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8)
2023(10608)
2022(9514)
2021(9017)
2020(7629)
2019(17753)
2018(17814)
2017(33949)
2016(19025)
2015(21451)
2014(21437)
2013(21120)
2012(19412)
2011(17467)
2010(17496)
2009(15704)
2008(15333)
2007(13289)
2006(11559)
2005(9754)
作者
(57575)
(47788)
(47671)
(45104)
(30641)
(23004)
(21504)
(18868)
(18383)
(17054)
(16516)
(16193)
(15220)
(15062)
(14897)
(14778)
(14738)
(14227)
(13734)
(13668)
(12188)
(11840)
(11738)
(10941)
(10780)
(10739)
(10711)
(10554)
(9758)
(9545)
学科
(68579)
经济(68498)
管理(51508)
(48021)
(40625)
企业(40625)
方法(33705)
数学(28790)
数学方法(28391)
(19779)
(18079)
中国(17151)
(16794)
业经(15347)
地方(13944)
理论(13227)
(12292)
农业(12057)
(11788)
贸易(11784)
(11392)
环境(11367)
(11279)
技术(11105)
(11031)
财务(10970)
财务管理(10948)
企业财务(10366)
教育(10347)
(9942)
机构
大学(269582)
学院(267393)
管理(104000)
(94538)
经济(92271)
研究(91102)
理学(91006)
理学院(89870)
管理学(88022)
管理学院(87566)
中国(63804)
科学(63264)
(57639)
(51140)
(47806)
业大(46448)
研究所(44559)
(42450)
农业(40750)
中心(39993)
(38237)
(36286)
北京(35888)
师范(35803)
财经(34855)
(33374)
(31653)
(31502)
技术(31155)
师范大学(28936)
基金
项目(192963)
科学(148718)
基金(137408)
研究(135557)
(122556)
国家(121545)
科学基金(102096)
社会(80778)
(77241)
社会科(76281)
社会科学(76256)
基金项目(73932)
自然(70003)
自然科(68330)
自然科学(68308)
自然科学基金(67041)
(65860)
教育(62393)
资助(56975)
编号(55317)
成果(45392)
重点(43701)
(40982)
(40613)
(40070)
课题(38752)
计划(38154)
科研(37803)
创新(37359)
大学(35052)
期刊
(99684)
经济(99684)
研究(72565)
学报(52990)
中国(46905)
(46052)
科学(45552)
大学(38035)
管理(36225)
学学(36050)
农业(32346)
教育(30908)
(30546)
技术(21929)
(17961)
金融(17961)
业经(16567)
(16197)
图书(15776)
财经(15759)
经济研究(15098)
业大(14813)
科技(14671)
(14456)
理论(13391)
(13205)
问题(12986)
林业(12612)
实践(12596)
(12596)
共检索到372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瑾  李晓丹  曹慧  管莉菠  崔中利  
以1株染色体上的5个rRNA操纵元(rrnA、rrnD、rrnE、rrnG和rrnH)被敲除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SQ88为出发菌,运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筛选重组子,并利用抗性基因两端的FRT位点通过位点专一性重组将抗性基因去除,最终成功构建了1株仅具有单拷贝rRNA操纵元(rrnB)的E.coli菌株——SQ88C。试验结果发现,此菌株并未出现明显的生长障碍,其生长速率和rRNA/蛋白值与出发菌株SQ88相比有所下降,但并不显著。从而证明了单拷贝rRNA操纵元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满足大肠杆菌正常生长的需要,也为在大肠杆菌及其他菌株中快速精确地构建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冉  韩晗  张辉  包红朵  王恬  
分离鉴定裂解性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K88噬菌体,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裂菌效力。用双层平板法从猪场污水中分离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和酶切基因组对获得的噬菌体进行鉴定;同时测定了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等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体外裂菌效力。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一株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强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K88-4;其噬菌斑清晰透亮,周围无晕环;电镜显示:其头部呈正多面体对称,有可伸缩性尾部;核酸类型为双链DNA(基因组大小约60 kb);该噬菌体能耐受60℃左右高温、在pH值为5~10内效价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为10 min,暴发期为4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关林  唐金花  蒋丹  方宏筠  刘照斌  
