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0)
2023(15080)
2022(12984)
2021(12517)
2020(10464)
2019(24118)
2018(24110)
2017(45193)
2016(24819)
2015(28284)
2014(27788)
2013(26904)
2012(24417)
2011(22102)
2010(22638)
2009(20463)
2008(19752)
2007(17161)
2006(14873)
2005(13081)
作者
(68335)
(56516)
(55986)
(53506)
(36202)
(27009)
(25630)
(22033)
(21486)
(20255)
(19389)
(18939)
(17840)
(17817)
(17328)
(16973)
(16876)
(16711)
(16143)
(16108)
(13860)
(13850)
(13558)
(12936)
(12642)
(12565)
(12511)
(12489)
(11353)
(11063)
学科
(91221)
经济(91113)
管理(71901)
(67356)
(57824)
企业(57824)
方法(43278)
数学(37275)
数学方法(36551)
中国(26617)
(23288)
(21814)
业经(21363)
技术(20513)
(19871)
理论(18922)
地方(18490)
(16312)
教育(16130)
(15891)
农业(15729)
(15573)
贸易(15559)
(15072)
(14162)
银行(14112)
(13800)
金融(13798)
环境(13752)
(13699)
机构
大学(341694)
学院(335342)
管理(135062)
(127518)
经济(124464)
理学(117112)
理学院(115731)
管理学(113369)
管理学院(112745)
研究(111045)
中国(81629)
(73956)
科学(69245)
(57825)
(54410)
中心(49813)
研究所(49596)
(48827)
业大(48815)
(48809)
(48145)
师范(47790)
北京(47431)
财经(45989)
(41817)
(41199)
(40073)
师范大学(38747)
农业(38101)
经济学(37097)
基金
项目(229984)
科学(181475)
研究(171740)
基金(164563)
(142267)
国家(141033)
科学基金(121969)
社会(106084)
社会科(100433)
社会科学(100405)
(90842)
基金项目(86808)
教育(81230)
自然(79030)
自然科(77270)
自然科学(77253)
(76927)
自然科学基金(75835)
编号(71436)
资助(67945)
成果(59223)
重点(51168)
(51078)
(50187)
课题(49957)
(48445)
创新(46932)
项目编号(44696)
大学(44680)
教育部(43439)
期刊
(137503)
经济(137503)
研究(102531)
中国(70622)
教育(53931)
管理(51896)
学报(50183)
科学(47250)
(44367)
(42864)
大学(39636)
学学(35524)
农业(31757)
技术(31732)
(26777)
金融(26777)
业经(22523)
图书(21876)
经济研究(21872)
财经(21110)
科技(18921)
(18113)
(18021)
问题(17050)
技术经济(16769)
理论(15993)
现代(15280)
(15241)
论坛(15241)
(14804)
共检索到498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成华  徐瑞雪  
当今世界,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的会聚发展正在加速重塑世界,也带来了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大变革。面对人类发展的重大挑战问题,通过会聚研究集中力量组织大科学、大项目攻关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分析了会聚研究的基本范式,回溯了美国"大学主导"的重大挑战计划的历史进程、核心领域和主要目标,从科研管理架构、制度文化设计、项目传播策略、资金来源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社区建设等方面总结了美国"大学主导"的重大挑战计划的科研模式创新。同时,从学科知识饱和度、实验数据标准化、项目领导力建设、内外多主体协同等方面分析了会聚研究面临的挑战。文章最后从打造学科会聚生态系统、培育一流会聚研究文化、拓展外部资源支撑体系、推进会聚研究实践社区建设、加强会聚人才战略储备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强胜  
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杂草科学正孕育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杂草科学的研究和杂草防除的方法将以生物为核心。生物科学的研究将引导杂草科学的发展、影响杂草防除的方式和状态,进而可能完全改变杂草防除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这可否看作杂草科学的生物科学时代的来临。如果我们能尽早正视这场变革,就可能避免我国在该领域再一次落后的局面。作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是想在相关领域的决策者、管理者、科研工作者以及厂商中产生共鸣,共同迎接这场挑战,努力创造我国杂草科学的未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尚群  
在后学院科学时代,大学科学研究呈现出一幅新的图景。第一,科研项目成为科学资源载体,而科研团队成为科研项目的研究主体,进而科研团队与科研项目实现紧密联结;第二,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追逐科学信用,并实现科学信用资本的积累与循环,进而维持个人科学事业的运转;第三,R&D在大学兴起并成为大学科技创新最重要的行动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倪健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学研究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本文分析了科技革命的新趋势、新特点赋予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内涵、新方式,以及当前我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耀德  
从十九世纪开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科学时代与技术创新时代。从前一时代到后一时代,以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技术文化"取代了或正在取代以追求(相对)真理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科学文化"。这种变化源于科学的高度分化及技术体系的庞大、复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志峰  高慧  
