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5)
2023(9518)
2022(7806)
2021(6963)
2020(5556)
2019(12250)
2018(12258)
2017(21661)
2016(12422)
2015(13867)
2014(14181)
2013(13595)
2012(13260)
2011(12124)
2010(12397)
2009(11291)
2008(11252)
2007(10380)
2006(9346)
2005(8710)
作者
(41212)
(34291)
(34163)
(32132)
(21781)
(16471)
(15516)
(13450)
(13006)
(12570)
(11772)
(11452)
(11349)
(11164)
(10995)
(10385)
(10313)
(10270)
(10008)
(9733)
(8746)
(8738)
(8497)
(8006)
(7855)
(7811)
(7802)
(7544)
(7308)
(7262)
学科
(51109)
经济(51053)
管理(31305)
(27621)
(19833)
企业(19833)
中国(18980)
地方(18932)
(16502)
(14021)
业经(12893)
方法(12838)
环境(11972)
农业(11172)
(11003)
银行(10965)
(10928)
金融(10921)
(10768)
(10725)
(10714)
地方经济(10565)
数学(10398)
数学方法(10151)
(9458)
理论(8728)
(8603)
技术(8602)
(8072)
(8013)
机构
学院(178244)
大学(173046)
研究(72799)
(64890)
经济(63135)
管理(57292)
中国(53800)
科学(49417)
理学(47004)
理学院(46297)
管理学(45102)
管理学院(44795)
(43539)
(40442)
(40160)
研究所(36785)
农业(34624)
中心(32300)
业大(31667)
(30799)
(30491)
(27481)
(26581)
北京(25787)
(25765)
技术(25609)
师范(25333)
(25255)
科学院(23191)
财经(22374)
基金
项目(115289)
科学(87249)
研究(81905)
基金(77471)
(70523)
国家(69855)
科学基金(56775)
(50527)
社会(47554)
社会科(44879)
社会科学(44872)
(41556)
基金项目(40119)
自然(37019)
教育(36707)
自然科(36120)
自然科学(36106)
自然科学基金(35368)
编号(33423)
(31856)
资助(31563)
成果(28137)
重点(27101)
课题(26136)
发展(24858)
(24421)
(24209)
计划(24158)
科技(22910)
创新(22775)
期刊
(85607)
经济(85607)
研究(54107)
中国(48572)
(42720)
学报(37848)
科学(30867)
农业(29124)
教育(26578)
大学(26382)
学学(24991)
管理(23486)
(22888)
(18971)
金融(18971)
技术(17505)
业经(16044)
(15361)
经济研究(13124)
业大(10912)
财经(10537)
问题(10515)
(10338)
科技(9905)
图书(9560)
农业大学(9352)
(9137)
(8618)
论坛(8618)
职业(8534)
共检索到295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建辉  张乐强  王汝颖  王彦华  张巍巍  马聪  轩淑欣  申书兴  
为了利用基因标记对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进行鉴定,针对大白菜和结球甘蓝共线性基因序列差异位点设计引物,以大白菜85-1和结球甘蓝11-1为试材,进行了多态性标记的筛选,并在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易位系自交后代及大白菜和结球甘蓝不同商品种间进行了可利用性鉴定。结果表明,根据大白菜和结球甘蓝263个共线性基因共设计特异引物171对,66对引物在大白菜和结球甘蓝间表现出多态性扩增,所占比例为38.60%。66个基因标记中,基于大白菜基因序列获得的2个和基于结球甘蓝基因序列获得的48个,可作为结球甘蓝相对大白菜特异的基因标记,并成功用于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AT1-41和AT1-47及AT1-47自交后代的鉴定。进一步利用这66个基因标记在4个大白菜和4个结球甘蓝商品种中进行了PCR扩增,有52个标记能将供试的大白菜品种和结球甘蓝品种完全鉴定出来,有11个标记在部分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结果为深入研究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外源基因的表达、调控、互作和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菲菲  孟川  王彦华  赵建军  陈雪平  申书兴  顾爱侠  
为了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大白菜基因表达的准确性,选取添加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营养生长阶段的幼苗期、莲座期、包心期、结球期的叶片和不同大小花蕾,及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和生长素抑制剂(2,3,5-triiodobenzoic acid,TIBA)处理后的叶片为材料,运用ge Norm和Norm Finder这2种分析方法,对Apr、BcTIP41、U34559、EF1α、TUB4、CYP、DNAJ、HIS、TUA5、UKN1、SKIP16、CAC、ACTIN、ACTIN-1、ACTIN-2、GAPDH、UBC30、UBQ、PPR、PP2A、MDH共21个内参基因进行稳定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部位的材料,以及在不同激素处理条件下,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qRT-PCR最适内参基因各不相同。在营养生长阶段(从幼苗到结球),内参基因UKN1和TUB4表达最为稳定。在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包心期利用生长素IAA处理后,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BcTIP41和ACTIN;生长素抑制剂TIBA处理后,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UKN1和BcTIP41。在花发育的6个等级大小花蕾中,发现DNAJ、ACTIN和PP2A最为稳定。研究结果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基因表达量的精确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芸薹属其他植物不同发育时期及激素处理对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晓英  李晓峰  商少川  顾爱侠  申书兴  王彦华  
