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4)
2023(10832)
2022(9019)
2021(9013)
2020(7633)
2019(18051)
2018(18586)
2017(33600)
2016(19576)
2015(22410)
2014(22680)
2013(21569)
2012(19359)
2011(17479)
2010(18155)
2009(16552)
2008(16619)
2007(15158)
2006(13755)
2005(12184)
作者
(52462)
(44241)
(43422)
(41703)
(27568)
(21170)
(19997)
(17266)
(16811)
(15959)
(15102)
(15001)
(14105)
(14003)
(13459)
(13429)
(13253)
(12845)
(12782)
(12540)
(11180)
(10983)
(10780)
(10314)
(10300)
(9951)
(9940)
(9803)
(9116)
(8785)
学科
(70003)
经济(69930)
(56929)
管理(52540)
(46884)
(37541)
企业(37541)
农业(31176)
方法(28321)
数学(24956)
数学方法(24349)
业经(20653)
中国(19847)
(18271)
(17359)
地方(15584)
理论(15085)
教育(13781)
(12998)
(12919)
教学(12512)
(11579)
(11397)
(11283)
银行(11262)
农业经济(10699)
(10629)
技术(10344)
(10173)
(9977)
机构
学院(255242)
大学(251304)
管理(98623)
(94384)
经济(91749)
研究(84615)
理学(82622)
理学院(81681)
管理学(79855)
管理学院(79362)
中国(66688)
(59547)
(55296)
科学(52417)
农业(45350)
(44957)
业大(43745)
(43350)
(42736)
中心(40858)
研究所(38370)
(37820)
师范(37535)
北京(34920)
(33944)
财经(33088)
(31110)
技术(31020)
(30040)
(29876)
基金
项目(163428)
科学(126558)
研究(126339)
基金(111080)
(95577)
国家(94582)
科学基金(80671)
社会(74707)
社会科(70126)
社会科学(70100)
(69441)
教育(61843)
基金项目(58762)
编号(56748)
(56656)
自然(51237)
自然科(49965)
自然科学(49948)
自然科学基金(48960)
成果(46838)
资助(45975)
课题(40543)
重点(36925)
(35780)
(35734)
(34050)
(33388)
(32625)
大学(32059)
(31686)
期刊
(119398)
经济(119398)
研究(78763)
中国(69358)
(62534)
教育(50182)
农业(42335)
学报(37757)
(36773)
管理(36248)
科学(35190)
大学(31129)
技术(28343)
学学(27566)
(25717)
金融(25717)
业经(25245)
(22892)
问题(15774)
财经(15464)
农村(14840)
(14840)
职业(14786)
经济研究(14568)
(14480)
农业经济(14062)
图书(14051)
资源(13644)
(13375)
技术经济(13145)
共检索到411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东立  谢凤杰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实施此项改革措施。以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首批实施大类招生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为例分析改革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大类招生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识程度、学生志愿专业与意愿专业有较高的匹配程度、学生入学后的成绩较往年提高明显但生源质量并未有明显提高。通过总结梳理大类招生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大类招生分流制度、完善本科生全员导师制、进一步拓宽大类招生口径以及做好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学生引导及管理等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竹  吴东立  齐春雷  
高等学校实行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一种发展趋势,能够有效规避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盲目性,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整合并优化教学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机制,有利于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智力资源,有效拓展大学生个性成长空间;在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整合教育资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专业分流导致专业冷热分化加剧,对冷门专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冲击;一些课程安排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大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弱势冷门专业出现不良的学风问题,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增加;新建的班级凝聚力不足,大学生的班级团体归属感缺失。因此...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迟道才  高云  郑曌  马晴晴  卜丽  李益清  刘洋  高晓倩  李天来  
针对传统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的弊端和地方农业院校的特点,分析研究生招生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提出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招生改革措施。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案例分析改革措施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改革实施后取得的效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雪莲  赵桂龙  高泽斌  郭俊先  韩长杰  张绢  
以新疆农业大学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构建能力本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转型、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为着眼点,从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的对策,探索实现的路径,确定了能力本位的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培养新机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探索更好的途径打下一定的基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瑞强  李瑞军  张维宏  赵春辉  董建臻  
在我国地方高等院校、主要是农林高校中,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建设面对生源基础差,专业思想不稳,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共性问题。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本科专业通过综合改革,创建了稳专业思想,强实践能力,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该模式主要包括:"三轨"同行的专业思想教育机制;"一改三园两路径"的实践教学和能力培育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天来  张茂仁  段玉玺  袁玲  
沈阳农业大学针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进行了系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通过凝练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具有教学研究型农科院校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取得了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国栋  宣景宏  吕德国  马怀宇  秦嗣军  刘振  
介绍了国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毕业考核方式等为着眼点,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探讨,为完善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兰霞  钱金花  孙新波  贾建锋  
随着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各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各高校陆续开展了一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但效果不甚理想,迫切需要探寻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在简要界定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依据科莫斯教授等的PBL模型,对东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期在推进东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的同时,为其它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和根本动力,构建因人而异、分类培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目标,为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本科基础。多年改革实践,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海秋  周宇飞  赵新华  敖雪  徐铨  王晓光  王术  马殿荣  陈温福  
积极开展"双一流"建设是地方农业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科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内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增强案例分析和职业规划,建立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健全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了作物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仁师  许海洋  
以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名校建设为契机,针对软件产业的发展对软件工程教学和软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校企合作等方面论述了学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采取的具体措施。提出了通过产教结合、校企持续合作,在软件工程教学模式改革中,兼顾理论与实践,强调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开发技能,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洋  高华  迟道才  周剑峰  
就在研究生中开展大赛的类型及大赛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作用,采用问卷法和个别访谈法对331名研究生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中发现,相对于就业类大赛、创新类大赛及英语计算机类大赛研究生更喜欢参与学术类大赛,他们认为学术类大赛既能反映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调查中也看出,参与各类大赛有利于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和就业目标的明确,尤其有利于心理素质的锻炼,同时大赛也是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积累和学术修养锻炼的平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彦洁  庞笑笑  高宏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极为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河北经贸大学旅游管理类专业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1335""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即"一目标、三环节、三平台、五融合",它的核心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育人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此种模式下,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性活动,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得到明显提升,此模式对相关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彦洁  庞笑笑  高宏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极为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河北经贸大学旅游管理类专业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1335""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即"一目标、三环节、三平台、五融合",它的核心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育人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此种模式下,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性活动,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得到明显提升,此模式对相关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永红  董兆伟  王媛媛  
本文认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对我国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素质及其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专业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高职旅游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