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8)
- 2023(15547)
- 2022(12916)
- 2021(12111)
- 2020(9768)
- 2019(22602)
- 2018(22235)
- 2017(41488)
- 2016(22170)
- 2015(25265)
- 2014(24895)
- 2013(24538)
- 2012(22952)
- 2011(21177)
- 2010(21273)
- 2009(19369)
- 2008(18784)
- 2007(16616)
- 2006(15025)
- 2005(13904)
- 学科
- 济(99243)
- 经济(99153)
- 管理(57345)
- 业(55732)
- 企(42621)
- 企业(42621)
- 方法(38930)
- 数学(34638)
- 数学方法(34036)
- 中国(32007)
- 农(28148)
- 地方(24706)
- 业经(21556)
- 贸(19550)
- 贸易(19528)
- 学(19503)
- 技术(19160)
- 农业(19156)
- 易(18959)
- 财(17984)
- 制(17184)
- 银(15768)
- 银行(15720)
- 融(15515)
- 金融(15511)
- 行(15313)
- 环境(15139)
- 发(14958)
- 理论(14426)
- 和(13733)
- 机构
- 学院(315441)
- 大学(315252)
- 济(132167)
- 经济(129403)
- 研究(119893)
- 管理(114289)
- 理学(96985)
- 理学院(95757)
- 管理学(93731)
- 管理学院(93166)
- 中国(91858)
- 科学(74594)
- 京(70828)
- 所(61931)
- 财(57335)
- 农(57075)
- 研究所(56382)
- 中心(53705)
- 江(48932)
- 业大(48131)
- 北京(45952)
- 农业(44760)
- 财经(44620)
- 范(44070)
- 院(44047)
- 师范(43544)
- 经济学(40706)
- 经(40654)
- 州(39080)
- 经济学院(36454)
- 基金
- 项目(210169)
- 科学(164558)
- 研究(152788)
- 基金(150208)
- 家(133614)
- 国家(132539)
- 科学基金(111409)
- 社会(96087)
- 社会科(91098)
- 社会科学(91077)
- 省(82223)
- 基金项目(77719)
- 自然(71248)
- 教育(70436)
- 划(70232)
- 自然科(69629)
- 自然科学(69612)
- 自然科学基金(68341)
- 资助(62908)
- 编号(61012)
- 发(50617)
- 成果(49922)
- 重点(48627)
- 部(46120)
- 课题(44641)
- 创(44367)
- 创新(41714)
- 国家社会(40304)
- 发展(40111)
- 科研(39898)
- 期刊
- 济(152358)
- 经济(152358)
- 研究(98764)
- 中国(74243)
- 农(53351)
- 学报(52225)
- 科学(50026)
- 管理(45594)
- 财(41966)
- 教育(41566)
- 大学(39827)
- 农业(37253)
- 学学(37144)
- 技术(31911)
- 融(30684)
- 金融(30684)
- 经济研究(25462)
- 业经(24597)
- 财经(21983)
- 业(21317)
- 问题(19646)
- 经(19192)
- 贸(17209)
- 技术经济(16932)
- 世界(16412)
- 科技(16357)
- 图书(16189)
- 国际(15673)
- 统计(15531)
- 版(14811)
共检索到497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飞 龙云凤 孟鸿
为探讨大科学装置在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技术研发上的应用和实践,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为例,分析CSNS装置及关联机构的建设运行情况,归纳出CSNS支持下新材料技术研发的三种模式:用户自主研发模式、联合多主体协同研发模式、全链条布局创新体系模式。同时,结合新材料技术研发的环节以及CSNS关联创新主体分析发现,CSNS推动新材料技术研发的作用机制,是CSNS谱仪与各创新主体围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应用”研发链各环节共同发挥作用而构成的大科学装置创新体系。并从推进相关建设、加强政策布局、建立支持部门三方面,提出提升研究成果数量和水平、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解决系统性支持缺失等现存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大科学装置 新材料 技术研发 研发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玲玲 赵道真 张秋柳
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依托大科学装置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具有特殊性和稀缺性。以散裂中子源为依托,通过借鉴英国哈维尔创新科技园区实地调研一手资料、关键人物访谈及日本J-PARC、上海光源等国内外典型散裂中子源、光源相关产业化标杆的成功经验,提出4种产业化模式:大学-企业合作、企业自主转化、装置自主转化及大学自主转化。分析4种产业化模式的适用条件及优劣势,结合我国散裂中子源所在地东莞及其周边实际情况,发现大学-企业合作模式更符合我国散裂中子源未来产业化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科学装置 产业化模式 散裂中子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玲玲 黄思婷 张莹利 胡国峰 张秋柳
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差异理论,筱原三代平的主导产业理论和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科学装置自身特点,提出以产业升级潜力、地域发展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三大维度为基础的大科学装置关联产业筛选模型。通过建立三维度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判断。再以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例,运用模型筛选出适合东莞市与散裂中子源发展的主导产业与行业,为东莞市后续资金投向与产业化规划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玲玲 付赛际 张秋柳 江若然
国家科技管理体制顺畅与否关乎一国科技发展命脉,依托大科学装置建立的高科技园区在宏观上受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管控,是一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以美日英三国科技管理体制为例,探讨了多元分散型、高度集中型和分散与集中相协调型的科技管理体制特点,通过对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设施中心、英国哈威尔科技创新园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以及中子科学城自身特点,提出了中子科学城管控模式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潘红玉 张蜜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创新。考量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构成情况,按照技术创新难易程度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不同的主导力量,构建为政府推动型、学研驱动型和市场导向型三类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模式。政府推动型模式适用于市场前景不明朗、创新风险大、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学研驱动型模式适用于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市场导向型模式适用于企业有技术创新需求但需要合作研发才能实现的一般性技术创新领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民华
发挥新材料技术的先导作用蒋民华中国科学院院士、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材料科学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新材料的发展是相关高技术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材料的门类、品种和规格奇多,各有各的用途,这些特点充分说明发展新材料的重要性以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乔木
通过技术预见对技术项目进行评价选择,从而选定具有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共性技术。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预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构建山西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预见的指标体系,对49项备选技术进行三轮德尔菲调查,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到因子得分,进而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筠 赵栩 刘戒骄
