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3)
2023(16763)
2022(14137)
2021(13203)
2020(11086)
2019(25242)
2018(24913)
2017(47334)
2016(25963)
2015(29214)
2014(29260)
2013(28371)
2012(25937)
2011(23260)
2010(23339)
2009(21447)
2008(21140)
2007(18867)
2006(16037)
2005(14000)
作者
(76939)
(64168)
(64067)
(60812)
(40723)
(31122)
(29167)
(25184)
(24240)
(22841)
(21697)
(21670)
(20423)
(20114)
(19994)
(19975)
(19829)
(19074)
(18560)
(18470)
(16093)
(15736)
(15649)
(14580)
(14524)
(14397)
(14313)
(14241)
(12987)
(12810)
学科
(102202)
经济(102083)
管理(74062)
(71120)
(58568)
企业(58568)
方法(51394)
数学(45579)
数学方法(44804)
(28217)
(27706)
中国(26381)
业经(22621)
(22401)
(20159)
贸易(20150)
(19608)
农业(18966)
地方(18858)
(18374)
(18097)
财务(18029)
财务管理(17980)
理论(17566)
企业财务(17001)
技术(15995)
(15703)
银行(15636)
(15556)
(14997)
机构
学院(369772)
大学(368057)
(143705)
管理(141826)
经济(140625)
理学(123499)
理学院(122101)
管理学(119503)
研究(119096)
管理学院(118841)
中国(88549)
科学(77913)
(76579)
(68476)
(65418)
业大(60971)
(60945)
中心(56505)
研究所(55846)
(55327)
农业(54488)
财经(52951)
(48040)
北京(47373)
(47269)
师范(46592)
(44165)
经济学(43696)
(43186)
技术(42026)
基金
项目(255186)
科学(199045)
基金(183596)
研究(179431)
(163031)
国家(161676)
科学基金(137673)
社会(111805)
社会科(105971)
社会科学(105940)
(101893)
基金项目(97012)
自然(92417)
自然科(90328)
自然科学(90301)
自然科学基金(88673)
(86024)
教育(84812)
资助(76051)
编号(72935)
重点(58055)
成果(57711)
(55235)
(54118)
(53567)
课题(50470)
科研(50275)
创新(50055)
计划(48894)
大学(47380)
期刊
(148998)
经济(148998)
研究(97731)
中国(68236)
学报(65203)
(60702)
科学(56949)
(52441)
管理(49843)
大学(48435)
学学(45887)
农业(41001)
教育(40371)
技术(34423)
(29196)
金融(29196)
业经(26047)
财经(25226)
经济研究(24397)
(22307)
(21607)
问题(19857)
统计(19801)
(19707)
技术经济(18315)
(18086)
科技(17906)
图书(17395)
商业(17231)
业大(16801)
共检索到524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苏蕊  谢起慧  
大科学装置的公共性决定了其不应仅局限于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而应是全社会共享设施的发展成果,因此对于大科学装置的科学原理和科学内涵进行普及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意在探究大科学装置科普效果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期产生普适性结果。以北京、上海和合肥三地的13项大科学装置项目为案例样本,基于整体论视角和组态思维,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地理位置、科普人力资源、科技成果科普化的实现形式、多主体合作和科普宣传5个条件变量,探讨影响大科学装置科普效果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关系链。结果显示:(1)条件与条件之间是以相互关联的方式发生作用的,单一要素对大科学装置的科普效果并不构成必要条件;(2)地理位置和科技成果科普化的实现形式是大科学工程科普宣传良好的核心要素;(3)大科学装置科普效果良好与欠佳的实现路径都为2条,且具有非对称性。根据各要素在每条路径中扮演的关键作用,提出改善大科学装置科普效果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志鹏  陈媛媛  
[目的 /意义]政府数字治理在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中具有关键作用,选择更为全面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能为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省份地区提供更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总结与方向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对多种来源的政务数据治理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US2C模型为基础,使用fsQCA方法对31个省份地区的政务数字治理能力、效果、效率等展开分析,并结合条件组态结果归纳得出我国政府数字治理实践的最佳路径。[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揭示,不同条件的省份地区实现高水平政府数字治理的三种典型方式,其中自身条件较差的省份地区主要通过重点关注内部资源分配问题,以提升服务建设水平;条件一般的省份地区则需重点关注用户反馈,以优化服务实施;条件优异的省份地区则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拓宽政府数字治理开展方向,以实现政府数字治理效率上的突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松  聂菁菁  
不同区域聚集的产业集群显示出创新效率的差异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异,不同集群应对应不同的创新效率提升路径。以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数据为基础,首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马姆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法计算集群创新效率,分为全面型、技术进步型、技术薄弱型、规模经济型4类集群,再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识别出不同情形下影响集群创新效率的7条路径,并分为全面型、环境型、聚集型,得到不同类型集群的创新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北京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唯一属于全面型,福建、贵州、重庆、湖北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技术进步型,内蒙古、吉林、云南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技术薄弱型,江苏、浙江、四川、天津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规模经济型;(2)全面型路径适用全面型和技术进步型集群,技术薄弱型集群适合环境型路径,聚集型路径适用于技术进步型和规模经济型集群,但同一类型产业集群在不同地区可以对应不同路径达到提高创新效率的效果;(3)集群数量、产业联盟数和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是影响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的主要指标。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毛润泽   刘源   刘震  
