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1)
- 2023(11617)
- 2022(10259)
- 2021(9754)
- 2020(8135)
- 2019(18869)
- 2018(18927)
- 2017(36369)
- 2016(20154)
- 2015(22555)
- 2014(22560)
- 2013(22406)
- 2012(20612)
- 2011(18695)
- 2010(18525)
- 2009(16823)
- 2008(16532)
- 2007(14261)
- 2006(12339)
- 2005(10656)
- 学科
- 济(75881)
- 经济(75789)
- 管理(57286)
- 业(53386)
- 企(44627)
- 企业(44627)
- 方法(37073)
- 数学(31756)
- 数学方法(31331)
- 学(20634)
- 农(20035)
- 中国(18967)
- 财(18627)
- 业经(16682)
- 地方(15195)
- 理论(14201)
- 和(13962)
- 农业(13507)
- 制(12991)
- 环境(12746)
- 贸(12730)
- 贸易(12725)
- 技术(12421)
- 务(12363)
- 易(12326)
- 财务(12300)
- 财务管理(12280)
- 企业财务(11708)
- 银(11005)
- 划(10972)
- 机构
- 大学(290547)
- 学院(286648)
- 管理(113640)
- 济(105795)
- 经济(103313)
- 理学(99398)
- 理学院(98207)
- 研究(97784)
- 管理学(96279)
- 管理学院(95763)
- 中国(69332)
- 科学(65692)
- 京(62596)
- 农(51505)
- 所(50789)
- 财(47844)
- 研究所(47121)
- 业大(47031)
- 中心(43180)
- 农业(40986)
- 江(40853)
- 范(39524)
- 财经(39431)
- 北京(39167)
- 师范(39110)
- 经(35919)
- 院(35341)
- 州(33637)
- 师范大学(31887)
- 经济学(30896)
- 基金
- 项目(205054)
- 科学(159906)
- 基金(148538)
- 研究(145271)
- 家(131710)
- 国家(130654)
- 科学基金(110728)
- 社会(89039)
- 社会科(84262)
- 社会科学(84237)
- 省(80059)
- 基金项目(79732)
- 自然(75048)
- 自然科(73198)
- 自然科学(73176)
- 自然科学基金(71853)
- 划(68481)
- 教育(66289)
- 资助(61371)
- 编号(58685)
- 成果(47758)
- 重点(46011)
- 部(44799)
- 发(42988)
- 创(42232)
- 课题(40256)
- 科研(39646)
- 创新(39384)
- 计划(38861)
- 教育部(37524)
共检索到402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凤英 张斌 刘晓晖 赵冰 宋连久 罗智敏
以现蕾期和抽薹期为指标,对98份有代表性的大白菜种质资源的抽薹性进行了2年的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材料从播种到现蕾的时间为101~112 d,占73.8%,超过116 d现蕾的材料仅占8.7%;从播种到抽薹的时间为105~116 d,占75.1%,超过120 d抽薹的材料仅占10.1%,青麻叶类型晚抽薹材料所占比率更低。对3组不同抽薹性材料组合后代DH系群体抽薹期观察统计结果显示,抽薹期相近的双亲后代抽薹期的分布较集中,双亲抽薹期相差较远的后代抽薹期的分布较分散。比早抽薹亲本抽薹早的后代DH系普遍存在,但比晚抽薹亲本抽薹晚的后代DH系极少。
关键词:
大白菜 现蕾期 抽薹期 DH系 遗传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顺华 郑晓鹰 徐家炳 余阳俊
采用RAPD技术对64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OPE,OPF,OPG和OPH 4套共80条引物中选出了16个条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结果共产生100条扩增带,其中7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平均为72%。由RAPD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芜菁、小白菜和大白菜的特征谱带,这些特征谱带可分别作为这3个亚种的RAPD标记,据此可鉴定这3个亚种。将扩增出来的72条多态性片断进行统计,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取相似距离0.721为阈值,将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而小白菜(66号,苏州青)和芜菁(67号)各成一类,共8个类群。
关键词:
大白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英 张秦英 刘莉 张显 闻凤英 张斌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5对引物组合在42份品系中共获得12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9条,多态性比例为71.8%。计算42份品系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469~0.977,平均0.707。聚类结果可划分为4组,第一组大部分来源天津市津南区和塘沽地区;第二组基本上都来自津南区;第三组大多来源天津西青区;第四组来源于天津各个地区及河北省。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地有一定的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背景及亲缘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斐 李式军 奥岩松 陈广福
