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3)
- 2023(6049)
- 2022(4980)
- 2021(4328)
- 2020(3364)
- 2019(7635)
- 2018(7421)
- 2017(13575)
- 2016(7591)
- 2015(8427)
- 2014(8487)
- 2013(8539)
- 2012(8557)
- 2011(8096)
- 2010(8339)
- 2009(7491)
- 2008(7392)
- 2007(6717)
- 2006(6281)
- 2005(6044)
- 学科
- 济(37899)
- 经济(37865)
- 业(17530)
- 管理(16433)
- 地方(16273)
- 中国(14322)
- 农(12280)
- 企(11277)
- 企业(11277)
- 业经(9736)
- 地方经济(9410)
- 发(9105)
- 学(8694)
- 农业(8679)
- 融(7577)
- 金融(7577)
- 方法(7456)
- 银(7351)
- 银行(7331)
- 行(7259)
- 环境(7013)
- 发展(6489)
- 展(6470)
- 贸(6260)
- 贸易(6250)
- 制(6099)
- 数学(5982)
- 数学方法(5938)
- 易(5936)
- 技术(5881)
- 机构
- 学院(114024)
- 大学(110667)
- 研究(49718)
- 济(44350)
- 经济(43265)
- 中国(36686)
- 管理(35738)
- 科学(33405)
- 农(30121)
- 理学(29081)
- 理学院(28580)
- 管理学(28024)
- 所(27917)
- 管理学院(27825)
- 京(26337)
- 研究所(25343)
- 农业(24075)
- 中心(21690)
- 业大(20722)
- 江(19764)
- 财(19533)
- 省(18553)
- 院(17454)
- 范(17362)
- 科学院(17125)
- 师范(17101)
- 北京(17100)
- 州(16177)
- 技术(15377)
- 农业大学(14447)
- 基金
- 项目(72082)
- 科学(55358)
- 研究(50592)
- 基金(49095)
- 家(44778)
- 国家(44349)
- 科学基金(35894)
- 省(31331)
- 社会(29984)
- 社会科(28383)
- 社会科学(28378)
- 划(26365)
- 基金项目(25540)
- 自然(23434)
- 发(23024)
- 自然科(22830)
- 自然科学(22825)
- 自然科学基金(22368)
- 教育(21894)
- 编号(20463)
- 资助(19372)
- 发展(18170)
- 展(17836)
- 重点(17148)
- 成果(16873)
- 课题(16111)
- 计划(15420)
- 创(15333)
- 科技(14582)
- 创新(14438)
共检索到194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辉 刘志勇 李承彧 王玉刚 冀瑞琴
介绍了大白菜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发现过程,以及"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的验证试验结果。提出了不育系的应用模式,介绍了品种、变种和亚种间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结果,以及不育基因分子标记、定位及表达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大白菜 核基因雄性不育 复等位基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皓宁 冯辉 李承彧 王玉刚
为了摸清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在3种生态型大白菜品系中的分布特性,利用基因型为MsMs的大白菜纯合显性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与68个正常可育的直筒、卵圆和平头型大白菜可育品系杂交,统计后代育性分离比例,鉴定各品系基因型,计算不同生态型可育品系在核不育位点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表明:直筒型大白菜可育品系以纯合隐性基因型msms为主,占71.43%;可育基因ms频率为76.79%,恢复基因Msf频率为23.21%。卵圆型大白菜可育品系3种基因型MsfMsf,Msfms和msms分别占42.42%,39.40%和18.18%;Msf基因频率为62.12%,ms基因频率为37.88%。平头型大白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 李承彧 王丽丽 杨皓宁 李强 冯辉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直筒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两用系"为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性状的同时测交鉴定基因型的方法,向平头型大白菜小孢子DH系S50中转育雄性不育基因,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S50相近的平头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
关键词:
大白菜 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艳玲 陶承光 王鑫
利用杂交种绿星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依据,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以解决有些育种单位获得不育源难及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核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难的问题。采用常规有性杂交、回交和自交方法,育成了含有待转育亲本C1-4遗传基因的雄性不育系A2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AB2和临时保持系B2,并对它们及亲本C1-4和绿星58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和病害调查。结果表明,新育成的核不育系、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的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球高和叶球粗等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以及病情指数均接近于C1-4,而叶球毛重和叶球净重等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均接近于绿星58。
关键词:
大白菜 杂交种 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转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艳玲 陶承光 王鑫
以杂交种绿星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以解决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核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难的问题。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依据,采用常规有性杂交、回交和自交等方法实施转育。经两代回交,育成了含有待转育亲本胶白1号遗传基因的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利用杂交种绿星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所获得的新核不育系的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初步达到了定向转育效果,这将为一些育种单位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宁 王昊 冯辉
以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Msms)为不育源,以花心大白菜宫古花蕊Y02(MsfMsf)为轮回亲本,采用连续回交,杂交和自交的转育方法,成功地将不育基因转入到可育品系Y02中,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Y02相近的新核不育系GMS4。
关键词:
大白菜 核基因雄性不育 转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小勇 孙希禄 方智远 张鲁刚
