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8)
- 2023(9423)
- 2022(8130)
- 2021(7639)
- 2020(6485)
- 2019(14001)
- 2018(13821)
- 2017(26126)
- 2016(13867)
- 2015(15378)
- 2014(14594)
- 2013(13853)
- 2012(11904)
- 2011(10776)
- 2010(11238)
- 2009(10684)
- 2008(9966)
- 2007(8668)
- 2006(7641)
- 2005(6537)
- 学科
- 济(52457)
- 经济(52412)
- 管理(42804)
- 业(40611)
- 企(35764)
- 企业(35764)
- 方法(25165)
- 数学(22209)
- 数学方法(21609)
- 技术(14298)
- 中国(14215)
- 农(13484)
- 业经(12269)
- 财(11715)
- 理论(11005)
- 学(10516)
- 技术管理(10228)
- 制(9886)
- 地方(9552)
- 贸(9293)
- 贸易(9284)
- 易(9029)
- 农业(8739)
- 银(8548)
- 银行(8530)
- 行(8186)
- 融(7999)
- 金融(7996)
- 和(7762)
- 划(7746)
- 机构
- 学院(187298)
- 大学(183449)
- 管理(73377)
- 济(72317)
- 经济(70806)
- 理学(63741)
- 理学院(63072)
- 管理学(61433)
- 管理学院(61103)
- 研究(59030)
- 中国(44015)
- 京(37687)
- 科学(37461)
- 财(32565)
- 所(29026)
- 农(28768)
- 业大(27932)
- 江(27740)
- 中心(27414)
- 研究所(26515)
- 财经(25955)
- 范(23768)
- 经(23523)
- 师范(23487)
- 北京(23263)
- 州(22609)
- 技术(22606)
- 农业(22605)
- 院(21907)
- 经济学(21580)
- 基金
- 项目(129785)
- 科学(103037)
- 研究(94105)
- 基金(93139)
- 家(81746)
- 国家(81101)
- 科学基金(70587)
- 社会(58929)
- 社会科(55968)
- 社会科学(55954)
- 省(53533)
- 基金项目(48033)
- 自然(46631)
- 自然科(45716)
- 自然科学(45707)
- 教育(45048)
- 自然科学基金(44834)
- 划(44249)
- 资助(38583)
- 编号(38395)
- 创(30255)
- 成果(30230)
- 重点(29781)
- 创新(28352)
- 发(27959)
- 课题(27377)
- 部(27174)
- 科研(24831)
- 国家社会(24092)
- 大学(24039)
共检索到270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晓彬 刘博 刘江宁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也为准确预测我国宏观经济未来走势带来挑战。本文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出发,将模型置信集检验与U-MIDAS模型组合,设计了一种在混频情形下利用预测变量的异质性波动从大维数据集中选取对GDP具有稳定预测效果变量的方法。通过利用选取出的稳定性变量构建多种形式的混频目标因子模型并与其他类型的混频因子模型对比,全面评估了不同模型在疫情前后对GDP进行高频现时预测的效果。研究发现,在疫情冲击前的平稳时期,利用覆盖范围较广的变量构建双因子MIDAS模型预测效果最优;利用稳定性变量构建的单因子U-MIDAS模型同样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当经济从冲击中持续恢复时,利用部分稳定性变量构建的双因子U-MIDAS模型在捕捉到GDP的核心变化后率先对其连续做出准确的现时预测。经济稳定时,对预测变量设定较长的滞后阶数会提升预测效果;在冲击后的恢复期中则应减少滞后阶数,避免变量在冲击中出现的异常值对预测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也为当经济受到巨大外生冲击或处于冲击后的恢复期时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远卓 张红地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病毒肺炎,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传染性更强,蔓延省域更广,确诊人数更多。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疫情,并且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由于我国政府在应对此次疫情上采取了有力措施,此次抗击疫情的周期有望缩短。我们预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2020年第一季度,从第二季度起经济将会逐渐恢复正常。那么如何消除此次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今年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第一季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关键词:
供应链 农产品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关键词:
供应链 农产品贸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震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但相比于2003年非典疫情的冲击更为严重和复杂,其主要原因是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就业、没有明确雇佣关系的灵活就业、小微企业就业增多,以及外出农民工等成为主要的就业群体,而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对这部分就业群体的覆盖不足,这导致应对疫情冲击的"稳就业"措施在实施中面临政策可及性差、治理能力欠缺等问题。为提升"稳就业"措施实施的效果,有效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多关注弱势人群和重点群体,创新治理模式,搭建"政府—社会(社区)—个人"的治理链条,提升治理效能。同时,在疫情期间捕捉就业和社保体系存在的漏洞和发展困境,促进我国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的长期改革,使其适应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的变化,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佟家栋 盛斌 蒋殿春 严兵 戴金平 刘程
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并竭力寻求增长动力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打断了已经倍受质疑的全球价值链。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的数字经济投资,以及中国深化发展完整、高效和安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关键词:
GVC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洪竞科 王小苑
2020年初,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国采取了严苛的防控措施。短期内的社会停摆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抑制了碳排放量的增长。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碳排放模块的开放经济CGE模型,根据冲击来源设定不同情境,量化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造成的宏观经济、产业扩散以及CO_2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GDP的影响约为-2.74%,从冲击路径看,供给侧冲击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主导冲击路径,从冲击来源看,防控措施的影响远大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在碳排放方面,虽然疫情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量,但经济代价极大,具有短期性和不可持续性。最后,基于后疫情时代,为经济恢复与碳减排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彩玲 王泰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带来挑战的同时,严重冲击了各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埃及政府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推进经济复苏,使埃及疫情在初期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稳步复苏。埃及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薄弱、经济固有缺陷明显以及新冠病毒易变性特征影响着埃及政府的疫情治理成效。2020年12月下旬,埃及疫情再次反弹。