对大白菜(Brasicacampestrisesubsp.pekinesis)抽薹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抽薹期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与细胞质遗传无关;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其中加性基因效应比显性基因效应更为重要,显性效应表现为部分显性;控制该性状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要多,早抽薹对晚抽薹为显性。
关键词:
大白菜 抽薹期 遗传规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赵岫云 张德双 何娟 张振贤
为进一步将小白菜、芜菁的优良晚抽薹特性转育到大白菜材料中,同时为转育遗传提供理论依据,有必要对大白菜、小白菜、芜菁间的晚抽薹遗传效应进行研究。以4组晚抽薹与易抽薹的材料的对应亲本(YH和BY;FMS和BY;WS和BY;MM和BY)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1,F2,B1,B2)为试材分别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大白菜(YH)、小白菜(FMS和WS)、芜菁(MM)的晚抽薹性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加性效应为主,兼有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早抽薹呈显性,其中WS的晚抽薹显性效应值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因此,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可望在晚抽薹育种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大白菜 小白菜 芜菁 抽薹 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淑春 郑晓鹰 刘玉梅 何伟明 刘庞沅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与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更新密切相关,而且是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基础。在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种质间的相似和相异性,探讨作物的起源和演化,研究种质间的亲缘和系统分类关系,已经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65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茸毛、中肋色、中肋长度、叶球重量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存在较大的极差,不同的性状在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状,如茸毛的变异系数达到了77.5%,中肋色的变异系数为53.5%;株高的极差达到60.0 cm,叶片长度极差达到了62.0 cm;直接影响植株开展度的中...
关键词:
大白菜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凤英 张斌 刘晓晖 王玉龙 宋连久 赵冰
以稳定遗传的青麻叶类型大白菜甲型两用系2个、乙型可育株系4个及可育品系26个为材料,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及育性鉴定等手段,对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进行了验证,并对青麻叶类型材料的育性基因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在经过多代纯化的青麻叶材料中,基因型为ms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大,为65 4%,基因型为Msf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小,为7 7%,基因型为MsfMsf的材料所占比例居中,为26 9%。
关键词:
大白菜 雄性不育性 雄性不育系 遗传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建明 侯喜林 徐海明 史公军 王建军
为挖掘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潜力以及为不结球白菜的起源和演化提供分子证据,用RAPD分子标记对国内外6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DNA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个引物共检测出147个位点,其中71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达48.30%,平均每个引物产生6.39个位点和3.09个多态性位点。不结球白菜各类型中以普通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6 9和0.194 6;各生态区域中以江淮流域不结球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3 7和0.188 8;中国不结球白菜的这2项指数高于国外材料。不结球白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张凤兰 徐家炳
选用桔红心、黄心和白心大白菜的纯系材料配制成桔红心×白心、黄心×白心和白心×白心 (亲本之一 ,花也为白色 )的F1,F2 ,BC1和BC2 ,研究大白菜球色、花色的遗传规律和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大白菜的桔红色和白色两种花色对黄色花的遗传表现为一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球色为桔红色对白色表现为一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 ,而球色为黄色对白色表现为数量遗传的特点。另外 ,桔红色花和球色完全连锁 ,即花色为桔红色的其球色也为桔红色 ,且两者的遗传规律也一样。白、黄二球色与花色不存在相关性 ,因此 ,在配制桔红心的F1时 ,双亲必须都是桔红心材料 ,在配制黄心的F1时 ,双亲也必须是...
