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5)
- 2023(3068)
- 2022(2527)
- 2021(2455)
- 2020(1835)
- 2019(4059)
- 2018(3763)
- 2017(6367)
- 2016(3471)
- 2015(3847)
- 2014(3641)
- 2013(3617)
- 2012(3150)
- 2011(2960)
- 2010(3007)
- 2009(2566)
- 2008(2574)
- 2007(2185)
- 2006(1991)
- 2005(1781)
- 学科
- 济(12444)
- 经济(12433)
- 管理(6614)
- 业(6552)
- 企(5160)
- 企业(5160)
- 学(5054)
- 方法(4511)
- 数学(3882)
- 数学方法(3753)
- 中国(3716)
- 农(3589)
- 地方(3562)
- 业经(3330)
- 税(2856)
- 财(2663)
- 税收(2641)
- 收(2610)
- 制(2566)
- 农业(2488)
- 理论(2184)
- 和(2100)
- 发(1985)
- 环境(1955)
- 银(1782)
- 地方经济(1763)
- 银行(1753)
- 贸(1718)
- 行(1716)
- 贸易(1715)
- 机构
- 学院(48855)
- 大学(48853)
- 研究(20888)
- 科学(15969)
- 济(15413)
- 管理(15323)
- 中国(14967)
- 经济(14947)
- 理学(13178)
- 理学院(12901)
- 农(12429)
- 管理学(12393)
- 管理学院(12297)
- 所(11640)
- 研究所(10899)
- 京(10780)
- 农业(9943)
- 业大(9583)
- 中心(9403)
- 院(8145)
- 江(7981)
- 范(7800)
- 省(7700)
- 师范(7656)
- 财(7630)
- 室(7566)
- 实验(7013)
- 技术(6786)
- 北京(6747)
- 研究院(6699)
共检索到74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钰 董知洋 张蕾 李雯琪 张启翔 高亦珂
为探究大百合花序分化进程以及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大百合鳞茎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态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质谱分析法测定不同分化时期内源激素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花序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初期、苞片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被片分化期和花芽分化完成期;花序发育过程中,吲哚-3-乙酸(IAA)和赤霉素(GAs)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高水平IAA和GAs有利于花序以及花器官的分化;玉米素核苷(ZR)和水杨酸(SA)为先升后降的单峰变化,二者在分化中期起到较为积极的调控作用;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和茉莉酸(JA)总体呈下降趋势,推测是解除了对花序(芽)发育的抑制作用;高比值的IAA/GA_3与cZR/GA_3有利于大百合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二者变化趋势完全相反。总体看来,ZR对大百合苞片原基和小花原基等新器官的形成起重要作用,IAA和GAs在花芽分化后期形态建成作用更显著;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促进大百合花序(芽)的发育,高水平的蛋白质是分化前期花器官形态建成的需要;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小花发育存在渐趋同步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为大百合开花机制研究以及花期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蕊 赵祥云 王文和 陈伟之
以切花百合品种“雪皇后(”麝香百合杂种系Longiflorum hybrids的栽培品种Snow Queen)、“西伯利亚(”东方百合杂种系Oriental hybrids的栽培品种Siberia)和“哥德琳娜(”亚洲百合杂种系Asiatio hybrids的栽培品种Gondelina)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百合花芽在不同分化时期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花芽发生、分化进程。研究表明:百合鳞茎内顶端生长点的分化进程可以分为营养生长期、花原基分化期、花被分化期、雄雌蕊分化期、整个花序形成期5个时期。在贮藏期间,百合鳞茎内顶端生长点前期发育速度较慢,后期发育速度较快,并按由外向内的顺...
