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3)
2023(14722)
2022(12022)
2021(10631)
2020(8584)
2019(19160)
2018(18691)
2017(35695)
2016(19313)
2015(21687)
2014(21181)
2013(21020)
2012(19944)
2011(18377)
2010(18493)
2009(16968)
2008(16638)
2007(15044)
2006(13652)
2005(12615)
作者
(57799)
(48223)
(47939)
(45294)
(31072)
(23133)
(21655)
(18521)
(18520)
(17273)
(16501)
(16349)
(15806)
(15471)
(15445)
(14981)
(14269)
(14030)
(13989)
(13929)
(12108)
(12044)
(11952)
(11141)
(10929)
(10812)
(10808)
(10755)
(9837)
(9651)
学科
(90807)
经济(90706)
(57280)
管理(55715)
(45306)
企业(45306)
方法(33810)
中国(29518)
数学(29326)
数学方法(29123)
(25665)
地方(24091)
业经(21490)
(19902)
技术(17914)
农业(17701)
(17205)
(16625)
(16384)
金融(16384)
(16045)
银行(15994)
(15692)
贸易(15675)
(15518)
(15102)
(14611)
环境(13682)
地方经济(13005)
(12254)
机构
大学(277841)
学院(277420)
(119593)
经济(117300)
研究(104239)
管理(101515)
理学(85960)
理学院(84918)
管理学(83576)
管理学院(83052)
中国(79273)
科学(62223)
(60165)
(55363)
(53420)
(51255)
研究所(48130)
中心(46628)
(44675)
财经(42885)
业大(40907)
农业(39925)
(39014)
北京(38542)
(37953)
经济学(37703)
(37409)
师范(36931)
(35321)
经济学院(33909)
基金
项目(182023)
科学(144137)
研究(132783)
基金(132036)
(117135)
国家(115782)
科学基金(98012)
社会(86475)
社会科(82045)
社会科学(82024)
(71945)
基金项目(68302)
自然(61468)
(60575)
教育(60147)
自然科(60085)
自然科学(60069)
自然科学基金(59057)
资助(53484)
编号(51299)
(45189)
成果(42887)
重点(41852)
(40092)
(39939)
课题(37790)
创新(37740)
国家社会(36613)
发展(36435)
(35841)
期刊
(140989)
经济(140989)
研究(89473)
中国(64814)
(48795)
学报(46621)
科学(42660)
管理(42186)
(41639)
大学(35437)
学学(33181)
教育(33132)
农业(32894)
(32282)
金融(32282)
技术(24378)
业经(23543)
经济研究(23283)
财经(22353)
(19301)
(18564)
问题(18427)
(15099)
技术经济(14617)
科技(14277)
世界(14177)
国际(13935)
(13314)
图书(13115)
商业(13076)
共检索到443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秦朵  何新华  
本文通过对十国集团中的10个国家分别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对"大缓和"时期经济全球化对这10个国家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全球化的确对这10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产生了影响,但其影响在国家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一方面,伴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些国家通货膨胀有所增加,而另外一些国家通货膨胀则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自低成本的新兴经济体进口的增加,使得所有国家的通货膨胀均有所降低。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经济全球化对这10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之持续性并未带来直接影响。而从通货膨胀之波动程度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并非单向,而是正负皆有。总体上看,在"大缓和"时期,经济全球化只是对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军  李俊成  
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逆全球化"思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正走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本文通过建立全球化收益的衡量指标体系,测度了1991—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全球化收益的变动和分配情况,并基于面板回归实证检验了全球化经济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球化提高了世界经济的福利水平,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受益方,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受害论"并不成立。进一步地检验发现,全球经济活动的参与度是决定全球化收益的重要因素,国内市场状况、要素条件、军费支出、武装力量、腐败治理、政府效率、政治稳定对一国的全球化收益有着显著影响。全球化进程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对全球化经济活动热情的下降、过度的海外军事扩张等是损害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全球化收益之重要原因。"逆全球化"无助于发达国家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领先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月平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严重依赖发达国家的经济。但在过去的2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贸易和资本流动在全球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在增加。因此,出现日益明显的“逆向联系”,即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尤其在过去6年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和贸易及其在全世界份额增长加速。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的话,经过未来的10-15年之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传荣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是发达国家失业加剧的因素之一。发达国家积极应对 ,采取运用财税政策刺激经济、实施特色培训计划、灵活就业、发展信息产业以带动服务业、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等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克强  杨凯文  