以8个结球甘蓝品种和7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利用23对SRAP引物,筛选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特异的SRAP引物。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大白菜和结球甘蓝间表现多态性,可以区分大白菜和结球甘蓝不同品种。利用筛选出的18对SRAP引物对部分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中6对引物P53、P86、P93、P121、P123和P142可以鉴定异附加系AA+2C1、AA+C3、AA+C5、AA+C7和AA+C8。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特异SRAP标记的建立,为开展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雅宁  王彦华  顾爱侠  李晓峰  申书兴  
【目的】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白菜-结球甘蓝二体异附加系。【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单体异附加系为材料,对其自交后代进行细胞学及SSR鉴定。【结果】37株自交后代中2n=22植株的比率为10.81%,通过对4个2n=22的植株进行核型分析及SSR鉴定,确定其为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后期Ⅰ虽然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但在后期Ⅱ中染色体的分裂方式以11-11-11-11为主,其比率为69.55%。【结论】获得了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其外源染色体与甘蓝07连锁群相对应;该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以附加1条的染色体为主(n=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爱侠  王娟  陈雪平  罗双霞  王彦华  申书兴  
【目的】筛选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利用SSR标记鉴定附加的外源染色体,并对异附加系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回交一代的自交后代为试材,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甘蓝连锁群特异SSR标记等方法,筛选、鉴定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结果】在BC1F2中筛选到2n=22的植株;该植株对位于甘蓝01连锁群的3对SSR引物和08连锁群的2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异源三倍体杂交种是一致的,而对位于其它7个连锁群的20对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大白菜一致,表明该植株附加的外源染色体与甘蓝的01、08连锁群相对应,为双单体异附加系;该双单体异附加系绝大多数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鹤  张成合  刘海河  轩淑欣  李晓峰  申书兴  
【目的】基因定位是遗传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大阳AB系’和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为材料,对决定大白菜雄性不育性的核基因(ms)进行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筛选,旨在为其分子克隆和遗传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基因的染色体定位采用初级三体遗传分析和χ2测验法,分子标记采用AFLP分析方法。【结果】大白菜‘大阳AB系’的雄性不育系(msms)×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Tri-1、Tri-2、Tri-3、Tri-4、Tri-5、Tri-6、Tri-7、Tri-8、Tri-9)的9个杂交组合中,F1均为可育株;从F1选出三体植株进行自交和测交,其自交子代(F2)和测交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娟  桑丹  轩淑欣  李晓峰  王彦华  申书兴  
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2n=3x=29)与二倍体大白菜(AA,2n=2x=20)回交一代BC1F1及其自交后代BC1F2为试验材料,经过细胞学观察和核型分析,于BC1F1中鉴定出了附加甘蓝2号染色体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于BC1F2中鉴定出了附加甘蓝2号染色体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双体异附加系,并对其进行了减数分裂与植株形态学观察。该异附加系的获得为分析大白菜和甘蓝的亲缘关系,进一步获得大白菜和结球甘蓝易位系、代换系提供了基础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栗根义  高睦枪  杨建平  
以白菜和甘蓝种间对应性状作为遗传标记性状,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建立白菜—甘蓝附加系,并用附加系研究种皮颜色、花色和雄性不育等三个质量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在甘蓝的染色体组和甘蓝型油菜所含的甘蓝染色体组中,控制种皮颜色和控制花色的基因分别载于不同染色体上,控制所用白菜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与控制种皮颜色和花色的基因也分别载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选择种间对应质量性状有显隐性差异的白菜和甘蓝材料合成的甘蓝型油菜附加系,可用所选择性状作遗传标记对其进行区分和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洪敬欣  彭永康  
