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4)
- 2023(9264)
- 2022(8072)
- 2021(7245)
- 2020(6169)
- 2019(14418)
- 2018(14271)
- 2017(27215)
- 2016(15151)
- 2015(17305)
- 2014(17694)
- 2013(17824)
- 2012(17344)
- 2011(16036)
- 2010(16402)
- 2009(15253)
- 2008(15418)
- 2007(14226)
- 2006(12461)
- 2005(11557)
- 学科
- 济(72503)
- 经济(72436)
- 业(38965)
- 管理(37773)
- 企(28662)
- 企业(28662)
- 方法(27766)
- 数学(24247)
- 数学方法(24052)
- 中国(21729)
- 农(21527)
- 地方(21512)
- 业经(15673)
- 学(15376)
- 财(14997)
- 农业(14607)
- 贸(13358)
- 贸易(13348)
- 易(12837)
- 制(12251)
- 地方经济(12096)
- 银(12028)
- 银行(11995)
- 融(11928)
- 金融(11923)
- 行(11604)
- 发(11265)
- 和(11036)
- 环境(10824)
- 技术(9705)
- 机构
- 学院(227840)
- 大学(226363)
- 济(93954)
- 经济(91852)
- 研究(85410)
- 管理(80352)
- 理学(67590)
- 理学院(66693)
- 管理学(65507)
- 管理学院(65082)
- 中国(63972)
- 科学(54854)
- 京(49886)
- 农(48863)
- 所(46397)
- 财(42420)
- 研究所(41981)
- 农业(38840)
- 中心(38825)
- 业大(37343)
- 江(36959)
- 财经(32769)
- 北京(31992)
- 范(31725)
- 师范(31346)
- 院(29578)
- 州(29491)
- 经(29461)
- 经济学(28758)
- 省(28252)
- 基金
- 项目(143502)
- 科学(110379)
- 研究(103367)
- 基金(100252)
- 家(88264)
- 国家(87464)
- 科学基金(72405)
- 社会(63075)
- 社会科(59617)
- 社会科学(59598)
- 省(58899)
- 基金项目(52916)
- 划(49278)
- 教育(46908)
- 自然(46267)
- 自然科(45117)
- 自然科学(45101)
- 自然科学基金(44258)
- 编号(42869)
- 资助(41299)
- 发(37298)
- 成果(35776)
- 重点(33014)
- 部(30943)
- 课题(30733)
- 发展(29690)
- 创(29519)
- 展(29177)
- 创新(27694)
- 计划(27678)
- 期刊
- 济(112490)
- 经济(112490)
- 研究(68513)
- 中国(50688)
- 农(46567)
- 学报(40790)
- 科学(35260)
- 财(32761)
- 农业(31492)
- 大学(29148)
- 管理(28637)
- 学学(27468)
- 教育(25925)
- 融(23252)
- 金融(23252)
- 技术(19998)
- 业经(19814)
- 经济研究(17875)
- 业(16851)
- 财经(16151)
- 问题(15190)
- 经(13891)
- 技术经济(11975)
- 版(11843)
- 贸(11778)
- 商业(11563)
- 图书(11134)
- 理论(10746)
- 世界(10697)
- 科技(10516)
共检索到356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小勇 孙希禄 方智远 张鲁刚
【目的】筛选和克隆与大白菜CMS雄性不育相关的应答基因。【方法】以大白菜不育系06J45和恢复系01S325-1为材料,利用cDNA-AFLP方法从F2S5群体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中筛选分离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ACE技术对该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克隆,对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RT-PCR定量分析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在F2S5可育株花蕾cDNA混合池中扩增出1条特异表达条带,通过3′RACE和5′RACE克隆得到相应的BrUP基因,全长1 407bp,编码403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rUP基因与大白菜Bra007268基因序列相近,由6个外显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张凤兰 徐家炳
为了筛选和利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大白菜的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 系、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和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CMS)及其相应的保持系进行了主要植物 学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Ogu-CMS存在多代转育后植株长势退化、杂交优势差,Pol-CMS存在育性受环境 条件影响等缺点,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则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另外,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早期的晚抽薹 性比保持系强、杂交种子的产量比保持系杂交种子产量高。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仅不育性稳定,多代回交不 退化,而且杂交优势强,繁种产量高,表现出了广阔的育种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爱茹 冯大领 刘立平 轩淑欣 王彦华
根据已经公布的大白菜CO基因(Bra008669)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三维PCR法筛选大白菜BAC文库,获得了3个含有CO的BAC克隆。对筛选到的3个BAC克隆进行PCR扩增,将克隆测序结果与大白菜CO基因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相似性达到99.73%,且N端有保守B-BOX结构,C端有保守的CCT结构域,证明所筛选的3个BAC克隆是含有大白菜CO基因的克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小勇 张静 孙希禄 李梅兰 雷鸣 张鲁刚
为揭示大白菜CMS7311雄性不育发生与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测定法比较了大白菜雄性不育株花蕾和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花蕾发生过程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IAA、ABA、GA3、ZR以及JA含量变化均呈现差异。以花蕾纵径2.0~2.9 mm时期为转折点,前期不育株花蕾IAA含量小于可育株花蕾,而后期相反;同样的转折点,不育株花蕾ABA含量的下降趋势呈开张的"V"字形,前期下降快,后期下降放缓,这与可育株中变化趋势不同。不育和可育株花蕾中GA3含量变化都是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所不同的是不育株花蕾中GA3含量变化幅度较可育株小且始...
