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2)
2023(6630)
2022(5632)
2021(5053)
2020(4273)
2019(9298)
2018(8981)
2017(16136)
2016(9439)
2015(10043)
2014(9605)
2013(9362)
2012(8626)
2011(7547)
2010(7255)
2009(6486)
2008(6707)
2007(5674)
2006(4712)
2005(3863)
作者
(31865)
(26758)
(26618)
(24945)
(17066)
(13170)
(11921)
(10515)
(10043)
(9263)
(9040)
(8877)
(8769)
(8710)
(8664)
(8179)
(8003)
(7925)
(7667)
(7629)
(7236)
(6602)
(6174)
(6053)
(6027)
(5912)
(5901)
(5841)
(5666)
(5497)
学科
(30552)
经济(30510)
管理(28820)
(27411)
(22569)
企业(22569)
方法(15134)
数学(13430)
数学方法(13306)
(12760)
(10360)
(9610)
财务(9606)
财务管理(9593)
企业财务(9181)
(8875)
(7265)
贸易(7260)
中国(7187)
(7090)
业经(7077)
环境(6978)
(6237)
农业(6201)
(5801)
技术(5309)
(5308)
银行(5257)
(4780)
(4695)
机构
大学(130636)
学院(130319)
研究(47979)
(46819)
经济(45984)
管理(45183)
(41167)
理学(40464)
理学院(39903)
管理学(38989)
管理学院(38807)
科学(37059)
中国(34342)
农业(33745)
业大(31239)
(27570)
(27129)
研究所(25922)
农业大学(22574)
中心(21685)
(21513)
(19352)
(18991)
实验(18468)
(18242)
(18040)
实验室(17810)
财经(17546)
(16893)
重点(16835)
基金
项目(99758)
科学(76600)
基金(74288)
(70695)
国家(70139)
研究(58385)
科学基金(57958)
自然(43268)
自然科(42296)
自然科学(42272)
自然科学基金(41541)
(40601)
基金项目(40480)
社会(36822)
社会科(34992)
社会科学(34981)
(34901)
资助(29172)
教育(26041)
计划(24518)
重点(23313)
科技(22462)
(21446)
科研(21134)
(20857)
(20650)
(20591)
创新(20242)
编号(19540)
(18943)
期刊
(43449)
经济(43449)
学报(39115)
(36661)
科学(29386)
研究(28407)
大学(26646)
学学(26232)
农业(24529)
中国(23517)
(18624)
管理(14701)
(13341)
业大(12564)
农业大学(11076)
(10309)
(9652)
金融(9652)
财经(8313)
经济研究(8050)
中国农业(8010)
科技(7994)
业经(7601)
自然(7290)
技术(7037)
(6987)
林业(6856)
自然科(6412)
自然科学(6412)
财会(6394)
共检索到176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仁立  解芸菲  孙婵  王勇  孙超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脂多糖(LPS)感染对乌鸡脂肪代谢及相关调控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35日龄乌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低剂量LPS组、中剂量LPS组、高剂量LPS组),试验组乌鸡每48 h注射1次不同浓度的大肠埃希菌LPS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1 mL/(只.次),低、中、高剂量LPS组乌鸡的LPS用量分别为0.25,0.5,1 mg/(kg.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2周。每次注射后12 h,用温度计测量鸡只泄殖腔温度;35,42,49日龄时称鸡体质量;49日龄时,各组随机选取10只鸡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试剂盒检测血脂指标和脂解酶的活性,然后屠宰,取胸部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羽彤   陈兴勇   刘政权   常鹏辉   彭锦州   吉倩昀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早期育雏温度对雏鸡卵黄囊吸收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淮南麻黄鸡雏鸡189只,随机均分为3组,育雏温度分别为33、30和27℃(2.5 d后3组育雏温度统一为33℃),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分别于0.5、1、1.5、2、2.5、7和14日龄从每个重复取3只雏鸡,称重后从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屠宰取卵黄囊用于脂肪酸组成分析(1.5 d内),取各段小肠制作切片并观察,荧光定量分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30℃组雏鸡1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除育雏1.5 d外,卵黄囊重在各温度组间无显著差异。卵黄囊脂肪酸主要由C16∶0、C18∶1n9t、C18∶0、C18∶2n6t组成,脂肪酸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日龄雏鸡脾脏重在30℃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血清IgM和IgY水平均显著高于33℃组(P<0.05)。30℃组雏鸡14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隐比显著高于33℃组,但回肠显著低于27℃和33℃组(P<0.05)。30℃组雏鸡回肠GLUT2和PepT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7℃组(P<0.05)。[结论]育雏早期温度对雏鸡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33℃育雏有助于前1.5 d卵黄囊吸收,30℃育雏有助于雏鸡体重增加、小肠形态发育、雏鸡免疫水平提高及肠道营养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羽彤  陈兴勇  刘政权  常鹏辉  彭锦州  吉倩昀  