目的阐明苦参的抑菌作用及机理,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及液体倍比稀释法对鸡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细菌进行了敏感性试验;通过电镜观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蛋白表达的研究,生长曲线的绘制以及流式细胞仪对菌体细胞周期的分析,对苦参碱粗提物的抑菌作用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苦参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谱广;药物是通过抑制鸡大肠杆菌功能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菌体的细胞周期,使I期菌数增加,R期菌数下降,最终菌体不能达到正常对数生长期而直接进入衰亡期;菌体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菌体缢缩变形,中间凹陷呈规则元宝状,细胞质固缩,质壁分离,最终细胞壁破损,内容物泄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鑫  杨振飞  朱芮  肖延辉  郭利  王晓丽  李晓华  
为将外源基因导入小单孢菌,建立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与大肠杆菌两亲接合转移方法,将包含小单孢菌内源质粒pJTU112复制区的4.7kb片段插入质粒pOJ260的BamHⅠ酶切位点,构建了能在大肠杆菌和小单孢菌中复制的穿梭载体pSCU207,将质粒pSCU207转化大肠杆菌ET12567/pUZ8002,再与小单孢菌LXH20进行两亲接合转移,挑取接合转移子,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质粒pSCU207通过大肠杆菌与小单孢菌新鲜菌丝之间接合转移导入小单孢菌中,并可稳定遗传;大肠杆菌与小单孢菌新鲜菌丝之间的最佳接合转移体积是40μL和400μ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恽时锋  郑明球  潘震寰  
从江苏地区5个大型种鸡场孵化后期死亡的163枚鸡胚及84羽出壳弱雏中分离鉴定出99株大肠埃希氏菌,死胚分离率为36.81%,出壳弱雏分离率46.43%;从其它9个蛋鸡场47羽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肝、脾、心包、腹水、输卵管、脑、眼中分离鉴定出23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为48.94%。分离菌中有67株对清洁级昆明种小鼠(KM)具有强毒力。对其进行大肠埃希氏菌O群抗原鉴定,共有22种O型血清型,O11、O88、O115为优势血清型,O78及O81各为3株,O18、O20、O26、O36、O89各为2株,其余为O3、O4、O9、O30、O60、O75、O93、O103、O114、O131、O1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华  张安国  马文芝  宋桂敏  刘田生  
从天津地区10个区县、23个养鸡场的241只疑似大肠杆菌病病例中,分离出病原菌92株,所得菌株符合大肠杆菌的微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在各菌株间略有差异。分离菌对氟哌酸、庆大霉毒、氯霉素最为敏感。抗“O”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分属25个血清型,并以O111、O89、O86、O30、O78为主。从优势血清型中选取的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勇  张冰  陈德威  曾群辉  
对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包括分离菌株血清学特性、溶血性、血凝性、菌毛的表达、对小鼠、兔的致病性及抗生素敏感性等。结果表明 ,该菌株血清型属 O14 8,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不产生溶血素 ;对绵羊、豚鼠、马、鸡的红细胞表现强凝集 ,而对猪、兔的红细胞不凝集 ,血凝能被 D-甘露糖抑制 ,表现为 MSHA;在营养肉汤中经 37℃ ,4 8h培养表达菌毛 ;肌肉接种兔、腹腔接种小白鼠均具有高致病性。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 ,而对青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等表现耐药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俊杰  马进  简清  李新辉  罗建仁  林文辉  张红军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鲤和鲑生长激素cDNA的 5’端和 3’端进行定向改造。将改造后的5种基因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 pBV2 2 0进行原核表达 ,以研究鱼生长激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1)核糖核蛋白体结合位点 (SD)与起始密码子AUG之间的距离对鱼生长激素的表达水平有影响 ;(2 )鲑生长激素基因的终止密码子UAG可能不会有效终止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翻译的进行而造成部分通读 ,加入大肠杆菌强终止码UAA可避免通读和产生超长蛋白 ;(3)对鲤和鲑生长激素cDNA的 5’端和 3’端进行相同的修饰 ,但两者生长激素的表达量却有很大差异 ,说明基因的密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良友  高雪丽  刘超男  申海龙  姜南  万伟泉  吕晓萍  郑世民  
为了探究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脂蛋白编码基因vacJ在其致病中的作用,以血清5型临诊分离株HS49为研究对象,构建了vacJ基因缺失菌株(ΔvacJ),进而比较了野生株与缺失株在生长特性、对细胞的黏附及入侵和毒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较,缺失vacJ后的菌株生长速率明显下降,对PK-15细胞的黏附和入侵能力则明显降低,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也显著下降。缺失vacJ菌株对Balb/C小鼠感染模型的LD_(50)是野生株的14倍,表明vacJ基因敲除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明显下降。表明vacJ基因与副猪嗜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忠军  蔡恒  路福平  李正英  杨志华  