在露营旅游行业多元化发展、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了解和关注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成为行业竞争的制胜法宝。已有旅游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普遍采用线性的定量方法,缺乏对其复杂性进行深入探讨。文章结合组态理论和SOR理论构建了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模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数据调研,利用fsQCA法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组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地方依恋、服务质量、感知价值是影响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露营旅游者高行为意向与非高行为意向产生机制存在不对称因果关系;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形成具有复杂性,是多种因素联动作用的结果。文章为露营旅游业界提供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帮助其提升旅游者行为意向,同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整体分析旅游者行为复杂关系的新视角。通过深入探索露营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文章有助于推动露营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虹  林志明  池仁勇  
以67个海归创业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考察领导风格、创业导向、组织结构、团队异质性四类变量交互形成的不同组态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专业研发路径、研发职能路径、职能合作路径、保守职能路径等4条海归创业绩效产出关键路径;(2)高职能多样性是实现海归创业高绩效的必要条件;(3)教育多样性对海归创业绩效不具有影响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海归创业绩效产出内部机制,为海归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羽   刘伟平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中国30个省份耕地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结果表明:(1)耕地“非粮化”或“趋粮化”演变是耕地稀缺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种粮劳动力成本、农地流转规模、种粮土地成本、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7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2)存在生产要素驱动型和规模局限型两条“非粮化”路径,以及耕地资源丰裕—种粮规模化和土地成本诱导—种粮规模化两条“趋粮化”子路径;(3)种粮土地成本上涨是“非粮化”的重要诱因,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是互补因素,能够缓解种粮土地成本压力对粮食种植的不利影响;(4)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农地流转规模、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因素相互关联,对耕地种植结构演变发挥联动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伟  高建  李纪珍  
将创业政策分为顶层设计、进入壁垒、舆论宣传、金融体系、资金支持、教育培训、服务咨询、税收激励和基础设施九个维度,通过文本分析将创业政策量化,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创业政策对城市创业的影响路径。依据创业政策的四个核心维度(顶层设计、舆论宣传、金融体系和基础设施),将创业政策促进城市创业的路径分为实干型、宣传型、资源节省型和全面型四种,并说明了各类路径适用城市的特点,为不同城市的创业政策设计和投入提供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倩  刘晓文  
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探索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研发资本投入、数据资源、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的相互作用对各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发资本投入是导致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4条,主要可分为3种发展模式,资本+资源+创新驱动模式、资本+创新双驱动模式和资本+数据双驱动模式,且数据资源与创新能力存在替代作用;非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2条,资本+创新+基础设施制约型以及资本+数据资源制约型,且与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存在非对称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龚梅琳   刘静岩  
针对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丰富而转化绩效存在疲态的问题,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以统计中国31个地区高校的数据驱动方式,构建包含校企合作、人才规模、科技项目、科研经费、区域经济环境等5个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关键要素的理论框架,据此探讨组态效应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提升的有效路径,同时分析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不同的资源禀赋、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多重影响和殊途同归的特点。在充分考虑校企合作、人才规模及经费投入等因素下,全面推进型路径、资源投入型路径及产教合作型路径是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3种有效路径;当有效路径中核心因素物质资源(人才规模、科技项目、科研经费)充沛时,校企合作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且可以交互替代。因此,高校应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现状选择合适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越倩  楼鑫鑫  