从学院科学时代向后学院科学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科研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高度强化,更加注重科研的"效用"及其社会价值,使得大学科研政策在科学和利益之间徘徊摇摆,导致大学科研发展高深知识的功能弱化。因此,形成自由探索研究和以社会需求研究并重的大学科研政策理念;确立自由、开放和多主体协同的大学科研体制政策,尊重科技劳动规律的大学科技人员激励政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衡发展的大学科研资源配置政策,以成果和贡献为核心的大学科研评价政策就成为了后学院科学时代大学科学研究的必然政策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刚占慧  汪礼俊  李俊  
通过对美国公共安全通信研究实验室(PSCR)创新挑战赛发展历程、重点领域、竞赛模式进行分析,得出PSCR挑战赛目标明确、紧跟发展、赛制透明、产权明晰等特点突出。针对我国应急救援体系、技术装备、产业发展现状与不足,从政府引导、成果转化、赛制转型、演练试点等角度出发,提出新时代下中国围绕创新挑战赛推动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先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最新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施锦诚   王迎春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给传统创新范式带来新挑战,引发各界对创新管理理论和创新实践的前瞻性讨论,审视并应对大模型所带来的创新变革富有积极意义。首先,基于人工智能创新进展,探索从传统人工智能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创新模式变化,识别大模型研发创新的核心特性;其次,探究大模型对知识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等理论带来的新挑战,并阐释基本逻辑和核心指向。最后,从大模型内在创新规律、知识管理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技术创新范式以及产业创新生态5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明确大模型所带来的创新挑战,还对加快大模型创新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竹  何立芳  
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来受人关注,其科研领域的优势和成就也十分凸显。特别是一战以后,相当部分大学都积极参与联邦政府部门主导的各类科研项目,拓展了大学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韩芳  陈珊  
美国《制造》杂志和"创客嘉年华"的创办推动了创客文化的传播和创客队伍的壮大。美国制造业的转型、创客运动的开启和创客教育的催生使美国步入创客时代。2016年,奥巴马政府的"创客国家计划"提出促进创客创业与就业,培养创客型人才,解决社会中最紧迫的问题。为此,美国高校创客联盟承诺通过开放创客空间、培养少年创客、促进创客创业、服务社会生活、辐射区域经济和密切合作关系六个方面积极推动创客教育,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果。未来,美国大学创客教育的发展将着重于兼顾创客教育公平问题、支持以创客为中心的学习、助力创客走向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柱标  
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到了一个大科学时代。科学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组成的大科学体系。大科学时代呼唤:科学普及工作必须有新思路和新策略,必须摈弃那种把科学和科普工作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狭隘观念和做法,必须实施全方位的科学普及战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建强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缩写FH)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摇篮,在生源条件、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独有的特点。我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师的新机制为核心,与德国FH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要使这一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有效、持之以恒,必须破除企业参与、经费设施、生源条件与学位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障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华军  
在后学院科学时代,作为学术资本家的大学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性知识、跨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等专业知识,还应具备批判性反思式教学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学术资本化服务能力,并遵守职业伦理规范。为更好地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生产知识,大学教师要进入学术圈,其专业发展须纳入体制建设中。同时,专业组织是由不同人员组成的有形组织,其运行依靠一套严格的官僚管理制度加以保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春姣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创新人才是一支重要力量,而高校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培养模式特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中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提出了对我国建设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