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2)
- 2023(10256)
- 2022(8470)
- 2021(7827)
- 2020(6612)
- 2019(14796)
- 2018(14931)
- 2017(26994)
- 2016(15347)
- 2015(17136)
- 2014(17530)
- 2013(16723)
- 2012(15238)
- 2011(13767)
- 2010(14094)
- 2009(13466)
- 2008(13651)
- 2007(12494)
- 2006(11384)
- 2005(10804)
- 学科
- 管理(56040)
- 济(55590)
- 经济(55495)
- 业(43110)
- 企(39338)
- 企业(39338)
- 财(20362)
- 制(19958)
- 方法(17636)
- 中国(16922)
- 体(14514)
- 地方(14133)
- 业经(14089)
- 数学(13912)
- 农(13811)
- 数学方法(13756)
- 银(12932)
- 银行(12904)
- 务(12513)
- 财务(12467)
- 财务管理(12431)
- 学(12367)
- 行(12266)
- 企业财务(11766)
- 融(11718)
- 金融(11710)
- 理论(11344)
- 体制(11320)
- 划(10812)
- 策(9517)
- 机构
- 学院(208547)
- 大学(207925)
- 济(81103)
- 经济(78933)
- 管理(77416)
- 研究(73234)
- 理学(63284)
- 理学院(62462)
- 管理学(61511)
- 管理学院(61057)
- 中国(59007)
- 财(45827)
- 京(45752)
- 科学(43122)
- 所(37174)
- 江(35684)
- 中心(33926)
- 财经(33217)
- 研究所(33026)
- 农(31854)
- 经(29891)
- 北京(29017)
- 范(28830)
- 师范(28518)
- 州(27876)
- 业大(27501)
- 院(27047)
- 省(25154)
- 农业(24587)
- 技术(24582)
- 基金
- 项目(131137)
- 科学(103475)
- 研究(100301)
- 基金(92762)
- 家(80548)
- 国家(79842)
- 科学基金(68209)
- 社会(62701)
- 社会科(59212)
- 社会科学(59202)
- 省(52526)
- 基金项目(48219)
- 教育(47732)
- 划(44220)
- 自然(42086)
- 编号(41816)
- 自然科(41048)
- 自然科学(41035)
- 自然科学基金(40276)
- 资助(37084)
- 成果(36013)
- 课题(31092)
- 重点(30458)
- 制(29547)
- 部(29239)
- 发(28552)
- 创(27280)
- 性(26275)
- 国家社会(25794)
- 创新(25685)
共检索到345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银生 吴景松
本文着重阐述大职教观产生的过程、含义及政策化、实践化;论证了大职教发展对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诉求。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大职教观下的区域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包括建立职业教育委员会,强化政府对职教发展的统筹;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面向市场、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职教运行机制。
关键词:
职教观 职教管理 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学勤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对高职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能够提升办学水平,最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高职教育宏观体制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如何改革宏观管理体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宏观管理体制 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公澜 项先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卫星
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迫切需要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努力推动高等教育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成绩令人刮目相看。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的确定,在客观上,对我国外贸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经贸部门各级政策必须更加科学、运行协调有效,并确保行政管理人员的廉政和勤政;从根本上实现经贸部门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应;促进我国外贸体制向国际贸易规范和市场经济靠拢。对这些问题,《外贸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之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文,作了详细讨论,有可读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志文
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原则任何管理体制都是为了保证和促进某一职能机构的职能的发挥而建立的。机构的职能决定机构的管理方向,管理内容,机构设置和管理方法。我认为各级统计机构应具有以下职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陶勇
财政政策既是一国政府用以调节本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国外贸宏观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支出和收入手段的应用,不仅对本国与外贸活动有关的生产企业产生影响,也直接对外贸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完善和规范我国与外贸有关的财政体制,是实现我国外贸体制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在“大财政、小银行”的计划经济影响下,外贸宏观管理中的政府职能被强化,行政性财政手段成为外贸宏观管理的重要杠杆,直接对外贸部门的活动产生影响,导致了外贸宏观管理行政化和微观经营的低效率。目前,随着我国“复关”目标的即将实现和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外贸财政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敏骞
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是20世纪90年代高教体制改革遗留的产物,存在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统筹乏力等弊端,被诟病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要求管理体制贴近地方性行业企业,对管理体制进行地方化改革。改革不能沿袭普通高教体制改革之路,而应有"破"有"立",对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重塑。重塑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是:在纵向层级安排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省级政府为主、市地政府为辅"的原则,借鉴德国各联邦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做法提升省级治理能力;在横向职能安排上,以资源依赖理论和整体性治理
关键词:
省域 高职教育 管理体制 延续 重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敏骞
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是20世纪90年代高教体制改革遗留的产物,存在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统筹乏力等弊端,被诟病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要求管理体制贴近行业企业,进行地方化改革。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应进行重塑,坚持有“破”有“立”。重塑的策略是:在纵向政府层级安排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省级政府为主、地市政府为辅”的原则,借鉴德国各联邦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做法,提升省级治理能力;在横向部门职能安排上,以资源依赖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导,建构兼容单一部门模式和多部门模式共同优点的治理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树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走过了曲折发展的不平凡历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对高校隶属关系的调整,也不仅是对教育管理权限结构的局部微调和更动,而是致力于对整个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和重构,致力于对政府、社会、高校各自角色的重新定位及其运行规则的重新设定,致力于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调整。在此基础上,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关键词:
建国60年 高教管理体制 历程 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建伟
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起来后,必须处理好集团内部组织管理问题。借鉴企业集团理论,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结构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四个层次;在集团内部管理体制上,可以采取理事会制,理事会作为集团的最高决策机构,并设立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分别作为执行机构与联络机构;在集团内部关系处理上,在有效发挥龙头学校作用的同时,要处理好龙头学校与其他成员组织及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敏骞
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存在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统筹乏力等弊端,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障碍。根据高职教育的属性要求,应对管理体制进行地方化改革,在政府层级安排上以省级政府为主、市地级政府为辅,在部门职能上将单一部门模式作为目标框架,吸收多部门分散模式的优点,形成高职教育管理的整体性结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管理体制 变革走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溶沧
关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刘溶沧1994年是中国的大改革之年。也是中国满怀信心地大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年、攻坚年。尽管改革的任务决不可能在这短暂的一年之内完成,但它却拉开了全面改革攻坚战的序幕。中国政府和各界有识之士都期望.以建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虹 李丹丹
文章将市场机制作为研究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出发点,提出"质量安全"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宏观质量管理体制的核心目标。文章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质量管理体制的基本属性,分析我国目前宏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消费者缺位"与"政府越位"等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市场质量监管体系、社会质量监管体系和政府质量监管体系的改革,是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改革,在路径选择上的主要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炳坤
深化农业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固然有赖于在构造市场体系等方面进行努力,但是同样迫切需要改革国家宏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