将带有monellin基因的重组分泌型表达载体pETMO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重组工程菌株BLC01。研究不同的表达条件对甜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得到优化发酵条件: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当培养液OD值达0.8时,添加诱导剂IPTG至浓度为0.9mM,32℃诱导5h。此时,甜蛋白monellin表达量可高达细菌可溶性蛋白的45.2%。超声破碎细胞后,利用热处理和酸处理结合的方法有效去除宿主蛋白,透析后利用Sephadex G- 50进行柱层析,得到纯化重组甜蛋白monellin。monellin基因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刚  侯蓉  林居纯  钟钦卿  刘颂蕊  邓向东  
为探讨畜禽源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产β-内酰胺酶及其基因特性,采用常规检测法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PCR法检测ESBLS、AmPC基因型,质粒结合转移试验研究耐药基因分子传播机制,并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供体菌及接合子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467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未检出产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产ESBLS和AmPC分别达36.83%和13.70%;176株产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BLATEm、BLACTX-m、BLAOXA、BLACIT和BLADHA分别为84.09%、60.80%、14.77%、35.80%和1.70%;本次质粒转移率为50%,多数转化子获得了供体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赵攀登  栾晓婷  叶青  温立斌  倪艳秀  周俊明  李彬  王小敏  郭容利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O157:H7是食源感染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溶血素(haemolysin,Hly)和ToxB是O157:H7重要的毒力因子。选用自杀性质粒pMEG375,体外构建具有同源臂的重组自杀性质粒,借助于sm10宿主菌获得O157:H7杂交菌株,通过同源重组,依次获得O157:H7(△hly△stx△toxB)基因缺失株,△hly△stx△toxB接种HEp-2细胞和感染链霉素处理的Balb/c小鼠,明确缺失株粘附定植的能力。经PCR鉴定,hly、stx和toxB基因分别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颜苹  王小媚  何薇  李晓华  
研究了保存时间、温度和抗冻剂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40℃、-70℃条件下,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在保存前期随保存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转化效率在第1天或第7天达到最大值,此后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保存前期,保存于4℃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于保存在-70℃、-40℃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在保存后期低于保存在-70℃、-40℃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在相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下,保存在甘油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于保存在DMSO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向红  王永娟  
为筛选合理的中药方剂,应用人工感染耐药严重的猪源大肠杆菌进行治疗性试验。通过体内外抑菌试验,筛选出马齿苋、黄柏、白头翁、椿皮4味效果较好的中药,再对4味中药的水提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柏水提物和齿苋水提物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玲利  袁宗辉  范盛先  王玉莲  王国永  
报道了药饲喹赛多对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 (C84 0 10 )病的预防效果。接种前 5d开始用药 ,接种后连续用药 14d ,给药剂量如下 :喹乙醇组药物 2 5× 10 -6,喹赛多试验组药物 (× 10 -6)分别为 12 .5、2 5、5 0、10 0、2 0 0。结果表明 ,阴性对照组发病率达 80 % ,喹乙醇对照组发病率为 2 0 % ,而喹赛多 5 0× 10 -6、10 0× 10 -6、2 0 0× 10 -6组均将发病率控制在 10 %以内 ,明显优于喹乙醇组。且此 3组预防效果显著高于 12 .5× 10 -6、2 5× 10 -6组 ,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 12 .5× 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