关键词:
百合 花芽分化 形态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智辉 王新颖 李天来 罗凤霞 陈鸿
为了弄清新铁炮百合的花芽分化特性,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实生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花芽发生、发育进程。结果表明:实生新铁炮百合的花芽分化进程可以分为花原基分化期、外花被原基分化期、内花被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进程与可见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当可见茎节数为7~8时开始花原基的分化。可见茎节数是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进程的最佳外部形态参考指标。
关键词:
新铁炮百合 花芽分化 石蜡切片 形态分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鸿 李智辉 李天来 周广柱
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对于生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其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叶片和茎内的内源多胺(腐胺,精胺、亚精胺)和部分內源激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腐胺(Put)、精胺(Spm)、亚精胺(Spd)含量均增加,以Put最为明显;叶片中Put含量在花原基分化期下降,外花被和雌蕊原基形成期含量较高,茎内Put含量除外花被原基形成期外与叶片内Put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叶片和茎内Spd含量与Spm含量变化相似,花芽发育后期Spd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雄蕊原基形成期Spm含量最高(59.94nmo...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鸿飞 张延龙 牛立新 罗建让
【目的】对8种野生百合花瓣的色素成分进行研究,为百合花色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种野生百合花瓣(花瓣橙色3种和白色5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对其色素进行定性分析,采用NaNO2-AlCl3法和比色法测定花瓣中的叶绿色、类胡萝卜素、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8种野生百合花瓣中的单体酚组成及其含量。【结果】白色系和橙色系百合花瓣之间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黄酮的含量有差异,其中,类胡萝卜素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橙色系百合显著高于白色系百合。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及矢车菊素是百合花瓣中主要的花青苷(素),除此之外,还从8种百合花瓣中鉴定出9...
关键词:
百合 色素 花青苷 类胡萝卜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思勤 段枫 张莉雪 宁国贵 何燕红
为精准探究高温胁迫对百合开花品质的影响,以东方百合‘索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苞经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处理后,盛花期花径、花色和矢车菊素含量的变化,以及温度处理过程中矢车菊素合成通路的3个关键基因LhCHS、LhF3H和LhANS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S5-S6时期是‘索邦’百合花苞显色的关键时期;花苞在高于30℃温度培养4 d后,盛花期花径显著变小,矢车菊含量显著降低,花被片颜色变浅;qRT-PCR结果显示,花苞显色的关键时期,遇到30℃以上的高温处理导致LhCHS、LhF3H、LhANS等花青素合成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从而影响盛花期花色的合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游向阳 张洁 郭文杰 方少忠 潘大仁
以生长期为4.0、4.5、5.0、5.5、6.0个月不同成熟度的东方百合籽球为材料,研究(2±0.5)℃下冷藏0、30、60、90、120、150、180 d籽球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成熟度高(生长期5.5、6.0个月)的籽球,其淀粉含量高,水分含量低,可溶性蛋白合成能力强,此时籽球的休眠程度深,冷藏过程中呼吸速率低,能有效清除丙二醛(MDA)的累积,降低膜透性,营养消耗少.表明在培育东方百合小籽球时,其植株在田间的生长期需超过5.5个月,以保证籽球的成熟度,籽球在冷藏过程中的生理衰变慢,活性强,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可满足生产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辉秀 胡增辉 冷平生 王文和 徐芳 赵静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百合(Lilium spp.)花挥发物的组成成分与释放量,寻找百合关键致香成分。【方法】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ATD-GC/MS(自动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4个杂种系7个品种百合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试验共检测出64种化合物,属淡香型的亚洲百合和LA百合杂种系的3个品种含有39种,属浓香型的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杂种系的4个品种含有54种。不同香型百合花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亚洲百合和LA百合杂种系烷烃类化合物释放量较高,主要成分为2-乙基-1-己醇、乙苯、邻二甲苯、2,2,4,6,6-五甲基庚烷、5-乙基-2,2,3-三甲基庚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梁 王爱菊 唐金富 陈振德