[目的]旨在探究早期育雏温度对雏鸡卵黄囊吸收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淮南麻黄鸡雏鸡189只,随机均分为3组,育雏温度分别为33 ℃组、30 ℃和27 ℃组(2.5 d后3组育雏温度统一为33 ℃ ),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分别于0.5、1、1.5、2、2.5、7和14日龄每个重复取3只,称重后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屠宰取卵黄囊用于脂肪酸组成分析(1.5 d内),取各段小肠制作切片并观察,荧光定量分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30 ℃组雏鸡1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除育雏1.5 d外,卵黄囊重在各温度组间无显著差异。卵黄囊脂肪酸主要由C16∶0、C18∶1n9t、C18∶0、C18∶2n6t组成,脂肪酸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日龄雏鸡脾脏重在30 ℃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血清IgM和IgY水平均显著高于33 ℃组(P<0.05)。30 ℃组雏鸡14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隐比显著高于33 ℃组,但回肠显著低于27 ℃和33 ℃组(P<0.05)。30℃组雏鸡回肠GLUT2和PepT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7 ℃组(P<0.05)。[结论] 育雏早期温度对雏鸡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33 ℃育雏有助于前1.5 d卵黄囊吸收,30 ℃育雏有助于雏鸡体重增长、小肠形态发育、雏鸡免疫水平建立及肠道营养吸收相关基因表达增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功炜  侯海瑞  王尧悦  贾亚洲  陈玉林  杨雨鑫  
【目的】探讨日粮中桑叶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绒山羊血脂代谢及组织中脂蛋白酯酶(LPL)、脂肪酸合成酶(FASN)、瘦素(Leptin)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用体况良好(平均体质量(28±1.05)kg/只)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干桑叶组Ⅰ、干桑叶组Ⅱ、青贮桑叶组Ⅰ、青贮桑叶组Ⅱ、青贮桑叶组Ⅲ6组,其中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桑叶;干桑叶组Ⅰ、Ⅱ日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10%,15%的自然风干桑叶,青贮桑叶组Ⅰ、Ⅱ、Ⅲ组日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10%,15%,20%的青贮桑叶。饲养试验持续7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善茂   陶勇   江慧   王健  
选用750只健康的37周龄产蛋期黑羽番鸭,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4%、6%和8%发酵饲料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7 d,探究发酵饲料对产蛋番鸭生产性能、体组织脂肪含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的产蛋率、平均蛋质量、平均日产蛋质量、料蛋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粮中添加4%、6%和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破(软)蛋率;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胸肌和腿肌中的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4%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FAS和LPL及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PPAR–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4%、6%和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腹脂ATGL基因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的,腹脂PPAR–γ基因表达量相比对照组的有增加趋势(P=0.07);4%发酵饲料组Sobs指数显著(P<0.05)高于6%发酵饲料组的,且4%发酵饲料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的;添加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unclassified_o_Bacteroidales的相对丰度,添加4%发酵饲料显著(P<0.05)提高了norank_f_Oscill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可见,饲粮中适量添加发酵饲料,能降低产蛋番鸭破(软)蛋率,调节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在属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产蛋番鸭日粮中混合发酵饲料适宜添加水平为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善茂   陶勇   江慧   王健  
选用750只健康的37周龄产蛋期黑羽番鸭,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4%、6%和8%发酵饲料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7 