针对各地新材料产业发展出现的过度趋同和对重点领域选择研究不足问题,以青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实际调研充分了解该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绿色发展能力纳入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出该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具体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子硅材料、光电材料、电子薄膜材料)、锂电新能源材料和金属合金新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钛合金),并针对每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材料产业 重点领域 选择 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麟儿 李坚
<正>数字经济相关的主要研究方向已经从数字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数字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发展逐渐转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在制造企业中开展数字化转型优化路径探索,符合国家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也符合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双美 王昶 耿红军
建立适合国情的系统高效的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模式,是支撑国家智能制造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综合应用技术创新系统和科学-技术-商业化理论,从创新突破主体、重点领域、着力点和举措四个方面构建分析框架,归纳美国和日本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模式,对比分析两国模式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原因。研究表明:美国采用政府引导-双轮驱动-多主体协同模式,日本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助推-科研院所配合模式。两国模式均呈现服务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知识管理、构建创新生态的特征,但在角色定位、重点领域、着力点、举措方面各有侧重,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历史文化、国际地位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本文借鉴美国和日本的实践经验模式,结合中国情境,提出优化中国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关键新材料 创新突破模式 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谭艳 胡良斌 左新兵 赖敏斌 闫丽佳
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新材料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充分了解深圳海洋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本文运用PEST模型分析法,选取青岛和上海为对比对象,对深圳海洋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深圳海洋新材料产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深圳海洋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
海洋新材料 PEST模型 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泽霞 刘小平 黄龙光 边文越 李超 周丽英 冷伏海
以核材料领域为例,结合情报研究服务的实践工作,梳理基于领域态势分析法的技术研发分析过程中的主要思路和关键方法,从领域态势分析的对象及其分析目标出发,基于核材料分析建立技术研发指标体系,对基于技术功效的微观分析与数据进行深度解读,特别是利用鱼骨图方法进行技术解构和框架搭建,以期为技术研发的态势分析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关键词:
技术研发分析 技术解构 微观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成功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现代高技术的发展,更是紧密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70年代初,当石英光纤材料的光学损耗降低到20分贝/公里,并在室温下能连续工作的激光器材料出现之后,光通信技术才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产业。而当前,超高纯玻璃光导纤维、几个原子层厚的半导体材料以及其它新型光电子材料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将导致整个信息技术的革命。有人预言,在这类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光电子技术,将代表21世纪新兴工业的特色。其它,如先进复合材料在现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举世瞩目的,它对于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化工、机电等行业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新材料在整个高技术发展中的先导和基础作用日趋明显,新材料本身已成为当代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勋
本文通过模型观察和研究36家新材料上市公司2002-2007年数据,解释和分析2002-2007年间新材料产业总产出及其增长是如何决定的。通过分析可知,中国新材料行业,特别是上市企业,资本量提高迅速,但在目前还没有取得与资本规模增长幅度相一致的产出增长率。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还发生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却不断降低的现象。本文认为,这是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中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大量新材料上市企业采用的是购并等外延式的产业扩张模式,在短时间内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扩展了行业规模,真正依赖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发展的模式十分少见。因此,要加大科技进步对产出的贡献,必须通过改革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艳芳 孙艳
新材料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新材料产业化是推动新材料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影响新材料产业化的因素有法律体系、政府引导、投资机制、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场环境等外源动力以及大企业的龙头作用、产业基础、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研发能力、研发人才、企业合作度、科研成果转化等内源动力因素。其优化途径为:加强新材料人才队伍建设;确定新材料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提供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投资机制,加大财政引导资金支持,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依托各区域新材料产业园,搭建新材料产业创新平台。
关键词:
新材料 产业化 科技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科学装置“预期-实际-扩展应用”链式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以日本SACLA装置为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管理模式探索
开放式创新在中小企业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科普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
PPP模式下建设工程材料设备询价采购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煤炭企业材料精益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以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为例
技术创新网络社群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中国电子信息材料专利网络为例
全新研发理念下国家重点专项的管理创新——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为例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建构职业教育新生态的对策建议——以北京新材料行业技能人才培养为例
大科学装置科普效果的影响路径探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范式转换预见方法体系构建——以液晶材料技术的发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