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8)
- 2023(5529)
- 2022(4809)
- 2021(4229)
- 2020(3785)
- 2019(9005)
- 2018(8906)
- 2017(17352)
- 2016(9895)
- 2015(11403)
- 2014(11667)
- 2013(11792)
- 2012(11280)
- 2011(10324)
- 2010(10379)
- 2009(9786)
- 2008(10056)
- 2007(9370)
- 2006(7890)
- 2005(7046)
- 学科
- 济(43685)
- 经济(43648)
- 管理(27003)
- 业(26059)
- 方法(22811)
- 数学(20580)
- 数学方法(20415)
- 企(20092)
- 企业(20092)
- 农(12661)
- 学(10776)
- 财(10603)
- 中国(10195)
- 地方(8713)
- 环境(8523)
- 贸(8516)
- 贸易(8515)
- 易(8248)
- 农业(8124)
- 业经(7917)
- 制(7136)
- 和(7024)
- 务(6498)
- 财务(6484)
- 财务管理(6463)
- 银(6341)
- 银行(6313)
- 融(6180)
- 金融(6178)
- 划(6176)
- 机构
- 大学(151943)
- 学院(151272)
- 济(61134)
- 经济(59819)
- 管理(55494)
- 研究(52212)
- 理学(47893)
- 理学院(47330)
- 管理学(46437)
- 管理学院(46166)
- 中国(37890)
- 科学(35146)
- 农(34861)
- 京(32050)
- 所(28520)
- 农业(28245)
- 业大(27813)
- 财(26870)
- 研究所(26230)
- 中心(24636)
- 江(23281)
- 财经(21711)
- 北京(19866)
- 经(19573)
- 范(19124)
- 经济学(19054)
- 师范(18854)
- 农业大学(18497)
- 州(18187)
- 院(17663)
- 基金
- 项目(100528)
- 科学(77277)
- 基金(71714)
- 研究(69291)
- 家(63727)
- 国家(63223)
- 科学基金(52533)
- 社会(42258)
- 省(41043)
- 社会科(40002)
- 社会科学(39983)
- 基金项目(38414)
- 自然(35266)
- 划(34482)
- 自然科(34404)
- 自然科学(34391)
- 自然科学基金(33752)
- 教育(31884)
- 资助(29471)
- 编号(28002)
- 重点(23010)
- 成果(22754)
- 发(22223)
- 部(21990)
- 创(20793)
- 计划(20606)
- 科研(20065)
- 创新(19570)
- 课题(19416)
- 大学(18334)
共检索到214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原玉香 张晓伟 蒋武生 姚秋菊 张强 赵艳艳 耿建峰
利用已构建的包括457个标记位点的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采用多QTL复合作图方法(MQM),通过目测和利用色差计测量两种方法对种皮颜色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和分析。结果表明,共得到种皮颜色的QTLs 9个,其中最重要的QTLs位于A6上,命名为Sc-1,与利用色差计测量法检测到的控制种皮颜色性状L值QTL(ScL-2)和b值(Scb-2)位置完全相同,解释80.4%~100%的表型变异。
关键词:
大白菜 种皮颜色 QTL定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志文 毛玮 周芳彬 傅廷栋
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结合经典遗传学方法对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与黑籽油菜99Yu42和恢5148-2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P1,F1,P2,B1,B2和F2)群体的种子种皮颜色进行联合分析。经典遗传学表明,种皮颜色受部分显性核基因控制,并具有母体遗传特点。混合遗传分析表明,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1)控制,主基因对种皮颜色的表现起主要作用。其中,组合No.2127-17/99Yu42中主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分别为7.58和2.48,而多基因则分别为1.91和1.33。在B1,B2和F2群体中种皮颜色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5.34%,63.27%和6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赢 刘显军 官春云 刘淑艳 刘忠松
利用香草醛与原花色素生成有色物质的原理,创建了一种简单、快捷、可靠的油菜种皮颜色鉴定方法,在授粉后15 d能准确鉴定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种子的种皮颜色,利于在油菜开花结束前进行黄籽性状选择。
关键词:
油菜 种皮颜色 香草醛染色 快速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顺华 郑晓鹰 徐家炳 余阳俊
采用RAPD技术对64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OPE,OPF,OPG和OPH 4套共80条引物中选出了16个条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结果共产生100条扩增带,其中7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平均为72%。由RAPD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芜菁、小白菜和大白菜的特征谱带,这些特征谱带可分别作为这3个亚种的RAPD标记,据此可鉴定这3个亚种。将扩增出来的72条多态性片断进行统计,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取相似距离0.721为阈值,将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而小白菜(66号,苏州青)和芜菁(67号)各成一类,共8个类群。
关键词:
大白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淑春 郑晓鹰 刘玉梅 何伟明 刘庞沅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与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更新密切相关,而且是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基础。在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种质间的相似和相异性,探讨作物的起源和演化,研究种质间的亲缘和系统分类关系,已经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65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茸毛、中肋色、中肋长度、叶球重量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存在较大的极差,不同的性状在不同的材料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状,如茸毛的变异系数达到了77.5%,中肋色的变异系数为53.5%;株高的极差达到60.0 cm,叶片长度极差达到了62.0 cm;直接影响植株开展度的中...