百合是重要的花卉植物,其花朵硕大,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由于百合的基因组较大,对其分子水平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对百合花发育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迅速,已克隆了多个相关的基因,包括与花器官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LGC1基因,LLA_23基因等。本文对百合部分已克隆的与花发育相关的基因做一简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志刚 程伟 郭俊杰 曾杰 赖家业
从花序、单株、林分水平上对广西靖西县的一个土石山生态交错区内不同立地条件下西南桦的开花物候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西南桦雌、雄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2 3 d,同一植株相同部位的雌花序较雄花序晚开花约14 d;其单株开花持续时间为4 28 d,开花同步性指数为0.160 0.259,绝大多数植株的冠层开花顺序依次为下层、中层和上层,土山和石山立地间单株开花持续时间和开花同步性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林分水平上,西南桦开花持续时间为40 58 d,两种立地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西南桦 开花物候 开花同步性 立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丽静 李丽丽 曹珊 李慧男 张丽 明军 陶承光 李天来
以离体培养不同时间的新铁炮百合新品种"沈香一号"鳞茎为材料,在MS+6-BA 0.5 mg.L-1+NAA 0.1 mg.L-1和MS无激素培养基条件下,测定并分析激素对新铁炮百合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的新铁炮再生苗中可溶性蛋白和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较大,适宜的激素处理能促进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相互转变,通过激素处理明显增加新铁炮百合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总之,在不定芽形成过程中,激素处理可以增强百合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的蛋白和糖代谢,还会提高组织抗逆性。
关键词:
新铁炮百合 鳞茎 激素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方炎 李昆 王小庆 张春华 罗长维 崔永忠 彭辉
基于随机取样和跟踪观测的方法,对金沙江和红河两流域干热河谷区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前后2次开花过程中性别分化特征以及两性花序中雌花数目进行了跟踪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两流域麻疯树单个1年生小枝分化出两性花序数均较少,且受林地环境的影响较大;②第1次开花时,两流域麻疯树两性花序数均远高于雄性花序数,而第2次开花时,两性花序数略低于雄性花序数;两性花序中雄雌花朵数比均高达15:1以上,且第2次开花远高于第1次开花;③第1次开花时,两流域麻疯树中具有6~10朵雌花的两性花序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均在40%以上,但具有16朵及以上雌花的两性花序较少,仅占2%~3%;而第2次开花时,雌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光明 张福锁 尚忠林 张锡梅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低温装载有钙离子荧光探针 fluo- 3的百合花粉细胞内游离钙离子与培养基中硼酸的关系 ,发现硼酸处理的百合花粉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硼酸处理 ,而且硼酸浓度有关。 10 0μmol.L-1的硼酸处理在 10 min内显著诱导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而培养某中加入有 Ca2 + 螯合剂 EGTA或非特异性质膜钙离子通道抑制剂 L a3 + 则不能诱导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结果表明硼能促进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 ,维持百合花粉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较高的浓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小丽 刘雅莉 王跃进 徐伟荣 张宗勤
【目的】分析从百合中克隆获得的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hsA)启动子的组织表达特性。【方法】将chsA启动子片段插入到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 1381中,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CHS,通过根癌农杆菌EHA 105转化拟南芥,用50 mg/L潮霉素对转化植株进行筛选,对阳性植株进行PCR检测和GUS组织化学分析。【结果】PCR检测表明,chsA启动子片段已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GUS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在拟南芥花序中有很强的GUS活性,叶腋处有微量表达,其他组织中不表达。【结论】初步证明百合chsA启动子为花特异表达启动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凤霞 年玉欣 孙晓梅 徐艇 王贤
以花粉萌发率为指标,研究了3种贮藏温度对3种发育时期东方百合Siberia和Sorbonne植株花粉生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新鲜花粉生命力不同,开花当天花粉生命力最强,未开放完全显色花蕾花粉次之,未开放显色1/2花蕾花粉最差。贮藏后,未开放完全显色花蕾花粉保持生命力时间最长,开花当天花粉次之,未开放显色1/2花蕾花粉最差。贮藏温度对百合花粉生命力有很大影响,-18℃冷藏条件有利于保持百合花粉生命力,4℃次之,常温条件最差。
关键词:
百合 花粉生命力 贮藏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