关键词:
大白菜 雄性不育 花蕾 植物激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辉 刘志勇 李承彧 王玉刚 冀瑞琴
介绍了大白菜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发现过程,以及"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的验证试验结果。提出了不育系的应用模式,介绍了品种、变种和亚种间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结果,以及不育基因分子标记、定位及表达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大白菜 核基因雄性不育 复等位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大华 张茹佳 张昌伟 侯喜林
[目的]本文旨在克隆不结球白菜BcATPA(ATPase alpha subunit)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及其在不育系和可育系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构建BcATPA重组质粒,在NCBI数据库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得到不结球白菜ATPA基因全长序列。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BcATPA基因在不结球白菜保持系和不育系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及不同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时空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了不结球白菜ATPA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BcATPA。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全长为1 806 bp,其最大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527 bp,编码508个包含F1-ATP酶α亚基保守区域的氨基酸,并且含有ATP结合、walker A motif和walker B motif等位点,而且在287~315的位置含有29个氨基酸的跨膜区域。BcATPA与芸薹属中的芥菜、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亲缘关系特别近,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表明,该基因与ATP结合有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cATPA在不育系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保持系,在花瓣、萼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整个小孢子发育时期,不育系中BcATPA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而在保持系中,从四分体时期开始显著下降,因此不育系与保持系表达量差异逐渐加大。[结论]BcATPA基因在不结球白菜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各个器官和整个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cATPA基因与细胞质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艳玲 陶承光 王鑫
以杂交种绿星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以解决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核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难的问题。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依据,采用常规有性杂交、回交和自交等方法实施转育。经两代回交,育成了含有待转育亲本胶白1号遗传基因的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利用杂交种绿星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所获得的新核不育系的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初步达到了定向转育效果,这将为一些育种单位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 李承彧 王丽丽 杨皓宁 李强 冯辉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直筒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两用系"为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性状的同时测交鉴定基因型的方法,向平头型大白菜小孢子DH系S50中转育雄性不育基因,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S50相近的平头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
关键词:
大白菜 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选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宁 王昊 冯辉
以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Msms)为不育源,以花心大白菜宫古花蕊Y02(MsfMsf)为轮回亲本,采用连续回交,杂交和自交的转育方法,成功地将不育基因转入到可育品系Y02中,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Y02相近的新核不育系GMS4。
关键词:
大白菜 核基因雄性不育 转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刘志勇 李承彧 孙莹 冯辉
为探寻mi RNA在大白菜雄蕊育性调控中的作用,以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AB03的可育株与不育株花蕾为试材,构建smAll RNA测序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最终在两样本中分别检测到132和144个已知mi RNA,其中有19个mi RNA在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中差异表达。在这19个差异表达的mi RNA中,14个在不育花蕾中上调表达,5个在不育花蕾中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 RNA的靶基因部分与花、雄蕊、花粉的发育相关,例如AP2、果胶甲酯酶抑制剂家族蛋白等,本研究探讨了可能参与花粉发育的mi RNA及其与靶基因的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王国臣 张凤兰 王永健 方智远 余阳俊 赵岫云 徐家炳
提取高质量线粒体DNA(mtDNA)是研究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分子特性的前提。以大白菜绿色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一种省时、简便、操作步骤少的方法,快速获得3组11份大白菜的mtDNA(包括保持系、Ogu CMS、Pol CMS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试验中不需要加入DNase I酶消化核DNA,提取的mtDNA质量较好;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11份大白菜mtDNA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了与大白菜Ogu CMS和CMS96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10条,与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3条。初步证实:大白菜CMS96和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张凤兰 王永健 余阳俊 赵岫云 徐家炳 方智远
为了获得3种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 CMS,Pol CMS,CMS96和保持系间的多态性以及定位大白菜CMS96不育系所属的不育类型,利用设计的atp6,orf222单一和混合引物PCR扩增3组11份同核异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mtDNA。结果表明,atp6引物在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扩增的200 bp片段为其特异带;orf222引物仅在大白菜Pol CMS和CMS96不育系有扩增产物,但二者有3点完全不同: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75bp,CMS96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69 bp,二者相差6个核苷酸,后者定名为大白菜CMS96-orf222。大白菜CMS9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志勇 李承彧 叶雪凌 王晓霞 冯辉
【目的】克隆大白菜果胶甲酯酶基因,为进一步探讨果胶代谢在大白菜育性调控中的分子机制提供帮助。【方法】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大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02’可育株(msms)和不育株(Msms)花蕾的基因表达谱,在可育株混合花蕾cDNA中扩增出1条特异条带TDF-24,通过RACE技术扩增该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所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特性,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该基因编码大白菜果胶甲酯酶(EC 3.1.1.11),被命名为BrPME1(GenBank登录号:HM185497)。BrPME1全长cDNA序列为1 290 bp,编码1个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淑江 李菲 韩和平 章时蕃 钮心恪 孙日飞
【目的】筛选出大白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连锁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显性不育基因跟踪、鉴定,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转育周期,加快育种进程。【方法】以大白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分离群体B00160([938A×太NB]-2X3-1X2)的115个单株为试材,采用BSA方法和RAPD技术,对40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了一个与核基因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距离为1.74cM的RAPD标记M264300。将该多态性片段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设计了一对长20bp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化成为SCAR标记SM264300。该标记与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为2.61cM。利用该SCAR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凤英 张斌 刘晓晖 王玉龙 宋连久 赵冰
以稳定遗传的青麻叶类型大白菜甲型两用系2个、乙型可育株系4个及可育品系26个为材料,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及育性鉴定等手段,对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进行了验证,并对青麻叶类型材料的育性基因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在经过多代纯化的青麻叶材料中,基因型为ms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大,为65 4%,基因型为Msf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小,为7 7%,基因型为MsfMsf的材料所占比例居中,为26 9%。
关键词:
大白菜 雄性不育性 雄性不育系 遗传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