关键词:
大白菜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霞 杜娟 杨晓梦 普晓英 杨加珍 杨涛 李玉萍 曾亚文
【目的】红米种质‘rm257’在籽粒总黄酮和抗性淀粉含量方面表现突出,分析该材料种皮颜色遗传模式,将为其在实际育种应用中奠定基础。同时探究‘rm257’种皮颜色性状与Rc之间的关系并开发对应功能标记,为云南红米品种的辅助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育种效率。【方法】利用红米种质rm257与9份云南地方白米品种构建测交组合及F_(2)分离群体,通过统计测交当代和对应F_(2)分离群体种皮颜色和分离比,推测其遗传模式;同时依据已报导Rc基因缺失变异位点序列开发功能标记RCGX,对9个F_(2)分离群体单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并将基因型与对应单株表型进行成对分析,进而判断红米种质rm257种皮颜色与Rc基因的关系。同时利用云南96份地方种对功能标记RCGX的通用性进行检验,评估该功能标记在红米种皮颜色判定中的准确性。【结果】遗传模式分析表明,红米种质‘rm257’的种皮颜色在7个测交组合中表现为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在2个测交组合中表现为受2个基因位点的控制与影响。这与前人研究报导的红米种皮颜色性状受1对或2对基因控制的结论基本一致。F_(2)分离群体Rc功能标记验证表明,Rc基因极有可能为控制rm257种皮颜色的目标基因。功能标记RCGX通用性实验结果显示,云南地区地方白米品种大都存在Rc基因的缺失变异。【结论】红米种质‘rm257’的种皮颜色性状,在不同测交组合中表现为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或受2个基因位点的控制及影响。同时实验结果表明Rc基因极有可能为控制rm257种皮颜色的目标基因,且云南地区多数白米地方种其种皮颜色变化都是由Rc基因缺失变异导致的。
关键词:
红米 种皮颜色 遗传模式 功能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朋朋 梁珊 陈兵 于莎 张椿雨 司龙亭 朴钟云
【目的】挖掘和分析芸薹种抗根肿病基因及基因间的互作关系,为芸薹种抗根肿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白菜自交系‘BJN’为母本,芜菁自交系‘Siloga’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F1单株自交获得由140个单株构成的F2群体,用于遗传图谱构建。95个F2单株及其F3家系用于抗根肿病(CR)性状的QTL定位和上位性互作分析。利用1 214个分子标记和前人开发的与7个CR连锁的22个标记进行亲本间多态性筛选。根据作图群体的多态性标记基因型,采用JoinMap 4.0作图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以采自甘蓝型油菜栽培地的根肿菌对2个亲本及其95个F2:3家系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根据F3植株的发病等级,计...
关键词:
芸薹种 根肿病 QTL 上位性互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冯西博 马跃峰 唐敬芹 王建林
为研究有色大麦种质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采用发芽试验和计算机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测定44份有色大麦种子萌发期生理指标和种子物理指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有色大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这些物理指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关系不明显,种皮颜色Y值(黄色)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正相关关系,其余各颜色指标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种皮颜色对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影响大于种子粒长、粒宽和粒厚,影响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主要颜色指标是H(色相)值和a(从洋红色至绿色的范围)值,且成负相关;此外,IOD(光密度)值与粒长和粒宽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秀卿 张斌 李梅 闻凤英 刘晓晖 王超楠 黄志银
对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不同的材料进行研究,明确其抗性遗传规律,并完成抗性基因的QTL定位分析,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与抗病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显著不同的青麻叶类型高代自交系黑227(抗干烧心病)和包头型高代自交系B120(感干烧心病)作为材料,将得到的杂种F1进行小孢子培养得到DH群体,将亲本和F1及DH群体种植于日光温室,根据田间干烧心病发病程度进行分级,进而得出病情指数,并结合已构建的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利用Map QTL 5.0软件对大白菜干烧心病抗性基因进行定位。
关键词:
大白菜 干烧心病 QTL定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英 张秦英 刘莉 张显 闻凤英 张斌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5对引物组合在42份品系中共获得12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9条,多态性比例为71.8%。计算42份品系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469~0.977,平均0.707。聚类结果可划分为4组,第一组大部分来源天津市津南区和塘沽地区;第二组基本上都来自津南区;第三组大多来源天津西青区;第四组来源于天津各个地区及河北省。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地有一定的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背景及亲缘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鹤 张成合 刘海河 轩淑欣 李晓峰 申书兴
