顺 张红兵 魏云 苏子峰 刘绍贵
将200只21日龄罗斯肉鸡分正对照组、负对照组和处理组1~3(在负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各添加一种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共5组试验,56日龄屠宰,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负对照组肉鸡的腿肌肉色a值显著小于(P0.05)。本试验表明,酶类全、酶活性高的复合NSP酶制剂对肉鸡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 肉鸡 肉品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游 周飘萍 袁野 马红娜 周歧存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小麦淀粉和脂肪水平对大黄鱼幼鱼生长、饲料利用以及糖代谢关键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设计了3个小麦淀粉水平(5%、10%和30%)和2个脂肪水平(5%和10%)的3×2的两因子实验,配制了6种等氮的饲料,分别喂养平均体质量为(6.75±0.12)g的大黄鱼幼鱼。结果显示,饲料中小麦淀粉和脂肪水平对大黄鱼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成活率(SR)、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无显著交互作用,对脏体比(VSI)有显著交互作用。在同一脂肪水平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勃 宋理平
配制5组等蛋白质等脂肪,不同淀粉水平(26%、30%、34%、38%、42%)的饲料,网箱养殖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60 d,初始体重为(4.02±0.11)g,探讨其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淀粉含量34%组相对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38%和4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6%和30%组(P<0.05);34%组全鱼以及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6%、30%和42%组(P<0.05),全鱼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各组...
关键词:
淡水黑鲷 淀粉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霞 呙于明 赵剑 袁建敏
为研究木聚糖酶对肉仔鸡不同类型日粮的代谢能值的影响,将细菌性内切木聚糖酶,酶A,活性5 000 IU/g和活性各为2 500 IU/g的真菌性外切糖酶和细菌性内切酶的复合木聚糖酶,酶B,分别添加到代谢能为12.13MJ/kg的6种类型日粮中,试验结果表明:在肉仔鸡1~3周龄,酶A显著提高玉米豆粕棉粕和玉米小麦豆粕菜粕型日粮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酶B显著提高除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外其他类型日粮的AME与TME(P<0.05)。在肉仔鸡4~6周龄,2种木聚糖酶都提高了玉米小麦豆粕和玉米小麦豆粕棉粕型日粮的AME和TME(P<0.10)。前期,酶A在玉米豆粕棉粕和玉米小麦豆粕菜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立兰 陈亮 钟儒清 张宏福
【目的】研究外源蛋白酶对肉鸡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DMD)和酶水解物能值(EHGE)的影响,并使用仿生法获取饲粮中外源蛋白酶的最适添加量,为饲用酶制剂效价快速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对照组分别为肉鸡前期和后期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4.29%和21.72%,干物质基础),试验组分别在肉鸡前期和后期基础饲粮中添加0、15 000、75 000和150 000 PROT·kg-1的外源蛋白酶,试验共8种饲粮样品,每种饲粮样品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仿生消化管,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传信 江芸 夏新成 张卫辉 高峰 周光宏
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研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和甘露聚糖酶5种单体酶制剂依次添加或5种单体酶制剂不同配伍比例添加对小麦基础日粮干物质和非淀粉多糖(NSP)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单体酶制剂对提高干物质和NSP消化率具有协同效应,其不同配伍比例与日粮干物质或NSP消化率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各回归方程如下:干物质消化率:y1=-2.75 e-2+18.5 e2x1+46.5x2+11.5 e2x3+47.8 e2x4+2.7 e2x5(R2=0.687*);可溶性NSP(SNSP)消化率:y2=-3.18 e3+19.4 e2x1+4.4 e2x2+13.6 e2x3-2.96...
关键词:
酶制剂 体外消化 非淀粉多糖 肉仔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蕾 岳慧洁 张龙超 王立刚 施辉毕 王立贤
为利用科学的指标选育出饲料利用效率高并且综合生产能力好的猪品种,从而解决饲料成本增加的问题,对饲料利用效率指标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剩余采食量性状为目前衡量饲料利用效率的理想指标;饲料利用效率指标与猪生长和肉质特性之间关系紧密;影响饲料利用效率的因素很多包括:摄食、活动、消化和代谢等生物学因素;但是通过饲料利用效率相关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此性状的候选基因的研究结果比较少且并不统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剩余采食量性状的改良对猪的生长和肉质等具有促进作用,它跟机体的各种生长和代谢机能相关,但其遗传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可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科林 萨仁娜 高杰 李东卫 庄晓峰 张宏福
【目的】探讨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玉米日粮和小麦日粮离体消化能的调控。【方法】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测定非淀粉多糖酶与日粮离体消化能的剂量关系。5种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酶分别为: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甘露聚糖酶,在肉鸡玉米-豆粕和小麦-豆粕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μg.g-1,分析NSP酶改善日粮离体消化能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两种日粮中5种NSP酶的最佳酶谱。离体消化能的测定采用胃蛋白酶-胰液素两步酶水解法。【结果】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欧红霞 王广军 谢骏 余德光 张凯
为研究不同饲料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消化道指数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对摄食配合饲料(饲料组)和冰鲜鱼(冰鲜组)的大口黑鲈消化道指数和淀粉酶活性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饲料组比肠质量、比肝胰脏质量、比内脏质量显著高于冰鲜组(P 幽门盲囊>肠>胃,而肝胰脏中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消化器官(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