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5)
- 2023(3806)
- 2022(3098)
- 2021(2831)
- 2020(2345)
- 2019(5060)
- 2018(4760)
- 2017(8993)
- 2016(5114)
- 2015(5402)
- 2014(5375)
- 2013(5202)
- 2012(4775)
- 2011(4339)
- 2010(4234)
- 2009(3785)
- 2008(3822)
- 2007(3423)
- 2006(2837)
- 2005(2586)
- 学科
- 济(19466)
- 经济(19447)
- 业(14328)
- 管理(13005)
- 企(10971)
- 企业(10971)
- 方法(9937)
- 数学(8907)
- 数学方法(8808)
- 学(6255)
- 农(5642)
- 财(5074)
- 中国(4635)
- 业经(4395)
- 农业(3896)
- 技术(3719)
- 制(3639)
- 务(3521)
- 财务(3517)
- 财务管理(3510)
- 企业财务(3436)
- 体(3417)
- 银(3366)
- 融(3350)
- 金融(3350)
- 银行(3345)
- 贸(3215)
- 贸易(3215)
- 行(3201)
- 易(3151)
- 机构
- 大学(73769)
- 学院(73594)
- 济(29240)
- 研究(28779)
- 经济(28666)
- 管理(25116)
- 理学(22080)
- 理学院(21784)
- 管理学(21322)
- 管理学院(21184)
- 中国(20205)
- 科学(19776)
- 农(19268)
- 所(15990)
- 农业(15529)
- 京(15507)
- 业大(15012)
- 研究所(15001)
- 财(13100)
- 中心(12294)
- 江(10937)
- 财经(10904)
- 院(10711)
- 经(10064)
- 农业大学(10025)
- 省(9766)
- 经济学(9629)
- 北京(9309)
- 研究院(8948)
- 科学院(8887)
- 基金
- 项目(54931)
- 科学(42420)
- 基金(40517)
- 家(38360)
- 国家(38091)
- 研究(35257)
- 科学基金(31091)
- 社会(22630)
- 自然(21575)
- 社会科(21544)
- 社会科学(21539)
- 自然科(21137)
- 自然科学(21129)
- 省(21087)
- 基金项目(20932)
- 自然科学基金(20771)
- 划(18489)
- 资助(17087)
- 教育(15835)
- 重点(13055)
- 编号(12091)
- 部(11970)
- 计划(11820)
- 发(11727)
- 创(11470)
- 科研(11198)
- 创新(10853)
- 性(10646)
- 业(10636)
- 科技(10609)
共检索到103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爱华 姚国兴 张志伟
2007年对大竹蛏进行了生产性人工繁育试验。对亲本不同批次催产效果、不同规格亲本产卵差异、孵化密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了D形幼虫发育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幼虫发育各阶段生长规律等,结果显示,大竹蛏属分批成熟、分批产卵的潜居性贝类,不同批次个体平均产卵量(36~118)×104cell,个体总产卵量294×104cell。壳长8~10 cm的亲贝产卵量大,催产效果好。受精卵适宜的孵化密度为5~10 cell/mL。在水温21~24.5℃条件下,D形幼虫经8~5 d生长,发育变态为附着稚贝。D形幼虫壳长日生长33.33±4.22μm,1 mm前的稚贝壳长日生长108.33±22.57μm,1~10 mm的稚...
关键词:
大竹蛏 生产性 人工繁育 苗种培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爱华 姚国兴 吴杨平 张志伟
2007~2011年间在江苏省文蛤良种场对采自吕四渔场海域的大竹蛏(Solen grandis)开展了繁育与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吕四渔场海区大竹蛏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阶段,繁殖季节为5~7月份。肥满度呈季节性变化,最大值出现在9月份,为102.94%;最低值出现在7月份,为68.30%。在工厂化育苗车间采用pH升高+流水刺激法,5年间催产25批次,总产卵量为43.86×108cell,平均孵化率为(55.14±3.34)%。共获得平均壳长(6.04±1.38)mm的稚贝4.212×108cfu,育苗成活率为(26.20±6.86)%。在...
关键词:
大竹蛏 繁育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杰英 张全成 刘俊魁 刘希泰 刘志军
1989年我们在保定地区蠡县和石家庄地区平山县两养鳖场对鳖种繁育技术作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成绩。1990年投产面积16.5亩,当年孵化稚鳖3.1万只,孵化率达到88.3%,成活稚鳖2.74万只,成活率87.1%,饲养幼鳖5300只,成活率100%,增重倍数分别为7.7和14.0。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正凯 吴遵林 刘海洋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蓝泽桥 王洪亮 雷晓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伟 尹家胜 姜作发 李永发 曹顶臣 王丙乾
1997年于乌苏里江段采捕17尾2+~4+龄(体重0.5~2kg)野生哲罗鱼(Huchotaimen),在池塘环境下人工培育。2001年3月挑选3尾7+龄以上、体重超过5kg的雌性个体,用虹鳟脑垂体对其进行催熟。当水温在8℃以上时,胸腔注射人工合成催产药物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池塘养殖条件下,哲罗鱼性腺可发育至性成熟;催产药物HCG、S GnRH A和DOM的合剂可促使成熟的亲鱼排卵,效应时间11d,产卵量约在1100粒/kg,体重8.7kg和7.4kg雌鱼受精卵分别为56.3%和70.3%,孵化率分别为47.1%和66.7%。从卵受精到仔鱼孵出积温需要281.12TU,到仔鱼全部上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柴雪良 方军 张炯明 肖国强 仇建标 林志华 李昌达 周志明
2003-2005年,进行了宽壳全海笋繁殖的初步观察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观察,揭示了宽壳全海笋繁殖和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筛选出了受精卵孵化、幼虫生长和采苗的适宜环境条件。在浙南沿海,宽壳全海笋的自然繁殖时间是每年的4-6月份,水温为18~22℃。壳长6 cm以上的雌性成熟个体1次产卵可超过2 000万颗,成熟卵的卵径约50μm。受精卵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2~26℃,盐度21~26,在适宜条件下经过18 h左右发育至D形幼虫。幼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2~26℃,而盐度范围为16~26;幼虫前期培育的最适宜饵料为球等鞭金藻;经26~50 d培育幼虫进入变态附着期...
