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1)
2023(7345)
2022(6436)
2021(5959)
2020(5408)
2019(12458)
2018(12395)
2017(24184)
2016(13651)
2015(15557)
2014(15813)
2013(15987)
2012(15148)
2011(13867)
2010(13945)
2009(13047)
2008(13442)
2007(12332)
2006(10452)
2005(9499)
作者
(42958)
(36341)
(36175)
(34640)
(23160)
(17573)
(16744)
(14276)
(13446)
(13008)
(12286)
(12220)
(11650)
(11628)
(11618)
(11511)
(11332)
(10704)
(10587)
(10362)
(9165)
(8968)
(8801)
(8256)
(8244)
(8186)
(8095)
(8052)
(7597)
(7491)
学科
(56397)
经济(56345)
管理(37721)
(36672)
方法(28806)
(28606)
企业(28606)
数学(25655)
数学方法(25418)
(15981)
(14781)
(14170)
中国(13858)
地方(10947)
(10758)
贸易(10757)
(10702)
业经(10544)
农业(10460)
(10444)
(9970)
(9545)
财务(9524)
财务管理(9498)
企业财务(9043)
(8870)
银行(8838)
理论(8475)
(8386)
(8370)
机构
大学(205719)
学院(204008)
(81088)
经济(79221)
管理(75455)
研究(71678)
理学(64983)
理学院(64184)
管理学(62936)
管理学院(62553)
中国(53092)
科学(47593)
(44314)
(43314)
(39124)
(36874)
研究所(35942)
业大(35114)
农业(34807)
中心(33366)
(31224)
财经(29796)
北京(27788)
(27120)
(27013)
师范(26796)
经济学(25071)
(24976)
(24932)
经济学院(22893)
基金
项目(136765)
科学(105351)
基金(97974)
研究(95153)
(87614)
国家(86901)
科学基金(72061)
社会(58273)
社会科(55166)
社会科学(55145)
(53759)
基金项目(52084)
自然(48446)
自然科(47165)
自然科学(47145)
自然科学基金(46330)
(46027)
教育(44107)
资助(41202)
编号(38762)
成果(31979)
重点(31589)
(30695)
(29684)
(27636)
科研(26952)
计划(26908)
课题(26667)
创新(25931)
(25449)
期刊
(85444)
经济(85444)
研究(54180)
学报(39833)
中国(39071)
(38279)
科学(33299)
(29353)
大学(27910)
学学(26269)
农业(25892)
管理(24533)
教育(19686)
(17018)
金融(17018)
技术(16311)
财经(14857)
(14314)
业经(13917)
经济研究(13586)
(12731)
问题(11996)
图书(11447)
资源(11304)
(11112)
技术经济(10249)
业大(9997)
统计(9800)
理论(9681)
(9418)
共检索到295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淑春  郑晓鹰  刘玉梅  何伟明  刘庞沅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与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更新密切相关,而且是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基础。在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种质间的相似和相异性,探讨作物的起源和演化,研究种质间的亲缘和系统分类关系,已经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65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茸毛、中肋色、中肋长度、叶球重量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存在较大的极差,不同的性状在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状,如茸毛的变异系数达到了77.5%,中肋色的变异系数为53.5%;株高的极差达到60.0 cm,叶片长度极差达到了62.0 cm;直接影响植株开展度的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顺华  郑晓鹰  徐家炳  余阳俊  
采用RAPD技术对64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OPE,OPF,OPG和OPH 4套共80条引物中选出了16个条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结果共产生100条扩增带,其中7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平均为72%。由RAPD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芜菁、小白菜和大白菜的特征谱带,这些特征谱带可分别作为这3个亚种的RAPD标记,据此可鉴定这3个亚种。将扩增出来的72条多态性片断进行统计,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取相似距离0.721为阈值,将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而小白菜(66号,苏州青)和芜菁(67号)各成一类,共8个类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英  张秦英  刘莉  张显  闻凤英  张斌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5对引物组合在42份品系中共获得12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9条,多态性比例为71.8%。计算42份品系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469~0.977,平均0.707。聚类结果可划分为4组,第一组大部分来源天津市津南区和塘沽地区;第二组基本上都来自津南区;第三组大多来源天津西青区;第四组来源于天津各个地区及河北省。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地有一定的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背景及亲缘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建明  侯喜林  徐海明  史公军  王建军  
为挖掘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潜力以及为不结球白菜的起源和演化提供分子证据,用RAPD分子标记对国内外6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DNA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个引物共检测出147个位点,其中71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达48.30%,平均每个引物产生6.39个位点和3.09个多态性位点。不结球白菜各类型中以普通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6 9和0.194 6;各生态区域中以江淮流域不结球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3 7和0.188 8;中国不结球白菜的这2项指数高于国外材料。不结球白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凤英  张斌  刘晓晖  赵冰  宋连久  罗智敏  
以现蕾期和抽薹期为指标,对98份有代表性的大白菜种质资源的抽薹性进行了2年的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材料从播种到现蕾的时间为101~112 d,占73.8%,超过116 d现蕾的材料仅占8.7%;从播种到抽薹的时间为105~116 d,占75.1%,超过120 d抽薹的材料仅占10.1%,青麻叶类型晚抽薹材料所占比率更低。对3组不同抽薹性材料组合后代DH系群体抽薹期观察统计结果显示,抽薹期相近的双亲后代抽薹期的分布较集中,双亲抽薹期相差较远的后代抽薹期的分布较分散。比早抽薹亲本抽薹早的后代DH系普遍存在,但比晚抽薹亲本抽薹晚的后代DH系极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原玉香  张晓伟  蒋武生  姚秋菊  张强  赵艳艳  耿建峰  