【目的】基因定位是遗传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大阳AB系’和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为材料,对决定大白菜雄性不育性的核基因(ms)进行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筛选,旨在为其分子克隆和遗传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基因的染色体定位采用初级三体遗传分析和χ2测验法,分子标记采用AFLP分析方法。【结果】大白菜‘大阳AB系’的雄性不育系(msms)×大白菜系列初级三体(Tri-1、Tri-2、Tri-3、Tri-4、Tri-5、Tri-6、Tri-7、Tri-8、Tri-9)的9个杂交组合中,F1均为可育株;从F1选出三体植株进行自交和测交,其自交子代(F2)和测交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影 张昌伟 吕善武 侯喜林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大白菜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基因(BrCNGC)的进化关系、结构特征、染色体定位及其表达模式。[方法]通过生物信息技术对大白菜BrCNGC进行分子进化分析、功能结构分析、染色体定位分析、保守结构域分析,并且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家族在脱落酸(ABA)+芜菁花叶病毒(TuMV)、水杨酸(SA)+TuMV、茉莉酸甲酯(MeJA)+TuMV和抗坏血酸(AsA)+TuMV处理下的表达差异。[结果]大白菜BrCNGC家族有26个成员,可分为4个组(Ⅰ、Ⅱ、Ⅲ、Ⅳ),其中第Ⅳ组又可以分为2个亚组(Ⅳa和Ⅳb)。它们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BrCNGC数量最多(有5个),5号染色体上只有1个BrCNGC基因,而8号染色体上没有BrCNGC基因分布。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该家族基因中共鉴定出10种motif,其中有14个BrCNGC蛋白都包含这10种motif,同组成员之间的motif组成相似。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TuMV相互作用下,大部分BrCNGC的表达量上调,少数BrCNGC的表达量下调。[结论]大白菜BrCNGC结构高度保守,其在大白菜抵御TuMV侵染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该发现为以后进一步研究BrCNGC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亚男 吕晓惠 丁谦 郑晗 杨宁 宋晴晴 王俊峰 李景娟 高建伟
为明确大白菜主产区主推品种对氮素响应的特征及基因型差异,筛选氮高效大白菜种质资源,探讨大白菜氮效率及氮敏感度的评价指标,以我国栽培面积和生产供应数量最大的蔬菜作物大白菜为研究对象,以目前主产区主推的68份代表性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于成熟期对开展度、株高、毛质量、外叶数、球质量、球高、球宽、球叶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中肋长、中肋宽、中肋厚、中心柱长和中心柱宽共15个在生产中关注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含氮量、氮农学利用效率和氮响应度3个氮效率性状在2种氮素水平(正常供氮,N:270 kg/hm~2;低氮,N:54 kg/hm~2)进行了详细调查、计算和分析,对各性状在2种氮水平下的相对值进行了计算,并对大白菜氮效率类型和氮敏感度进行了评价和划分。结果表明,除外叶数和中心柱长之外,其他13个农艺性状在2种供氮水平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氮水平对大白菜重量性状的影响最大,对抽薹性相关的性状影响最小,大白菜的含氮量和氮农学利用效率在不同氮水平下也存在显著差异;各农艺性状在相同氮处理条件下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中心柱长在品种间变异系数最大;含氮量、氮农学利用效率和氮响应度也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氮响应度的变异系数最大;根据2种供氮水平下的产量,将供试大白菜品种分为4种氮效率类型,即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根据相对产量和氮响应度,将68份大白菜品种分为4种氮敏感型,即氮不敏感型、氮低度敏感型、氮中度敏感型和氮高度敏感型。综合2种评价标准,可更清楚了解不同大白菜品种的氮素响应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大白菜氮高效利用的分子机制及选育氮高效大白菜新品种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保
【目的】从大白菜自交系日喀则的叶片中分离新的拟南芥ARGOS的同源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转化拟南芥分析其功能,并分析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大白菜叶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为在大白菜中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T-PCR从大白菜叶中分离出ARGOS同源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DNAMAN软件分析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在大白菜各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鉴定该基因的功能,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大白菜叶的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拟南芥ARGOS序列,通过Blast检索到大白菜BAC库中的...
关键词:
大白菜 BrARGOS 器官大小 拟南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爱茹 冯大领 刘立平 轩淑欣 王彦华
根据已经公布的大白菜CO基因(Bra008669)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三维PCR法筛选大白菜BAC文库,获得了3个含有CO的BAC克隆。对筛选到的3个BAC克隆进行PCR扩增,将克隆测序结果与大白菜CO基因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相似性达到99.73%,且N端有保守B-BOX结构,C端有保守的CCT结构域,证明所筛选的3个BAC克隆是含有大白菜CO基因的克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