关键词:
宽壳全海笋 人工繁育 胚胎发育 环境因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伟 孙慧武 关海红 匡友谊 陆九韶 尹家胜
从乌苏里江捕获体质量0.5~2 kg的野生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经人工培育至性腺成熟后催产获得鱼苗,分别饲养于北京房山鲟鱼基地(水温8~22℃)和黑龙江渤海冷水鱼实验站(水温3~18℃),观察和测定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哲罗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并进行全人工繁殖实验。结果表明,在流水池塘驯养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可以保证哲罗鱼的生长能量需求,性腺能够发育成熟。北京房山基地的养殖池,生长适温期较长,5龄鱼体质量可达(5560±1353)g,体长(76.85±6.56)cm。黑龙江渤海站的养殖池,生长适温期较短,5龄鱼体质量可达(3626±1282)g,体长(67.32±6.13)...
关键词:
哲罗鱼 人工养殖 生长 性腺发育 繁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修涛 王飞久 汪文俊 江洪涛 王义民 汤庭耀 李生尧
2007~2009年间,先后在威海小石岛开展了两次鼠尾藻的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在威海周边和青岛开发区海域进行了3次保苗实验。两年育苗的试验规模均为10个育苗池(规格一致,均为2m×5m)和部分备用池。所用种菜主要在威海附近的多个海域采集,其中以小石岛采集的种菜最为理想。通过6种常见附着基的对比试验,附着基以竹帘附苗密度最高,操作方便和附苗量结合理想的附着基是织带帘。平面基质上的附苗密度最大,达到30株/cm2。2007年出幼苗750.7万株,平均苗长3.5mm;2008年出幼苗3015.42万株,平均苗长3.2mm。本试验发现,鼠尾藻幼苗早期发育中,幼苗附苗较均匀,但生长到4mm后,幼苗有大面...
关键词:
鼠尾藻 人工育苗 幼苗发育 附着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敦伟涛 陈晓勇 田树军 孙洪新 董玉玲 谭志伟 李盼霞 刘桐令
开展了杜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育种研究,对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7.36 kg和22.88 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6.98 kg和7.20 kg,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72.56 g和227.4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8.67 g和80.77 g,6月龄体重分别为48.46 kg和40.56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13.9 kg和15.53 kg,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53.50 g和211.9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5.67 g和86.67 g(P<0.01),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胸宽、胸围和大腿围均显...
关键词:
肉羊 自群繁育后代 生产性能 日增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伯庆 陆锡惠 费国平
蚌的人工繁育暨育珠技术操作规程孙伯庆,陆锡惠,费国平(常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213001)(常州市洛阳镇珍珠研究会213104)本规程适用于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ugi]的人工繁殖采苗、培育和育珠生产,包括亲蚌选育、来苗、稚幼蚌培育、嫁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钟泰林 石柏林 钱奇霞 揭任娟
为提高草本花卉的育苗成活率 ,降低育苗成本 ,对万寿菊、大丽花、百日草、彩叶草等植物采用不同基质配比 ,以圃地、浅底大盆和 72× 2 4穴盆方式进行播种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以泥炭 3∶蛭石 1为基质并用穴盆方式播种 ,其种子发芽率和小苗移栽成活率均高达90 %以上。摘心可延长花期 2 0~ 30d ,且能降低植株高度 ,增大植株冠幅 ,增加花枝数量。生长素对草本花卉扦插生根有促进作用 ,平均成活率可提高 2 0 %以上。表 4参 6
关键词:
草本花卉 穴盆育苗 成活率 摘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中之 柳学周 徐永江 梁友 李娟 陈军 张洧民
经过66d的控温、控光和加强营养等生殖调控措施,漠斑牙鲆雌性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率为69%,雄鱼性腺发育成熟率为85%,总计产卵8090ml,其中未受精卵6175ml,受精卵1915ml,受精率为24%。孵化水温18℃,盐度27~29,pH8.0~8.2,受精卵50h后孵化出仔鱼;共孵化出初孵仔鱼112.0×104尾,孵化率为58.5%。仔稚鱼培育水温为19~20℃,幼鱼培育水温为20~22℃,经过90d的培育,苗种全长达30mm。18个培育池120m3水体,共培育出全长大于30mm的鱼苗30余万尾,总成活率为26.8%;单位出苗量为1562.5尾/m2;幼鱼白化率小于3%。试验结果表明,用"控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云超 羊玉梅 刘春胜 杨毅 王爱民 顾志峰
本研究以野生橘色海菊蛤(Spondylus aurantius)为材料,观察了橘色海菊蛤的亲体催熟、胚胎及稚贝的发育过程,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及不同材质和采苗深度对海菊蛤附着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橘色海菊蛤在养殖池经自然催熟后性腺饱满,发育成熟;采用“晾干+流水+高温”刺激获得了橘色海菊蛤优质精卵,并成功完成了受精;受精卵通过不均等卵裂,依次发育为多细胞卵裂期、囊胚、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和稚贝,累计耗时25~27 d。受精卵在温度为28℃和32℃时均可发育至稚贝,且在水温为32℃时,胚胎各个阶段发育速度均快于28℃。室内不同水层采苗结果显示,底层采苗器附着密度要显著高于上层(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