利用已构建的包括457个标记位点的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采用多QTL复合作图方法(MQM),通过目测和利用色差计测量两种方法对种皮颜色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和分析。结果表明,共得到种皮颜色的QTLs 9个,其中最重要的QTLs位于A6上,命名为Sc-1,与利用色差计测量法检测到的控制种皮颜色性状L值QTL(ScL-2)和b值(Scb-2)位置完全相同,解释80.4%~100%的表型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顺华  郑晓鹰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了 2 1个大白菜主栽品种。用 13个引物共扩增出 87个清晰可重复的DNA片段 ,其中 39条带具有多态性 ,多态性条带的频率为 4 4 8%。OPE0 1是多态性频率最高的引物 ,它可区分 15个大白菜品种 ,再与引物OPH0 3和OPH12配合 ,即可将 2 1个大白菜品种区别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萌娟  李鸣雷  郭小华  王静雅  宋卫宁  
【目的】阐明陕西豌豆种质(含省内及来自省外的资源)的形态特点,揭示其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为陕西豌豆资源的利用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生育期、花色、粒色和粒形的不同选取100份种质,分析陕西豌豆及省外豌豆资源生育期、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质量、单株产量、花色、粒形、粒色9个形态性状的分布特点,计算各性状在不同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并对选取的100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绘制品种分布的三维散点图。【结果】陕西豌豆以紫花、麻粒和白粒、圆粒为主,从陕北到陕南皱粒比例增加,粒色类型更加丰富。省外豌豆以白花、白粒、圆粒为主,但皱粒豌豆的比例明显高于陕西豌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桂茹  王仕玉  李玉强  朱映安  陈骊君  郭凤根  
对引种栽培的24份云南岩白菜资源的株高、株幅、叶片数、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和根状茎直径等7个形态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形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份种源间在这7个形态性状上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依据形态聚类所得的树系图并不支持同一产地的不同种源首先聚在一起。说明云南的岩白菜资源间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和趋同进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灏  赵卫国  李殿荣  田建华  张文学  赵小平  王爱娜  李永红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多态性,对来自我国19个省市和国外8个油菜主产国的104份不同类型、不同性状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进行了RAPD分析,在3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表现稳定的引物40条,在此基础上共扩增出DNA片段288条,其中具多态性的252条,多态率87.5%,每引物平均多态位点6.3个。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对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0.3时,可将104份材料分为8大类,其中最大遗传距离0.646 7,最小0.072 9,表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各类种质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对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孟良  刘明池  钟启文  何洪巨  季延海  李莉  
【目的】明确不同来源菊芋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间的差异,为菊芋专用新品种的选育及菊芋功能产品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以菊芋种质资源圃中来自法国的14份、丹麦的11份和我国的4份菊芋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块茎的干物质及主要品质性状(可溶性糖、果聚糖、蛋白质、粗纤维、黄酮、淀粉含量),并进行了品质性状与颜色及干物质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不同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不同来源菊芋资源的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最大的为黄酮含量。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可知,前4个主成分(果聚糖、可溶性糖、蛋白质、黄酮)代表了菊芋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建丽  朱正歌  王建成  高建伟  
利用200个随机引物对21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研究了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有22个随机引物可得到稳定的RAPD谱带,扩增带总数为135条,其中多态性带为125条,多态性比例为92.6%。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D)=0.25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类10组,其中第1类包括5个甘蓝品种,另外还包括芜菁;而第2类包括白菜和芥菜2个亚类。这表明芜菁和白菜的亲缘关系较远。芜菁和散白菜的杂交后代与芜菁和其他白菜的杂交后代形态相似,不能从形态学上为李家文的"杂交起源"假说提供佐证。推测白菜可能起源于野生小白菜的原始类型,在向北方传播的过程中相互杂交,经过长期的自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斐  李式军  奥岩松  陈广福  
对大白菜(Brasicacampestrisesubsp.pekinesis)抽薹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抽薹期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与细胞质遗传无关;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其中加性基因效应比显性基因效应更为重要,显性效应表现为部分显性;控制该性状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要多,早抽薹对晚抽薹为显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丽霞  陈贵林  
分析了20份南瓜材料24个植物学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裸仁南瓜和黑籽南瓜在皮壳质量、千粒重、根干质量、茎干质量、主茎长和果实性状上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皮壳质量、千粒重、子叶宽、茎干质量、主茎长、种仁质量、出仁率、种皮色、叶干质量和单瓜种子数是植物学多样性的主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20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与南瓜的传统分类基本一致,美洲南瓜与裸仁南瓜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亲缘关系较远,与黑籽南瓜和华南大板最远。初步探讨了籽用南瓜的植物学多样性,筛选出1份优良的大白板型有壳籽用南瓜材料,并提出皮壳质量、千粒重、茎干质量、主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亚君  申晴  丁西朋  严琳玲  刘国道  白昌军  
为研究柱花草(Stylosanthes)遗传多样性分布情况及其遗传背景,本研究采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来自6个不同种的60份柱花草种质资源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旗瓣条斑,其次是茎生长习性和茎毛类型;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高的是自然株高,其次是小叶宽和叶柄长;通过聚类分析将60份柱花草种质分为两大类,其中7份头状柱花草(Stylosanthes capitata)、10份大头柱花草(S.Macrocephala)、7份有钩柱花草(S.hamat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