随着人类进入 2 1世纪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较多的发展机会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一点 ,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如此 ,就是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解决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是包括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共同任务 ,对此必须有一个一致的认识。本文重点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挑战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子铭  
文章基于全球化视域,以英国、加拿大、美国为例,借鉴发达国家输配电价管理的方法与成功经验,认为我国输配电价管理应坚持采取两部制电价,合理处理电价交叉补贴,采取规则透明公开原则,实事求是推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子铭  
文章基于全球化视域,以英国、加拿大、美国为例,借鉴发达国家输配电价管理的方法与成功经验,认为我国输配电价管理应坚持采取两部制电价,合理处理电价交叉补贴,采取规则透明公开原则,实事求是推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子铭  
文章基于全球化视域,以英国、加拿大、美国为例,借鉴发达国家输配电价管理的方法与成功经验,认为我国输配电价管理应坚持采取两部制电价,合理处理电价交叉补贴,采取规则透明公开原则,实事求是推动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巍  
文章建立一个由货币供应、通货膨胀、证券以及房地产市场指数收益指标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利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以及货币流动性充裕、通胀水平相对较高时期的月度数据,对这些参变量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调整动力学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提示:(1)宏观当局在实行货币政策时,必须同时防止出现严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或不足;(2)有效抑制国内物价水平短期内的大幅波动,维持国内经济和社会稳定;(3)完善国内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维护投资者信心,使其保持稳步上扬的态势;(4)加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避免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使其逐步与其他宏观经济金融变量建立起比较稳固的长期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五星  朱险峰  杨幼明  
2020年3月以来,为推动经济从疫情中恢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流动性过剩。最近几个月,海外国家通胀水平持续高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大幅走强,无论是其价格涨幅、持续时间,还是上涨面,都超过了此前市场的预期。当前,全球经济及物价发展呈现了疫情后的经济重启初期的特征,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扩张较快,但供应相对紧缺,以美国为主的国家消费水平已明显超过疫情前,但生产水平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今后,海外主要国家通胀水平及大宗商品价格如何演绎,是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历史为视角,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判。预计全球通胀水平及大宗商品价格在年中达到高点后将逐步回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中  周勤  
全球化趋势能显著的降低绝对贫穷的数量实现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当具体分解全球化因素时,贸易自由化和信息流动是发展中国家绝对贫穷数量降低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其他方面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另外本文也兼论了经济增长作为全球化影响贫穷的中间因子的不正确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珠  周一  
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占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政策措施发展低碳经济,这方面的成效开始逐步体现,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目前,自然资源条件、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低、以及国家间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纠纷等,限制了现阶段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全丽  
国家统计局2013年年底发布的全国民用机动车保有量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15日,我国登记的民用机动车已经达到9751万辆,其中包括三轮汽车、摩托车及简易货车2300万辆,同比2012年增加了近20%左右;私人轿车增长最快,增幅为32.5%,已达5000万辆左右。目前,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另据公安部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五环以内城区早晚高峰期车辆的平均时速为25.1公里和21.2公里,上海、武汉、广州、重庆、天津等城市在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光大集团课题组   徐金麟  
近年来,金控集团日益壮大,已成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践行者。国际发达国家金控集团在制定减碳战略目标、创新碳金融产品、践行ESG理念、应对气候风险、管理碳足迹等方面已开展诸多实践。本文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践分析,为国内绿色金控集团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旭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推出货币政策、救助金融机构措施,财政政策和国际合作等措施,本文分析了各项措施的实施内容和实施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