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5)
- 2023(9461)
- 2022(8412)
- 2021(7940)
- 2020(6657)
- 2019(15378)
- 2018(15529)
- 2017(29827)
- 2016(16236)
- 2015(18341)
- 2014(18352)
- 2013(18201)
- 2012(16544)
- 2011(14712)
- 2010(14422)
- 2009(12926)
- 2008(12324)
- 2007(10563)
- 2006(9097)
- 2005(7737)
- 学科
- 济(63171)
- 经济(63106)
- 管理(49041)
- 业(47793)
- 企(40472)
- 企业(40472)
- 方法(31776)
- 数学(27482)
- 数学方法(27188)
- 农(16405)
- 技术(16233)
- 中国(15129)
- 学(14960)
- 财(14436)
- 业经(14132)
- 地方(12448)
- 理论(11331)
- 农业(11310)
- 贸(11036)
- 贸易(11032)
- 和(10725)
- 易(10715)
- 环境(10437)
- 务(9643)
- 财务(9579)
- 财务管理(9565)
- 制(9389)
- 技术管理(9175)
- 划(9154)
- 企业财务(9070)
- 机构
- 大学(229925)
- 学院(228121)
- 管理(96116)
- 济(86568)
- 经济(84578)
- 理学(84354)
- 理学院(83473)
- 管理学(82104)
- 管理学院(81703)
- 研究(73816)
- 中国(52056)
- 京(48770)
- 科学(48313)
- 所(36955)
- 财(36385)
- 农(36307)
- 业大(36250)
- 研究所(34178)
- 中心(33019)
- 江(31653)
- 北京(30611)
- 财经(30276)
- 范(30149)
- 师范(29802)
- 农业(28688)
- 经(27622)
- 院(27267)
- 技术(26233)
- 州(26113)
- 经济学(24488)
- 基金
- 项目(165033)
- 科学(129193)
- 研究(120607)
- 基金(118838)
- 家(103699)
- 国家(102857)
- 科学基金(88429)
- 社会(73780)
- 社会科(69918)
- 社会科学(69898)
- 省(65073)
- 基金项目(64347)
- 自然(58829)
- 自然科(57439)
- 自然科学(57425)
- 自然科学基金(56383)
- 教育(54882)
- 划(54727)
- 编号(49647)
- 资助(48764)
- 成果(39028)
- 重点(36545)
- 部(35976)
- 创(35104)
- 发(34787)
- 课题(33523)
- 创新(32670)
- 科研(31697)
- 项目编号(30824)
- 教育部(30539)
共检索到315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志华 王志远 金宪 郭维士 马旭洲 于科 付增才 杨凤华 董宏伟
1993年和1994年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二次从加拿大移植大眼狮鲈发眼鱼卵,经室内孵化培育出鱼苗,在池塘中进行鱼苗、鱼种、成鱼养殖。鱼苗培育35天,体长平均达5.2cm,成活率分别是75.8%和17.9%,鱼种培育套养方式成功,亩套养100-150尾,经3个月的养殖,体重可达50-100克,成鱼养殖,亩套养20-40尾,经5个月的培育体重可达300-475克,2龄鱼体重达670-1020克,单产5-10千克。
关键词:
大眼狮鲈 鱼苗 鱼种 成鱼 池塘养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志华 王志远 马旭洲 郭维士 金宪
池塘驯养大眼狮鲈的生物学初步研究@张志华@王志远@马旭洲@郭维士@金宪¥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池塘驯养大眼狮鲈的生物学初步研究张志华王志远马旭洲郭维士金宪(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150070)大眼狮鲈Stizostedionvitreum(Mitchil)隶属鲈...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唐茂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李钟杰
在洪湖湖滨地区筛选了4种当地主要的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方式,对池塘与水源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比较,分析各因子对河蟹收获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7—10月中,8月水温和氨氮含量最高,各池塘水体理化指标月平均值无显著差异;各池塘水草生物量逐月急剧下降,至10月底基本消失,其月平均值与成蟹体重、回捕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负相关。高温季节是防止河蟹氨氮中毒死亡的关键时期;水草调节水体营养、稳定底质、吸附水体悬浮质的功能对河蟹存活及生长有重要作用。当地优势池塘养殖方式为:放养规格约5 g/ind.,密度16875 ind./ha,水草移栽以伊乐藻为主,搭配其它种类,覆盖率约为6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虎 高志慧 吴佩琏 李杰 梁义标 任永平 邹德才 张健 卢胜尧
池塘养殖长江水系蟹种,宜亩放养量10—15公斤,规格120─160只/公斤。蟹池可适当混养鲢、鳙、草鱼鱼种,每亩放养70—100尾,以利于改善水质和后期河蟹的饲料。在成蟹池中围栏配养幼蟹,可解决扣蟹来源,节约成本。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松良 黄二春 李懋 魏于生 余炳基 朱勇夫 陈里
1994—1995年,我们在广东佛山、南海等地选点进行了大口鲶成鱼推广养殖和单养高产试验,主要用家鱼苗种和海产冰鲜鱼喂养.在我们的指导和养殖户的大胆实践,精心饲养管理下,大口鲶的养成率由25%左右提高到70—80%,单产由200kg上升到750kg,最高产量的池塘一年养成鱼3—4季,累计单产2250kg,并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单养高产技术经验,现总结如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桂英
1996—1998年我们引进了奥杂罗非鱼的子一代养殖,它生长快、个体大、雄性率高、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在池塘养殖中增产效益显著。饲养120天,1997年亩产达6828公斤,1998年亩产达7068公斤,比以前养殖的福寿鱼增产30—40%。现将我们...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孟祥林
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孟祥林(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1994年我们进行了池塘单养试验,10月下旬起捕乌鳢811公斤,亩产624公斤,亩净产492公斤,平均尾重751克。试验共收入10543元,盈利5411元,亩利润4162元。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石教友 林育敏 赵一风 宗良国
介绍了大口鲶 (Silurusmeridionalis )池塘单养和混养两种模式 ,试验结果表明 :在单养情况下大口鲶成鱼单产可达 5 38~ 6 2 6 2kg/亩 ,群体增重 112~ 183倍 ,利润增加 2 4 0 0~ 390 0元 /亩 ;在以鲢、鳙类为主的混养池塘中 ,大口鲶平均起产重量达 1 36~ 1 6 5kg/尾 ,单位面积产出较常规养殖增加 37 2~ 5 6 9% ,利润增加 5 12 5~ 6 6 9 3元 /亩。文中还提出以逻辑斯蒂 (Logisitic)生长曲线建立大口鲶的数学模型 ,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紧密 ,适合生态学理论在池塘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