关键词:
大白菜 球色 花色 遗传规律 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兰 徐家炳 严红 李明远
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对大白菜苗期黑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抗病亲本和两个感病亲本抗性差异显著;两个抗病亲本杂交的F1仍表现抗病,两个感病亲本的F1仍表现感病,一个抗病亲本和一个感病亲本杂交的F1表现中间偏抗类型,F1的抗性和中亲值差异显著,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为部分显性,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呈现核遗传,细胞质作用不显著。一般配合力的F值极显著,而特殊配合力F值不显著,大白菜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其广义遗传力为64.45%,狭义遗传力为61.95%。
关键词:
大白菜,黑斑病,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栓桃 王树彬 王荣花 王立华 李巧云 张志刚 赵智中
光周期是影响植物抽薹开花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光周期信号通过植物的光敏色素蛋白调控植物的抽薹开花,其中PHYB介导的信号网络对植物抽薹开花有重要的抑制作用。前期研究发现,大白菜耐抽薹材料06-247与易抽薹材料He102的PHYB基因启动子存在大片段插入/缺失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启动子突变对PHYB及其下游途径关键基因的影响,以耐抽臺材料06-247与极易抽臺材料He102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信息法分析了大白菜基因组中光敏色素基因的冗余特点,发现大白菜基因组包含6个光敏色素基因,其中PHYA有2个拷贝,PHYB、PHYC、PHYD和PHYE都仅有1个拷贝。进一步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筛选出了PHYB的特异序列、设计了抗原决定簇并制备了抗大白菜PHYB的特异抗体,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了06-247与He102中PHYB的相对含量,同时比较了PHYB下游光周期通路关键调控基因CCA1、FLC、CO和FT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启动子突变造成PHYB在06-247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进而造成PHY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下游调控基因CCA1、FLC、CO和FT均在06-247中高水平表达,这对06-247的耐抽薹特性有重要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鲁刚 孔小平 惠麦侠 张明科
以抗抽薹春大白菜新品种“冠春”正反交及其亲本为试材,通过萌动种子人工春化处理,研究了其春化和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春大白菜“冠春”萌动种子在4-5℃持续春化处理20 d后,平均显蕾时间45 d,平均开花时间53 d;不同春化时间下,“冠春”正反交的春化表现一致,而且均较其双亲冬性弱,说明该品种的抗抽薹性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并表现隐性遗传;随春化时间延长,平均显蕾时间和显蕾持续时间缩短,绝对开花时间变化不大,因此在春大白菜育种中应将显蕾时间作为重要指标;在20 d或25 d不完全春化条件下,抗抽薹微效基因得到表达,材料内部的差异明显,可以通过选择积累晚抽薹微效基因提高晚抽薹性。在25 d和30 d处...
关键词:
春大白菜 春化特性 冠春 抗抽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顺华 郑晓鹰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了 2 1个大白菜主栽品种。用 13个引物共扩增出 87个清晰可重复的DNA片段 ,其中 39条带具有多态性 ,多态性条带的频率为 4 4 8%。OPE0 1是多态性频率最高的引物 ,它可区分 15个大白菜品种 ,再与引物OPH0 3和OPH12配合 ,即可将 2 1个大白菜品种区别开。
关键词:
大白菜 主栽品种 RAPD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强 张志刚 赵智中 刘栓桃 裴玉贺 刘贤娴 徐文玲 任瑛 宋希云 李巧云
为了对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并筛选相关的分子标记,分别以高抗TuMV的高代自交系材料73和感TuMV的自交系材料06-247为亲本,构建其BC1群体,运用摩擦接种法以TuMV的C4株系对上述群体进行接种,同时采用生物学观察法进行抗病性鉴定,采用BSA法筛选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组合中,TuMV抗性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筛选出与该基因连锁的3个分子标记BrID90143(4.2 cM)、BrSSR4068(4.2 cM)和BrID10645(10.1 cM),为大白菜抗TuMV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白菜 TuMV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巧云 张志刚 刘栓桃 卢金东 赵智中
为了明确不同感病亲本对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规律的影响,以大白菜抗TuMV的国家级抗源材料8407和高抗TuMV的高代自交系材料73为亲本之一,分别与2个感病材料冠291和06-247构建F1杂交组合,并制备F2群体。采用摩擦接种法对上述亲本及其F1、F2群体接种TuMV-C4,采用生物学观察的方法,根据病情分级和归类标准对大白菜TuMV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以8407为抗病亲本,当感病亲本为冠291时,表现为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当感病亲本为06-247时,表现为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以73为抗病亲本,当感病亲本为06-247时,TuMV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同一个抗病亲本,当感病亲本...
关键词:
大白菜 芜菁花叶病毒 抗性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