d,探究发酵饲料对产蛋番鸭生产性能、体组织脂肪含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的产蛋率、平均蛋质量、平均日产蛋质量、料蛋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粮中添加4%、6%和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破(软)蛋率;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胸肌和腿肌中的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4%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FAS和LPL及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PPAR–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4%、6%和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腹脂ATGL基因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的,腹脂PPAR–γ基因表达量相比对照组的有增加趋势(P=0.07);4%发酵饲料组Sobs指数显著(P<0.05)高于6%发酵饲料组的,且4%发酵饲料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的;添加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unclassified_o_Bacteroidales的相对丰度,添加4%发酵饲料显著(P<0.05)提高了norank_f_Oscill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可见,饲粮中适量添加发酵饲料,能降低产蛋番鸭破(软)蛋率,调节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在属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产蛋番鸭日粮中混合发酵饲料适宜添加水平为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小云  刘红  陈孝煊  张棋  袁娟  刘佳佳  吴志新  
将嗜水气单胞菌粗脂多糖(C-LPS)和大肠杆菌脂多糖(E-LPS)分别经腹腔注射草鱼(剂量为4mg/kg),以注射PBS为对照。48h后,分别提取各组草鱼的头肾、脾脏、肾脏、肝脏和肠组织中的总RNA,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TNF-α、IL-1β、IL-10和TLR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头肾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在E-LPS组显著升高,而IL-10的表达显著下降;C-LPS组TNF-α和IL-10的表达量显著性升高;TLR4在两试验组均有显著性降低。脾脏中,TNF-α、IL-1β和IL-10在E-LPS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IL-1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占今舜  郭静  杨宏波  詹康  刘红  刘明美  赵国琦  
为研究不同精粗比全价颗粒饲料对犊牛不同组织中SREBP-1、FASN、SCD1和ApoA1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日龄和体重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断奶公犊牛12头,分为4组,每组3头,各试验组精粗比分别为75∶25(Ⅰ)、70∶30(Ⅱ)、65∶35(Ⅲ)和60∶40(Ⅳ),预试期14d,正试期56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肝脏、十二指肠和瘤胃中的SREBP-1和ApoA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而在瘤胃和肌肉中的结果与之相反;试验Ⅰ组犊牛肝脏和十二指肠以及试验Ⅲ组瘤胃中的SCD1mRNA...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陈翠  孙健  吉红  黄小城  边晨晨  
为了探究硫辛酸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脂肪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分离草鱼腹腔脂肪组织,消化得到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用0、50和200μmol/L硫辛酸孵育细胞6 h,收取细胞和培养基样品后检测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甘油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释放量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50和200μmol/L硫辛酸处理显著降低草鱼脂肪细胞TG含量,200μmol/L硫辛酸显著增加细胞甘油和NEFA的释放量。200μmol/L硫辛酸组脂肪细胞脂肪分解相关基因(HSL、PPARα、CPT1、CD36)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CC和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ATGL、MGL、SREBP-1c、FAS、DGAT等脂代谢基因表达状况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硫辛酸可能通过诱导草鱼脂肪细胞HSL和CPT1的基因表达促进脂质水解和β-氧化,从而降低脂肪细胞脂质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美玲  陈仲建  吕林  张丽阳  罗绪刚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形态锰及锰水平对肉仔鸡脂肪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2×2(两种锰源×两个锰添加水平)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另加一个不添加锰的对照组。将240只1日龄AA肉公鸡按体重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和200 mg·kg-1锰(源于硫酸锰(MnSO4.H2O)和氨基酸锰(Mn AA))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添加锰对腹脂率无显著影响(P>0.10),但添加锰组有降低腹脂率的趋势(P=0.103);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超  李向飞  田红艳  周嫚  蔡万存  刘文斌  
为了探究不同投饵率对团头鲂幼鱼脂肪代谢机能的影响,选取840尾平均体质量为(23.74±0.09)g的团头鲂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4重复,每重复35尾鱼,分别对应6种投饵率:2%、3%、4%、5%、6%和7%(日投喂量占鱼体质量的比例),饲养60 d后,测定其血脂水平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指标。结果发现,随着投饵率的升高,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显著;6%投饵率组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和5%投饵率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组,但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而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在投饵率为4%时最高。此外,不同投饵率对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有显著影响。当投饵率由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凌元  程亚美  赵金良  