利用105条S系列和100条Operon随机引物,对小麦-簇毛麦代换系(6V/6A)、两个易位系(6VS/6AL,6VS/6DL)及亲本簇毛麦(VV)、硬粒小麦(AABB)、栽培小麦(AABBDD)的多态性进行了筛选分析。80.95%的S系列引物扩增出了结果,且条带较清晰;在100条OP系列引物中均扩增出结果,条带清晰可见。从205个随机引物中发现,只有1个引物OPW03在含有簇毛麦V染色体的4个材料中均扩增出1条约570 bp的谱带,而在栽培小麦和硬粒小麦中没有发现。因此,可以推测这个分子标记(OPW03-570)是位于簇毛麦V染色体短臂上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雅丽  刘铁铮  申书兴  陈雪平  牛瑞生  樊建英  赵璇  
以大白菜随体单体、三体和二倍体为试材,在自然条件下,对营养生长时期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日变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叶绿素含量、希尔反应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体染色体的附加对大白菜光合速率具有明显的负效应,而缺失一条随体染色体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随体染色体的缺失或附加对大白菜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影响不大,三者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却缩短了大白菜的光合有效时间,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随体染色体的缺失或附加对叶绿素含量有正效应,随体单体、三体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二倍体;随体染色体的缺失对营养生长时期希尔反应活性影响不大,而附加一条随体染色体则使随体三体的希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忠松  官春云  陈社员  莫鉴国  TomOsborn  
为给克隆无蜡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减少无蜡粉基因分子标记的工作量 ,对用白菜型油菜有蜡粉材料 C1 -33与甘蓝型油菜无蜡粉材料 1 0 47种间杂交获得的 F1 ,自交所得 F2 ,以及与 C1 - 33回交获得的 BC1 ,BC2 代的蜡粉性状分离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1 0 47中显性无蜡粉基因位于甘蓝型油菜的 A染色体组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原玉香  张晓伟  孙日飞  王晓武  张慧  蒋武生  姚秋菊  耿建峰  
为构建大白菜遗传图谱,并与国际上公认的白菜参照图谱相关联。以大白菜晚抽薹DH系Y177-12和早抽薹DH系Y195-93为亲本建立的183个DH系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SSR、AFLP、STS、ESTP和CAPS等多种分子标记和形态标记构建大白菜遗传图谱,通过参照图上的锚定标记确定连锁群,并用最新的连锁群命名法进行命名。构建了包含10个连锁群、233个标记位点的分子遗传图谱,其中包括145个SRAP标记、62个SSR标记、12个AFLP标记、6个STS标记、4个ESTP标记、3个形态标记和1个CAPS标记。图谱总长度1 036 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4.4cM。通过其中的38个SSR,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波  马传喜  何克勤  司红起  张业伦  
【目的】开发出小麦籽粒PPO活性的分子标记,并对新标记的应用进行研究,为面制食品外观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一条由小麦2D染色体上PPO基因编码的mRNA序列(GenBank:AY515506)设计引物,对7个高PPO活性和7个低PPO活性小麦品种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有差异的引物,对130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检测,验证不同带型与PPO活性的相关性,并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四体及双端体对STS标记进行染色体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位于小麦2A染色体上的PPO基因分子标记(PPO18),对新开发的标记在小麦低PPO活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在AY515506的不同位置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轩淑欣  申书兴  赵建军  张成合  陈雪平  郄丽娟  
【目的】确定rDNA在中国大白菜基因组中的位点数目和分布位置,并建立识别大白菜不同染色体的特异标记。【方法】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25S rDNA和5S rDNA在大白菜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在大白菜中期染色体上,分别检出了5对25S rDNA杂交信号和3对5S rDNA杂交信号。对应于大白菜中期染色体形态图,确定5对25S rDNA信号分别分布在大白菜1号染色体长臂(1L)的近末端,2号染色体长臂(2L)的近中部,3号和4号染色体长臂(3L、4L)的近着丝点处和10号染色体的随体上,信号强度为10号>2号>3号和4号>1号;而5S rDNA的3对信号分别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绍红  李云  杨进  王继胜  陈晓华  邹琼  陶兰蓉  康泽明  唐蓉  张汝全  
为获得正常的甘白杂交后代,本研究利用地方白菜型品种资源雅安黄油菜与常规甘蓝型油菜进行种间杂交,对F0代种子在培养基上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加倍处理,获得了染色体数目在40~58条的混倍体植株,混倍体植株在染色体数目、植株形态、花器官、生殖器官上都明显区别于非加倍杂交植株,并利用加倍提高了甘白杂交F1的自交结实率,获得了正常的F2代植株,说明对油菜种间杂交后代进行加倍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染色体数目不配对、自交不亲和等现象带来的影响,提高杂交后代自交结实,获得正常的F2代植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