埃及政府只有坚持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抓住机遇,保障经济供应链安全、扩大需求侧改革;践行多边主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展开国际合作,才能在疫情与全球化危机中实现突破、稳步前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丰晓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这只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我国旅游业敏感却不脆弱的基本预期和判断,疫情过后我国旅游业仍将极具韧性地呈现快速复苏势头。与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相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更加严重,一定要在高于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的预估下,客观吸取非典型肺炎疫情时期经验教训,更加充分地考虑应对之策。对政府而言,既要充分加强危机管理,引导企业自救,强化政策支持,又要分预案、分区域、分市场提早谋划;对旅游相关企业而言,既要积极担当,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又要积极开展经营自救,对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动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在产业复苏中抢抓机遇做好准备。此外,还要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在创新应用、供需对接、旅游管理等方面催生的改革机遇,化危为机,推动旅游业进一步改革升级。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非典型肺炎 旅游业 危机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倩 赵文琪 秦光远 程宝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还要打好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防控战。文章基于161份木业企业调查问卷,旨在全面了解疫情对木业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冲击,并分析不同类型木业企业对帮扶政策的差异化需求,以期协助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物资短缺是当前木业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但不同类型的木业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木业企业迫切需要政府的相关帮扶政策,其中对税金贷款、税费社保费减免或延迟缴纳、增加信贷等金融支持、援企稳岗补贴等帮扶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企业所属地区、行业以及企业经营类型、销售类型等特征也对帮扶政策的需求程度具有显著性影响。文章进而结合木业企业所处的经营困境提出:(1)为中部地区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木业企业增加防护物资和防护指导;(2)合理疏通西部地区木业企业或规模以上中型木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3)加大对木业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和资金扶持等纾困举措,以实现林业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刺激国内外需求的恢复性增长等。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木业企业 经营困境 帮扶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肖宇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替代的组成单元,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但春节前夕爆发的这场肺炎疫情,给一直以来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增长按下了"暂停键",大量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现金流的冲击、生产成本递增、用工难题显现、出口订单萎缩、线上模式冲击。为了全面对冲疫情对中小企业的潜在影响,从短期来看,需要做好金融支持、进行税费减免、做到依法防疫、推广远程办公、搞好出口扶持。从长期来看,政策出台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出口企业全方位支持,避免中国制造脱离全球供应链,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莉莉 刘晨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高强度的外部冲击,对企业绩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8-2021年第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能够降低疫情对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疫情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中比较明显,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疫情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防范效应在传统行业中更为显著,疫情通过投资效率负向影响企业绩效,而内部控制在影响机制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内部控制缺陷作为自变量、断点回归和安慰剂检测的结果证明了结果的稳健性。基于此,提出疫情背景下企业调整和优化发展战略、修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内部控制 企业绩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晋阳 罗博文 魏立乾 罗剑朝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从攻坚克难联防联控阶段转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有序推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情况下,如何消解新冠肺炎疫情给"三农"带来的影响,精准施策、多点发力,实现"三农"恢复性增长和经济常态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论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的特点、国内外疫情态势等,全面剖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造成的冲击及影响,从供给侧、需求侧、均衡侧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抑制疫情对"三农"发展冲击的若干建议,为农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和持续稳定发展,助力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磊 孙宁华 钱国军
本文在包含搜寻摩擦的DSGE模型中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引致的水平冲击和不确定性冲击对劳动力市场波动的宏观影响和微观机理,量化分析不同财政政策规则“稳就业”的效果。研究表明:疫情冲击在短期内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岗位空缺下降,其中,水平冲击与不确定性冲击的交互作用是劳动力市场波动的主要驱动力;水平冲击在供需两端的叠加作用加剧了失业,其在供需两端的抵消作用则降低了工资波动;不确定冲击通过预防性储蓄效应抑制了总需求,加剧了劳动力市场波动;在不同财政政策中,政府购买规则在短期内“熨平”劳动力市场波动的效果优于税收规则,但也造成了对私人消费的挤出。此外,财政政策的时滞制约了其“稳就业”功能的充分发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土盛 孙瑞琦 袁淳
最近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企业资金面临着巨大压力。企业持有现金主要源于预防和交易动机,然而预防动机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难以直观体现,因而目前鲜有研究对企业现金持有的预防价值进行直接检验。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冲击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考察不同现金持有水平的企业在面临危机冲击的市场反应,发现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事件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为现金持有的预防价值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经验证据。而且,当公司受疫情冲击程度越大时,二者之间正相关关系越强。进一步发现,企业现金持有的预防价值在企业现金流压力大以及外部融资环境较差时更加凸显。本研究丰富了已有关于现金持有预防价值的相关文献,并对政府与企业应采取何种举措以应对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现金持有 预防价值 市场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