为探讨盐度胁迫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盐度8和盐度16的水体中对尼罗罗非鱼进行两周的胁迫实验,比较盐度胁迫过程中肝脂肪酸组成变化,以及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苹果酸酶(malic enzyme, ME)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亚基(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α) 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胁迫12 h,盐度组血浆渗透压升至最高,16盐度组血浆渗透压显著高于8盐度组(P<0.05),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EPA和ARA为主)含量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盐度组脂蛋白脂肪酶酶(LPL)、苹果酸酶(ME)、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亚基(PPAR-α)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影响了肝脂肪酸组成和脂代谢过程。本研究旨在为鱼类渗透调节中脂类能量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继红  龙欢  雷霆  陈小冬  杨在清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游离脂肪酸(FFA)处理体外培养的成熟3T3-L1脂肪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分析FFA处理前后脂联素基因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各类脂肪酸对脂联素mRNA的表达均具有下调作用,且抑制效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且各种脂肪酸显著地影响脂联素蛋白的分泌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宜聪  廖凯  姬仁磊  方炜  徐丹  麦康森  艾庆辉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对大菱鲆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13.51+0.31) g的大菱鲆幼鱼为实验对象,设计4组添加不同梯度茶多酚(0%、0.01%、0.02%和0.05%,干重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和500 mg/kg)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01%~0.02%茶多酚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增重率(WGR);饲料效率(FE)随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升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随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大菱鲆肝体比(HSI)呈降低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②鱼体组成分析表明,投喂添加茶多酚饲料组大菱鲆鱼体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在茶多酚添加水平为0.02%~0.05%时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组;③与对照组相比,投喂添加茶多酚饲料组大菱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且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茶多酚的添加水平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在添加水平为0.02%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随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且在添加水平为0.02%~0.05%时显著低于对照组;④大菱鲆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量随着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且在添加水平为0.02%~0.05%时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量随茶多酚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在添加水平为0.02%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量变化趋势与FAS相反,且在添加水平为0.02%时达到最高值。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表达量随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茶多酚能促进大菱鲆生长、降低肝脏脂肪过度沉积并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高脂饲料中添加0.02%茶多酚是大菱鲆幼鱼生长的最适添加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景威  单安山  李锋  张圆圆  李建平  程宝晶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母鸡采食量限饲对子代脂肪沉积、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 synthetase,FA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母体营养效应及子代后天的补偿作用。【方法】选择东北农业大学繁育的高、低脂系肉种母鸡各384羽,分别分为两个处理组。产蛋期,处理一饲喂正常日粮,处理二日采食量是处理一的75%。产蛋高峰期收集种蛋进行孵化。子代自由采食常规水平日粮。【结果】母鸡采食量限饲显著提高子代28日龄腿肌脂肪含量(P0.05);子代肝脏脂肪含量品系间存在差异,高脂系显著高于低脂系(P<0.05);品系与采食水平的互作对子代肝脏脂肪含量和28日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