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治理体系的日渐成熟不断形塑着政府与商会的关系,其中异地商会的发展为理解政府与社会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我们通过对34家在杭异地商会的调研,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政府的认知、政府资源支持、商会游说意愿、商会治理能力、商会影响力为条件变量,将政府与商会合作行为视为结果变量探索了政府与商会合作的路径。研究发现,政府与商会合作的形成是众多变量的组合效用,具体可以概括为"资源支持型"、"整体赋能型"、"内生发展型"三条合作路径,其中商会治理能力是促进政府与商会合作关系形成的最核心要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濛  李嫣资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京津冀城市圈面板数据,从创新价值链视角运用SBM-ML模型测算京津冀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环境、资金、人才条件对京津冀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及路径选择。结果表明:(1)2017—2020年京津冀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整体处于增长状态,但2019年除北京外其他城市均出现下跌趋势。(2)京津冀城市圈高科技金融效率背后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力度是促进科技金融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3)优化京津冀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水平路径包括“资金—环境”优化型、“人才”优化型、“人才—资金—环境”协作优化型。建议北京、天津等地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重点从资金运用及科研氛围两个维度提升科技金融效率;保定、沧州等多数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市,要重点强化人力资本建设,并辅助经费支持与科研氛围的营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卫国  
高校科研能力已成为高校创新与发展的关键,科研生产率作为其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备受关注,对于如何提高科研生产率的复杂机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以我国31个省份地区为样本,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我国高校的科研生产率的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得出高校提高科研生产率的4条影响路径。依据条件变量的不同组合将促进高校科研生产率的路径分为全面型、完善型、激励型和传统型4种,并说明了各类路径适用省份的特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雪春  徐鑫  张伟  
创新柔性对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非常重要,如何提升企业创新柔性受到学界关注。现有文献侧重研究单个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净效应,鲜有分析多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协同效应。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网络能力和知识共创两个层面的5个变量对企业创新柔性的联动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网络愿景、网络构建、网络管理、联合型知识共创和嵌入型知识共创均不是构成企业高、非高创新柔性的必要条件,且单个前因条件对创新柔性的解释力较弱,说明影响企业创新柔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存在3条提升企业创新柔性的路径,即资源获取型、发展—管理型和单一型;导致企业非高创新柔性的路径有两条,且与高创新柔性路径影响因素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不仅能丰富创新柔性相关理论,还可为企业提升创新柔性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  钟方媛  周贤永  明翠琴  
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案例分析样本,运用fs QCA方法探讨区域创新能力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高技术是驱动区域高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高技术人才和高技术企业是推动区域创新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形成区域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共有5条,非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4条,两者存在非对称关系;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政府投入、市场、组织等驱动因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通过互相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区域创新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过   江春  
数字化转型作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既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首选战略。本文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旨在厘清我国商业银行实现高数字化转型水平的组态路径。研究表明:(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需要经营、管理和要素三个维度的条件因素组合,并非由单一条件因素所决定;(2)高的科技资本投入和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在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优秀的经营条件和积极的ESG实践也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3)存在“资本驱动型”“管理驱动型”和“综合驱动型”三种数字化转型模式,不同类型银行对应不同的最优组态路径。本文研究结果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条件因素和组态路径选择,期望能为各类商业银行制定差异化和系统性的实施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