【目的】筛选和克隆与大白菜CMS雄性不育相关的应答基因。【方法】以大白菜不育系06J45和恢复系01S325-1为材料,利用cDNA-AFLP方法从F2S5群体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中筛选分离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ACE技术对该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克隆,对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RT-PCR定量分析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在F2S5可育株花蕾cDNA混合池中扩增出1条特异表达条带,通过3′RACE和5′RACE克隆得到相应的BrUP基因,全长1 407bp,编码403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rUP基因与大白菜Bra007268基因序列相近,由6个外显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邦福 李显石 石磊
用天津型大白菜津绿75连续自交,分离出雄性不育株;通过系内兄妹交,找到两用系和保持系;用两用系中的不育株与保持系杂交,选育出雄性不育系9769A.2005年用9769A与自交系9531杂交,配制成杂交种福青一号,证明不育源在天津型大白菜品种中存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淑江 李菲 韩和平 章时蕃 钮心恪 孙日飞
【目的】筛选出大白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连锁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显性不育基因跟踪、鉴定,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转育周期,加快育种进程。【方法】以大白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分离群体B00160([938A×太NB]-2X3-1X2)的115个单株为试材,采用BSA方法和RAPD技术,对40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了一个与核基因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距离为1.74cM的RAPD标记M264300。将该多态性片段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设计了一对长20bp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化成为SCAR标记SM264300。该标记与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为2.61cM。利用该SCAR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凤英 张斌 刘晓晖 王玉龙 宋连久 赵冰
以稳定遗传的青麻叶类型大白菜甲型两用系2个、乙型可育株系4个及可育品系26个为材料,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及育性鉴定等手段,对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进行了验证,并对青麻叶类型材料的育性基因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在经过多代纯化的青麻叶材料中,基因型为ms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大,为65 4%,基因型为Msf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小,为7 7%,基因型为MsfMsf的材料所占比例居中,为26 9%。
关键词:
大白菜 雄性不育性 雄性不育系 遗传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艳玲 冯辉
本研究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以甲型“两用系”AB21为不育源(直筒生态型),采用杂交、自交、兄妹交的方法,将核不育基因向卵圆生态型大白菜可育品系Lu6-11中转育,获得了不育株率100%的卵圆生态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扩大了原有不育系的遗传基础,拓宽了该优良雄性不育基因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大白菜 核基因雄性不育 卵圆生态型 转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刘志勇 李承彧 孙莹 冯辉
为探寻mi RNA在大白菜雄蕊育性调控中的作用,以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AB03的可育株与不育株花蕾为试材,构建smAll RNA测序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最终在两样本中分别检测到132和144个已知mi RNA,其中有19个mi RNA在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中差异表达。在这19个差异表达的mi RNA中,14个在不育花蕾中上调表达,5个在不育花蕾中下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 RNA的靶基因部分与花、雄蕊、花粉的发育相关,例如AP2、果胶甲酯酶抑制剂家族蛋白等,本研究探讨了可能参与花粉发育的mi RNA及其与靶基因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慧 张淑江 武剑 李菲 章时蕃 王晓武 张新梅 孙日飞
【目的】筛选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RGMS)育性基因(Mf)的连锁标记,通过定位该基因,为克隆雄性不育基因打下基础。【方法】939A不育系与YQD56A杂交F1S4后代为试材,利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SA),应用SRAP和SRAP-AFLP标记技术筛选引物1256对。【结果】获得与大白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连锁的标记2个,PM8K4和Me2M49,与恢复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98cM和10.92cM。通过调查PM8K4标记在大白菜DH作图群体中的多态性,将该基因定位在A8连锁群,即大白菜第9染色体。【结论】标记PM8K4可以在苗期对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王国臣 张凤兰 王永健 方智远 余阳俊 赵岫云 徐家炳
提取高质量线粒体DNA(mtDNA)是研究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分子特性的前提。以大白菜绿色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一种省时、简便、操作步骤少的方法,快速获得3组11份大白菜的mtDNA(包括保持系、Ogu CMS、Pol CMS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试验中不需要加入DNase I酶消化核DNA,提取的mtDNA质量较好;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11份大白菜mtDNA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了与大白菜Ogu CMS和CMS96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10条,与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3条。初步证实:大白菜CMS96和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张凤兰 徐家炳
为了筛选和利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大白菜的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 系、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和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CMS)及其相应的保持系进行了主要植物 学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Ogu-CMS存在多代转育后植株长势退化、杂交优势差,Pol-CMS存在育性受环境 条件影响等缺点,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则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另外,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早期的晚抽薹 性比保持系强、杂交种子的产量比保持系杂交种子产量高。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仅不育性稳定,多代回交不 退化,而且杂交优势强,繁种产量高,表现出了广阔的育种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白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